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資產的標準是2000、5000還是500萬?

2020-12-15 暢捷通好會計

為什麼要折舊?大家先思考一下這個問題。

企業生產產品,其成本構成料、工、費。我們除了購買直接材料、僱傭工人外,我們在生產過程中還得有廠房、有機器設備,這些廠房、設備的成本如何合理的計入到產品成本中去?

我們把購進機器設備、修建的廠房的成本一次性作為費用打入當期產品成本,這顯然是非常不合理的。

這些設備、廠房會使用很多年,會用於生產很多產品,其成本不僅僅是為取得當期收入而發生,也是為取得以後各項收入而發生的,即固定資產成本是為在固定資產有效使用期內取得收入而發生的成本,自然需要與收入相配比。因此,確定好固定資產標準,按照一定的方法把固定資產成本逐步分攤到每一期去無疑就是最符合經濟業務實質的做法。這也就是折舊的本質,按照固定資產其本身經濟利益消耗方式進行核算。

那麼這個標準是什麼呢?什麼情況下我們要計入固定資產,分期折舊呢?到目前為止,有人說2000,2000以上的就需要按照固定資產核算,進行折舊,也有人說5000,更有人說500萬。

1

會計如何記帳,這個大家首先應該建立的觀念就是要以會計準則、會計制度為依據。

《企業會計準則》:

第三條固定資產,是指同時具有下列特徵的有形資產:

(一)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出租或經營管理而持有的;

(二)使用壽命超過一個會計年度。

使用壽命,是指企業使用固定資產的預計期間,或者該固定資產所能生產產品或提供勞務的數量。

《小企業會計準則》:

固定資產,是指小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出租或經營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壽命超過1年的有形資產。

小企業的固定資產包括:房屋、建築物、機器、機械、運輸工具、設備、器具、工具等。

我們可以看到,不管是《會計準則》還是《小企業會計準則》,在固定資產的標準上都沒有關於金額的限制。是否按照固定資產來核算,主要強調了一個使用周期還有持有目的。持有目的是是為了生產經營,同樣是房屋,如果你是房地產公司,持有的房屋是為了出售,當然房屋就不是你的固定資產,而是你的存貨,如果你是生產企業,房屋是生產場所,那麼自然就是為了經營持有,就應該作為固定資產管理。

沒有了金額限制,是否就意味著,只要使用周期超過一年,為生產經營持有的我都應該確認為固定資產呢?

其實這還要結合企業實際情況來定,比如我是大型企業,如果把所有使用周期超過一年的設備、器具都按照固定資產核算,那麼無疑會增加核算難度,而數量巨多的小設備對公司整體的報表利潤影響也微乎其微,不符合成本效益性原則。

所以在制定固定資產管理制度時候,這類企業完全可以定一個相對高的金額,而未超過此金額的直接計入當期損益即可。

準則並未規定具體金額標準,具體金額標準每個企業可以根據自己實際公司情況自行在自己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中明確,只要符合企業本身經營規模,能較為真實反應企業經營,其實都是可以的。

什麼是較為真實反映,比如你定一個500萬標準就不怎麼真實,沒有那個企業說我500萬以下的一次性計入費用也符合我企業經營特點,如果有這種,我倒是想問問,你生產的什麼產品?

2

既然準則都沒金額標準,那麼5000,500萬的標準又是從冒出來的呢?

既然會計準則並沒有規定固定資產金額標準,那麼我們很多會計為什麼經常會說現在固定資產標準都是5000以上,現在固定資產標準甚至還是500萬以上,這又是怎麼一回事?

其實這個5000、500萬都是稅收優惠政策的標準。

這個5000是,《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稅收政策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64號)規定,2014年1月1日起,對所有行業企業持有的單位價值不超過5000元的固定資產,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不再分年度計算折舊。

500萬,財稅〔2018〕54號規定,企業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間新購進的設備、器具(所稱設備、器具,是指除房屋、建築物以外的固定資產),單位價值不超過500萬元的,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不再分年度計算折舊。

但是,我們需要明確的是,稅收優惠政策未必反映固定資產的經濟利益消耗方式,我們也不應該以稅收政策來進行帳務處理,也就是說,公司固定資產標準還是的參照會計準則進行核算。

如果會計核算和稅收政策有差異,比如一項資產,會計上按照固定資產核算並折舊,稅法上可一次性計入了成本費用,那麼這就是稅會差異,具體通過納稅調整方式記錄這種差異即可。

當然在稅法允許5000以下固定資產可以一次性扣除政策實施後,很多企業為了減少日常核算的稅會差異,在考慮企業實際情況下,制定內部固定資產標準為5000,5000以下直接計入當期損益,保持和稅法的優惠一致,這個也是可以的。

但是,當稅法允許500萬以下的可以一次性扣除,企業再以稅法標準作為會計核算標準,把500萬以下的購進設備等都一次性計入損益,那就真的不符合經營實質了,這樣的會計信息也是失真的。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分開處理,會計核算按會計準則,稅收優惠按稅法規定。

3

其實,有差異不用怕,遞延所得稅負債來管它。

500萬購進設備一次性扣除政策其實實質就是加速折舊政策,無非就是把企業購進設備的成本前移扣除,讓企業在初期不至於既承擔購置設備的資金壓力,又要承擔企業所得稅的資金壓力。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你就少交稅了,因為不管是你先扣除還是分期按稅法折舊慢慢扣除,總的扣除數是不會改變的,你獲得的無非就是資金的時間價值。

所以,你先扣除了就相當於無息欠了稅務局一筆錢,欠的這筆錢未來要還的,我們為了更準確反映企業淨利潤,按照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把這種暫時的差異不計入當期所得稅費用,而是用遞延所得稅負債來記錄它。

二哥給你舉個案例,你就明白了。

假設A公司2018年實現利潤總額100萬「會計報表上的數字」,企業所得稅稅率25%,那麼問A公司2018年應該繳納多少企業所得稅?

請注意,這裡並不是100*25%直接算,因為稅務是不認可用會計利潤來算企業所得稅的,他們認可的是用應納稅所得額來算。

這個應納稅所得額就是在會計利潤基礎上按照稅法口徑調整的。假設沒有其他任何調整事項,只有500萬這個政策的影響。

假設企業2018年購進了一臺工具機,入帳原值是100萬,當期折舊了20萬,這20萬是含在了你當期利潤總額100萬裡面,但是我們算企業所得稅,不是有新政策了嘛,稅務局說你的100萬可以一次性扣除,大利好。

那我的應納稅所得額就等於100-80=20,調減80萬, 因為有20萬已經體現在利潤總額裡面了。

所以當期應交企業所得稅=20*25%=5萬

分錄:

借:所得稅費用 5

貸: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 5

同時,按照資產負債表債務法要求,調整的80萬應該計入遞延所得稅負債

借:所得稅費用 20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20

以後年度,我們每年都會涉及稅會差異的調整,遞延所得稅負債也會隨著折舊的完成而最終結平。

相關焦點

  • 固定資產不要再參考 2000 元的標準啦!
    來源:高頓財經CMA公司購買的印表機低於2000元是計入管理費用還是固定資產?在財會交流群裡,我看到有小夥伴說2000,2000以上的就需要按照固定資產核算,進行折舊,也有人說5000,更有人說500萬,越說越猛,那他們說都2000,5000 又是500萬這些標準都是怎麼來的?
  • 財務核算,固定資產到底要不要參考2000元的標準進行入帳?
    財務核算,固定資產到底要不要參考2000元的標準進行入帳?在企業日常財務核算過程中,經常會遇到購買金額不大有形資產的情況,比如說購買的掃描儀3000元,印表機2000元,電機機芯1500元等,這些都是大多數企業尤其是生產型經常發生的情況,那麼這些支出到底進當期費用還是應該進入固定資產呢,相信這是很多會計比較頭疼的地方,在說明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明白固定資產的定義是什麼。
  • 2000元印表機計入「管理費用」還是「固定資產」?今天統一回復……
    來源:中國會計視野購買1臺2000元的辦公印表機到底計入「管理費用」還是「固定資產」?會計日常中還有哪些常見錯帳行為......今天shixiaoye統一回復,以後別入錯帳了!購買一臺2000元印表機計入「管理費用」還是「固定資產」?
  • 小於500萬的固定資產一次性扣除時如何申報填寫?
    每日稅訊會員問:根據財稅〔2018〕54號文件,小於500萬的固定資產一次性扣除在彙算清繳時需要納稅調整嗎?季度預繳所得稅時固定資產一次性扣除怎麼填寫?
  • 500萬的固定資產一次性扣除是虛增費用?
    二、固定資產一次性扣除政策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一)企業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間新購進的設備、器具,單位價值不超過500萬元的,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不再分年度計算折舊。
  • 日成交量超5000萬美元,Base要做加密世界的標準普爾500?
    小編:記得關注哦來源:插兜小哪吒原標題:加密標準普爾500+Rebase=Base,日成交量超5000萬美元,機制太魔性AMPL 最近的漲勢不錯,Rebase 這個通脹通縮機制,又慢慢進入到大家的視野中
  • 董哥:一個5000萬資產淨值的債務人,被人洗腦丟掉2000萬
    董哥:一個5000萬資產淨值的債務人,被人洗腦丟掉2000萬一年以前這位老闆還是資產遠大於負債,一切都有挽回的空間。董哥:一個5000萬資產淨值的債務人,被人洗腦丟掉2000萬,就是說債務一點沒少,借新債還舊債,但是他的房產被抵掉了2000萬。
  • 固定資產投資統計報表制度
    一、為了解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和非金融資產投資情況,為各級政府制定政策和進行宏觀管理提供依據,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的規定,制定本報表制度。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情況統計範圍:各種登記註冊類型的法人單位以及個體經營進行的計劃總投資500萬元及以上的投資項目,不包括農戶投資、不含軍工、國防項目。
  • 最高獎勵500萬!宜春經開區以真金白銀鼓勵企業做大做強
    據悉,宜春經開區《關於鼓勵企業做大做強的獎勵暫行辦法》設置了企業申報條件、獎勵標準、獎勵認定。  4.企業當年入庫稅收達到1億元獎勵100萬元、8000萬元獎勵80萬元、5000萬元獎勵50萬元、2000萬元獎勵30萬元、1000萬元獎勵20萬元、500萬元獎勵10萬元。
  • 魯昊棠琳灣報價每平米5000元裝修標準 實際只有2000元
    在新房開盤前,有市民到售樓處參觀,但發現同一戶型的裝修標準有出入,「有的房子帶櫥櫃,有的房子就沒有,但裝修標準的價格都是一樣的。」記者探訪售樓處,置業顧問也介紹了同樣的情況,並且坦言,雖然公示的裝修標準為每平方米5000元,但實際的裝修價格僅有2000元左右。
  • 每日問答:新所得稅法下固定資產的認定標準有哪些?
    提問 NO.1 新的稅法中是如何認定固定資產的?除了要符合固定資產定義和條件外,具體到多少金額以上的才可以界定為固定資產?回答 節稅網123-小稅:《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五十七條規定:「 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一條所稱固定資產,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出租或者經營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時間超過12個月的非貨幣性資產,包括房屋、建築物、機器、機械、運輸工具以及其他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設備、器具、工具等。」
  • 500萬以下固定資產一次性計入「管理費用」的抓緊調帳
    1.財稅〔2018〕54號規定:企業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間新購進的設備、器具(指除房屋、建築物以外的固定資產),單位價值不超過500萬元的,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 健麾信息闖關IPO 500萬固定資產能否撐起高科技企業的帽子?
    研發遠低於同行,是生產企業還是貿易企業?招股書顯示,2016—2018年健麾信息營業收入分別為的研發投入金額分別為763.57萬元、1221.1萬元、1260.09萬元,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3.72%、5.24%、4.91%。
  • 考上清華的概率是中500萬概率的5000 倍?可見學習有多重要啊!
    李永樂老師他統計出買彩票中頭獎的概率是:1/1772 萬;考上清華北大的概率有多大?清華北大每年大概在全國招 3000 人,生比如去年 942 萬 ,最後大概是 3/10000。那麼全國來說,考上清華的概率是中 500 萬概率的5000 倍!
  • 固定資產4大常見問題!錯一個後果自己負責
    作者:吾先生關於固定資產的會計處理和涉稅操作,可謂是「老生常談」了,但是吾sir還是碰到不少小萌新在問相關的問題,比如說:2000元的印表機應該計入固定資產還是管理費用?新稅法規定固定資產都要進行一次性抵扣嗎?
  • 2017年注會考試財務成本管理考點之固定資產更新決策
    【連結】固定資產經濟壽命固定資產使用初期,運行費用較低,使用後期運行費用逐步增加;固定資產價值隨著使用期限延長逐漸減少,即佔用資金的應計利息等持有成本逐漸減少,最經濟使用年限(經濟壽命)就是固定資產平均年成本最低的年限。其計算公式為:
  • 全市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回落存在問題亟待解決
    從項目進度狀態看,12月底,全市5000萬以上項目中,已竣工項目366個,佔全部5000萬以上項目43.5%;進度超過計劃投資50%的項目有360個,佔全部5000萬以上項目42.8%。500—5000萬項目中,已竣工項目1447個,佔比達75.2%。全部在庫項目,剩餘投資量2310.5億元,佔本年完成投資比重為160.2%,項目接續嚴重不足。
  • 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方法的總結
    折舊期間指的是開始計提折舊時依次順延的年限,比方說從2000年3月開始計提折舊,對於折舊而言的第一年是2000年3月到2001年3月;而會計期間在我國通常是指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   常見的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方法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雙倍餘額遞減法以及年數總和法。下面通過分別介紹每種折舊方法的計算來說明計提折舊時應當注意的內容。
  • 固定資產管理軟體之固定資產的確認
    2)、不屬於生產經營主要設備的物品,單位價值在2000元以上,並且使用年限超過2年的,也應當作為固定資產(07年新會計準則對固定資產的認定價值限制取消,只要公司認為可以的且使用壽命大於一個會計年度的均可認定為固定資產。)。
  • 最高獎勵500萬!增城「硬核」20條促進文旅體產業發展
    其中在鼓勵企業落戶方面,對新落戶增城區的文旅體企業,項目實際固定資產投資額超3000萬元的,經第三方審計,按項目實際固定資產投資額的3%給予補貼,單個企業累計補貼總額最高為500萬元。最高補貼500萬元 鼓勵企業落戶。對新落戶增城區的文旅體企業,項目實際固定資產投資額超3000萬元的,經第三方審計,按項目實際固定資產投資額的3%給予補貼,單個企業累計補貼總額最高為500萬元。 新增入庫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