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醫學雜誌 (The BMJ) 刊文:中國護士為抗擊疫情作出重要貢獻

2020-12-08 澎湃新聞

BMJ醫學

2020 年是弗羅倫斯·南丁格爾誕辰 200 周年、世界衛生組織護士和助產士年。在這特殊的一年,中國護士與其他醫療衛生工作者一起奮力抗擊 2019 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彰顯了護士職業的使命與價值。

數據顯示,在中國開展的馳援湖北抗疫行動中,共有 28,600 餘名來自全國各地的護士,佔國家援鄂醫療隊總人數的 68% *。他們是臨床阻擊病毒前線中陣容最龐大的主力軍,是護士,亦是勇士。

近日,英國醫學雜誌(The BMJ)刊發的北京協和醫院和美國中華醫學基金會(CMB)團隊的觀點類文章(The BMJ Opinion)強調,馳援湖北、抗擊疫情的中國護士是與患者接觸時間最長的醫務工作者,他們與醫生承擔共同的責任,為改善患者治療結局和預後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文章分享了一些經驗和思考,這包括:

護士為不同病情的患者提供了針對性的、有效的護理,這包括支持輕症患者緩解症狀、對其進行心理疏導和健康教育,以及對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的生命支持治療。

護士牽頭實施主要的感控防護培訓及監督,為援鄂醫療隊成員實現零感染提供切實保障。

護士上崗前需要模擬訓練,以能迅速適應在三級防護條件下開展高難度護理操作。

護士與其他專業團隊的合作對其提升士氣、保持充沛戰鬥力至關重要。

護理教育和護理人才儲備需要進一步完善,以應對未來的疫情和其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北京協和醫院護士在武漢為危重患者提供床旁護理

*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Join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chanism PressConference on Introduction of New Coronavirus Pneumonia Treatment and PatientRehabilitation by State Council on February 29, 2020 2020. [In Chinese]

作者信息:

吳欣娟:北京協和醫院護理部主任、中華護理學會理事長、第二批北京協和醫院國家援鄂抗疫醫療隊隊長

郭娜:北京協和醫院護理部副主任

周娜:美國中華醫學基金會項目協調總監,是護士的盟友和支持者

張抒揚:北京協和醫院黨委書記、北京協和醫院國家援鄂抗疫醫療隊領隊

敬請前往以下網址瀏覽英文原文:

https://blogs.bmj.com/bmj/2020/05/04/containing-covid-19-crucial-role-of-nurses/

以下為中文譯文:

抗擊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護士至關重要

吳欣娟、郭娜、周娜、張抒揚分享在中國疫情最嚴峻的湖北省,中國護士以專業的技術和敬業的精神抗擊疫情的經驗。

全球醫務工作者都在奮力抗擊 2019 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護士一直都是醫療團隊中的主力軍。在中國湖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中,護士更是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根據《中國-世界衛生組織 2019 冠狀病毒病聯合考察報告》,中國採取了政府主導、全社會參與的防控措施成功避免了全國數十萬病例的發生。【1】 中國採取了前所未有的公共衛生幹預手段,包括積極檢測、隔離醫學觀察、追蹤密切接觸者、增加社交距離、交通管制、對公眾加強疫情防治宣傳教育等措施。【2】 在臨床治療方面,中國在疫情最嚴重的湖北省集中救治患者,竭力減少死亡,在全國其他地區把重點放在遏制疾病的流行。【1】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中,醫護人員構成了防疫的最前線。

在中國全面開展的防疫戰鬥中,護士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截至 2018 年底,中國註冊護士總數接近 410 萬,略高於執業醫師總數(中國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總數約為 360 萬),其中湖北的註冊護士總數約為 20 萬。【3】 截至 2020 年 2 月 29 日,共有 28,600 餘名來自全國各地的護士馳援湖北,其中包括 5,500 餘名重症專業護士。【4】 在國家援派的醫療隊中,護士佔醫療隊總人數的 68%,遠超其他醫務人員。【4】 援鄂醫療隊組建迅速,在很多醫院,從招募志願者到備好物資、整裝待發不超過24小時。在疫情期間,包括春節假期,護士們堅守崗位、恪盡職守。最初到達湖北時,一般來自同省或同醫院的醫療隊接管一個病房,負責 30 至 50 張病床。

護士根據收治患者的病情輕重提供針對性護理。在湖北,感染新冠病毒的輕症患者收治在「方艙醫院」。【5】 護士是救助輕症患者的主力軍,其職責包括緩解症狀、密切觀察病情、提供營養和運動建議、給予心理疏導和健康教育。根據《中國-世界衛生組織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聯合考察報告》,截至 2020 年 2 月 20 日,所有實驗室確診病例中,13.8% 的患者為重型,6.1% 的患者為危重型(呼吸衰竭、休克和/或多器官功能衰竭)。【1】 在救治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的過程中,高質量的護理對於挽救患者生命、改善醫療結局至關重要。患者病情越嚴重,越需要護士與醫生緊密配合提供生命支持治療,比如人工氣道管理、俯臥位通氣護理、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體外膜肺氧合治療。護士越是嚴密地監測病情,越能有效地避免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壓力性損傷和深靜脈血栓等併發症。作為與患者接觸時間最長的醫務工作者,護士與醫生承擔共同的責任。「我向與我們並肩奮戰的護士們表達由衷的感激和深深的敬意。沒有他們,尤其在救治危重患者方面,我們無法取得今天的成績」,援鄂醫療隊成員、北京協和醫院感染科副主任曹瑋醫生說道。【6】

護士牽頭為整個醫療隊提供感控防護培訓,並監督確保隊員嚴格遵守感控措施,從而有效保護了全體援鄂醫療隊成員的安全。高年資護士擔任主要的感控培訓和示教講師,並負責在病房汙染區的出入口監督每一位醫療隊員正確地穿脫個人防護用品。同時,護士主導制訂了《醫療隊集中生活駐地衛生防護管理辦法》。值得一提的是,援鄂醫療隊取得了新冠病毒零感染的好成績。【7】

護士需要接受崗前培訓,以適應在三級防護的基礎上進行護理技術操作。在三級防護條件下,護士需要全副武裝,穿好嚴密的防護服,戴上護目鏡、手套、鞋套等等。即使再嫻熟的重症專科護士,在這樣的條件下開展基本的護理操作都是極有挑戰的。因此,有必要在上崗前為護士提供相關的模擬訓練,使他們在救治危重患者時能迅速適應,提供快速和高質量的護理技術操作。

護士與其他專業團隊人員的合作至關重要。縮短每班次時間,做好交接班,確保護士有足夠的休息時間,【8】 為隊員提供心理疏導,後勤保障團隊提供充足的醫療和生活物資等,都有效地幫助護理團隊提升士氣並保持充沛戰鬥力。

危機促使我們開始反思如何從長期著眼進一步完善護理教育,儲備護理人才以應對未來的疫情和其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個突破點是在護理人員的畢業後教育中加強感染控制和重症護理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培訓。該想法將依託中國精英教學醫院護理聯盟在其近期啟動的新護士規範化培訓項目中進行試點和實踐。

利益關係聲明:

本文章無利益衝突。

致謝:

丁炎明和鄭吉莉分享了援鄂護士的信息和經歷,Lincoln Chen 和李文凱對本文的結構和書寫提出了建議,尚晶晶和李真幫忙編輯了文稿和查閱了文獻。

參考文獻: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Report of theWHO-China Joint Mission on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2020.https://www.who.int/docs/default-source/coronaviruse/who-china-joint-mission-on-covid-19-final-report.pdf

2. The Lancet. COVID-19: too little, too late? Lancet 2020; 395(10226): 755.

3. 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sRepublic of China. 2019 Yearbook on China Health Statistics: Peking UnionMedical College Press; 2019.[In Chinese]

4. 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sRepublic of China. Join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chanism Press Conference onIntroduction of New Coronavirus Pneumonia Treatment and Patient Rehabilitationby State Council on February 29, 2020 2020. [In Chinese]

5. Chen S, Yang J, Yang W, Wang C, BarnighausenT. COVID-19 control in China during mass population movements at New Year. Lancet 2020; 395(10226): 764-6.

6. The State Council Information Office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CIO briefing on the science-based treatmentof severe COVID-19 cases on March 16, 2020. http://www.scio.gov.cn/xwfbh/xwbfbh/wqfbh/42311/42730/index.htm

7. 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sRepublic of China. Join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chanism Press Conference onIntroducing the Care of Healthcare Personnel at Frontline of the Epidemic byState Council on March 8, 2020. 2020.http://www.nhc.gov.cn/xwzb/webcontroller.do?titleSeq=11257&gecstype=1 [In Chinese]

8. Qiu H, Tong Z, Ma P, et al. Intensive careduring the coronavirus epidemic. IntensiveCare Med 2020.

9. Xinhua News Agency. Launch of China NursingConsortium of Elite Teaching Hospitals. 2019.http://www.gov.cn/xinwen/2019-05/08/content_5389734.htm [in Chinese]

10. Zhao Y, Zhang S, Li W, Chen L. Pursuingexcellence in 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 in China. Lancet 2016; 388(10054): 1859-60.

原標題:《英國醫學雜誌 (The BMJ) 刊文:中國護士為抗擊疫情作出重要貢獻》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英國醫學雜誌刊文:方艙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的「中國經驗」
    BMJ醫學近日,英國醫學雜誌(The BMJ)刊發了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北京大學健康醫療大數據國家研究院、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華西醫院以及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共同完成的一篇觀點類文章(The BMJ Opinion)。
  • 英雄的城市為世界作出重要貢獻(和音)——抗擊疫情離不開命運共同...
    在舉世關注的目光中,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走進人類抗擊疫情的記憶。武漢成為抗擊疫情特殊時刻世界認識中國的一扇窗口。「武漢街道空無一人,但是每個窗戶後面都有配合應對疫情的市民。中國展現了驚人的集體行動力與合作精神。」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高級顧問艾爾沃德動情地說,每一個中國人都有很強烈的責任擔當和奉獻精神,願意為抗擊疫情作出貢獻。
  • 國外學者政要看抗擊疫情與中國制度優勢
    在這項調查中,亞洲各個經濟體總體得分較高,中國大陸以綜合得分85分高居榜首,遠超全球平均水平(45分)。西方經濟體總體得分較低。圖為23個經濟體應對新冠疫情的得分排名。   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黨中央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部署、親自指揮,多次召開會議、聽取匯報、作出重要指示,帶領中國人民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重大勝利。
  • 【眾志成城克時艱】《中國醫學倫理學》開展「抗擊疫情」系列活動
    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黨中央和國務院的領導下,全國上下都加入到阻擊新型肺炎的行動中來。為了發揮人文社會科學工作者在阻擊疫情中的作用;探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倫理規制;向社會公眾傳遞信心,向患者傳遞關心,向醫務人員傳遞愛心,《中國醫學倫理學》編輯部策劃了「萬眾一心戰疫情,人文關懷在踐行」的主題徵文系列活動。
  • 停課不停學 — BMJ免費提供優質在線醫學資源,伴中國醫學師生開學
    即將開始的2020春季學期的線下教學受到疫情影響。教育部因此發出的文件,提出要「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需共同實施並保障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間的在線教學,保證疫情防控期間教學進度和教學質量」。為支持這個時期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BMJ出版集團(BMJ)將免費為中國醫學高等院校、教學醫院等機構提供三種優質在線教學資源。
  • 國際社會積極評價中國所作努力 中國抗擊疫情決心有目共睹
    當中國面臨困難時,非洲國家理應竭盡所能伸出援手。 本報駐普利托利亞記者 蔡 淳攝&nbsp&nbsp&nbsp&nbsp連日來,國際社會持續關注中國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進展,積極評價並支持中方為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所作出的努力,認為這極大支持了全球疫情防控。
  • 「聚焦」黃靖: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為抗擊疫情作出貢獻
    來源:盤古智庫本文大約2300字,讀完約6分鐘「 為抗擊整個人類共同面臨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國做出了舉世無雙的努力,付出了巨大代價。終於在國內控制住了疫情,為整個世界抗擊疫情大流行贏得了寶貴時間,提供了難以替代的經驗和借鑑。
  • 疫情中頻頻出現的《柳葉刀》和《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是什麼期刊
    研究指出,嚴格、及時地採取流行病學措施,對遏制疫情迅速蔓延至關重要,對於疾病的有效治療方法仍需持續不斷努力探索。 在此之前幾日,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王辰等人在《柳葉刀》(The Lancet)在線發表評論文章「春節期間中國人口大流動下的新冠肺炎疫情控制」。
  • 中國公布抗擊疫情中主要事實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預防公眾指導建議有關情況。◆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研究團隊有關新型冠狀病毒基因組序列信息的論文正式被英國《自然》雜誌接收。◆中國疾控中心在美國《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病學特徵分析文章。
  • 《和音》,唱響在抗擊疫情的輿論前沿
    「抗擊疫情離不開命運共同體意識」系列評論著重宣傳解讀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唱響人類命運與共主旋律,聚焦國際社會支持中國的正義之聲、正義之舉,展現中國既為本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負責,也為全球公共衛生安全盡責的大國擔當,發揮了鼓舞士氣、堅定信心的重要作用。
  • 《柳葉刀》總編輯:應感謝中國在抗擊疫情中做出的努力
    12、感謝所有醫務人員作出的貢獻《柳葉刀》總編霍頓:過去的三個月當中我們認識到,在前線抗擊疫情的醫務工作者是道德的脊梁,他們是隱形的貢獻者,我們沒有在街頭看到護士醫生,他們在醫院或者診所工作。我覺得所有國家都需要感謝這些醫護人員做出的貢獻,他們也在繼續抗擊疫情,我們需要更加尊重醫務人員,更加重視他們,他們是社會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們需要感謝他們的貢獻。
  • 外交部:「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理念為世界作出重要貢獻
    會上有記者提問:近日美國會眾議院新冠病毒特別調查委員會披露白宮調查報告稱,美國政府官員涉疫情公開表態與報告內容矛盾,刻意掩蓋疫情,自6月以來導致額外超過5.8萬名美民眾死亡,對數百萬美國人的生命造成威脅。另外,美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調查發現,美醫護人員中,每20人就有1人曾感染新冠病毒,其中69%從未被檢出。越來越多的人認為美國的抗疫表現同中國形成了鮮明對比。你對此有何評論?
  • 嘉會、領星、《NEJM醫學前沿》攜手,助力抗擊新冠疫情
    作為肩負社會責任的醫療集團,嘉信醫療集團旗下擁有嘉會國際醫院和具備國際先進檢測能力的領星醫學檢驗實驗室,有義務也有能力為抗擊疫情貢獻力量。 目前,嘉會醫院和領星醫學已開展生物安全操作準備工作和臨檢中心檢測的能力比對,同時積極聯繫上海和江蘇地區疾控部門,期望在政府的監管和調配下,為上海以及江蘇地區有迫切需求的醫療機構提供檢測支援,為解決病毒檢測通量不足盡最大力量。 抗擊新冠,我們在行動!
  • 每日一詞∣國際護士節 International Nurses Day
    在國際護士節到來之際,國家主席習近平向全國廣大護士致以節日的祝賀,對廣大護士英勇無畏衝向國內國外疫情防控鬥爭第一線表示了讚揚。習近平鼓勵廣大護士為健康中國建設、維護世界公共衛生安全不斷作出新的貢獻。2020年3月23日, 武漢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一科的護士們合影為武漢加油。(圖片來源:新華社)【知識點】每年的5月12日是國際護士節。
  • 醫學雜誌《柳葉刀》主編:西方國家需要反省並向中國學習經驗
    中國日報網4月29日電(潘一僑) 近日,著名醫學雜誌《柳葉刀》主編查理·霍頓在接受美國CNN電視臺採訪時指出,英國是歐洲應對新冠肺炎傳播採取行動最慢的國家之一,認為英國此前提出的「群體免疫」絕對是個錯誤的政策。
  • 中華護理學會5·12國際護士節慶祝大會在線召開
    在此次抗擊疫情過程中,護理工作者更是捨生忘死地衝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築起科學防控的銅牆鐵壁。同時,中華護理學會團結和帶領廣大護理工作者通過多種方式加強國際合作,分享中國抗疫經驗,為全球衛生治理貢獻中國智慧。他強調,重大傳染疾病沒有國界,人類只有合作才能對抗病毒。
  • The BMJ: 抗擊上皮性卵巢癌—危險因素及治療新進展
    上皮性卵巢癌是最致命的婦科惡性腫瘤,但近年來在治療方案方面已取得重要進展。圖片由Shutterstock提供近日《英國醫學雜誌》(The BMJ)刊發的一篇綜述文章總結了上皮性卵巢癌的治療實踐在過去十年中的進展卵巢癌是婦科惡性腫瘤中最致命的類型,但是過去十年來試驗的治療方案徹底改變了上皮性卵巢癌的臨床管理。在The BMJ刊發的一篇綜述文章中,科學家們總結了上皮性卵巢癌治療前景的變化。
  • 綜合消息:國際社會高度評價中國為全球抗疫作出貢獻
    新華社北京3月1日電 綜合新華社駐外記者報導:連日來,中國為抗擊疫情採取各項有力措施,防止疫情在世界擴散,對全球公共衛生事業盡心盡責,獲得國際社會高度評價。世界衛生組織駐菲律賓代表阿貝亞辛格表示,中國在確認病毒、基因測序、病患救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並將所獲得的信息及時與世衛組織分享,這種公開透明的舉動對世衛組織更好地了解疫情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世衛組織對中國政府所作的努力「非常欽佩」。中國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方面的工作有可能成為未來「全球抗擊傳染病工作的一個範例」。
  •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蘇州大學發出智庫聲音 作出文科貢獻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疫情防控工作,將之作為對我國治理體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在此關鍵時期,蘇州大學東吳智庫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組織動員專家學者,廣泛開展理論探索與政策建言,助力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在新冠疫情防控中發出智庫聲音、作出文科貢獻。
  • 理察·霍頓,「中國醫生和科學家做出了最為傑出的貢獻」
    近日,國際頂尖醫學期刊《柳葉刀》總編理察·霍頓接受了白巖松的專訪,就公眾關切的眾多問題一一進行了回應。霍頓認為,有些人正在指責中國是疫情傳播的源頭,其實指責並沒有用也並不是真實的。「我們真正需要做的是冷靜下來與中國政府合作來了解疫情,來竭盡所能確保疫情不會捲土重來。中國自己不想看到疫情的暴發,也不應為此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