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夥伴網訊 據臺灣"中央社"消息,端午臨近,臺北市環保局提醒,民眾如果在端午節貯存"午時水",要注意不可生飲,以確保衛生。
民間盛傳,在端午節當天上午11時至下午1時(午時),水的能量特別強,有多重功效,甚至久存不壞,稱為"午時水",有許多人把握節氣貯存備用。
過去自來水不普遍,午時水多為井水或山泉中自然湧出的泉水,但這些在城市幾乎不可能有,於是傳言在正午曝曬陽光,或打開水龍頭接出來的水,都可視為"午時水".
臺北環保局指出,民眾使用"午時水"用途不一,但一定要注意,如果是供飲用,一定要煮沸。
環保局表示,今年初至今,民眾送驗供飲用的山泉水只有6件,但其中4件的微生物檢測超過標準,不適合飲用。
環保局提醒,若民眾要在端午節午時貯備自來水使用,必須注意,自來水中消毒的餘氯可能已逸散,水有受汙染之虞,絕對不要生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