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 天 送 你 一 份 生 活 菜 單
給 寂 寞 的 靈 魂 畫 一 個 閃 亮 的 妝
她鄉華聞 · HERLAND
她鄉華聞(微信ID:chicvancouver)編輯
華人社區和組織踴躍參與慈善活動,其欣欣向榮的正能量,已成為溫哥華的一股清流、一股力量!
由加拿大知名教育專家秦小梅博士創辦的加拿大青少年教育協會一直積極從事教育及慈善事業。目前,加拿大青少年教育協會聯合《高度》周刊、《她鄉華聞》主辦的第二屆「加拿大國際青少年演講大賽」決賽,將於12月22日在溫哥華小女皇劇院舉辦,該項賽事是北美高水平的青少年專業演講比賽,在加拿大青少年中有著廣泛而積極的影響力。
這一次 ,一直積極參與慈善活動的「樂虎獅子會」聯合「加拿大青少年教育協會」,藉「加拿大國際青少年演講大賽」之機,當日為觀眾展出6歲——18歲青少年傑出畫作,並進行默拍籌款活動,所得全部善款將捐贈給Canuck Place Children’s Hospice(兒童臨終關懷醫院)。
日前,《她鄉華聞》記者對BC省兒童臨終關懷醫院進行了獨家專訪。
12月22日的加拿大國際青少年演講大賽,以及和平海報大賽,敬請您的關注和參與,並請為此次善舉盡一分綿薄之力!
深秋的溫哥華,絢爛多姿,處處流溢著生命的美。
在一處靜謐的庭院裡,鮮豔的樹莓依舊驕傲地掛在鬱鬱蔥蔥的樹枝上,顯露出滿滿生氣。這裡是一個讓人心生敬畏、悲憫、感恩的地方,關於生命,也關于堅守——Canuck Place Children’s Hospice,翻譯成中文是「兒童臨終關懷醫院」。
這家關懷醫院,坐落在溫哥華,其實是一座名叫「Canuck Place」的兒童療養院,它還叫「兒童收容所」。療養院肅穆典雅、秀美莊重,古典韻味濃厚的建築外牆上,已掛上了充滿節日氣氛的聖誕裝飾。
是的,聖誕節就要到了,這是所有兒童都喜歡度過的節日,對於這裡的兒童也不例外。時間對於Canuck Place的孩子們而言,如此寶貴,抓住一分鐘的快樂,就是一段生命享受幸福的美好時光。
面對含苞欲放的生命的早逝,如何溫暖人生的最後一段旅程,成為這家臨終關懷醫院的責任和使命。
Canuck Place兒童臨終關懷醫院的由來,要追溯至30年前。
1988年,溫哥華一位名叫布倫達·英格(Brenda Eng)的護士在參觀了世界上第一家兒童臨終關懷收容機構——英國的海倫·豪斯兒童收容所(Helen House)之後,決定在BC省創辦一家兒童姑息性臨終關懷醫院。
她的這一願望,得到了貝蒂·戴維斯(Betty Davies)以及UBC(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露易絲·楊森(Lois Youngson)的支持。英格與戴維斯、楊森一拍即合,共同開發了這個項目,確定了兒童臨終關懷醫院的護理模式。英格還請來喬治•賈維斯(George Jarvis)做營銷主管,賈維斯幫助她成立了「擁抱兒童收容所協會」(HUGS Children’s Hospice Society),共同召集各社區對醫院給予支持。
該組織聯繫了溫哥華冰球俱樂部的老闆亞瑟·格裡菲斯(Arthur Griffiths),他就是後來鼎鼎大名的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奧申委主席。
一開始是一個人的目標,日後演變成大家共同的目標,一個強大的集體願景。社會各界人士為這家醫院奉獻愛心,有溫哥華加拿大冰球俱樂部和格裡菲斯一家,還有《溫哥華太陽報》、兒童慈善機構Variety、羅文集團和TELUS,以及其他眾多公共或私人捐助者。
溫哥華市也積極加入到善舉中來。他們以每年1美元的價格將位於肖內西(Shaughnessy)的1.6萬平方英尺的格蘭布雷莊園(Glen Brae Manor)租給了Canuck Place,租期為50年。
格蘭布雷莊園,1910年由蘇格蘭木材和房地產大亨威廉泰特(William Tait)建造。在成為一所私立學校之後,又有了一個療養院,這所房子最終被後來的主人伊莉莎白·洛斯金斯基(Elisabeth Wloskinski)贈給了溫哥華市。她只有一個條件:房子僅用於造福社會。
1995年11月30日,這棟歷史建築經過翻修,正式對外開放,成為北美第一家獨立的兒童臨終關懷機構。
Canuck Place的開設,滿足了臨終兒童的需要。它讓身患絕症的孩子們,在人生最後的時刻,得到了他們所需要的複雜醫療護理,讓家庭有機會與孩子珍惜美好時光、留下珍貴回憶,讓他們的孩子真正成為孩子。
如今,Canuck Place已是國際公認的兒童姑息治療領域的領導者。
2009年,醫院認識到,他們只接觸到了20%——25%的BC省兒童和需要兒童姑息治療的家庭,還有更多的患病兒童及家庭需要他們。
在BC省,超過45%的兒童生活在弗雷澤山谷。醫院決定在弗雷澤山谷開設第二家臨終關懷中心。在位於阿伯茨福德地區醫院附近1.5英畝的場地上,一個特別建造的設施引人注目——2014年,位於BC省阿伯茨福德的Canuck Place - Dave Lede House(戴夫·萊德之家)正式開業。
剛開業時,首先開設的是門診護理。但如果患病兒童家庭提出需要,Canuck Place也會去家裡為孩子們提供照顧和服務。2018年5月,Canuck Place在Dave Lede House引入了住院護理。
Canuck Place為BC省的兒童和家庭提供全天候的護理服務,包括醫療緩解,疼痛和症狀管理,藝術、音樂和娛樂療法,臨終護理,對悲傷和喪親心理進行輔導……所有這些都不需要家庭支付任何費用。在Canuck Place,全部服務都是免費的。
目前,在位於溫哥華的「格蘭布雷臨終關懷中心」,共設有9張兒童病床和4間家庭套房。在位於「阿伯茨福德的臨終關懷中心的戴夫·萊德之家」,目前有4張病床和4個家庭套房。
醫院接受的兒童的年齡範圍從新生兒到19歲。在這些臨終孩子中,有的定期在Canuck Place,接受醫院為他們安排的各種醫療護理項目;而有的孩子,他們的整個童年生活,幾乎都由是醫院根據不同醫療需求,為他們特別定製。
目前,已有728名兒童和家庭參加了Canuck Place的項目。自2014年至2018年的4年時間裡,參加Canuck Place項目的兒童和家庭增長了20%。
兒童首先在BC省兒童醫院就診,一旦確診有生命危險,就會被轉到Canuck Place項目中來。Canuck Place的服務包括廣泛的拓展項目,以滿足BC省不斷增長的服務需求。
醫院的醫護團隊為BC省一些醫學上最複雜的兒科患者提供護理,為面臨複雜醫療挑戰的兒童提供全方位的服務。目前,醫院共有140名全職工作人員。到醫院接受護理的小病人們,他們所患疾病的類型多種多樣,有的還是省內唯一患有某種疾病的孩子,而醫院的臨床團隊則非常專業,他們要診治並護理超過160種不同的疾病,需要管理超過150種不同的藥物。這些疾病代表了不同的診斷類別,如癌症、染色體/多器官異常,或者患有心肺、中樞神經系統、代謝/生化、免疫/感染、神經肌肉等方面的疾病,不一而足。
減輕家庭負擔,是醫院臨床團隊的目標之一。當孩子被診斷出患有危及生命的疾病時,有些家庭所承受的壓力不僅僅包括經濟層面,還有人際關係的挑戰,身體和心理出現應激反應,以及對日益增加的急症護理需要的擔憂等,這些都影響了BC省患病兒童家庭的身心健康和整體生活質量。
Canuck Place為住家兒童和家庭提供全天候護理,並為全省兒童提供門診服務。Canuck Place為兒童提供24小時的室內臨床暫託服務,不管有沒有家庭同時入住。我們也開通了24小時電話熱線,通話全部免費。這樣,臨床工作人員就可以回答孩子在家時可能出現的任何問題或擔憂。
Canuck Place還為兒童和家庭成員提供諮詢服務,包括父母、祖父母和兄弟姐妹。當一個孩子去世後,家庭仍然在Canuck Place的項目中接受喪親服務和諮詢。
黛比·巴特(Debbie Butt),是Canuck Place兒童臨終關懷醫院的負責人之一,她的職責是負責營銷、傳播和運營Canuck Place的相關活動項目。
有一個故事,深深地觸動了巴特女士——「那就是我們在春季競選活動中做的一個專題報導,名為『史上最好的一天』(Best Day Ever)。這一切都是關於我們項目中的孩子和家庭最美好的日子,以及我們如何幫助提供那些屬於童年的特別和難忘的經歷。」
巴特女士說,我們問了一些在Canuck的家庭,他們在Canuck最美好的日子是什麼,其中一個家庭說,他們最美好的日子是他們的女兒去世的那一天,因為那也是他們第一次見到她的日子。這對夫婦知道,他們的孩子僅在懷孕期間有一個非常短暫的生命,但他們珍惜和腹中的生命在一起的時光。
「這總是讓我感到,他們必須有多大的精神力量,才能把那一天放在心裡,以快樂而不是悲傷。每一個在Canuck工作的人,都能給你講述一個不同的故事,關於愛,關於歡樂,關於家庭共同創造的回憶——而這就是我們所做的!」巴特說。
還有一個故事,同樣感人肺腑。
11歲的Mitchell在操場上玩鬧時由於先天性心臟疾病突然昏倒。僅僅幾小時後,他被醫生判定為腦死亡。自此,Mitchell的父母Sarah和Stephen帶著他的兄弟姐妹開啟了改變他們一生的旅程。
Mitchell的家人帶著他搬入了Canuck Place Children’s Hospice。
Sarah表示:「Canuck Place給我們帶來了很貼心的照護,他們理解我們的恐懼和傷痛,在我們最需要的時候安慰我們。」
在Mitchell去世後,Sarah和家人並沒有離開,他們對療養院產生了深厚的感情,願意繼續在療養院當志願者。直至今日,Sarah已經在Canuck Place工作了9年,是療養院重要的一份子。
「許多家庭告訴我們,Canuck Place是你永遠不想要的最好的地方,但當你需要它的時候,你會很高興它就在那裡。我們想要幫助任何需要我們的家庭。」巴特女士說。
關於醫院的籌款問題,巴特女士說,Canuck Place為患病兒童及家庭籌集了兒童姑息治療所需資金的55%。「從根本上說,我們是利用感恩、尊重和透明的模式來籌集資金。」她說,我們一直依靠個人捐助者、企業和社區夥伴的慷慨支持,包括BC省的大力支持。
Canuck Place從Canucks for Kids基金會獲得了4%的運營資金,該基金會是溫哥華Canucks的慈善機構。在BC省政府的支持下,在過去20年裡,Canuck兒童基金會(Canucks for Kids Fund)為兒童臨終關懷醫院捐贈了2800多萬美元。
巴特女士介紹說,在2017-2018年度,最大的資金來源是個人、企業和社區捐贈、計劃捐贈和年度捐贈活動,以及醫院舉辦的年度galas。「我們在2018年舉辦的「禮物時間」晚會上,籌集到了創紀錄的150萬美元。」巴特說,「正是這些捐助者和支持者的慷慨幫助,讓我們的大門敞開,讓我們的家庭得到了良好的服務。」
此外,Canuck Place還與世界各地的兒科姑息治療臨床醫生合作。同時,巴特女士還表示,Canuck Place的員工非常需要培訓從事類似工作的其他人。
不幸的現實是,疾病有可能光臨每一個人,不論你來自任何背景、出身於何種族裔。Canuck Place在與以英語為第二語言的家庭打交道時,醫院也貼心地配備有翻譯服務。
巴特女士表示,我們希望華人社區能夠更多地了解兒童臨終關懷醫院,我們不僅歡迎新的支持者,而且這也意味著我們能夠接觸到更多可能需要我們提供照顧的華人家庭。
據記者了解,在華人社區項目推廣人Fairy Zhang的努力下,一些華人社區和組織一直踴躍參與慈善活動,其欣欣向榮的正能量,已成為溫哥華的一股清流、一種力量。
加拿大列治文樂虎獅子會會長Maria接受了本刊記者的專訪。Maria向記者介紹,2018年,樂虎獅子會增加了扶助兒童臨終關懷醫院的慈善項目,為患有膏肓之疾的孩子們緩解疾病痛苦、挽救他們的生命而盡心竭力。
而由秦小梅博士創辦的加拿大青少年教育協會也一直積極從事慈善事業。由加拿大青少年教育協會聯合「高度周刊」以及「她鄉華聞」主辦的「加拿大國際青少年演講大賽」,將於12月22日在溫哥華小女皇劇院舉辦,該項賽事是加拿大地區難得一見的高水平青少年專業演講比賽,在BC省青少年中有著廣泛而積極的影響力。
據新任加拿大青少年教育協會會長Maria介紹,與往年不同的是,2018年度,我們把「國際獅子會」的慈善理念帶進了大賽。「加拿大青少年教育協會將攜手樂虎獅子會,藉演講大賽,為觀眾展出6——18歲青少年的和平海報傑出畫作,並進行慈善籌款活動,所得全部善款將捐贈給Canuck Place Children’s Hospice(兒童臨終關懷醫院)。」
死亡,是一切知性生物都會畏懼的事情,對於人類來說,疾病的痛苦、與親人的離別、對人世的眷戀等等,都是死亡對於人類不可承受之沉重。
當死亡的沉重,壓在孩子們身上時,給孩子和他們的家人帶來的痛苦更加艱巨。所以,才需要最專業的幫助渡過難關。
「每天在Canuck Place,我都和非常有才華的人一起工作,他們都在努力做出改變。對我來說,成為一個以積極的方式影響人類的團隊的一員非常重要。」巴特女士表示,「我喜歡我在Canuck Place的工作。當我在這裡看到孩子們和他們的家人溫馨地在一起,那麼的愛彼此,這就詮釋了我們每天為之努力的重要價值之所在。」
最後,巴特女士說,醫院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讓臨終兒童在寶貴的生命中儘可能地享受快樂,不被病痛擊倒;讓面臨嚴峻打擊的家人緩解傷痛,帶著陽光的心情陪伴孩子走完一生。
在此,歡迎華人社區愛心人士為Canuck Place Children’s Hospice(兒童臨終關懷醫院)奉獻愛心!如想了解更多關於Canuck Place兒童臨終關懷醫院的信息或相關捐贈事宜,請登錄canuckplace.org官方網站。
她鄉華聞出品|轉載申請授權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作者:陽子
編輯:柏顏
平臺:她鄉華聞
微信ID:chicvancouver
有她的地方就有家
商務合作:
ads@herlandmag.ca
歡迎投稿:
editor@herlandmag.ca
778.654.8488
::::
@copyright http://www.herlandmag.ca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版權聲明:【除原創作品外,本平臺所使用的文章、圖片、視頻及音樂屬於原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或會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內容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繫,或作者名稱及原始出處標註錯誤等情況,非惡意侵犯原權利人相關權益,敬請相關權利人諒解並與我們聯繫及時處理,共同維護良好的網絡創作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