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 長春新區構建醫藥產教融合體系賦能國家區域創新中心發展

2020-12-14 金臺資訊

會議現場。人民網馬俊華攝

產教融合如何實現同頻共振,有力推進產業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強強聯手,如何在原有基礎上,大幅度提升服務國家區域創新中心的能級和水平?10月28日,中國工程院院地合作重點諮詢研究項目「基於中醫藥產教融合構建吉林省健康福祉產業體系戰略研究」啟動會暨建設產教融合型城市籤字儀式舉行。

長春新區與北京國育展佳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籤署合作協議。人民網馬俊華攝

會上,長春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華景斌與教育部規建中心秘書長、北京國育展佳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少明共同籤署《關於合作建設產教融合科技未來創新城項目的協議書》,基於長春新區的主導產業優勢,全面構建醫藥產教融合體系,為長春國家區域創新中心發展賦能。

作為長春高質量發展「四大板塊」之一,長春國家區域創新中心承載著改革突破、創新領航的使命。如今,長春新區已初步建立起以先進位造、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為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此次籤約是長春新區打造千億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的重要舉措。

目前,長春新區醫藥企業已發展到558家,2019年實現產值325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產值佔長春市77%,2020年1月至8月,醫藥產業規上工業同比增長24%。長春新區已發展成為國家級生物產業基地、國家級中藥現代化產業基地。

為加快推進生物醫藥產業發展,長春新區規劃建設了「一中心、三園區」,一中心即醫藥創新研發中心,三園區即現代中藥產業園區、基因工程與疫苗產業園區、創新醫藥與醫療器械產業園區。力爭到2025年,長春新區正在規劃的10平方公裡生物醫藥大健康產業園區,產業規模突破千億級,建成國內一流技術、國際一流服務的專業化園區。

促進產業創新發展,打造產教融合新生態,長春新區與北京國育展佳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籤署合作協議,將充分發揮其生物醫藥方面的主導產業優勢,圍繞產教融合城建設進行全面合作。必將深化產教融合發展,實現互利雙贏,為服務長春國家區域創新中心打造優勢產業集群,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

據了解,此次合作的產教融合科技未來創新城項目,規劃面積約1080萬平方米,總投資500億元人民幣,共分5期建設,將開展職業教育培訓以及人力資源服務和BPO項目承接,建設東北亞產教融合科技未來城的實訓實踐基地、長春眼閾眼健康產業及人才培養基地、吉林省產教融合研究院、智慧學習工場和產教融合實踐實訓基地等,並將在長春新區建設大學城 智能小鎮 康養小鎮,全面培養生物醫藥產業技能人才,為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助力。

面向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推動產業升級,促進產教融合,長春新區用實際行動為新徵程積勢蓄力。從校企合作協同育人的初期階段,進入轉型升級、再深化的行動實施階段,通過實施產教融合發展工程項目,長春新區將持續推動產教融合從發展理念向制度供給落地,完成從概念改革到概念實現,實現其承載的重要使命,全面推動長春國家區域創新中心建設。

相關焦點

  • 河北化工醫藥職院:依託產教融合,賦能人才培養,推進雙高建設
    全媒體視角產教融合作為職業教育的基本辦學模式,是辦好職業教育的關鍵所在。縱觀世界發達國家職業教育的發展,基本特徵就是宏觀上產業與職業教育深度融合,微觀上企業與職業院校無縫對接。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也是推進人才和人力資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項迫切任務。
  • 中國高科集團深化產教融合 助力高等教育創新發展
    國際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和教育的競爭,人才是發展壯大戰略新興產業的首要資源。《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實施方案》指出,深化產教融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是推動教育優先發展、人才引領發展、產業創新發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性舉措。
  • 甘肅開創產教融合發展新局面
    本報訊近日,教育部和甘肅省政府制定《關於整省推進職業教育發展打造「技能甘肅」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開創產教融合發展新局面,繪製甘肅產教譜系圖,從省級層面宏觀調控,構建產教融合發展新業態,整省推進甘肅職業教育發展,打造「技能甘肅」。
  • 深化產教融合 宜賓加快建成成渝地區經濟副中心
    「宜賓在加快建成成渝地區經濟副中心過程中,需要進一步深化產教融合。產的融合是前提,教的發展是保障,產教融合是過程。」近期,宜賓學院教授、宜賓學院中國酒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郭五林在接受宜賓新聞網記者專訪時表示。
  • 江蘇省睢寧中等專業學校深化產教融合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原標題:江蘇省睢寧中等專業學校深化產教融合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隨著國民經濟的轉型升級,大量生產一線的技術技能型人才缺口為職業教育提供了發展空間。2019年初,《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出臺,進一步指明了職業教育的辦學方向。
  • 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 產教融合新模式賦能莆田電子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辦學模式方面,新工科產業學院前期借用莆田學院的本科生指標,北理工、北航等研究生指標,依託北理工、北航等知名高校和騰訊、華為等知名企業創新教學方案、導入教學資源和團隊,打造產教融合的辦學新模式,努力辦成獨立的新工科本科院校。目前學院已開設雲計算、軟體工程、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機器人工程6個專業,在校學生超過4500名。
  • 煙臺大學:產教融合 推動高質量發展
    山東教育衛視《教育新聞》煙臺大學近年來聚焦省市重大發展戰略,持續深化產教融合,推動事業高質量發展,有力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下午一點半,煙臺大學藥學院院長王洪波冒雨趕到綠葉集團,為學生上課。80後院長王洪波,博士學位,曾在美國進行博士後研究,「分子藥理和藥物評價」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課題組組長。
  • 北大方正集團旗下中國高科集團深化產教融合助力高等教育創新發展
    國際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和教育的競爭,人才是發展壯大戰略新興產業的首要資源。《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實施方案》指出,深化產教融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是推動教育優先發展、人才引領發展、產業創新發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性舉措。
  • 產教深度融合促進學校特色發展
    近期,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審議通過了《國家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國家發改委、教育部等六部委印發實施方案通知指出,深化產教融合,是推動教育優先發展、人才引領發展,產業創新發展、經濟高質量發展相互貫通、相互協同、相互促進的戰略性舉措。
  • 以數字科技賦能產城融合發展
    「蘇州新建元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蘇州新建元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新建元數科」),以更創新的發展思路、更清晰的戰略定位、更聚焦的業務板塊、更拼搏的衝刺速度,吹響全面進軍數字科技領域的號角。新建元控股集團將全面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發展,在蘇州工業園區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新建元控股集團是蘇州工業園區下屬大型國有企業。集團控股、參股各類企業140多家,資產總規模超400億元。在旗下各產業領域中,擁有建屋、圓融、鄰裡中心、圓才、園區測繪等著名產品與服務品牌。
  • 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產教融合推進人才培養高質量創新發展
    □本報記者 李樹華本報通訊員 於兆國王靖    近日,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與黃河水利委員會水文局共建了智慧水文協同創新中心,按照「河南需求、國內一流」的要求,以人才培養質量和創新服務能力顯著提升為目標,以體制改革和平臺構建為重點,集聚優勢資源,開展協同創新,推進學校與行業、企業創新要素的深度融合
  • 文化育人:構建 「質量·創新·融合」特色文化育人體系
    作為徐州地區唯一一所以工業命名、工科為主的高職院校,徐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認識到培養製造業緊需的大國工匠和創新型技術人才,應具有精益求精的質量意識、追求卓越的創新思維和兼收並蓄的融合能力,為此,學校凝練出了「崇德尚技、守正出新」的核心文化理念,構建起了從樹立質量意識、激發創新思維到發展融合能力一體化的工業文化特色育人體系,形成了以「質量立本、創新樹魂、融合賦能」的育人模式,貫穿價值觀培育、思維方式培養到行為能力養成全過程
  • 龍騰佳訊構建產教融合背景下的大數據專業建設解決方案
    所以,龍騰佳訊攜手大數據基礎設施研究中心推出大數據產教融合實訓平臺系列產品。以數據驅動教育業態的發展為長期的奮鬥目標,以產教融合大數據實訓平臺產品賦能更多中高職院校專業建設為己任,以教學創新為企業、行業乃至社會持續培養更多數位化人才為使命。因此,採用雲技術和大數據技術重構相應的教學實訓平臺,以支持新工科實踐性教學的信息化實訓平臺建設刻不容緩。
  • 深化校企合作 助推產教融合
    同時,聯合各成員單位不斷創新探索,將聯盟打造成可示範、有影響力的產教融合創新協同發展的亮麗名片,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戰略的實施貢獻職業教育的智慧與力量。未來,聯盟將以具體合作項目為切入點,加快聯盟內部產教融合,建立聯盟內合作資源庫,形成創新式的大健康職業教育產教協同育人模式,培養一批集技術創新、改革、教科研、生產於一體的技術師資隊伍,成立數個切實服務大健康產業發展的協同創新中心,建設數十家特色化共享型實習實訓基地,大力推進產教融合型企業的認定與申報,形成以教科研促生產和以生產促教改的新局面,努力將聯盟建設成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服務大健康產業發展的高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示範基地
  • 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在吉林東元產業園成立
    8月28日,吉林省東元產業園與大華教育集團共同搭建的「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在東元產業園成立,標誌著我省產教融合創新發展又向前邁了一大步。上午9時許,東元產業園董事長王東與大華教育集團總校校長於義川為「產教融合實訓基地」揭牌並籤約。
  • 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書寫產教融合大文章 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三全學院緊扣健康中國、健康中原戰略,緊盯社會產業資源,緊貼區域發展實際,深入推進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發展,根據「合作一個企業,建設一個集群,打造一個模式,創造一個品牌」的發展策略,探索出了一條具有「三全特色」、中原風格的產教融合創新發展之路。
  • 「十四五」校企合作與產教融合發展規劃對接會在重慶舉行
    本次會議由重慶師範大學涉外商貿學院主辦,重慶一帶一路經濟技術合作中心、重慶國際勞務培訓中心承辦 ,Powerd By IBM區塊鏈聯合創新實驗室協辦,來自重慶市內應用型高校代表、企業客座教授代表圍繞「校企合作·資源共享·賦能發展」主題開展研討。重慶師範大學涉外商貿學院客座教授、重慶國際勞務培訓中心董事長屈建華主持會議。
  • 紹興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紹興濱海新區發展規劃的通知
    第一節  產城融合發展導向綜合考慮浙江省大灣區發展背景、紹興城市發展格局以及濱海新區現狀基礎條件、產業發展方向、未來開發潛力等因素,根據紹興「三區一體」、城市向海拓展的發展趨勢和空間集聚、產城融合的要求,規劃形成「城市向海生長、產城融合遞進」產城融合發展導向,作為紹興濱海新區發展的重要空間支撐
  • 慧科:深耕產教融合,培育數位化創新人才
    人民網-人民日報依託數位化轉型,新舊動能加速轉換,產教融合成為提高新興產業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模式。成立於2010年的慧科教育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慧科」)始終秉持「以學生為中心,以產出為導向」的理念,專注高等教育和新職業教育十年,探索和踐行產教融合創新模式,累計助力培養了近千萬名高端創新人才,以人才賦能支持中國產業升級。產教融合,適應時代發展新形勢新興科技日新月異,產教融合成為轉型升級的助推器、促進就業的穩定器和人才紅利的催化器。
  • 清華大學:深化產教融合 創新研究生培養
    「強化產教融合育人機制,加強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創新能力培養」「鼓勵行業產業、培養單位探索建立產教融合育人聯盟」「將產教融合培養研究生成效納入評估指標體系」……  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召開之後發布的相關文件對「產教融合」的意義和途徑做了一系列闡述和說明。如何使學校和企業在前期合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融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