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 產教融合新模式賦能莆田電子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0-12-11 瀟湘晨報

莆田把電子信息和軟體服務業作為深化產教融合的重要著力點,引項目、築平臺、強渠道,加快培養造就支撐產業發展的高素質產業人才隊伍。目前,莆田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已初具規模,形成新型顯示、集成電路、終端結構件、5G設備等產業鏈,並與福州、廈門形成錯位發展的良好態勢。

莆田率先在全國探索工科人才培養的新模式、新機制,成立新工科產業學院。該項目於2018年4月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簽約,於2019年5月掛牌。在辦學模式方面,新工科產業學院前期借用莆田學院的本科生指標,北理工、北航等研究生指標,依託北理工、北航等知名高校和騰訊、華為等知名企業創新教學方案、導入教學資源和團隊,打造產教融合的辦學新模式,努力辦成獨立的新工科本科院校。目前學院已開設雲計算、軟體工程、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機器人工程6個專業,在校學生超過4500名。

北理工東南信息技術研究院是與新工科產業學院同期開展對接的產教融合項目,是由北京理工大學、莆田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科研事業機構,於2019年12月揭牌成立。該研究院依託北理工「雙一流」高校人才與技術優勢、莆田產業與區位優勢,探索產、研、教融合發展新模式,打造工業網際網路、智能製造、區塊鏈與信息安全、語言智能與知識工程等4個科研中心,已引進7個博導團隊、30名博士碩士生團隊,圍繞計算機、信息安全、軟體工程、區塊鏈、工業網際網路、5G融合、平臺實訓等內容,開展科研教學與成果轉化。莆田還聯合用友、百度、阿里、國家工信安全中心等機構,推進國家級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實訓基地建設,包括北京基地、莆田基地雙平臺,著力構建產學研用一體化的工業網際網路孿生實訓基地,推動全國工業網際網路人才培養。協同新工科辦學,導入北理工優秀的師資隊伍和教育資源,並承接新工科產業學院的教學管理主體,進一步提升新工科辦學水平。組建北理工莆田研究生院,目前已完成北理工計算機專業同等學歷申請碩士學位首期招生。

大力發展新時代職業教育,才能構築創新創業創造高地。圍繞產業發展需要和職業教育發展實際,今年以來,陸續出臺了相關配套文件,架起「1+N」職業教育體系的「四梁八柱」,並將職業教育產業招商項目納入開放招商五條戰線招商組,與東軟教育、四川希望教育、中軟國際教育以及陽光教育集團等7家企業多次洽談投資興辦職業院校等事宜。目前,莆田已與東軟教育科技集團籤訂職業教育戰略合作協議,該集團已與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共建「東軟數字產業學院」,招收2個專業共200名學生。

打造人才集聚高地,探索產教融合新模式,賦能電子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日前,我省公布的21家第二批建設培育產教融合型企業上榜名單中,我市6家企業入選,實現零的突破,上榜數量位居全省各設區市第一。

【來源:福建省工信廳】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常州科教城:打造智慧園區一體化平臺賦能高質量發展
    原標題:常州科教城:打造智慧園區一體化平臺賦能高質量發展   12月18日,常州科教城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暨智慧園區一體化平臺發布儀式舉行。
  • 構築電商新高地 成都武侯高質量推進電子商務集聚區建設
    央廣網成都11月26日消息(記者 賈宜超 通訊員 蒲振韜)雙十一期間,電子商務再次成為高頻熱詞,作為成都市委確定的66個重點發展產業園區之一,武侯新城電子商務集聚區熱度不減。  「9號線」大街啟動實施、「產城融合」加速推進,武侯新城電子商務集聚區打造「電商新高地,生態智慧城」的戰略定位更是引發各界的強烈關注。
  • 產教融合 賦能高質量發展--江西旅遊商貿職業學院打造校企合作「3+3」模式
    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江西旅遊商貿職業學院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產教融合作為建設高水平高職院校的重點工程,緊緊圍繞辦學定位,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從聯合培養應用型人才角度出發,以就業為導向,以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為抓手,努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畢業生就業質量,努力提高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度。
  • 厚植鯤鵬人才沃土 打造寧夏信息產業發展「新高地」
    在本次峰會上,寧夏大學、北方民族大學等本地高等院校與自治區教育廳、華為進行了「寧夏鯤鵬人才培養戰略合作」籤約,藉此合作共同探索鯤鵬人才培養新模式、加速寧夏信息產業人才培養,為寧夏數字經濟發展提注入動力。
  • 創新市北丨集聚高端要素賦能產業鏈,打造生物科技產業新高地
    二期產業集聚區規劃總建築面積20萬平方米,總投資21億元,涵蓋智能化5A寫字樓、LOFT公寓、繁華商街等三大業態,融合智慧園區、綠色建築、BIM技術、美國LEED認證、新能源等技術,打造基於大數據物聯網平臺的科技智能化園區,計劃2022年底投入使用。三期配套服務區和功能擴展區作為遠期規劃,將根據招商引資、項目開展等情況逐步推進。
  • 煙臺大學:產教融合 推動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煙臺大學聚焦省市重大發展戰略,持續深化產教融合、推動事業高質量發展的相關內容,突出了學校的辦學特色,快跟小編一起,深入了解一下吧!
  • 中國電子副總經理陳錫明:深化產教融合成為我國網信產業高質量發展...
    10月16日,由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中華職業教育社、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應用技術大學(學院)聯盟主辦,駐馬店市人民政府、黃淮學院承辦的第七屆產教融合發展戰略國際論壇正式開幕。
  • 校企合作以產定教 探索產教融合新模式
    11月3日,矽湖職業技術學院與TCL集團旗下TCL教育科技、北京奧鵬教育,TCL華星光電達成合作協議,共同探索產教融合以產定教的校企合作模式,共建「矽湖-華奧現代產業學院」,合作籤約暨揭牌儀式在矽湖職業技術學院舉行。
  • 武侯區高質量推進武侯新城電子商務集聚區建設
    四川新聞網成都11月27日訊 雙十一期間,電子商務再次成為高頻熱詞,作為成都市委確定的66個重點發展產業園區之一,武侯新城電子商務集聚區熱度不減。「9號線」大街啟動實施、「產城融合」加速推進,武侯新城電子商務集聚區打造「電商新高地,生態智慧城」的戰略定位更是引發各界的強烈關注。
  • 天坤教育與完美動力教育共建數字文化創意人才產教融合培養新模式
    完美動力教育集團總裁張春萍;天坤國際教育集團產教融合事業部總經理餘立鵬、教學經理王勇、就業主管曾璇等共同出席了本次籤約儀式。」的終身職業人才獨樹一幟,天坤教育「中高職並舉、學歷非學歷並重」布局完整,特別是在TOT合作辦學、產教融合和實習就業領域的規模化優勢明顯。
  • 南京江北新區研創園 新起點上打造新興產業新高地
    2016年4月,交通區位和生態環境優勢明顯的南京軟體園(西區),正式更名為「南京江北新區產業技術研創園」(以下簡稱江北新區研創園),擔負起打造南京江北新區成為「全省未來創新策源地」的重任。2017年取得驕人的成績,展望2018年他們又站在新起點上,打造新興產業新高地。
  • 京東教育研究院華北分院暨京東(張家口)產教融合協同創新中心揭牌
    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著力推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之際,張家口職業技術學院攜手京東教育開啟「協同辦學、協同育人、協同就業、協同創新」產教融合新模式,共同開創現代職業教育發展和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新局面,為張家口高標準完成三大歷史任務,交出兩份優異答卷貢獻智慧和力量。
  • 晉江集成電路產業園:產教融合打造人才培養最優格局
    「先人一步,人才培育走在產業發展前。」9月7日,晉江市政府黨組成員、泉州半導體高新區晉江分園區管委會主任陳志雄說,早在2016年,福建(晉江)集成電路產業園區就聯合福州大學、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共建福州大學示範性微電子學院,推動職業學校與園區龍頭企業合作辦學,舉辦福建省內首個中職集成電路產業「訂單班」等,努力培育集成電路領域產教融合型企業,破解當前普遍存在的集成電路產業人才緊缺難題。
  • 知行合一 長春新區構建醫藥產教融合體系賦能國家區域創新中心發展
    人民網馬俊華攝產教融合如何實現同頻共振,有力推進產業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強強聯手,如何在原有基礎上,大幅度提升服務國家區域創新中心的能級和水平?10月28日,中國工程院院地合作重點諮詢研究項目「基於中醫藥產教融合構建吉林省健康福祉產業體系戰略研究」啟動會暨建設產教融合型城市籤字儀式舉行。
  • 莆田學院:在地有為育英才
    這個答案,正書寫於處於應用型大學建設轉型之期的莆田學院。  堅持校地融合發展理念,緊跟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近年來,莆田學院探索「一院一品」辦學特色和育人模式,圍繞地方特色產業建學院,化解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人才困境,成為莆田的地方智庫、人才高地和產業夥伴,使應用型教育驅動高質量發展。
  • 名企集聚!翔安打造電子信息產業新高地|觀瀾財經
    中國製造曾面臨「缺芯少屏」之痛,新時代下,隨著美國進一步加大對中國的技術封鎖,在國際形勢和產業發展環境的深刻變革下,電子信息產業崛起勢在必行,各地加快電子信息產業布局。 廈門向來重視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歷經近四十年的積累,電子信息產業已發展成為廈門的第一支柱產業。
  • 2020職業教育提質培優產教融合高峰論壇暨石家莊理工職業學院產業...
    理工學院堅持以創新驅動,產教融合帶動專業建設,著力打造職業化教育TOP人才培養模式,推動校企共育,搭建服務平臺,提高服務質量,致力於打造技能型人才的「搖籃」,使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她表示,創新驅動,產教融合,是職業教育大發展,提質培優行動計劃提出的要求,是實現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型升級,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實現路徑,是連結實現校企命運共同體的紐帶。在國家經濟轉型升級,供給側改革的大背景下,石家莊理工職業學院產業學院應運而生,是創新辦學體制機制,推進產教協同深度共育,是促進資源共享、互利共贏、協同創新的一種大膽嘗試,是學校深化校企合作開展的新模式。
  • 以數字科技賦能產城融合發展
    新建元控股集團將全面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發展,在蘇州工業園區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新建元控股集團是蘇州工業園區下屬大型國有企業。集團控股、參股各類企業140多家,資產總規模超400億元。在旗下各產業領域中,擁有建屋、圓融、鄰裡中心、圓才、園區測繪等著名產品與服務品牌。
  • 電子科技大學信息與軟體工程學院院長周世傑:推進產學研用系統性布局 服務地方軟體產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電子報特策劃推出「建設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探索軟體人才培養新模式」專欄,邀請高等院校、地方工信部門、骨幹企業相關專家和負責同志圍繞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建設、產教融合培養路徑、創新軟體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對建設指南進行深入解讀,分析我國軟體人才現狀和存在問題,並提出推動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建設的舉措建議。敬請關注。本期為電子科技大學信息與軟體工程學院院長周世傑的署名文章。
  • 探索網安人才校企合作 網絡信息安全產教融合研討會在榕舉辦
    網絡信息安全產教融合研討會在榕舉辦臺海網9月16日訊(海峽導報駐福州記者 林芹)為進一步賦能網絡安全領域人才培養事業、探索網安人才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新模式、9月15日,2020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福建省活動之網絡信息安全產教融合研討會在福州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