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環保局:勿生飲端午節「午時水」

2020-12-22 食品夥伴網

    食品夥伴網訊 據臺灣"中央社"消息,端午臨近,臺北市環保局提醒,民眾如果在端午節貯存"午時水",要注意不可生飲,以確保衛生。

    民間盛傳,在端午節當天上午11時至下午1時(午時),水的能量特別強,有多重功效,甚至久存不壞,稱為"午時水",有許多人把握節氣貯存備用。

    過去自來水不普遍,午時水多為井水或山泉中自然湧出的泉水,但這些在城市幾乎不可能有,於是傳言在正午曝曬陽光,或打開水龍頭接出來的水,都可視為"午時水".

    臺北環保局指出,民眾使用"午時水"用途不一,但一定要注意,如果是供飲用,一定要煮沸。

    環保局表示,今年初至今,民眾送驗供飲用的山泉水只有6件,但其中4件的微生物檢測超過標準,不適合飲用。

    環保局提醒,若民眾要在端午節午時貯備自來水使用,必須注意,自來水中消毒的餘氯可能已逸散,水有受汙染之虞,絕對不要生飲。

相關焦點

  • 端午節,午時水!
    端午節是中國三大重要傳統節慶之一,又稱做「端午」、「端陽」、「重五」,也就是說陽氣最重的時候,只要在五月節正午12時取的水就叫午時水
  • 南安漳州端午節民俗 制午時草飲午時水祈求驅邪除災
    漳州南靖、雲霄午時水午時喝井水 祈求驅邪除災老楊的孫子,還不太習慣喝這帶著苦味的茶水  午時水,顧名思義,就是指端午節當天午時(11點至13點)打上來的井水。  閩南民間諺語說,「午時洗目睭(眼睛),明到若烏鶖」;又說,「午時水飲一嘴,較好補藥吃三年」。漳州南靖、雲霄一些地方的村民,就保留著在端午時喝午時水的習俗。  南靖縣靖城鎮湖山村村民黃阿伯說,每年端午,村民都要前往村裡的古井擔水,接回家裡的水缸。村民們認為,午時水直接飲用,可以祛病強身,放上榕樹葉沐浴還可以除穢。
  • 端午節,午時水!又名為陽水
    端午節是中國三大重要傳統節慶之一,又稱做「端午」、「端陽」、「重五」,也就是說陽氣最重的時候,只要在五月節正午12時取的水就叫午時水
  • 端午節的午時水最最"寶貴"
    端午養生正當時   端午節,在南京有吃粽子、掛艾蒿、吃鹹鴨蛋的習俗。研究其中奧妙,不難看出古人十分重視養生保健。艾蒿是一味常用中藥,它具有清熱解毒、除溼止癢等功效。掛艾蒿可有效去除蚊蟲、淨化空氣。   同樣,包粽子的葦葉及糯米均是清熱解毒的良藥。
  • 端午節的午時水最寶貴 驅邪最佳
    端午養生正當時  端午節,在南京有吃粽子、掛艾蒿、吃鹹鴨蛋的習俗。研究其中奧妙,不難看出古人十分重視養生保健。艾蒿是一味常用中藥,它具有清熱解毒、 除溼止癢等功效。掛艾蒿可有效去除蚊蟲、淨化空氣。  同樣,包粽子的葦葉及糯米均是清熱解毒的良藥。
  • 臺南市民「立蛋」飲「午時水」慶端午 擠爆五瘟宮
    臺南市民「立蛋」飲「午時水」慶端午 擠爆五瘟宮 2011年06月06日 14:23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灣端午習俗趣談 「午時水」與鄭成功
    一直以來,臺灣有三大民俗節日,即寒冬時的春節、金秋的中秋節以及充滿初夏氣息的端午節。  臺灣的小朋友或許不一定知道端午節的意義,但從幼兒園開始,在端午節一定都玩過一個遊戲,那就是「立雞蛋」:誰能在端午節當天正午整點,把一個雞蛋立起來,就能得到好運。一般認為端午節正午,陽氣最重,所以能將雞蛋立起。
  • 午時水
    一大早,睡眼朦朧時就接到老媽的電話:記得記得中午十二點要洗午時水啊!洗了午時水一年不長痱子!
  • 九毒日飲午時水,勝過吃三年補藥
    午時水泡新蒜:殺毒「午時水」說的就是中午打上的井水。據說「午時水」用來泡茶、釀酒特別香醇,生飲甚至具有治病的奇效。有諺語道:「午時洗目睭(眼睛),明到若烏鶖」,又說「午時水飲一嘴,較好補藥吃三年」。「午時水」取水法:推薦人:許雪兒,中華周易聯合會副會長。江南文化研修學院副院長、教授。
  • 端午安康:「午時水」是什麼?洗澡後「疫氣不侵」,可招財
    端午節是華人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這段期間天氣炎熱,容易出現傳染病流行,而古人認為疾病是瘟神降臨所造成,因此在這天會有許多活動來防疫驅邪,像是貼鍾馗像、掛菖蒲、戴香包及喝雄黃酒相傳用五月五日當天午時打的「午時水」洗澡,一年「疫氣不侵」,還可轉運招財。
  • 打午時水
    午時水,即是在端午日午時於井裡打上來的水。「午」是陽性,古人認為這天的午時陽氣最盛,端午日午時驅邪最佳,所以端午當天有打「午時水」的說法,用來煮飯、燒水、煮湯,具有闢邪、淨身、除障的效果。據說午時水用來泡茶釀酒特別香醇,生飲甚至具有治病的奇效。有諺語道:「午時洗目,明到若烏鶖」,又說「午時水飲一嘴,較好補藥吃三年」。
  • 臺灣這樣過端午:嘉年華、百分粽、午時水
    從6月16日開始, 「水岸臺北端午嘉年華」一連3天在大佳河濱公園舉辦。嘉年華結合臺北市城市意象、水岸發展及端午龍舟競渡民俗文化等元素,其內容包含龍舟練習、體驗活動,吸引不少島內外好手前來競渡。在臺中,南屯區萬和宮前廣場及南屯老街端午節當天將舉辦盛大踩街活動,將贈送完成全程踩街的參與者1000顆過爐平安香包,保庇平安、吉祥,還會有多項有趣味競賽、親子活動、美食饗宴等。說到美食,自然不能不提端午節的粽子。為迎合年輕人的口味,臺灣商家不斷地在粽子的寓意和配料上創新。
  • 臺灣端午節的民族記憶:粽子掐架 立蛋取水賽龍舟
    端午節在臺灣很受重視,與春節、中秋節並列為三大傳統節日。每到此時,臺灣的南部粽子和北部粽子總要打一架,帥哥和健美靚妹都爭先去基隆河上賽龍舟,小朋友們則樂此不疲地玩「立蛋」遊戲,媽媽們忙著取「午時水」驅邪避瘟……臺灣端午節的習俗相當豐盛,既熱鬧又好玩。
  • 端午節,自製益於身體的「純陽水」
    文/薛開伍「純陽水」,又稱「午時水」、「龍目水」、「端午水」、「正陽水」。「純陽水」的製作方法:時間:即將來臨的端午節,公曆2018年6月18日,農曆五月初五,當日午時(11-13)。儀式:拱手對天地一拜,默想取水用途,不可嬉鬧。
  • 水做的端午
    原標題:水做的端午成林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汨羅江自盡殉國。這一天,註定離不開水,水葬了屈原,水也託起了他不朽的靈魂。端午是水做出來的,家鄉的端午節離不開水的,每年端午節,沐浴午時水,泡飲午時茶,吃粽子,看龍舟,把端午的風情上演得風生水起,家鄉的端午與水相生,有情有味。
  • 藏在古詩詞裡的端午節 關於端午節的諺語俗語
    藏在古詩詞裡的端午節 關於端午節的諺語俗語時間:2020-06-25 10:21   來源:閩南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藏在古詩詞裡的端午節 關於端午節的諺語俗語 又是端午節,一年一度的粽子節,在中國神州大地各處沿襲上演。端午節的古詩詞大家還記得嗎? 關於端午節的詩詞諺語推薦給大家。
  • 說說端午節背後的地理知識
    端午節是中國民間十分盛行的民俗大節,過端午節,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划龍舟(隱寓蒼龍)與食粽(拜神祭祖貢品)是端午節的兩大禮俗主題,這兩大傳統禮俗主題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
  • 端午節取「午時水」 臺灣關西水母娘娘廟湧人潮
    華夏經緯網6月24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端午節,不少臺灣民眾放棄中午和家人聚餐,大老遠到關西鎮山區水母娘娘廟取「午時水」,認為是端節時「老天爺給人們最好的禮物!」據報導,「午時水,放再久也不會壞!」當地居民指關西的水質好,仁安裡更有「水倉」之稱,地下水豐沛質優,當地水母娘娘廟的水質最佳,平日就吸引民眾前來取水,端午節取水民眾更是絡繹不絕。23日,不少家住新竹、龍潭的民眾前來,有的用小貨車載著20多個空桶等候,還交換心得,認為「中午11點30分到12點30分的水,最好」,也有人說,只要中午11點到下午1點就可以,也有人說「用午時水煮關西仙草最配!」
  • 端午節千萬別忘了喝這一杯水,一年之中今天最好
    但是今天確是一年之內養顏排毒的最好時機,別忘了喝「午時水」在氣候發展上說,端午節這一天之後日漸炎熱,蚊蟲蒼蠅滋生,環境中越來越複雜……從曆法上來說,農曆五月,被稱為在養生上,端午這一天是「九毒日」之中的第一天,處在熱毒的頂點,卻也是治癒它的最好時期,所以,端午更是有諺語道:「午時洗目睭(眼睛),明到若烏鶖」,又說「午時水飲一嘴,較好補藥吃三年」。
  • 端午節,回家吃粽子!
    5.黃鱔 端午節是在農曆的五月初五,是一年中陽氣最盛的時候,有吃「五黃」可利用端午節的節氣力量,祛除寒溼、祛除五毒、抑制黴運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