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個國慶長假都在陪外甥女,一個兩歲的小朋友,她最喜歡做的事情,是拿著她的手繪書,翻開狗狗那一頁,坐到我身邊,說:「姨,狗狗。」
於是,我就給她講:
一隻小狗摔了一跤,鼻子很痛,去找狗媽媽。「媽媽媽媽,我的鼻子好痛哦。」狗媽媽伸出舌頭舔了舔小狗的鼻子,說「這樣就不疼啦。」小狗就很開心。
當我翻到下一頁,想給她講貓的故事時,她會重新翻到狗狗的那一頁,眼睛眨巴眨巴地看著你:「姨,狗狗。」
好,繼續:
有一隻調皮的小狗,他出去玩摔到了鼻子,哭著回家找媽媽「媽媽,媽媽,我的鼻子太痛了!」狗媽媽非常耐心地安慰小狗,「來,媽媽給你呼一呼,呼一呼就不痛啦!」然後我動一動狗媽媽的那一頁,呼一呼再呼一呼,小狗就不痛啦!
講完,看著外甥女,她用手指著小狗,「狗狗,痛,呼一呼,狗狗」又看著我,又指著書,「狗狗」
我只好再講一遍。
就這樣,一個小狗的故事,得講個7-8遍,她才會被其他好玩的轉移注意力,我才從小狗的故事中逃脫出來。
你覺得無聊的故事,孩子卻可以一遍又一遍的聽,聽到你想吐,她還樂此不疲。
回憶起我小時候,是沒有人講故事的,我小時候讀《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一千零一夜》,已經是上了小學,認字了,自己端著一本書,一本正經的坐在家門口讀。(也可能是我的記憶只能到這裡了)也是不厭其煩地,一遍又一遍,不知疲倦。每讀一次,感覺又能發現新的東西。
前幾天看到《講了100萬次的故事》,發現這是一個系列的故事書,法國、德意志、芬蘭、俄羅斯……我就很想看一看:法國的小朋友會讀什麼樣的故事書呢。
書裡收集了法國的民間傳說、神話和童話故事。
《拿靈魂做禮物的人》一個男人因為窮把靈魂賣給了魔鬼,魔鬼的女兒卻願意想方設法的搭救他。並且為了他違背了父母的意願。現在的我讀這樣的故事,已經沒有那麼想像力了。我現在的認知裡,我會說:哎,愛情令人衝昏頭腦。
《殺死巨人的勇士》,本來是一個不被父母喜歡的長相醜陋的小兒子,只會辛勤勞作,靠仙女給的提示,不僅變成了一個殺死巨人的勇士,還變成了一個英俊的勇士,最後被公主喜歡。啊,原來全世界的故事都在告訴男人,你需要女人的幫助。
《魔笛》勤勞善良的男孩被惡人欺負,因為他的善良,救助了一位老太太,老太太給了他一支笛子,只要吹奏起來,聽見的人就會跟著笛子的聲音跳起舞來,無法控制自己,笛子音在就會一直跳個不停。通過這個技能,惡人都不敢欺負他了。——你需要掌握一門樂器,不然有人願意幫你,都不知道該怎麼幫。
《被鐵鏈鎖住的國王》這個國王有點慘,特別能幹,可是妻子很糟糕。大臣給他出主意讓他找個善良的女人生個能幹的兒子。他覺得這是會有報應的事情,可是為了他的子民,他還是這麼做了。但是他沒有養那個兒子,是那個善良貧窮的女人培養了這個能幹的兒子。——單親家庭,媽媽比男人強啊。
……
因為是一個一個故事,我隨手翻翻,翻到哪裡就讀到哪裡,有時寫文案做表格累了,也會翻開讀一篇換換腦子,總體來說,這些故事還挺有趣的。我一邊在心裡覺得「太扯了」,一邊又覺得真有想像力啊。可能是因為長大成人了,被現實打敗太多次了,於是不是沒有想像力,而是不敢想了。
我們小時候,常聽的一個故事,是「從前有一座山,山裡有一座寺廟,廟裡有一個老和尚和一個小和尚,老和尚對小和尚說:從前有一座山,山裡有一座寺廟……」這些源遠流長的故事,並不是被人寫下來的,而是人們口口相傳下來的。法國的民間故事和童話也是這樣一天天從口口相傳到記錄成文,可源遠流長。本書的序言就說到:
「故事是經驗的累積,也是想像的擴展。故事是教化,也是娛樂。世界一天天長大,故事也一天天長大,今天的故事和幾千年前相比,看上去已經完全不同,但有理由相信,一些藏在故事裡的東西,是一直沒有變的。」
世界上最早的童話集之一《鵝媽媽的故事》就出自17世紀法國著名作家夏爾·佩羅。到18世紀,法國民間故事與童話達到了繁榮鼎盛時期,各階層的人們紛紛致力於改編和杜撰童話故事,有四十一卷《童話集錦》問世。19世紀,法國人開始整理民間傳說。20世紀,民間口頭文學的搜集工作方興未艾,一直到二戰前才停頓了一段時間。法國的孩子從小在故事和童話的世界裡耳濡目染,接受著法蘭西民族傳統文化的薰陶。
法蘭西民族的一大特點是幽默風趣,這也體現在了童話中。在這本童話集裡,如果你對法國的歷史、地理、宗教有所了解,就會發現這也體現在童話故事中了,中部地區的故事很「雅」、東北地區的故事會受日耳曼民族的影響,南部地區的故事是19世紀初被報刊記者和民俗學家翻譯的,還具有地中海風味。
何謂童話故事?人們的觀點很不一致,有人認為主要是指那些帶有魔法或神奇色彩的民間故事,同時也包括難以相信的荒誕故事和富有幽默感的趣聞逸事等。也有一些民間文學專家認為,童話專指那些仙女和魔鬼的故事。我們贊成前者的觀點。仙女和魔鬼是童話中不可缺少的主題,但不是唯一的主題。自然,法國故事如同世界各國的故事一樣,有不少是講仙女、巫婆和妖魔鬼怪的故事。仙女意味著真善美和幸福;巫婆則有好有壞,壞的居多;魔鬼總是醜惡和厄運的象徵。本書中令人興趣盎然的仙術和魔法俯拾即是。
我們現在讀故事,總是會懷疑故事的真實性,總會問故事的邏輯是什麼。但其實,童話故事是不需要邏輯的,童話故事需要的是想像力。孩子們閱讀故事,也是為了發揮想像力,讓孩子們多讀一點童話故事吧,那會帶給孩子更寬廣的思路,那些不可能發生的事情都會在孩子們的世界裡發生。這世界有多豐富,這社會有多少種可能,從培養想像力開始。
「講了100萬次的故事」系列,是樂府文化故事系列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收集了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最根源和最有生命力的民間傳說、神話和童話故事,他們都是來自往昔的聲音,呈現出故事的原初面貌,更呈現出不同民族和整個人類童年的模樣。這些故事與大自然和想像力密不可分,讓我們看到了生生不息的人類精神世界,也看到了人性和文化的發展脈絡。這些故事像人類的DNA密碼一樣,在講述中傳遞訊息。它們或熟悉,或陌生,閱讀這套叢書,就像在世界各個地域深度旅行一樣,領略了不同文化的魅力。
其中《講了100萬次的故事·法國(全兩冊)》是從法國的一批民間文學專家和雜誌記者所搜集的法國各地區的口頭童話故事,整理彙編而來,這些民間故事都是法國的傳世佳作,情感真摯、內容淳樸、形式優美、富有幻想色彩,通過它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法國民族歷史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