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寬,心淨,心安(頓悟)

2021-01-21 悅文天下

來源:詩詞天地

ID:shicitiandi

盧梭說:生活得最有意義的人,並不就是年歲活得最長的人,而是對生活最有感受的人。

深以為然。

生活中,我們每天都在經歷:經歷開心與失落,經歷愜意與難過,經歷挫敗與成長。

只有學會了淚中含笑,順從內心,才能活出一份恬淡和坦然的生活,才能擁有海闊天空的人生境界。

01

心寬似海,百福皆來

雨果說: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心靈。

心寬似海,是一種禍兮福之所倚,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積極人生態度。

正如一句諺語:心寬境自闊,憂少快樂多。

有一個年輕人,從小出生在富裕之家,生活無憂無慮。然好景不長,在他18歲的時候,一場意外,家道中落了。

自那以後,他遭受了各種白眼,嘗遍了人生疾苦。人也因此變得暴躁、悲觀。

後來有一天,他路過一塊農田。這裡剛被一場洪水淹沒,莊稼一片狼藉,慘不忍睹。

此情此景,讓他想起了自己的命運。但更讓他震驚的是,田裡竟然還有個農夫非常賣力地在補種莊稼,臉上看不到一絲沮喪。

年輕人問:「莊稼都這樣了,你不生氣?還有必要忙活麼?」

農夫聽了哈哈大笑:「生氣又解決不了問題。這都是老天安排好的,你看,洪水雖然毀了我的莊稼,但也給這片地帶來了豐富的養料,我敢保證今年一定是個豐收年!」

年輕人聽完,心頓時敞亮了不少。

生活就是這樣,不管你願不願意、接不接受,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如果你非陷在無法改變的事裡,無非是跟自己過不去。那些不甘與困苦,你越琢磨,心越難過;越咀嚼,人越難以承受。

不如學學那位農夫,把心放寬。

契訶夫曾說:如果你手上扎了一根刺,那你應該高興才對,幸虧不是扎在眼晴裡。

生活從來都是兩面的,有喜也有憂。

心窄的人,路越走越窄;而心寬的人,即使滿目瘡痍,也能把日子過成「美麗的故事」。

事已至此,木已成舟,再懊悔、再生氣全都是徒勞。如果生活戲弄了你,那不如調整好情緒,平和面對,好好生活。

02

心淨,比身淨重要

魯迅曾說:「社會是一個大染缸,千奇百怪,無所不有。」

對此,有人說,在這個染缸裡,沒人是乾淨的。

但其實不然,內心乾淨的人,即便是再汙濁的染缸,也汙染不了他們的內心。

心淨的人,更能放下誘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一日,小和尚隨老和尚下山化緣。

下山前,老和尚叮囑小和尚,下山後不可近女色,小和尚點頭答應了。

兩人走到了河邊,正巧看到有個姑娘在河邊徘徊,似要過河。

老和尚就過去問她:「姑娘你要過河呀,那你過來我背你過去吧。」

小和尚看在眼裡,心中很是費解。

走了20裡地,終於憋不住去問老和尚:「師父,為什麼你囑咐我下山不可近女色,自己卻主動去背那姑娘呢?」

老和尚淡淡地告訴他:「你看,我把她背過河就放下了,而你過了20裡地,卻還沒放下。」

很多時候,不是世事太紛擾,而是你不懂得放下。

要知道,唯有放下,方能輕裝前行;唯有心淨,方能從容自在。

身髒了,易去汙;心臟了,難清洗。

心淨,比身淨更重要。

韓寒說:一塵不染的乾淨不過是最膚淺的做作的乾淨,從最骯髒不堪裡擦出乾淨給人看,才更容易讓人閉嘴。

蓮之所以被歷屆文人墨客所看重,就是因為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乾淨。

人也如此,裝出來的「乾淨」終有一天會被拆穿。只有修煉一顆大道至簡,歷經人事蕪雜,世事浮沉後,依舊簡單的心,才是「心淨」的正解。

正如林清玄所說:在複雜的世界裡,做一個簡單的人。

人只有心簡單,才能對周圍所有的嘈雜坦然處之。

因為,心淨才能心靜,心靜才能舒心。

做人貴在簡單、乾淨,內心越乾淨的人,越高貴。

03

心安,便是歸處

網上有一個問題:人該活成什麼樣子,才能讓自己滿意?

有個回答特別令人贊同:活得心安理得,才是我們最滿意的樣子。

正所謂:「心有一切有,心空一切空,心安一切安。」

塵世紛擾,充滿著未知與不確定。只有到了一定年齡,經過生活的洗禮,才懂得心安是福,心安才是歸處。

蘇軾的好友王鞏,曾因他的烏臺詩案受牽連,被貶於嶺南之地,他的歌妓寓娘也毅然隨行。

蘇軾覺得很愧疚,王鞏卻反過來安慰他,聊養生之道,還說這是在修行。

幾年後,王鞏回來。蘇軾請他們喝酒,談起嶺南風土人情時,寓娘卻答道:「此心安處,便是吾鄉。」

得失,不過是人生之常態。人有追求是好的,但若得失心太重,患得患失,心不快樂,何來安穩?

正如錢鍾書所說:洗一個澡,看一朵花,吃一頓飯,假使你覺得快活,並非全因為澡洗得乾淨,花開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為你心上沒有掛礙。

心中無掛礙,人乃有所安。心安方從容,人安方自在。

人生沒有任何標準參考,活得心安理得、逍遙自在,便足矣。

正所謂:「人生沒有圓滿的幸福,但有知足的快樂。」

很多時候,你想要的越多,就越不快樂。

面對得失,隨緣便會心安;面對誘惑,知足才會心安。

做一個坦蕩之人,不怕猜疑、不懼流言,才能過得更愉悅。

世間之事,紛紛擾擾,如若將所有對錯得失放在心中,心就會累。

多點釋懷,讓心寬一點;多點淡然,讓心淨一些;多點知足,讓心更安穩。

自古,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但無論世事如何變化,擁有一份樂觀豁達的心態,懷揣一份內心的安寧,便足以坦然面對人生的風風雨雨。

點亮【在看】,願餘生坦蕩,歲月從容。

—《END》—

本文首發詩詞天地(ID:shicitiandi),500萬人的詩意生活倡導者,每早六點,與你相約,轉載請標明來源。微博@詩詞夜公子

相關焦點

  • 願平安喜樂,勿忘心安,祝你也祝我
    只要自覺心安,東西南北都好。身安不如心安,屋寬不如心寬。山山水水,皆是一來一去,人生無常,心安即是歸處。年少求異,長大求同,後來求己,但求心安。心安處處安,何處不自在;心寬天地寬,無人成敵對。生活皆成長,成長即人生;懂得皆放下,放下即心安。不妄求,則心安,不妄做,則身安。
  • 王陽明: 心寬皆是路, 心安即是家
    無論海角與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 心安是一種人生態度。身體可以漂泊,心靈必須沉靜。 當我們不停地奔波,捨棄了思考的時間,靈魂也如無根的浮萍,找不到自己的歸屬,這樣的生活是無趣的,也是危險的。 與當代人相較,古人更重視精神層面的歸屬。
  • 心寬一寸,路寬一丈
    走過山山水水,一來一去,皆是人生無常,心安便是歸處。心寬一寸,路寬一丈,若不是心寬似海,哪有人生風平浪靜。 百毒不侵的內心,往往會被一句簡單的安慰打敗,刀槍不入的偽裝,常常在懂你人的面前徹底投降。要相信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有其原因,並有助於你,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相信人生中所有事情的發生都是來幫助你實現目標和夢想的,要麼為了考驗你,要麼為了成就你,心存感恩才會獲得源源不斷的能量!
  • 佛說:隨緣放下,心安即是家!(收藏經典)
    生活,求的心安,快樂。一生美麗過便是不枉,蝶來蝶去隨蝶意,靜守一方天空,安度一春歲月。隨緣,不是給平庸找藉口,而是為生活覓出口。隨緣,是一種心態。你不是如來,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你只是個凡人,總有些人事在你掌控之外。隨緣者,凡事盡力,問心無愧,拿得起,放得下。一片葉,落在哪裡都是歸宿。一朵花,開在哪裡都是芳香。
  • 人心本無塵,心淨自然百花香(深度哲文)
    人心本無塵,心淨自然百花香。人感受世界的態度就在一念之間。做一個心淨的人,不為外物所迷惑、所幹擾,用智慧填滿心靈,讓自己變得豐盈;凡事看開些,不必事事計較。想不通的,避開它,不去想;看不透的,索性不看也罷。我們之所以累,是內心計較太多,得不到清靜。
  • 2020:心淨如蓮,願你做一滴不染塵的水
    2020,做一個心靈素淨之人吧,心淨如蓮,出淤泥而不染。水不洗水,塵不染塵。真正心淨的人,卻像一滴不染塵的水,流動著,美好著。心淨如蓮,苦永遠是自己,甜是共享的,因為你知道,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2020,心淨如蓮,願你做一滴不染塵的水。明一祝願大家:2020,心淨如蓮,處處是暗香。
  • 人生,心寬了,就自由了
    03至於菲菲在這個過程中是怎樣想的,我跟她聊過,她回答地很深刻:『人生,心寬了,就自由了!要說我不怪他,是不可能的,畢竟我為他們家操心了那麼多,被他說成是閒人,心裡肯定會委屈,肯定會感覺自己的努力都白費了。我有想過跟他徹底一刀兩斷,就算他求我復婚我也不會答應。
  • 懂得是最溫情的語言,心寬才會有幸福,寧靜才能致遠
    圖片來源於網絡,與文章內容無關03懂是最溫情的語言,心寬才會有幸福,寧靜致遠。因為慈悲而寬容,因為寬容而心安,最美的情懷來自善良的內心,它會放射人間最耀眼的光輝!04寬容,是一種胸懷、一種睿智,更是一種高貴的品質,是經歷人生後的一份從容與淡然。選擇了寬容,也就選擇了理解與溫情,同時也選擇了人生的海闊天空。有些事不爭就是慈悲,有些理不辯就是智慧,有些是非不聞就是清淨,有些煩惱不看就是自在。
  • 男人心寬有財氣,女人心善有福氣
    男人心寬,財運多多;女人心善,福氣滿滿。「男主外,女主內,男女各撐半片天。」男人女人合璧共生,是一個家庭最好的風水。01心寬的男人,有財氣唐代孟郊在《贈裴樞端公》中有云:君子量不極,胸吞百川流。意思是,君子心胸廣闊無邊,心胸可以容納百川。
  • 心靜,心淨,心境(深度好文)
    心淨如果生活是一杯水,那麼痛苦就是掉落杯中的灰塵。沒有誰的生活始終充滿幸福快樂,總有一些痛苦會折磨我們的心靈。如果總是不斷地去攪和,痛苦就會充滿我們的生活。淨,才是治癒傷口的良藥,撫慰煩惱的微風。一日,小和尚隨老和尚下山化緣。
  • 情緒是一切病的根源,心寬一寸,病退一丈
    所以,人,絕不能讓心情生病,得失皆隨緣,心寬人自安。01 病是怎麼來的 老人講,我們的脾氣秉性:怨、恨、惱、怒、煩,就是五顆大毒丸,半顆就生病,一顆就要命。我們的負面情緒就是陰質,如果總脾氣用事,陰質就會在體內越積越多,時間長了一定會生病。
  • 人生一路,多一份淡然,得一份心寬
    人生百態,各有各的活法,但很多時候,隨著歲月沉澱下來以後我們會發現,取一份淡然,方得一份心寬。多一份淡然,得一份心寬,用一份坦然換一份豁達,讓身心都輕鬆一點,這樣你便會發現,生活真的,沒有那麼難。
  • 說說「掛礙」與「心安」
    但一個下午,「掛礙」「心安」兩個詞總縈繞在我的心頭,逼得我非寫點什麼不可。    記得,掛礙與心安好像都是佛教用語,二者確實有一定的關係,無掛礙方心安,有掛礙難心安,心安的前提好像與做人做事的好壞關係不大,只要能做到「放下」,只要能做到「無掛礙」就可享受心安理得。這些道理非參禪慕禪之人難以明了,更不要說隨便用之。我以為俗骨凡胎用此來表述自己的生活,似乎不妥。
  • 毛筆英文書法《頓悟》
    中文翻譯是頓悟,頓悟這個詞是個佛教術語,指禪宗的一個法門,相對於漸悟法門。也就是六祖惠能提倡的「明心見性」法門。它通過正確的修行方法,迅速地領悟佛法的要領,從而指導正確的實踐而獲得成就,當然這不是唯一途徑,頓悟更主要的是通過靈感來完成,就時間來說可能是瞬間。與密宗的理念是同一意趣。例如:著名的王陽明的龍場頓悟。
  • 苛勒:完形——頓悟說
    在歷年的教師招聘考試中,對於完形頓悟說這部分內容一般是以選擇題和判斷題的形式考查,本文將對此知識點做出總結,希望對各位考生備考提供幫助。完形——頓悟說的基本內容【苛勒的黑猩猩實驗】籠子外放有食物,食物與籠子之間放有木棒。
  • 格式塔學習理論—頓悟
    格式塔學派代表人物苛勒把格式塔原理應用到發展心理學,並且研究了頓悟學習,認為學習是一種完整的過程,是學習者對情景的重新分析之後得到的。苛勒所做實驗中最有名的是大猩猩取香蕉實驗。苛勒將大猩猩帶到一間房子裡,房頂上懸掛著香蕉,房內還有幾個箱子。大猩猩剛開始進入房間看到香蕉時,首先第一反應是直接用手去夠香蕉,試圖跳起來抓取香蕉,但是都沒能達到目的。
  • 心安,即是歸處
    1、愛情:心安是陪伴人生這一輩子,其實無論在什麼地方,有一個自己相愛的人與自己相守在一起,與自己喜歡的人此生相隨,其實就是一種安心。這一輩子不會辜負自己,彼此兩人從青絲到白髮。人生本無常,心安即是歸處。自己不會去糾結,那麼自己就不會去尋找那麼多的煩惱。不會去尋找那麼大的擔憂,也不會去自己一個人有那麼多的痛苦。人生一輩子,其實一切也便是如此,。
  • 心安,便是幸福!
    暖陽照在我的本書上,落進我的茶杯,不想關窗簾,也捨不得合上杯蓋:綠茶,檸檬,在空氣中令人心安的魔力,這是久違的初冬的氣味,端起來,且飲這一杯。諸葛亮說過,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 獨具匠心,方可【心安】理得
    問及原因,最後便歸結到了「心安」兩個字。聖人以為,做到自己的「心安」是人和人相處的基本辦法。可是這種「心安」的相處模式也只能適用於熟悉的人與物之間。這種感覺是無數次的小摩擦裡陶煉出來的結果。並且,這種熟悉也是超越契約的。「信任」的確能夠給人帶來內心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