餛飩、火鍋、甜蜜餞兒,齊聚汴京街頭,那些傳承千年味仍在的美食

2020-12-20 梨白愛歷史

電視劇《清平樂》的熱播終於讓我們看到宋朝有「火」的趨勢,除了後宮娘娘們矯情互撕外我們也終於看到了官家的大臣們「正經」上班的樣子,低調、高雅氣質的宋朝就這樣和我們走近了。

《清平樂》劇照

娘娘和官家初次見面的「禎香」現場,加了細薑絲的肉脯、甚至新鮮的水木瓜,都給這部劇加了一些煙火氣,讓我們看到古時的「天下第一人」也不過是要吃喝拉撒的普通人。公主愛吃嘉應子,身邊伺候的人全以她愛的美食命名;便是能作能嘚瑟的張娘子在討好管家的時候也拿出了一道羔羊羹,可見在宋朝沒有什麼是一頓美食解決不了的。

《清平樂》劇照,娘娘牌料理

今天咱們不穿越宋朝、不追蹤溯源宋朝美食史,而是看看那些從宋朝起便有的美食,看看他們的前世今生。

01餛飩的親戚,餶飿,客官來一碗啊

《清平樂》中,宋仁宗、範仲淹、韓琦三人坐著馬車逛汴京城的時候,鏡頭給咱們上演了一波「宋朝美食秀」,有包餛飩的小哥,還有賣雞雜的夫婦,還有從古至今都受歡迎的炸貨,咱們國家的美食文化絕對是有傳承,有歷史啊!

看官們沒看錯,那熱氣騰騰準備下鍋的的確是餛飩,只不過更確切地說,也許那是餛飩在宋朝的親戚,「餶飿兒」。

《清平樂》劇照,混沌?餶飿兒?

記載北宋首都汴京風物、民俗的書籍《東京夢華錄》中就多次出現關於「餶飿兒」的記載,像是《州橋夜市》篇的「細料餶飿兒」,《食店》篇的「旋切細料餶飿兒」等。

「餶飿兒」是風靡兩宋的小吃,夜市、食店均有出現,便是在周密的《武林舊事》中也有「鵪鶉餶飿」的出現,那麼它到底和餛飩有什麼關係呢?

「餶飿」又被稱作「骨飿」,看其名稱和餛飩一樣的部首,我們推測其應該和餛飩一樣,是一種麵食明代的《通雅·飲食》中記載,「諢飩近時又名鶻突」,從這兩者的讀音上看應該就是我們所說的餶飿和餛飩,由此可以看出這兩者即使不是一種食物也是近親,都是由麵皮包著餡兒的食物,這與《康熙字典》中麵製品、面果的解釋是一致的。

《清明上河圖》局部

明代洪楩編印,真實保存了宋元明三代話本的原始面貌的《清平山堂》的《簡貼和尚》篇便記載了當時北宋汴京城百姓吃餶飿的場景。

只見一個男女託個盤兒,口中叫:「賣鵪鶉餶飿兒!」官人把手打招,叫:「買餶飿兒。」僧兒見叫,託盤兒入茶坊內,放在桌上,將條篾篁穿那餶飿兒,捏些鹽,放在官人面前,道:「官人吃餶飿兒。

後世之人考究之後,認為餶飿的烹飪方式應該是蒸、煮、炸。這段話中,「篾篁」竹子內皮劈成的杆,可見賣鵪鶉餶飿兒的人將其已經做好了,有人需要直接用竹籤串起來,撒些先便可以吃了。

餶飿、餛飩、餃子這種皮包餡的食品皆是在歷史長河中祖先們因地制宜「開發」出來的美食,儘管現在餶飿的名稱已經消失,但是它的親戚、家族們依然在我們國家傳統美食中佔據重要地位。

02千年前的火鍋是什麼味道的呢?

《山林清供》為南宋人林洪所著,記載的內容涉及了當時的家常食材,涵蓋了果蔬、穀物、家畜、家禽、海鮮等,除了記錄相關的名稱、烹飪方式外,其中還夾雜詩文、典故,甚至有趣。

火鍋,可謂家喻戶曉的美食。火鍋歷史非常悠久,「火鍋」這種烹飪形式在商朝時期就已經出現《魏書》中記載的魏文帝使用的「五熟釜」,可以同時煮多種食物,已經是火鍋的雛形了北宋時,都城汴京的酒館中已經有了專門的冬日火鍋應市,吃火鍋成為了當時的風尚。

前文中提到過的林洪就在其所撰寫的《山林清供》中記載了宋朝的火鍋。林洪這個人之所以記錄了諸多食材和烹飪方式,是因為他喜歡到處遊覽。在其遊覽武夷六曲探尋隱士的時候,遇到了大雪天,便抓了一隻兔子。隱士朋友在其面前大展廚藝,「山間只用薄批,酒醬椒料沃之,以風爐安座上,用水少半銚。侯湯響一杯後 ,各分一筋,令自筴入湯、擺熟、啖之,及隨宜各以汁供」。

《清明上河圖》局部

什麼意思呢?他們將兔肉片成了薄片,且用酒、醬、花椒等調料進行了醃製。點上小風爐,置上小鍋,待鍋中水沸之後夾著醃製好的肉片,「擺熟」,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涮」!涮熟的兔肉配上適宜的調料,味道可想而知!風雪交加,尋一知己,燙壺小酒,吃著火鍋,何其爽哉!這段經歷讓林洪久久不能忘懷,以至於在杭州在此吃火鍋時,想起那日的兔肉,有詩,「浪湧晴江雪,風翻照晚霞」,那日的火鍋也因此得名為「撥霞供」。

吃個「火鍋」還能賦詩一首,且回味無窮,這便是宋人的雅致和風流。「撥霞供」,如此美妙的名字用來形容風雪夜的火鍋,看來林洪是真的愛極了這道菜。

《清平樂》劇照

只要是吃貨便會「觸類旁通」,更何況愛吃的宋人?!他們在古代以銅鍋涮煮肉類的基礎上,開始追求鮮美的滋味和營養的均衡,於是蔬菜等食材也被運用了起來。香料的豐富使得火鍋蘸料也更加豐富起來,就這樣傳承千年的火鍋在宋朝吃貨的不斷改良中成型了,也造福了千年後的吃貨們,這便是美食的魅力。

03梨白有話說

《清平樂》中至今出現的幾個不同年齡段版本的徽柔公主真的太可愛了,在美食方面她遺傳了父親宋仁宗的口味,喜歡吃「甜蜜餞」!

徽柔喜歡吃嘉應子的來自汴京知名的蜜餞店嘉慶坊,這個店在歷史上也真實存在。程大昌的《演繁露》中記載,「東都嘉慶坊有李樹,其實甘鮮,為京城之美,故稱嘉慶李」,公主愛吃的嘉應子便是李子製成的蜜餞。除此之外,梅子姜、杏片、金絲黨梅、越梅等,都是流行汴京的甜蜜餞。

《清平樂》劇照

美食和人一樣,其實都是有「靈魂」的,自帶香氣且不斷創新迎合時下人們口味的美食便會在時間的遷徙中仍然傳承。想著千年前的宋人和我們一樣吃著餛飩、湯圓、蜜餞、火鍋等美食,這種感覺是很微妙的,誰又能否認美食也是歷史傳承中最鮮活的元素呢?!

因為《清平樂》的播出,對宋朝的美食做了一些小功課,希望小夥伴們喜歡,之後的日子裡還會有更多有趣的歷史故事和大家分享,喜歡邊關注「梨白」吧。

相關焦點

  • 優樂美還是甜蜜餞兒?
    當《三生三世十裡桃花》播出的時候,當再有人問起「我是你的什麼」時,「我的心我的肝我的寶貝甜蜜餞兒」又成了標準答案了。雖然「優樂美」「心肝甜蜜餞兒」算得上官方答案,到總有不走心的嫌疑。那麼什麼樣的答案在你心裡可以激出漣漪來呢?
  • 吉祥餛飩如何將餛飩做到極致?探索吉祥餛飩美食新思路
    傳承經典,吉祥餛飩專注餛飩美味在不勝枚舉的中華傳統美食中,有一款美食,流行於江南市井百年有餘,填補了上海人夜宵的空白,依託著走街串巷的小吃擔子,牽繫著平民百姓的飲食日常,這一美食就是餛飩。和其他小販不同,當時的餛飩擔主並不叫賣,而以敲竹梆代替吆喝,一根竹管做成的竹梆裝在餛飩擔前。
  • 傳承千年的美食「魚飯」:製作過程讓人感嘆:大味至淡,韻味深遠
    漁業一直是沿海地區的人們賴以生存的重要行業,自古至今,都是如此,世界各地都是如此,現在隨著科技的發達,中國的漁業事業也日益發達,雖然比不上世界著名的幾大海口和港灣的影響力,但也在世界上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大家都知道中國的潮汕地區是我國重要的漁業發展地之一,現在跟隨小編的步伐讓大家了解一下一道傳承千年的潮汕美食
  • 冬至包餛飩,還是這種味的好吃,鮮香又滑嫩,一口一個香,真過癮
    俗話說:「冬至餛飩夏至面」,在過去,有很多地方都是以飲食的方式來迎接冬至,「餛飩」自然就成為了民間先給冬至節最好的禮物。 在廣東,人們稱餛飩不椒餛飩,而叫做「雲吞麵」,屬粵菜類,是由北方餛飩演化而來。粵菜講究選材珍奇,配料精細,烹飪技巧要求過高,所以,每一道菜餚都會滑嫩爽口,雲吞麵也是如此,雖來自民間,但畢竟已是久傳於市的經典小吃美食,包好的餛飩配上鮮美的骨湯,即是美食,每到冬至,廣東人都要吃一碗「雲吞麵」,熱身暖胃。
  • 一道地方的特色火鍋,承載的是千年的文化傳承
    冬天是吃火鍋的季節!每逢冬季,走在大街小巷中,空氣裡到處瀰漫的都是火鍋的味道。這種刺激味蕾,舒張毛孔的飲食火遍了祖國大地。不管身在何處,面對著文化、認知上的隔閡,只要一頓火鍋下肚立馬就煙消雲散了。當然,火鍋的吃法各地不同。
  • 吉祥餛飩研發實力勢不可擋,探索餛飩新世界~
    吉祥餛飩研發實力勢不可擋,探索餛飩新世界~ 財訊網 | 2020-12-18 09:13:46 一款"出圈"美食,既要有色香味俱全的煙火氣息,又要能娓娓道來其前世今生的歷史淵源,但真正讓其流傳四方的生命力所在,是製作者創新研發的實力。
  • 還原最初的味道 張平帶領渝味曉宇溯源重慶火鍋文化
    原標題:還原最初的味道 張平帶領渝味曉宇溯源重慶火鍋文化眾所周知,如今風靡餐飲界的火鍋起源於重慶,歷史悠久。經歷上千年的演變,火鍋成為了中華美食的傳承經典,也是重慶這座山城最具地方飲食文化特色的代表性美食。經過歷年的發展,重慶火鍋蒸蒸日上,風靡全國,名揚四方。
  • (美食篇)
    數不盡的成都美食上一遍帶大家遊覽了成都的美景,現在就帶大家來品嘗成都的各種美食。"三大炮"有香甜可口、不膩不粘又化渣的特點物美價廉吃時配以"老蔭茶",別有風味鍋邊饃鍋邊饃是成都街頭>紅油抄手紅油抄手是四川和重慶的地方特色小吃抄手類似於餛飩皮薄而潤滑,比餛飩更小一些煮熟後加清湯、紅油和其它調料即可食用此種小吃柔嫩鮮美
  • 美食江湖回歸!你愛的那些寶藏美食小店回來了
    火鍋、串串、海鮮、燒烤…… 不知不覺中 堂食!已上線大半月啦! 目前,南京大部分的餐飲 都已經恢復了堂食 姐妹們的「報復性美食計劃」 可以安排起來了~
  • 《街頭美食鬥士》之曼谷街頭——在美食的王國裡品嘗調料之美
    既然挑戰街頭美食,《街頭美食鬥士》就不能錯過背包客們最愛的城市之一——泰國曼谷。當熱愛美食的白鍾元遇上了泰國曼谷,一場有關調料的盛宴之旅即將開始。地處熱帶季風氣候的曼谷,終年炎熱潮溼,為了刺激人們的胃口,關於調料的使用,也就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
  • 本周末,一大波特色溫州美食邀你來免費品嘗打分!
    老溫州餛飩擔扁頭燈盞糕王大媽麥餅平陽炒粉幹……說起這些溫州美食你的口水是不是已經止不住吃貨們,別急2.吳隆盛炒粉幹吳隆盛粉幹製作是泰順民俗文化中重要的一項內容,它傳入泰順境內有近千年的歷史。在工藝上十分注重流程的到位。首先要選用優質大米,用清冽山泉水浸泡5小時後進行磨漿;其次要將米漿壓濾成固體,置入蒸籠蒸為半熟,最後再放入踏碓反覆錘搗,直到搗透。
  • ...歷史和記憶,傳承和發展街頭傳統小食——廣州有座街頭美食博物館
    原標題:保存城市的歷史和記憶,傳承和發展街頭傳統小食——廣州有座街頭美食博物館紅磚牆、做舊的霓虹燈牌、樓道旁的小廣告和電話號碼、橫梁上懸掛著標語「五講四美三熱愛」……近日,原創城市公共空間「超級文和友」從長沙南下進駐一線城市廣州商業高地太古匯。
  • 《街頭美食鬥士》之泰國街頭的四海之味大集合
    《街頭美食鬥士》中的白鍾元大叔,顯然對泰國情有獨鍾,吃了當地的美食還不過癮,又開始對泰國的那些融合了周邊國家美食元素的菜單下手。要說美食之味,固守傳統固然是一種情懷,但是敢於創新和探索,才能製造多更多的奇遇。
  • 一位外國人品嘗我國街頭美食後感嘆:美食在中國
    世界最具吸引力國家排名在國外知名社交網站上有一位外國人在我國街頭品嘗了美食毫不誇張的感嘆:美食在中國。烤麵筋,這位外國人竟然吃出了肉味他還介紹了我國的辣椒運用,他說道:我曾經在匈牙利吃過「玫瑰辣椒」塗抹在麵包上非常美味,我特意來到四川嘗試了當地有名的火鍋,我的天即便我以為自己很能吃辣椒了,但是在這裡我似乎是像一個嬰兒
  • 好吃丨隱藏在便利店的街頭美食之雞蛋火腿餅、奇葩包子
    在京蜜眼裡,冬天從來都不只有火鍋,還有那些陪我們長大的小吃:它是冬日街頭小攤火爐裡燙手的烤紅薯,它是鐵鍬下翻滾打轉的糖炒慄子,它是地鐵口飄香的烤冷麵還加根腸,也是家門口蒼蠅館子裡的一碗酸辣粉、一份熱餛飩……如今,街邊小吃越來越少了,寒冷的冬天似乎也少了一抹溫暖。
  • 都不用燒烤,深夜街頭一碗雞湯餛飩加滷煮,完勝黃磊《深夜食堂》
    不是拍的好不好的問題,這部片子就是圍繞廣告設計的,你們糟踏了日本的《深夜食堂》,也糟踏了中國的美食。這真的是光要錢不要臉了。前些年日劇《深夜食堂》熱播,一點不奇怪,單聽名字就知道,雖然發生在異國他鄉,說的其實也是我們那些並不太遙遠,深夜街頭的故事。人有了一定經歷,就總有一種食物,當你吃到的時候,會想起誰。
  • 正宗的四川麻辣火鍋,「鮮」下手為強
    作為一個資深吃貨,不管是哪個犄角旮旯的美食,都會記憶猶新而今火鍋作為餐飲市場上十分有特色的美食四川火鍋在各地都深受眾多消費者們的喜愛麻辣鮮香的火鍋,贏得無數人芳心火鍋的味道好不好,關鍵在於鍋底精心研製的火鍋底料,融合十多種上等原料搭配熬製一鍋紅湯在鍋裡面翻騰,色香味俱全火鍋中的牛油麻辣香氣撲鼻而來而今火鍋四季都備受眾多消費者們的喜愛
  • 巴邑火鍋-地道重慶味場景式火鍋體驗店開業啦
    坐在街頭巷尾,擺上一桌火鍋食材涮三燙四,行酒吆五喝六毛肚七上八下,熟絡十之八九一切源於其美食的正,鍋底的香,場景的舒適有這樣一家連鎖品牌主打地道重慶味場景式火鍋—帶你尋覓瀟灑慢生活杭城人來人往穿行於快節奏的生活之中總是讓人緊繃著神經不如尋三兩好友到巴邑火鍋來場穿越大半個中國的美食之旅
  • 昆明美食街強力推薦
    都說酒香不怕巷子深,更何況是吃貨聞見那味呢?昆明有名的那幾條小吃街,號召了無數吃貨前往支援,可謂是一隻穿雲箭,千軍萬馬來相見!園西路提起園西路,昆明大學生幾乎無人不知。園西路緊挨著雲南大學,是大學生們最愛的小吃街,簡直可以稱之為「學生街」。
  • 雲南滇味的九大流派,盡在《舌尖上的雲南美食指南》
    03 #古典鹹鮮派 滇中美食,是來自於各個朝代的中原美食的傳承、食材之香,沒有多少調味品,就是菜籽油、鹽巴而已,這種醇香是雲南美食的主要味型之一,每一個州市縣區,都有自己的醇香美食,比如牛菜館的牛肉、各種食用菌還有雲南人喜歡吃的蟲子和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