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興職校的學生們在工業機器人實訓室上課 受訪單位供圖
2019年11月安海職校舉行「產業課程進校園」開班儀式 受訪單位供圖
今年9月,福州大學晉江科教園迎來了福州大學先進位造學院首批研究生的入駐,他們中的一部分將與福州大學微電子學院的新同學一道加入福州大學—晉江微電子研究院平臺。這是近年來福建(晉江)集成電路產業園區積極探索構建專業人才全方位培養體系的創新措施之一。
今年7月,國務院印發《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和軟體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簡稱《若干政策》)提出,「進一步加強高校集成電路和軟體專業建設,努力培養複合型、實用型的高水平人才」,「鼓勵有條件的高校採取與集成電路企業合作的方式,加快推進示範性微電子學院建設」。
「先人一步,人才培育走在產業發展前。」9月7日,晉江市政府黨組成員、泉州半導體高新區晉江分園區管委會主任陳志雄說,早在2016年,福建(晉江)集成電路產業園區就聯合福州大學、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共建福州大學示範性微電子學院,推動職業學校與園區龍頭企業合作辦學,舉辦福建省內首個中職集成電路產業「訂單班」等,努力培育集成電路領域產教融合型企業,破解當前普遍存在的集成電路產業人才緊缺難題。
瞄準重大需求,破解產業人才緊缺難題
「面向晉江和區域產業發展需求,學科設置與產業需求的深度融合可以使科技創新成果在這裡就地轉化,人才在這裡可以『才』盡其用,構建『校政企』高端人才培養模式。」福州大學—晉江微電子研究院有關負責人說。
集成電路是當前國家重點發展的高科技產業,但由於人才存量不足、院校教學資源受限等原因,行業中普遍存在「技術人才招不到、留不住、不好用」等問題。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研究院集成電路研究所發布的《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人才白皮書(2018—2019年版)》指出,預計到2021年國內仍有26.1萬人的集成電路人才缺口。而在晉江,隨著相關上下遊企業相繼落地發展,對集成電路專業人才的需求更是與日俱增。
據泉州半導體高新區晉江分園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謝建新介紹,聚焦國家戰略、區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等需求,福建(晉江)集成電路產業園區率先構建集成電路人才政策體系,編制《晉江市集成電路產業人才戰略規劃綱要(2016—2025)》,出臺全國首份集成電路產業專項人才認定標準,制定全國領先的集成電路人才優惠政策,累計發放各項補助資金超過1億元,積極打造人才發展最優生態。同時,統籌全市教育資源,引導全市中高職院校設置集成電路相關專業,並促成龍頭企業與福州大學、泉州職業技術大學等院校開展訂單培養,提高育才精準度。
創新共贏機制,校「園」融合定製人才
在晉江市晉興職業中專學校(以下簡稱晉興職校)的實訓室裡,一堂別開生面的工業機器人課程引起關注,授課的是來自園區龍頭企業矽品電子(福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矽品電子公司)的技術人員。企業員工緣何成為了老師?
原來,2018年,在福建(晉江)集成電路產業園區推動下,晉興職校根據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所需人才的方向,與園區企業矽品電子有限公司合作辦學,拓展出一個全新的「微電子技術與器件製造」專業,成為福建省內首個中職集成電路產業「訂單班」,並在省內首創集成電路產業需求導向的人才培養新模式。
目前,該「訂單班」根據企業需求,已開設了電工基礎、封裝檢測、晶體製造等課程。除了聘請專業的講師,矽品電子公司也定期選派專業骨幹給學生們上課,並組織學生分批到企業實踐。「『訂單班』的同學們能更早接觸到矽品電子公司的基礎性專業技術知識和企業文化,未來畢業後也將優先錄用於矽品電子公司。」晉興職校有關負責人說。
與此同時,福建(晉江)集成電路產業園區組織「集成電路產業課程進校園」活動,多個擁有資深產業背景的骨幹專家走進校園,為學生傳授集成電路產業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目前,該活動已同19所學校開展合作,開課176課時,參與課程的學生累計超過5000人。
「以前,我們對集成電路產業都是一知半解,通過這次課程進校園活動,我們第一次全面接觸並了解到集成電路的由來、發展現狀、製造工藝流程以及未來就業的方向,希望未來有機會能夠從事集成電路相關工作。」晉興職校17級電子班學生孫柯煒說。
「通過圍繞企業需求,我們量身定製專業課程,打通校園和產業園之間的『牆』。」晉興職校有關負責人表示,針對企業新入職員工崗前培訓周期長、投入大等問題,通過促成校企聯手,能夠將崗前培訓的一部分內容前置到學歷教育中,達到產學的「無縫接軌」,向企業輸送更多高素質的應用型技能人才,同時也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和優質的就業崗位,實現雙贏,有效推動解決技術人才緊缺難題。
構建合作平臺,產業鏈人才鏈有機銜接
「不同於單純的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是一個複雜的系統性工程,要實現資源、人員、技術、管理、文化等全方位實質性深度融合,需要在物理空間上建立和優化一批創新平臺載體支撐。」謝建新說。為此,晉江市全力推動建立福州大學—晉江微電子研究院等一批「政學企」協同創新載體落地建設。
「研究院的成立,將進一步推動微電子學院全面落地晉江並深化產教研融合,形成產業需求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福建(晉江)集成電路產業園區籌備組人才科技組相關負責人說,該研究院總投資1個億,將立足於原創性與基礎性技術研究,吸引國內外半導體領域高端人才,面向產業與應用,開展新材料、新器件、新工藝和新產品研發,力爭在5年內,建設成為服務於福建省微電子產業鏈企業的國家級微電子先導技術研發中心與公共研發平臺。
此外,福建(晉江)集成電路產業園區積極對接福建省發改委,成立6·18協同創新院微電子分院,爭取這一全省唯一集成電路領域創新平臺落地晉江,並積極整合資源,建立入駐高校、專家、科研院所項目庫和人才庫,已成功入駐專家達120位,推介項目成果163項、收集技術需求97項、推進成果對接60項,精準推動晉江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高校、地方政府、企業通過共建產教融合創新平臺,協同開展關鍵核心技術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和學科專業建設,可以更好地促進人才鏈與創新鏈、產業鏈有機銜接。」陳志雄表示,下一步,該園區將按照《若干政策》的最新部署要求,圍繞人才培養、隊伍共建、科研研究與成果轉化等具體環節展開深度融合,不斷充實科技研發服務平臺力量,打造產學研用一體的產業格局,努力建設創新要素融匯、高端人才密集、產城產教融合發展的創新型特色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