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信
園區買早餐不方便
我是陸家嘴軟體園的一個「碼農」,這封信寫的是我們幾個同事共同的訴求。
我們公司在峨山路上,是一個比較大的軟體園區,在這裡工作的人很多,但買早餐很不方便。我們園區附近有美食廣場,都是中午開業,樓下的便利店提供早餐,但高峰期排隊嚴重,有時候等不了那麼久。
最近讀到新聞,說上海正在提升早餐工程,擴大布點,特別是大型居住區和園區。我們想請教一下,我們軟體園附近有沒有早餐工程的門店拓展計劃?如果有,會是哪種模式?如蒙回復,不勝感激。
——讀者 劉先生 李先生 季先生
早餐工程事關群眾生活,體現城市溫度,也是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理念的重要抓手。
上海今年啟動升級早餐工程,受到社會極大的關注。記者在此前的實地採訪中,就碰到不少居民詢問家門口有沒有拓展早餐工程布點的規劃,本報近期收到的不少讀者來信,詢問的也是相同問題。事實上,早餐工程就像一張「大網」,對於普通市民而言,更在意切身體驗和感受度,這就需要「大網」之中每一個網格的顆粒度進一步細化,使早餐工程真正成為解民憂、暖民心的實事好事。
軟體園早餐點「補短板」,網訂櫃取在路上
接到讀者來信後,本報記者實地走訪了信中提到的園區。從地鐵6號線浦電路站3號口出來,走到陸家嘴軟體園大約需要10分鐘,一路上以辦公樓居多,難見沿街店鋪。在園區入口附近,早上能看到幾個小攤,主要售賣山東煎餅和涼皮等,品種較為單一。一位正在排隊等候的白領告訴記者,他平時都在虹口區的家門口買早點,否則到公司附近就很難買到了。
記者在軟體園看到,這裡有一家星巴克、一家7-11便利店,都提供早餐,此外還有易食匯和頤谷兩個美食廣場,但附近白領表示,兩個美食廣場一般中午才開始營業,並不覆蓋早餐時段。
滿足陸家嘴軟體園員工的早餐需求,升級後的早餐工程有沒有考慮相應布點?記者詢問了多家參與早餐工程的企業後得到肯定的答覆。百聯逸刻公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逸刻兩個月內將在園區裡新開一家以「便利店+早餐服務」為特色的便利店,目前已進入裝修階段。屆時,消費者不僅可以吃到多個品牌聯合提供的「共享早餐」,而且店內還提供網訂櫃取服務,趕時間的消費者可以提前點單,到店立取。
事實上,浦東新區今年已新增了不少早餐網點,讓更多居民在家門口、通勤路上可買到早餐。截至10月底,浦東已新增152家網訂店取、網訂櫃取門店,16輛流動餐車,首批7家早餐工程示範點,並在臨港新城、張江高科技園區、惠南等大型居住社區、16號線沿線站點等薄弱環節,新增40家 「菜市場+早餐」 「便利店+早餐」等複合業態,完善網點布局。明年還將新建改建各類早餐網點500家,形成多元化早餐供應格局。
有全市「規劃大網」,也有各區「網點規劃圖」
一頓熱乎乎的早餐,是城市煙火氣的最直觀體現。上海今年啟動新一輪早餐工程後,後續規劃方案已經出爐。11月發布的《上海市推進早餐工程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明確提出,通過三年努力,構建起以中央廚房為核心,連鎖早餐網點為主體,特色單店、流動餐車、外賣平臺配送等多種形式為補充的早餐供應體系,新(改)建網訂櫃(店)取門店1000家,新增早餐複合門店1000家,共享早餐門店(點)覆蓋率達到85%以上。
早餐工程的規劃「大網」有了,區企深度合作構建的網點規劃藍圖也在徐徐展開。記者獲悉,百聯逸刻日前已與16個區籤署區企合作協議,在「拓點布局、選址開發、協調保障」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建,力爭明年年底前投入建成500家逸刻便利店和「逸小兔」早餐網點。百聯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葉永明表示,截至11月23日,逸刻已布局實體門店88家,流動餐車點位23個,覆蓋上海中心區域,「未來將加快覆蓋產業園區、寫字樓及『老、小、舊、改』居民社區,滿足廣大市民對於美好生活的期待」。
良友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雪松表示,光明食品集團將用好「中央廚房+城市廚房」 「便利店+早餐服務」兩個模式,加快 「早餐工程示範點」的布局速度,「至2021年末,『便利店+早餐服務』模式門店將達到900家,『超市+早餐服務』模式門店將達到200家」。
在區級層面,浦東、虹口、寶山、松江、崇明等都在加大力度填補盲點,優化區域早餐網點布局。寶山區商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寶山區會編制《上海·寶山早餐地圖》,同時,形成商務載體「需求菜單」、早餐企業 「問題菜單」、相關部門「職能菜單」,將早餐工程「最後一公裡」建設好。
本文來源:東方網 作者:吳春偉 責任編輯:顧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