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益生菌、益生元漸漸以保健品、營養品和飲品等不同形式進入人們的視線裡,為人們所熟悉,但實際上,很多人並不了解他們究竟是什麼,有什麼樣的功效?
一提到益生菌,人們常會想到益生元,兩者雖只有一字之差,可所起的作用卻大為不同,寶媽們一定要清晰的區別開來,不要盲目服用,免得適得其反。
接下來,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益生菌和益生元到底有啥區別?
益生菌在國際上被定義為:具有一定數量且對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生活中常以食品、藥品、飲品等形式出現,常見的益生菌有乳酸桿菌、布拉氏酵母菌等。
而益生元則是一種可以直達腸道的低聚糖,簡而言之,就是益生菌的「食物」,它可以增殖有益菌,抑制有害菌,平衡腸道菌群,從而促進人體健康。
首先,兩者的本質不同。益生菌是有益菌,而益生元則是益生菌的「餌食」。兩者的構成就存在本質的差別。
其次,作用機理不同。益生菌可以通過體外直接添加,進入腸道,從而建立腸內健康菌群。而益生元,由於其非消化性特點,可以為益生菌的漫長徵程保駕護航,共同促進腸道微生態平衡。
最後,功效的發揮途徑不同。食用益生元發揮的方式是間接的,通過促進益生菌生長,保護益生菌活性,從而保持腸道健康;而益生菌是體外細菌,是直接添加進入體內的,直接維持身體健康。
益生菌的確有益於健康,但究竟對哪方面有益?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益生菌其實並非像傳言中那樣神乎其神,也並非像宣傳中的那樣多多益善。能維持體內菌群平衡時才最有效果。
對於市場上所宣傳的益生菌各種功能中,真正有效果的只有這兩項:
1、病毒性腹瀉
中國兒童急性感染腹瀉指南中指出:
益生菌對於兒童急性感染腹瀉的治療療效顯著,尤其對由病毒感染所引發的水樣腹瀉更具明顯療效,但對侵襲性細菌所致腹瀉無明顯療效。
布拉酵母菌和鼠李乳桿菌都可以使急性感染性腹瀉的病程縮短,是最有效的益生菌。
2、抗生素引起的腹瀉
抗生素是用於治療感染必不可少的藥物,但對於有些寶寶來說,服用抗生素後容易出現腹瀉的現象。對於抗生素相關性腹瀉,迄今為止,醫學上推薦使用布拉酵母菌。
由此可見,益生菌並非是萬能的,因此寶媽們不要給寶寶盲目補充,只有合理服用才能發揮最大的功效。
對於健康的寶寶而言,是沒必要額外補充益生菌的,因為腸內菌群已達到平衡,如果再行補充很容易導致寶寶腸胃虛弱。
那究竟什麼樣的寶寶適合補充益生菌呢?
中華預防醫學會在2017年發表的《益生菌兒科臨床應用循證指南》中,針對不同病症的兒童可選用哪種益生菌給出了相關建議。
1、胃腸道疾病:急性腹瀉病,遷延性和慢性腹瀉病,抗生素、化療相關性腹瀉,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胃腸神經官能症、乳糖酶缺乏症、習慣性便秘、幽門螺旋菌感染的治療。
2、肝膽疾病:膽汁淤積性肝病和心源性肝硬化及其併發症的治療。
3、新生兒疾病: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NEC)、黃疸,早產兒餵養不耐受的治療。
4、過敏性疾病的預防與治療:嬰幼兒溼疹等其他過敏疾病。
5、健康促進作用:呼吸道感染、腹瀉病的預防。
無論是益生元還是益生菌,家長在給孩子吃的時候,一定要合理攝入,並不是越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