最全揭秘!證券業2020分類評價評選標準曝光,近七成券商被扣分,哪些...

2020-12-17 券商中國

分類評價「大考」結束,來自監管的打分標準也隨即出爐。這場在「後疫情時代」舉辦的考試,其中究竟有幾多玄機?

日前,券商中國記者獲悉,證監會機構部發函通報2020年證券公司分類評價的有關情況。通報顯示,作為分類評價主體的98家證券公司中,覆核後僅有12家維持初審結果,20家分值調增,多達66家分數調減。

為何最終結果與初審分數會有如此差異?主要存在三類調整項:一是根據監管部門部務會、專家評審會審議確定的重大事項處理標準,對相關公司加分扣分或調整級別;二是綜合考慮相關部門、協會等會管單位提供的監管信息,對部分公司調整扣分。三是由於對評分標準理解不準確導致評分偏差,相應調增或調減分數等。

在此次通報中,更令行業關注的是加分與減分的標準與細節。哪些業務和服務為自家券商掙得更多的分數?又有哪些公司和個人的行差踏錯導致減分?券商中國記者帶你一一探尋。

加分項:老規矩與新驚喜並存

今年7月,新修改的《證券公司分類監管規定》正式落地,並在2020年分類評價中得以首次執行,相關變化在券商自評時已有所體現。不過,在後續的部務會、專家評審會等流程中,還存在更多未寫入《證券公司分類監管規定》的加分點,同樣不容錯過。

1. 國家級投教基地

此前,專家評審會明確了新命名為國家級投教基地和已命名國家級投教基地且考核結果為優秀、良好證券公司的加分標準。對首批被命名為國家級投教基地的證券公司,年度運營情況考核優秀的加0.25分;考核良好和新命名的公司加0.15分。

通報顯示,今年有16家公司新命名國家級投教基地;已命名的29家公司中,11家考核結果為優秀,3家考核結果為良好,根據標準進行了加分。

2. 服務新三板改革專項評價加分情況

在自評之時,監管部門已經透露,為鼓勵證券公司積極服務新三板改革等資本市場重大改革事項,在今年分類評價工作中啟動「證券公司服務新三板改革情況專項評價」。

在實行上,監管部門指出,考慮到新三板改革平穩落地不久,而首批項目獲批准公開發行並進入精選層,是新三板改革成功與否的重要標誌,經專家評審會議定,對證券公司首批推薦新三板公開發行項目數量為3家及以上、2家、1家的,分別加0.5、0.3、0.1分。

具體來看,今年有2家公司推薦項目3家以上,加0.5分;3家公司推薦項目2家,加0.3分;16家公司推薦項目1家,加0.1分。

對比來看,中信建投在首批新三板精選層企業推薦數量中一馬當先,申萬宏源承銷保薦也為母公司爭到0.5分。此外,東吳證券、國元證券、開源證券3家均推薦兩家企業,可獲0.3分。其餘16家均獲得0.1分的加分,也算是有所收穫。

此外,監管部門還在通報中表示,為進一步鞏固新三板改革成果,引導證券公司積極從事新三板業務、促進中小企業融資發展,將授權全國股轉公司細化評價指標和標準,自下一評價期,按既定程序對證券公司利用新三板市場服務中小企業、服務新三板改革情況獨立開展常態化專項評價。也即,來自新三板業務的加分項,將得以長期延續。

3. 資管業務屢現加分

雖然「資管新規」過度其延長至2021年底,但券商資管業務規範轉型壓力仍存。從加分情況來看,監管對券商資管予以多個加分項目,進行正面引導工作,整改情況良好的券商也因此獲得了更多加分助力。

對於今年的分類評價來說,在券商自評階段,「證券公司支持引入中長期資金情況」的指標曾引起關注。這一加分項考核時間為2019年5月-2020年4月,證券公司需要填寫評價期內各月末資管產品投資權益類資產的規模(月末資管產品投資上市公司及新三板掛牌股票規模)及資管產品的總資產。

彼時,監管並未透露這一指標的具體加分情況。而在此次通報中,如何加分也浮出水面。監管指出,為引導證券公司資管產品加大權益類資產投資力度,引入長期增量資金,對評價期內證券公司資管產品投資權益類資產的規模佔資管業務規模的比例達到30%、20%的,且資產管理總規模達到行業中位數以上的,分別加0.5分、0.25分。

不過,對於資管業內以債券投資為穩的情況來說,獲得如此加分並不容易。在今年,僅有1家公司符合權益類投資達到30%的標準,加到0.5分,其餘券商均未獲得加分。

另外一個加分點,落在券商資管的大集合改造上。近年來,券商資管大集合改造如火如荼。根據市場公開信息來看,中信證券、中金公司、興業證券等十家券商已完成20多隻大集合產品的公募化改造。

根據此前監管下發的《證券公司大集合資產管理業務適用<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操作指引》,集合產品在未完成前述規範前,應當控制產品規模,非現金管理類大集合產品原則上不得新增淨申購額,現金管理類大集合產品不得新增客戶。

在今年的加分中,監管部門提出,為鼓勵證券公司積極落實《操作指引》,對非現金管理類大集合資管產品壓降規模位列行業前10名且壓降比例超過50%的公司,加0.25分。今年共有4家公司達到加分標準,加0.25分。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條款也同時是「雙刃劍」。在監管發文落地後,非現金類大集合資管產品規模出現較大增長的證券公司也將遭到扣分。在此次評價中,就有1家公司因非現金類大集合資管產品規模增長4.59%,且較2018年11月規則發布時增長5.8%,被予以扣分。

此外,私募資管的改造也是落實「資管新規」的重要內容,同樣在此次加分中有所體現。監管指出,為推動證券公司落實《資管新規》規範整改要求,建立健全激勵約束機制有序整改,對完成私募資管業務整改規模高於行業中位數(287億元),且整改進度超過65%的公司(因違規行為被暫停私募資管業務的公司除外)加0.5分。今年,3家公司達到加分標準,加0.5分。

4. 服務民企紓困、支持民企發展

「支持民企發展」是2019年分類評價中首次納入的加分項,在2020年新冠疫情影響、民營企業發展承壓的態勢下,這一加分項自然得到延續。

不過,與上年相比,今年支持民企發展的表現形式又有所變化。此前,「支持民企」的判斷標準為通過專項資管計劃用於紓解股票質押風險,今年又增加了新的工具——「創設交易所信用保護工具」。2018年底交易所債券市場推出民營企業信用保護工具試點,對緩解當前民營企業融資困難、穩定資本市場預期具有重要意義,因此一併納入專項工作加分。

具體來看,在今年的加分中,評價期內通過專項資管計劃方式用於紓解股票質押風險,實際新增投資規模達到50億、30億、10億元以上的,分別加0.5分、0.3分、0.1分。在指標設置上,投資規模要求較上年明顯下降,加分分數也同步降低。從結果來看,2家公司加0.5分,3家公司加0.3分,6家公司加0.1分。雖然加分分數較去年略低,但覆蓋券商範圍有所擴大。

其次,對評價期內證券公司創設交易所信用保護工具支持民營企業發債規模超過30億、10億元的券商,分別加0.5分、0.25分。從結果來看,2家公司加0.5分,5家公司加0.25分。

5.風險監控專項工作

這一加分項,同樣也是之前確立的加分標準。2019年專家評審會曾議定「參加高風險證券公司風險監控現場工作,提供業務和技術支持,全面協助做好風險監控工作的公司,加1分」。

在2019年的分類評價中,有兩家券商分別選派10餘名專業人才,積極參加高風險證券公司風險監控現場工作組,提高業務和技術支持,全面協助做好風險監控工作,分別加1分。

在今年,這一加分雖然參與券商數量增加,但加分分數有所降低。今年共有3家公司參與風險監控專項工作,其中2家公司為主要參與,1家公司為配合參與。對2家主要參與的公司加0.5分,對配合參與的1家公司加0.1分。

實名表彰:銀河建投海通獲行業標杆加分

除了專家評審會確認的各項標準外,各家券商也可基於自家的優秀表現提出加分訴求。根據此前實踐,「證券公司有關好的經驗做法上升為行業標準,並且相關行業標準或規則已經正式公布」可獲得適當加分。在今年的評價中,有三家券商獲此殊榮。

銀河證券——國產密碼

密碼技術是保障網絡安全的核心技術,密碼算法和密碼產品的自主可控更是確保我國信息安全的重中之重。在金融科技席捲而來之際,如何避免「雙刃劍」可能帶來的威脅,是監管部門和各家券商需要高度重視的問題。

對於此次銀河證券的加分,即是其在國產密碼技術研發方面做出的努力。據監管通報,自2016年11月以來,在證監會指導下,銀河證券組織開展網上交易系統國產密碼應用試點,投入大量人力、物力。2019年12月,銀河證券承擔的證券行業國產密碼應用試點項目通過驗收並獲得試點項目驗收通過函。試點期間,銀河證券先後8次向行業分享國產密碼應用技術方案和經驗,為行業推進國產密碼改造貢獻力量。

此外,作為業內信息技術研究能力突出的券商,銀河證券在2018年參與證券業協會運營信息數據試點專題工作,牽頭開展框架設計、指標制定和系統建設等研究工作,修訂運營管理指標標準並編寫《示範案例》,2020年7月13日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證券業務示範實踐第1號-證券公司運營管理信息報告機制》,為行業建立運營管理信息報告機制提供參考。

基於以上兩項工作情況,經專家評審會議定,分別加到0.5分。也即,銀河信息技術部門為銀河證券整體分數多爭取到了難得的1分。

中信建投——系統改造

與銀河證券類似,中信建投同樣是在信息技術方面有所加分。監管通報顯示,中信建投全程參與證券公司網上交易系統反外掛試點項目,在疑似外掛客戶的甄別與轉化、分類處理、編制操作指引與處置流程等方面較為突出,並配合機構部形成了實踐案例。

對此,機構部以《關於進一步做好證券經紀業務相關信息系統升級改造有關工作暨發布有關工作實踐案例的通知》的形式將實踐案例通報行業,為行業開展有關工作提供參考。經專家評審會議定,對中信建投加0.5分。

海通證券——反洗錢

在評價期內,海通證券立足自身經驗,系統形成包括反洗錢組織架構、制度體系、各業務重要環節風控措施等在內的證券公司反洗錢工作實踐做法。2020年6月,監管部門以《機構監管情況通報——關於進一步提高反洗錢內控有效性的通報》的形式將其實踐案例通報行業,並對有關單位正在推動修訂的行業規則提供重要參考借鑑。經專家評審會議定,對海通證券加0.5分。

券商中國記者獲取該份實踐案例發現,監管部門以「H證券公司」的方式對海通證券的反洗錢實踐進行了介紹,內容覆蓋風險管理文化建設、反洗錢組織架構、制度體系、系統支持、客戶身份識別、監控名單篩查等,全盤內容近萬字。

報告中,海通證券提出,目前我國的反洗錢監管政策已從「規則為本」向「風險為本」轉變,從強調「合規性」向「有效性」轉變,金融機構反洗錢工作也面臨著更大的挑戰。海通證券將高度重視並深入推進反洗錢工作,加強客戶身份識別,強化可疑交易監測,持續開展反洗錢數據治理,研究探索通過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在反洗錢中應用,進一步提升反洗錢工作有效性。

扣分項:重大問題一鍵降級

在此次通報中,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其他重大調整事項」中提及:部分證券公司存在內部控制嚴重失效、未如實報告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信息等問題,反映出公司治理存在嚴重缺陷,根據《分類監管規定》第18條,予以下調級別。

在今年的分類評級中,從A級降至B級、由B級降至C級的券商數量並不算少,其中不乏存在股權問題的券商。例如,今年7月,國盛證券即因隱瞞實際控制人或持股比例、公司治理失衡等問題被證監會依法實行接管。

除了上述重大問題之外,還有不少扣分項目,需要行業提起注意:

1. 反洗錢

近年來,嚴厲打擊金融犯罪成為全球金融監管的共識。基於此,央行對於金融機構反洗錢的要求也不斷提升,證券公司同樣不例外。由於這一扣分項滲透至分支機構,因此也成為分類評價中扣分項覆蓋範圍最廣的項目。

根據此前確立的標準,證券公司及其分支機構因反洗錢問題被作出處罰的,單次扣0.1分,並按次數累加扣分。在今年,共有有1家公司因反洗錢問題被人民銀行或其分支行作出行政處罰21次,根據標準進行了扣分。

不過,與2019年相比,今年遭遇扣分的券商數量已有所減少。在2019年評價期中,共有21家券商被扣分,其中2家被扣0.3分、4家被扣0.2分。

今年2月,華泰證券收到來自央行最大的券商反洗錢罰單,罰款金額高達1010萬元,三名時任部門負責人也分別受到處罰。此後,信達證券一筆280萬元的罰單,同樣在近年來的反洗錢處罰金額中名列前茅。

2. 評價期外處罰

一些券商在評價期內爆發風險事件,已經收到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或者存在對重大行政監管措施已經明確但因特殊情形暫未下發的事件,該如何進行扣分呢?

對此,監管部門在此前評價期中曾說明:證券公司在評價期外收到限制業務等重大行政監管措施事先告知書,說明違規事實清晰明確,反映出公司合規管理與風險管理等方面存在嚴重問題,對應風險管理能力評價標準相關指標,調扣2分,待重大行政監管措施正式作出後,在下一年分類評價中補扣差額。

今年,有3家公司評價期外被實施行政處罰、暫停業務等重大行政監管措施的事先告知,根據《分類監管規定》第12條,對應風險管理能力評價指標,調扣2分、6分。其中1家公司因3個事項被暫停3項業務,每個事項調扣2分,合計調扣6分。

由於近年來監管部門對合規風控的高度重視,各家券商直接遭遇行政處罰的情況也並不多見。今年8月,恆泰證券因違規出借帳戶、為配資提供幫助的「舊事」,被證監會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以100萬元的罰款。

此外,今年6月江海證券被證監會開出行政處罰實現告知書和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擬暫停江海證券債券自營業務、資管產品備案、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業務6個月,相關高管也遭遇行政監管措施,這一情況同樣發生在評價期外。

隨後,今年8月,深圳證監局對中山證券採取限制業務活動的決定,暫停新增資管產品備案,暫停新增資本消耗型業務,暫停以自有資金或資管資金與關聯方進行對手方交易,暫停期1年。另外,因違規新增表外代持、合規風控存在異地展業稽核審計次數不足等問題,8月底證監會暫停宏信證券資產管理產品備案6個月。

3. 適用風險管理能力評價指標與標準直接扣分

根據以前年度專家評審會議定標準,對於存在主要業務人員違規炒股被行政處罰、投行業務負面記錄佔比超標等事項的公司,反映出公司治理與合規管理存在問題,對應風險管理能力評價指標,調扣0.5分。

具體來看,今年主要包括以下問題和扣分情況:

1家公司股東出資意願不真實,存在對賭性的回購條款,截至目前仍未完成整改,調扣0.5分;

1家公司對營業部員工手機異常交易監控和用印管理、崗位設置等方面存在缺陷,從業人員管理存在問題,調扣0.5分;

3家公司主要業務人員違規炒股,被採取行政處罰或刑事強制措施,分別調扣0.5分;

1家公司管理人員任職期間,涉嫌向國家工作人員行賄,構成單位行賄罪被追究刑事責任,且不屬於公司紀委自行發現並主動處理的情形,調扣0.5分;

2家公司對境外子公司的風險管控存在問題,分別調扣0.5分;

4家公司股票類投行業務負面執業記錄項目佔項目總數的比例超過20%,分別調扣0.5分。

4.全面風險管理評價指標扣分情形

在新修訂的《分類監管規定》中,監管部門完善了附件《風險管理能力評價指標與標準》。在今年券商自評之際,原本扣分項的「底稿B」也一分為二,新增的B-2表進行證券公司全面風險管理指標自評,涉及自營債券投資總規模、新股發行項目總數量等13個具體指標。

在此次通報中,這13個具體指標的標準如何、如何扣分也得以確認。在標準明確後,各家券商將據此進一步合規展業。

相關焦點

  • 分類評級加減分項「曝光」!近七成券商被扣分,7種情形被加分,3家...
    財聯社(北京,記者 陳靖)訊2020年券商評級結果究竟是如何評定的?證監會機構部向券商下發了《關於通報2020年證券公司分類評價有關情況的函》。整體來看,今年參與分類評價共98 家券商,在覆核中12 家維持初審結果,分值沒有變動;20 家分值調增;還有66 家分值調減。
  • 券商分類評價怎麼打分?三類事項影響重大,66家券商被減分
    原標題:券商分類評價怎麼打分?三類事項影響重大,66家券商被減分,20家獲加分中證君從多家券商處獲悉,日前證監會機構部向各券商下發了《關於通報2020年證券公司分類評價有關情況的函》,通報了券商分類評價的過程,以及覆核過程中券商分值獲增減的具體情形。經覆核,98家參評券商中12家維持初審結果,20家分值調增,66家分值調減。
  • 證監會修訂券商分類監管規定:新增這4大加分、扣分項
    原標題:證監會修訂券商分類監管規定:新增這4大加分、扣分項 摘要 【證監會修訂券商分類監管規定:新增這4大加分、扣分項】經過近一年的醞釀,證券公司分類監管規定的修訂迎來了最新進展
  • 2020證券公司「分類榜單」出爐:15家券商躋身AA級 32家「升級」
    根據《證券公司分類監管規定》(證監會公告〔2020〕42號),經證券公司自評、證監局初審、證監會證券基金機構監管部覆核,以及證監局、自律組織、證券公司代表等組成的證券公司分類評價專家評審委員會審議,確定了2020年證券公司分類結果,此次評價適用了最新的評價體系。
  • 券商評級「考試」規則將重修 合規風控計分標準大改
    北京商報訊(記者 孟凡霞 馬嫡)券商「期末考試」規則迎來重新修訂。4月1日,北京商報記者從券商處獲悉,近日監管部門向各券商下發關於《證券公司分類監管規定(徵求意見稿)》(下稱《規定》),其中優化完善了分類評價指標體系,並在今年證券公司分類評價中適用。
  • 2019券商十大事件:打造航母級券商 零佣金還有多遠?
    新浪財經訊 12月31日消息,2019年證券業迎來重磅變革,打造航母級券商催生行業併購潮,行業馬太效應凸顯,美國「零佣金」衝擊來襲,中國券商距離「零佣金」還有多遠?外資控股券商來了,國內券商又將如何應對?
  • 分析師評價體系變革關鍵一步 金麒麟最佳分析師評選結果出爐
    中國網財經11月29日訊(記者 李嘉玲)昨日,預見2020·中國分析師大會上,新浪金麒麟最佳分析師評選結果出爐。合計1.8萬億規模主動權益基金從35家券商的500個報名團隊中,票選出最佳分析師149名、新銳分析師83名、最佳研究所7個、特色研究所3個。
  • 券業分類評級迎大修,加分減分大調整!向中小券商傾斜
    隨著愈來愈多業務規則與分類監管掛鈎,券商分類結果往往備受關注。回顧2019年的券商分類評級結果,共有38家券商被評為A類,僅10家券商獲得AA殊榮。在年報季行至近半之際,各家券商的實力比拼正酣,2020年的分類評級已然不遠。在此次修訂順利完成後,今年的分類評級結果值得期待。
  • 券商評級怎麼定的?證監會下發「閱卷」標準:66家券商被減分 1家...
    近日,證監會機構部向各家券商下發了《關於通報2020年證券公司分類評價有關情況的函》(下稱「通知」)。  通知對今年券商分類評級進行了詳細說明,並且披露了在覆核過程中對部分券商作加減分的原因。  今年的98家參評券商中,在覆核過程中有66家被調減分值。
  • 迷失的深圳證券業!券商第一梯隊大潰敗
    回憶起深圳券業過去十年停滯困頓,接受採訪的證券業資深人士當著券商中國記者的面,有人捶手頓足,有人扼腕嘆息,有人兩手一攤……20年前,深圳的南方證券、大鵬證券一度傲視全國;15年前,國信證券經紀領跑全行業;10年前,以招商證券、平安證券為首的深圳券商投行業務雄踞鰲頭。
  • 券商全崗位揭秘,助你一舉通關券商暑期實習!
    01揭秘國內券商「券商」,即是經營證券交易的公司,或稱證券公司。在中國有中信、申銀萬國、齊魯、銀河、華泰、國信、廣發等。其實就是上交所和深交所的代理商。券商可以說是資本市場中內部業務分類最齊全、類別最多樣的機構,也是資本市場中最活躍的主體之一。1、國內券商經營業務券商業務條線較廣,覆蓋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投資標的涵蓋股、債及各類衍生品等。
  • 券商新三板開戶完成率曝光:95%券商完成指標,華泰開戶最多
    原標題:券商新三板開戶完成率曝光:95%券商完成指標,華泰開戶最多,大限僅3天,中銀、世紀等7家尚未完成新三板開戶仍是各家券商案頭緊迫的KPI,截至5月25日,日均開戶1.18萬戶,超九成券商完成股轉公司下發的任務目標。完成率排名首尾券商相差之大,出人意料,比如,排在首位的安信證券開戶率達86.97%,但排在末位的中銀證券僅完成20.82%。
  • ...指標大排名出爐,這16項掛鈎分類評價,來看98家券商細分業務哪家強
    值得注意的是,營收指標適用於2020年券商分類評價工作,但是披露口徑和上一年度稍有不同。2019年業績排名中,營業收入為專項合併口徑,包含經紀業務子公司、投行業務子公司、資管業務子公司的營業收入以及依法設立從事證券投資諮詢業務子公司的投資諮詢業務淨收入;2018年排名為合併口徑營收。
  • 「2019中國證券業分析師金牛獎」開始報名啦
    從2010年舉辦首屆「中國證券業分析師金牛獎」評選活動至今,金牛獎倡導的「以金牛選金牛」這一高端、專業、權威的評選理念逐漸深入人心, 甄選標準和評選的操作也更加成熟和嚴格。「金牛分析師」的含金量通過了證券市場的檢驗,獲得了業界的廣泛肯定與充分認可。「金牛」品牌回歸價值發現本源,恪守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對證券業研究水平的提高及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 Choice數據揭秘一季度券商十大增倉股
    增持網際網路+概念  私募黑馬重倉股曝光:王亞偉殺入三聚環保等5股  點擊查看>>>一季報券商持股一覽表  火爆的A股讓券商賺得盆滿缽滿。據中國證券業協會統計,證券公司未經審計財務報表顯示,國內124家證券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143.02億元,累計實現淨利潤509.25億元,已經超過去年全年(965.54億元)的一半。其中117家公司實現盈利。  券商十大重倉股及十大增倉股也隨之曝光。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顯示,截止發稿,按券商持股市值計,北京銀行奪券商重倉第一股寶座。
  • 券商博士後工作站20歲了!「智囊團」罕見揭秘,與券商業務如何銜接...
    隨著證券行業轉型和創新的步伐不斷加快,博士後工作站已經逐漸成為頭部券商的標配。今年6月,興業證券舉辦了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揭牌暨首批博士後進站儀式;9月,華安證券獲批設立博士後工作站;國泰君安證券近期也發布了博士後工作站2020年的招聘簡章。
  • 2018年券商分類七大亮點:近9年來首家D類評級券商!
    來源:中國基金報券商每年的大考結果正在揭曉。今日晚間,證監會公布了2018年分類評價結果,共有98家券商參與,具體來看,24家券商評級上升,47家券商維持去年評級,24家券商評級級慘遭下調。4、今年分類評價上升最快的是方正證券,連升6級,由去年的C類C級升至A類A級券商;5、24家券商評級慘遭下調,其中,中原證券、華信證券、世紀證券和中山證券分類評價下調幅度較大;6、中原證券是今年下調幅度最大的券商,連降6級,從A類券商降至C類券商;
  • 135家券商前三季度淨利增長逾四成,承銷保薦收入大增近73%!券商...
    11月18日,中國證券業協會對證券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經營數據進行了統計。證券公司未經審計財務報表顯示,135家證券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423.81億元,淨利潤1326.82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1.08%和42.51%。126家證券公司實現盈利。
  • 券商新三板開戶完成率曝光:95%券商完成指標,華泰開戶最多,大限僅3...
    截至5月25日,95家券商總計開戶93.8017萬戶,32個自然日內新增37.7854萬戶,日均增1.18萬戶。按照近一個月的開戶速度來看,新三板開戶數月底可過百萬。券商開戶率也有不錯表現。截至5月25日,券商新三板開戶率達到30%以上的有90家,94.74%的券商完成了股轉公司下發在5月底前完成30%開戶率的既定目標。
  • 券商分類評級加分榜速覽!拆解規則加分秘訣 又強又專更具優勢 來看...
    來源:券商中國作者:閆晶瀅 張婷婷 緊鑼密鼓之下,本周券商正在夜以繼日地開展分類評價的自評工作,核算上一年各項業務指標的「明細帳」。按照往年慣例,每年7月中旬,證監會將公布最新的證券公司分類評級結果。不過,受疫情影響,疊加新修訂的《證券公司分類監管規定》,今年的結果揭曉較往年來的會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