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癌一聲不吭?出現這種「腹痛」,警惕腸癌來臨

2020-12-22 醫說健康

有人說癌症就是上天在抽卡牌,抽中誰就是誰!但實際上,沒有一種癌症會無故找上患者。癌症的出現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除了和遺傳基因有關外,後天的不良飲食、生活習慣也是推手。

比如直腸癌的病發,就和這些因素有關,且近些年直腸癌的病發率有了明顯升高。

直腸癌屬於大腸癌的一種,顧名思義也就是出現在直腸上的癌變。由於其早期症狀不明顯,有部分患者甚至是毫無異常,所以大部分癌症患者在確診時,都已經到了中晚期!臨床上有很多患者,都是在出現了腹痛難忍、便血症狀後才就診,最終被確診為至直腸癌。

根據數據統計表明,在直腸癌就診的患者中,腹痛發生率佔據了60%~81%左右,其發生率要比腹脹高得多。一般直腸癌出現腹痛,多和以下幾個因素有關:

1、腫瘤侵犯:癌症最大的特點不是局限於某一部位,癌細胞會向著周圍器官和組織浸潤、轉移。當直腸癌腫侵犯到了黏膜下層、肌層之後,疼痛也會隨之出現,並隨著侵犯的深度而增加,其出現頻率和程度也會加重;

2、粘連痛:在腫瘤侵犯其他器官和組織時,還可造成組織之間的相互粘連,從而產生牽拉疼痛,特別是在患者行走、活動時,痛感也會有明顯加重;

3、其他因素:在癌腫發展的過程中,可對直腸造成刺激、壓迫肛門,從而產生疼痛感。另外,癌腫還可導致腸腔梗阻,這也是常見的疼痛因素之一。除此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癌性腸穿孔,這種腹痛不僅劇烈,患者也往往難以忍受。

當腹部出現以下疼痛感時,就需警惕直腸癌到來!

就如同上文中提到的一般,直腸癌的疼痛性質早期多以隱隱作痛、鈍痛或刀絞樣疼痛為主,但早期疼痛並不規律,可能出現在飯後或睡眠。有時還可出現類似膽囊炎或消化道潰瘍的症狀,部分患者還會有腰部疼痛表現,這和組織間牽拉有關係;

臨床上將直腸癌疼痛分為陣發和持續兩個種類,一般陣發性疼痛就是在直腸癌早期階段多見。當患者出現腸腔梗阻後,腫瘤刺激腸道時,也可有疼痛感產生。而當疼痛感消失後,患者也沒有其他表現。當腫瘤完全侵入腸壁並和組織產生粘連後,疼痛還可加劇,並轉化為持續性疼痛,疼痛無明顯間歇性。

除了疼痛以外,以下2個症狀也可能和直腸癌有關:

1、便血:如果直腸癌變部位距離肛門較近,患者早中期就可能出現便血症狀,在便血的過程中沒有疼痛感,血液和大便分離。另外,如果大便過於乾燥,在排出體外時可與癌腫表面摩擦出血,在大便的一側能看到明顯的血痕;

2、大便異常:除了便血症狀外,患者早期可出現不同程度的大便異常,比如大便形狀變化、習慣改變等。特別是無故出現了裡急後重、扁條或細條狀的大便,這就可能是癌腫異常佔位導致的。所謂的裡急後重,就是由於癌腫刺激到了患者的腸道,且可壓迫肛門,從而讓患者產生強烈的便意,但大便排出卻並不順暢,甚至是沒有大便排出。

這裡需要強調一點,直腸癌雖然有症狀,但在症狀出現時,多是已經錯過了早期階段。所以,重視日常體檢還是有必要的,特別是有腺瘤家族史、直腸息肉、癌症家族史的人群,應定期進行腸鏡或肛門指檢,觀察直腸的健康情況。

相關焦點

  • 直腸癌一聲不吭?出現這種「腹痛」,十有八九是腸癌在「搗鬼」
    癌症的出現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除了和遺傳基因有關外,後天的不良飲食、生活習慣也是推手。 比如直腸癌的病發,就和這些因素有關,且近些年直腸癌的病發率有了明顯升高。
  • 什麼樣的腹痛是腸癌 腸癌症狀是怎樣的
    腸癌是很常見的疾病,是癌症的一種。人患了這種疾病身體會出現很多症狀。腹痛是最常見的症狀,那麼,什麼樣的腹痛是腸癌呢?腸癌有什麼症狀?應該怎麼預防?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什麼樣的腹痛是腸癌人體腹部疼痛是一個十分常見的症狀,原因有很多。一般來說,根據腹痛的位置和疼痛的輕重和性質的不同,病因也是很不一樣的。
  • 腸癌常見症狀有3個,其中一個是腹痛……
    結直腸癌是我們國家高發惡性腫瘤之一,發病人率未來或許超過胃癌、上升至第二位,目前每年新增病例近40萬人!結直腸癌佔腸癌的絕大部分,腸癌或許指的就是結直腸癌,小腸黏膜上皮層起源的惡性腫瘤極少。腸癌有三個主要症狀,大便性狀改變,包括膿血便、大便形狀,還有大便習慣改變以及腹痛!最常見的、就診最主要的原因是膿血便,以腹痛最後診斷為腸癌的情況相對要少一些。結直腸癌導致腹部疼痛的大概有三種。
  • 大便出血,是腸癌嗎?提醒:這五種症狀若出現,警惕腸癌找上門
    這其中最為高發的癌症種類就包括了肺癌、胃癌以及腸癌等。且近些年癌症也逐漸呈現出了年輕化趨勢,臨床上有部分患者在青中年就被確診為了腸癌。也正因如此,大家對腸癌的症狀越來越關注,在出現「便血」後,都會懷疑是腸癌來敲門了!
  • 女性經常腹痛便血 警惕結直腸癌
    信息時報訊(記者 廖溫勃 通訊員 毛武 林惠芳)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腸癌的發病率也隨之上升,目前已成為中國城市中癌症發病率僅次於肺癌的第二大癌症。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成人外科秦克旺主任醫師指出,腸癌年死亡率約為10.25/10萬。但如果能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早期結直腸癌經治療後的5年生存率可高達90%。
  • 早期腸癌症狀不明顯?若出現這6種信號,需提高警惕,早做檢查
    腸道惡性腫瘤主要發生在大腸,大腸癌又叫「結直腸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範圍內位居第5,在我國直腸癌多於結腸癌。它的發生與患者年齡、性別、所處地區、飲食習慣、慢性腸道疾病史、遺傳因素等方面有關。在我國大多數患者都等到有明顯症狀才就醫,此時往往都是中晚期,導致了大腸癌的死亡率增高。
  • 便血≠痔瘡 還需警惕腸癌腸道息肉需及時隨訪檢查
    警惕腸癌在「痔瘡」掩護下生長58歲的李老伯半年前開始出現便血的現象,他一直認為自己得了痔瘡。到藥店自行買了藥服用後,卻一直不見好轉,反而症狀漸漸加重起來。如果內痔長期脫出,會出現疼痛和硬結感。直腸癌作為實體腫瘤,位置固定,質地較硬,會導致直腸壁僵硬、受壓,從而出現大便次數增多、肛門墜脹,排便後不久又出現便意,但無糞便排出或僅排出少量糞便。如進一步生長,還會造成直腸管腔狹窄、甚至部分堵塞直腸,從而導致大便困難、大便變細等,少數患者還會因直腸梗阻出現腹痛、腹脹等。
  • 女性經常腹痛、便血,需警惕結直腸癌
    南方網訊 近日,廣東省婦幼保健院成人外科秦克旺主任為一名確診為直腸癌的女性患者完成了腹腔鏡下直腸癌根治術,手術順利,患者術後恢復好。據秦克旺主任介紹說,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腸癌的發病率也隨之上升,目前已成為中國城市中癌症發病率僅次於肺癌的第二大癌症。從流行病學來看,有大腸癌家族病史、多發性結腸息肉、慢性腸炎、腸道有絨毛管狀腺瘤等人群,都是大腸癌高危人群。從類型來看,腸癌主要包括結腸癌與直腸癌,據有報導,其年死亡率約為10.25/10萬。
  • 身體出現「三多兩痛」,十有八九是腸癌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魏浩    提到「腸癌」,往往指大腸癌,包括結直腸癌。《2018年河南腫瘤登記年報》顯示,居民高死亡率病因中,結直腸癌赫然上榜,且呈年輕化趨勢,作為可防治之癌,其早期5年生存率可達90%以上。
  • 以為是痔瘡,不料卻診斷為腸癌?排便4個異常,警惕是腸癌前兆
    比如以下四個大便異常,當心就是直腸癌發出的信號:1、大便形狀有異常人的腸腔其實就是一個圓柱體,在沒有糞便堆積時,腸腔是收縮狀態。而相反的,如果大便習慣突然紊亂,則需提高警惕。大便習慣突然紊亂、伴隨腹痛噁心、稀水樣糞便等症狀,這多與腸道感染有關。
  • 39歲男子,腹痛腹瀉,查出腸癌,這4類人,有5個異常,早檢查
    39歲的李先生,最近一段時間,不是腹瀉,就是便秘,最近更是腹痛嚴重。 實在無法忍受,才來到醫院進行檢查,本來以為不是什麼大事,卻不料最終確診了腸癌,已經到了中期,情況不樂觀,立即住進了醫院。
  • 長期便血,一查已是直腸癌晚期!若是出現「3多、3痛」儘早去醫院查查!
    (3)還有一種最嚴重,排便時伴隨血液射出,這種就建議馬上前往醫院進行治療。 上述三種基本上都會引起肛門疼痛。 而直腸癌患者的便血通常為暗紅色或者紫紅色,有時候還會有粘液,很少出現滴血或者射血的情況。
  • 長期便血,一查已是直腸癌晚期!若出現「3多3痛」儘早去醫院查查
    (3)還有一種最嚴重,排便時伴隨血液射出,這種就建議馬上前往醫院進行治療。上述三種基本上都會引起肛門疼痛。而直腸癌患者的便血通常為暗紅色或者紫紅色,有時候還會有粘液,很少出現滴血或者射血的情況。如果排便時發現糞便上有著線條狀的血液,這個時候就要警惕了,極有可能是直腸癌導致,需要去醫院做檢查來進一步確認結果。直腸癌從早期到進展期,最主要症狀可能是便血,而且非常容易混淆。大多數在早期沒有明顯的症狀,一旦發現,很多已經是晚期。晚期直腸癌的症狀會出現腸梗阻、肛門腫塊和分泌物增多等症狀,伴隨著厭食症、貧血、體重突然減輕等症狀。
  • 腸癌的症狀10大前兆分別是什麼 直腸癌發病有哪些前兆嗎
    尤其是對於腸癌這樣的疾病,其風險損害性極大,一旦發現了相關疾病的信號,務必要及時去到醫院求診治療,幫助最大程度上恢復身體健康。那腸癌的症狀10大前兆分別是什麼?直腸癌發病有哪些前兆嗎?下面我們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腸癌的症狀10大前兆分別是什麼?
  • 為何,腸癌的人越來越多?「排便」出現3個症狀,最好去查下腸鏡
    腸癌的高發,與紅肉、高蛋白、高脂肪攝入,密切相關。 動物蛋白質,攝入過多,會使糞便中的致癌物質,甲基膽蒽增加,誘發直腸癌發生。 在延誤治療的直腸癌患者中,約80%以上,是因未做直腸指檢造成的。 腸癌發病隱匿,很多人是拖到了後期,才就醫檢查,錯失了最佳治療時機。
  • 25歲姑娘被診腸癌:我只是偶爾便血,應該是痔瘡,咋就成了腸癌呢
    小張完全沒有想到,這些都是腸癌的信號。 「腸癌早期無明顯症狀,後期主要表現為排便習慣改變,便秘、腹瀉、便血、腹痛腹脹、腸梗阻等消化道症狀,以及貧血、乏力、疲勞、發熱等全身表現。」 醫生說,痔瘡與結直腸癌,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疾病,卻因為有「便血」這個共同的病症,讓不少腸癌患者蒙在鼓裡。
  • 便血可能是腸癌症狀 這6類人要高度警惕
    原標題:便血可能是腸癌症狀 這6類人要高度警惕   腸癌是大腸癌的別稱,它還包括直腸癌跟結腸癌,因為早期的症狀不明顯或者無症狀,所以經常被人們忽略。然後隨著病情的發展然後逐漸出現,當發現的時候大多是為時已晚。給平時忽視健康的人們埋下一個致命的隱患。
  • 腹瀉、腹痛、拉血便,是結直腸癌的前兆?
    然而,一旦這種炎症過程無法正常關閉,就會造成我們機體的持續反覆性損傷,慢性胃炎也是如此。 潰瘍性結腸炎的症狀以腹瀉為主,排血便(含有血、膿、粘液),以及腹部陣發性疼痛。 這種病起病緩慢,病程漫長,容易反覆。輕度患者每日排洩不足5次,而重度患者每天要上十幾次廁所,以拉水和血便為主,甚至出現休克。
  • 別把腸癌當成痔瘡!大便出現四個特徵,可能是腸癌「找上門」
    更糟糕的是,由於一拖再拖,醫生發現直腸癌已經發生了遠處轉移。 手術機會是沒有了,只能進行放化療。醫生說,像老鄭這樣的患者不在少數,很多人把腸癌當成痔瘡,一拖再拖,隨著時間的推移,癌細胞發生廣泛轉移,這個時候再想治療,往往為時已晚。
  • 腸癌多是「拖」出來的!大便出現3種異常,不論男女,快去查腸鏡
    56歲的張女士突然就被查出了腸癌。 張女士幾年前發現大便變細,一直以為是痔瘡發作,就自行去藥店買了點痔瘡藥應付過去了。最近,張女士發現排便費力,並且經常便秘,還有便血情況出現,排完便後並沒有輕鬆感反而有腹脹、腹痛的感覺。這才匆匆去了醫院,經過仔細檢查,確診為乙狀結腸癌,失去了手術治療機會,張女士痛苦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