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店只是那家全球最大遊戲零售商的起始,接著是步更大的棋要下

2020-12-25 36kr

若說到有遊戲零售店還「活著」,你可能會投來詫異的目光。

盜版遊戲猖獗當年的「傷害」算「小打小鬧」的話,新時代「數字」遊戲,那就是革了傳統的命。零售閉店的浪潮,從百貨、商超、到遊戲店都未能倖免。

全球最大的遊戲零售商 GameShop 再次加入「關店」的大軍。最新財報顯示,GameShop 今年會在全球關閉 2 %- 3% 門店。目前集團共經營 7500 間店門,涵蓋 14個國家。這意味著,150 - 225 家 Gameshop 門店或倒於這波「血泊」中。

整個2017 財年,GameShop 同店下跌 11 %,較上一財年跌幅達 15.3 %。營收同比跌 8.1 %,至 86.08 億美元,淨利潤為 3.94 億美元,比同期 4.18 億美元有所下滑。

實體遊戲稱王的時代已去

過去,遊戲零售店 GameShop 就如同鄰居一般地存在,或許閒暇時你能在那泡上一整天,發現新大陸般盯著那些琳琅滿目的盒裝遊戲。但又礙於手頭緊張,只能選擇最愛的那個。

如此搖擺駐足的心情,排隊等候的心情,時至今日被網路遊戲牽引走不少。

2013 年 GameStop 出現店面大量關閉,營業額下滑的情況,當時這家電視遊戲和娛樂軟體零售巨頭為提振銷量,給旗下 4400 位經理配置免費 PS4 主機,外加七款遊戲,還為某些遊戲提供數字版下載。

2014 年,GameStop 決定關閉 2 %店(約 120 家)。

整個 2013 - 2015 年間, GameStop 不盈利的 236 家店鋪都面臨關閉的命運。

2016 年,遊戲業務低迷仍在延續,連節假日銷量也大不如前,硬體銷量同比下滑 30.3 %。

財報解釋稱,雖有如任天堂 NES Classic 等新硬體銷售強勁,可還是抵不過 PlayStation 4 和 Xbox One 銷售下滑拖累。遊戲質量不及往年也影響了軟體銷售額,使得平均售價降低,商店客流量下滑。另外,索尼、微軟主機長時間未更迭也不利於遊戲軟體銷售。

當然對實體遊戲零售的挑戰還是來自四面八方。

首先是消費者遊戲習慣的遷移。當年跑到實體店「買遊戲」的那波「小孩」已老,新一代的孩童們從小跟隨著網際網路長大,到如今更是移動網際網路的重度用戶。對他們而言,在線購買遊戲、或者雲遊戲服務,是再簡單不過的事。

加之,免費遊戲的普及,進一步蠶食傳統光碟遊戲市場份額。有數據顯示,數字形式發售的遊戲佔比漸重,25 % 的遊戲能接受全盤下載,且年增速達到 5 - 10 %。 

其次,市場競爭很激烈,除了像 GameStop 本就以傳統遊戲視頻發家的玩家外,商超們沒浪費自己得天獨厚的渠道優勢,紛紛入局遊戲產品銷售,如大型商場有 Amazon, Best Buy, Walmart 等。「折扣價」是這些玩家們手握的「利器」,黑色星期五、感恩節等節日大力度打折也常見。遑論還有主打低價的小遊戲零售玩家們。

新時代的遊戲零售商往哪裡去?

對老牌遊戲零售 GameStop 而言,這終究不是末路。儘管迎來林林總總的挫傷,使它痛斬數百家落後門店,但不容忽視,2017 財年 GameStop 門店數量仍淨增 383 個。 

事實上,開店還將繼續,只是以另一種方式。 GameStop 最新財報顯示,計劃開設 65 家技術品牌門店,及 35 家產品周邊店。

以 GameStop 所規劃的數量來看,技術品牌門店是公司未來側重的業務方向。

早在 2013 年 GameStop 就已開始做新技術品牌,該集團收購了蘋果最大認證經銷商 Simply Mac ,及 AT&T 授權零售商 Spring Mobile ,還與 AT&T 子公司 Cricket Wireless 達成戰略交易商協議。 

Simply Mac 經營 60 家門店,銷售全系列蘋果產品,包括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並提供蘋果認證的保修和維修服務; Spring Mobile 通過其 358 家 AT&T 品牌商店,銷售後付費 AT&T 服務和無線產品。Cricket Wireless 則提供預付費無線服務、設備及相關配件,門店 63 家 。

似乎這些與遊戲主營業務不大搭邊。事實也是 GameStop 想多元化核心業務,遊戲「演化為」撕破零售業的口徑,沿著邊緣一一探尋,GameStop 意欲構建成銷售各種技術和產品的零售品牌家族。

公開數據顯示,自 2013 年第一次技術品牌收購以來,專業零售商的科技品牌持有量增長 588 %,2017 財年 Q4 季度銷售額增長 44 %,但目前所佔總營收比不及 6 %。 GameStop 預期 2020 年,這部分增長將超過 230 %,佔總體銷售額 20 %。而當前 GameStop 主營業務遊戲軟體、二手遊戲、遊戲硬體, 2017 財年分別佔營收比 33.2%、25.7%、21.8%。

周邊店也不失為另一種救贖。如今願意為 IP 掏錢的消費者比比皆是,尤其對於已老去的玩家而言,或許不會再重複當初買實體遊戲碟的動作,但伴隨其成長的遊戲的感召力仍在,重點是以何種形式來挖掘。

GameStop 2015 年以 1.4 億美元買下了一家玩具零售商, 2017 財年 Q4 季度,由於Pokémon 的走紅,手辦業務同比上漲 28 %,全年該部分總營收已達 4.94 億美元,佔比 5.7 %,可謂增長強勁。

縱觀這世界最大「遊戲零售商」所走的路徑, GameStop 想昭告世人的是,無論你改變何種玩遊戲的習慣,手機、平板或主機,「我」都能給,網絡業已備好,手辦情懷已上,過去有的如今仍在。

相關焦點

  • 大膽關店 當下傳統零售商需要思考的最大戰略
    ·關店關店關店實體零售只能坐以待斃?·業績下滑頻傳關店百貨垂垂老矣如何自救?增長是一個企業生存與發展的根基,關店一般被視為企業開始走向衰敗的標誌。所以,儘管線下零售高速擴張的黃金時期已經過去,但是零售企業依然會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尋求擴張的機會,極力迴避關店的問題。
  • 美國最大運動鞋零售商Foot Locker在香港開旗艦店,不只是集合店...
    在運動裝備領域這一塊,也有不少玩家,例如CPU、ASPORT、TOP SPORTS等,運動品牌集合店或將成為下一個零售終端重要趨勢。    不過,目前亞洲最大的多品牌運動鞋集合店仍是日本的鞋業巨頭ABC Mart,而市值將近50億美元的北美市場老牌運動鞋零售商——Foot Locker,從去年開始也重回中國市場,TA為何能45年屹立不倒?
  • 中國最大玩具零售商,要引進美國最老牌玩具店
    在其興盛時全美共有近40家門店,但近年迫於實體零售店的高昂租金以及線上玩具電商的衝擊持續關店,2015年7月,位於紐約第五大道的最後一家大型旗艦店關門停業。 FAO Schwarz紐約店於1911年發行的產品冊子   2016年10月,FAO Schwarz品牌被全美領先的零售產品供應商ThreeSixty Inc.收購。
  • 全球最大的運動品牌零售商迪卡儂在重慶首家店開業
    原標題:全球最大的運動品牌零售商迪卡儂在重慶首家店開業   重慶晨報訊 記者 周意立 昨日,北部新區金開大道8號,全球最大的運動品牌零售商迪卡儂重慶首店開業。  迪卡儂被稱作「運動品牌版宜家」。昨日下午,重慶晨報記者來到迪卡儂金開店現場時,露天停車場早已停滿。
  • 美國最大運動鞋零售商重回中國市場
    在運動裝備領域這一塊,也有不少玩家,例如CPU、ASPORT、TOP SPORTS等,運動品牌集合店或將成為下一個零售終端重要趨勢。不過,目前亞洲最大的多品牌運動鞋集合店仍是日本的鞋業巨頭ABC Mart,而市值將近50億美元的北美市場老牌運動鞋零售商——Foot Locker,從去年開始也重回中國市場,TA為何能45年屹立不倒?老牌連鎖球鞋零售商,專注高端球鞋?
  • 美國關店大潮中,這14家零售商卻連續10年逆勢增長
    今年美國各大零售商關店的消息絡繹不絕。然而在關店大潮下,一些零售商的實體店數量卻在不斷增長。 美國零售聯合會每年都會按照銷售額同比增長率,彙編年銷售額超過3億美元的100家增長最快的零售商名錄。今年,該組織公布了自2006年以來每年銷售額都在增長的14家公司,按照它們在美國的年銷售額排名如下: 1、亞馬遜 去年亞馬遜營收達1280億美元,比2015年增長了25%。亞馬遜越來越成為美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據估計,約有1/4的美國人訂閱了Prime會員。但亞馬遜不只是運營網上業務,現在它還在美國各地開了幾家實體店。
  • 都說孩子的錢好賺,怎麼全球最大玩具零售商反鬥城卻要破產了?
    成立將近70年的全球最大玩具零售商玩具反鬥城正面臨所有老牌零售商都遇到的危機:人們越來越多的開始在線上購物,數碼產品和電子遊戲也在搶走小朋友們花在傳統玩具上的時間。中國正在成為它獲得新增長的重要新興市場,但在這個市場上,不利的因素也在增加。
  • 沃爾瑪再關2店 是沃爾瑪中國不行還是中國零售有病?
    據零售君消息,沃爾瑪安徽合肥4月11日再爆出兩家店關店的消息。公告稱沃爾瑪合肥勝利路店和馬鞍山路店4月12日起停止營業。至此,沃爾瑪在合肥的店鋪由最多的10家左右關到現在的僅剩1家。   你了解沃爾瑪嗎?   很多人業內人士肯定知道過沃爾瑪,但不一定很了解沃爾瑪。沃爾瑪到底有多牛?零售君帶大家了解一下。
  • 世界最大玩具零售商"玩具反鬥城"申請破產 成都市場未受影響
    網路遊戲的發展,為小孩提供了更多的遊戲選擇,其便捷性與多樣性成為優先選擇。在此情況下,傳統玩具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日前,全球最大的玩具零售商「玩具反鬥城」(Toys「R」Us)在美國和加拿大向法院申請進入「破產保護」程序。成都商報記者調查發現,目前成都市場共有6家玩具反鬥城門店,眼下暫時未受到影響,且近期還將有新門店開業。
  • 盤點全球12家頂級在線零售商,淘寶和天貓的年度總交易額達3萬億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12家徵服了世界的在線零售商:1.淘寶網——超過了所有美國零售商和電子商務網站的總和淘寶網上線於2003年,是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網站之一,也是全球訪問量最大的前10大網站之一,月活躍用戶數超過5.8億。
  • 你看到全球最大玩具店債臺高築,我們看到「品類殺手」的黃昏
    目前,其在全球有1600間分店和6.4萬名僱員。 不過,擁有近70年歷史的曾經全球最大玩具及嬰幼兒用品零售商,走到需要破產保護的地步,還是讓業界內外大跌眼鏡。尤其對於全球零售行業而言,玩具反鬥城是開創「品類殺手」(Category killer)概念的鼻祖。其以破壞力極強脫穎而出,曾擊潰無數百貨商店的玩具部門和個體玩具商鋪等競爭對手。
  • 百果園成Rockit小蘋果全球最大零售商 將推Rockit主題店
    中新網4月4日電 繼「車釐子」、「牛油果」等進口水果在國內中產界颳起一陣熱潮後,3月底,被聯合國公認的全球最小的蘋果-----樂淇(Rockit),在百果園全國門店陸續上架。據悉,這是Rockit小蘋果2019年在中國區的正式首發亮相。
  • 傑夫·布羅特曼去世,他創辦了全球最大零售商之一的Costco
    通過吸引忠誠的會員顧客來到其寬敞的門店選購價格極其低廉的日常用品,Costco 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商之一。Costco(好市多)圖片版權 Ted S. Warren/Associated Press via 紐約時報華盛頓州伊薩誇市的 Costco Wholesale 宣布了布羅特曼的死訊,但是沒有給出死亡原因。
  • 微軟關閉全球直營店,國內線下店為何能倖免於難?
    不過,就算微軟選擇不關直營店,中國消費者也不可能體驗到它的服務,因為微軟在中國市場的線下渠道,只有授權專賣店和3C電器零售商。 長期以來,中國消費者享受著來自第三方代理商的售後服務,但工作人員專業素質的良莠不齊,帶來的購物體驗自然天差地別,特別是售後服務方面,常常遭到用戶詬病。 作為中國市場售後服務的主要承接者,在這場關店風波中,微軟線下授權店的現狀備受用戶關注。
  • Costco在上海還未開店,它的老對手山姆會員店已經下了這招「先手棋...
    就在美國最大的連鎖會員制倉儲量販店——Costco的中國內地首店將選址浦東康橋的消息持續發酵之際,它的老對手——全球最大的連鎖超市沃爾瑪旗下的山姆會員店今天在上海市場下了一招「先手棋」:宣布正式上線上海的京東到家平臺,提供約1000款高頻次購買和高滲透率的商品。
  • 全球最大營養品零售商GNC也要被中國公司買下了麼?
    又一家保健品公司可能要被中國企業收購。《華爾街日報》援引熟知內情的消息人士稱,美國保健品公司GNC正在與多家公司進行接觸,以便評估其收購該公司的興趣,預計該交易的最高價值(包含債務在內)可能會達到40億美元。GNC的市值為14億美元左右,潛在收購方則包括復星集團和中植資本國際有限公司等。
  • 沃爾瑪將關3家店 「高福瀾風格」明朗化
    沃爾瑪無錫紅星路店屬於無錫南門商圈,該商圈位於傳統居住聚集區域,居民密度較大。「論地段,沃爾瑪紅星路店位置不錯;論人氣,周圍分布著入住率很高的小區,最終卻要關門,這是我們始料未及的。」當地媒體如此表示。  而沃爾瑪即將關閉的深圳園嶺店是沃爾瑪2002年在深圳開設的第8家門店,也是沃爾瑪在中國的第22家商場,當年投資總額超過4000萬元。
  • 家樂福「關店潮」未波及湖北 每年開1-2家
    家樂福位於武漢武昌區洪山廣場的賣場,商品琳琅滿目 (記者萬多攝)  網上盛傳的家樂福全球「關店潮」並未波及湖北。  全球第二大零售商、2011年《財富》500強排行榜第32位——家樂福,去年先後退出希臘、新加坡等市場,近三年還關掉了國內6家門店(大連新華綠洲店、西安小寨店、河南焦作店、佛山家天下店、長春春城店、紹興鏡湖店),此即所稱的「關店潮」。對此,家樂福華中區總部昨日向記者證實,「關店潮」不但不會波及湖北,家樂福還要在湖北穩健擴張。
  • 美國零售商關門潮,今年關店數量已超去年全年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美國零售商關閉門店的數量將近6000家,超過了其在2018年所宣布的數字。 周一晚,白宮公布了一份對3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關稅的清單,包括手機、電腦、服裝、運動鞋等通常能在商場裡找到的物品。川普表示,他正考慮對這些商品加徵25%的關稅。
  • 全球10大零售商排名曝光:沃爾瑪居首,Costco第二
    零售市場監測(Retail Market Monitor)公司分析了全球2,500家零售商的數據,計算了這些零售店2019年店內和網上淨銷售額的預測值。該報告還提供了2024年店內和在線銷售的前瞻性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