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2月21日訊(記者 劉鎮東 黃京) 在讀古詩詞時,有一些字的讀音並非正確讀音,但如果把這些讀音又「改邪歸正」了,我們還應該怎樣讀古詩呢?最近,「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這一話題引發眾人關注。今天,三湘都市報記者就「古詩詞讀音被改」的現象進行調查。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中,原本讀衰(cuī)的現在改成了衰(shuāi);「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原本讀斜(xiá)的現在改成了斜(xié);「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中騎(jì)變成了騎(qí);「確鑿」中的鑿(原讀音zuò)改成了鑿(záo)……這條消息在朋友圈熱傳的時候,很多人都覺得有些懵圈。原來,這樣的變化出自2016年教育部下發的一份《<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修訂稿)>徵求意見稿》。不過,該文件至今尚未正式發布。2月19日下午,教育部求證管漢字讀音審定的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漢字拼音研究室回應稱,包括上述詩詞中生僻音在內的一些古漢語生僻音的調整原則是——古漢語生僻音在現代是存在的且有其相對應語意的就保留,但如果只有生僻音而與其現代音所對應的字所對應語意相同則使用現代讀音,這也是考慮到推廣使用的方便,而且考慮到了大多數人的意見。同時,研究室強調,這一讀音改變還未正式成為國家標準,目前還應以原生僻讀音為準。
儘管教育部的回應指出,尚未正式公布新的讀音標準,但記者在長沙部分小學採訪時發現,新版語文教材和字典裡,均使用的調整後也就是正確的讀音。長沙市雨花區泰禹小學骨幹教師、語文學科帶頭人葉晶告訴記者,自己時常收到學生一些古詩詞拼音的疑問,以「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為例,她表示,古人在古時候的作詞中會考慮平仄、押韻等方面,使詩歌變得朗朗上口,所以在考慮韻律的美感中可以讀成"xiá"。「但是新華字典『斜』裡只有『xié』的讀音。所以我們會跟學生強調,這些讀音的由來,幫學生打消疑慮。「葉晶認為,在接觸優秀的古詩詞過程中,若是過分拘泥於現代漢語詞典中的讀法,誦讀會變得不太順口,所以在韻律、平仄上來講,是應該尊重古音的讀法。
長沙市第一中學語文教研組長周玉龍則表示,古詩詞中的音韻、平仄等都與詩詞中特有的意境息息相關,大眾也已經習慣了原來古音的讀法。他建議,可以在書本上註明相關字詞過去和現在不同的讀法更為合適,同時,在學生考試時應當避免有爭論的字詞讀音出現。
中南大學教授楊雨致力於研究唐詩宋詞。在她看來,古詩詞的平仄格律之美正是其魅力所在,字音的表達也是表意。有些字音的改變不僅讀起來彆扭了,本身所表達出來的意思也會有所變化。楊雨舉例說,「一騎紅塵妃子笑」中的「騎」如果讀qí,等同於在同一句詩中連著四個平聲字,不僅語調上抑揚頓挫的美感消失,和原本詩人創作這首詩所表達的意思也會變得不同。
[責編:葉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