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流行一句話,前幾年靠運氣賺的錢,這幾年都努力的賠光了,其它生意不好做了,那就開一家麵館吧,不論經濟好不好,人們總會吃的。
說得沒錯,人們總會吃的,問題是,我為什麼要吃麵?為什麼滿街的麵館,我就要吃你家的面?你怎麼讓我來你家持續的吃麵?這些都是需要想的問題,最重要的是現在開一家麵館,還是否能盈利?
我們來倒推一下,餐飲最大三塊支出:房租、食材、人員。一碗麵的毛利要達到65%左右,按現在二三線城市的物價來算,一碗麵售價大約在十元左右,一家底店的房租,大概在三到五萬一年,人員工資每人大約在3500~4500元。這樣下來一個月大的成本,需要在一萬左右,一個月需要銷售1000碗面,一天需要賣50~100碗才能回本。當然如果人工都是自己,相當於自己賺了一個自由工資。所以,大眾能想到的麵館模式,不會太賺錢。有些人又會說,我可以多開幾家,前提是你懂得管理,懂得運營,一開始不要超過五家店。因為,你起碼每周都會去一家店轉一轉,你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不然哪家都做不好,想當甩手掌柜子,手底下要有好的店長,職業經理人,才能放得下手,放得下心。
那怎麼辦?要從以下兩點改善:一是提高客單價,二是品類有優勢。提高客單價,可以這樣來做,原本十元的面,售價變為二十,將澆頭中的肉末,改為大肉片。原來的那碗面,也不要下架,可以慢慢的將高毛利的那一碗,變為主推,豐儉由人,利潤好翻倍。關於品類,主線不要變,不斷往主打產品中加料,會讓一個產品,變成多個產品,且不增加過多勞力,讓食客感覺產品豐富。其實還有許多許多的點,值得我們探討。
麵館可不可以開?可以開。只要你做得好,可以去盈利,解決掉為什麼要到你這裡吃麵?如何經常來你家吃麵這些問題,再去開一家麵館。大家都能想到的,你覺得是商機,那你只能憑辛苦啦。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我,隨便聊聊,探討如何開一家,又盈利,又沒那麼辛苦的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