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代工到品牌 江門小小水龍頭撐起超三百億元產業群
金羊網 2020-07-03
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壯大,水口水暖衛浴產業鏈不斷延伸和完善,形成了一個集生產、研發、銷售為一體的龐大產業基地。
位於水口的衛浴博覽城舉辦活動(受訪者供圖)
江門水暖衛浴產業集群龐大完善,吸引外遷企業回流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強 馬勇 彭紀寧 陳卓棟 通訊員 譚耀廣
「我們水口鎮這裡,是全國三大水暖衛浴產業集群地之一,相關的企業和個體經營戶超過了2000家。」江門開平市水口水暖衛浴行業協會秘書長司徒廣鵬語帶驕傲地介紹。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壯大,水口水暖衛浴產業鏈不斷延伸和完善,形成了一個集生產、研發、銷售為一體的龐大產業基地。
記者行走在水口鎮的大街小巷,隨處都可以見到銷售水暖衛浴的店鋪,店鋪裡擺滿了琳琅滿目的衛浴產品。可以說,水口鎮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衛浴王國」,可以一站式採購到各式各樣的水暖衛浴產品和零配件。據了解,開平水口與其相鄰的鶴山市址山鎮,形成了江門市水暖衛浴產業聚集高地,每年產值已經超過300億元。
華藝衛浴擁有先進的生產線
產業鏈完善,外遷企業又回來了
1997年,湖南人李建海南下廣東,來到水口鎮一家企業擔任經理,做業務。2002年,他去英國讀書進修,3年後回國在佛山工作,5年後又回到開平創業,創辦了開平市漢瑪克衛浴有限公司。短短12年,他創辦的公司,已經成長為一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當記者問他為何選擇回到水口創業時,他向記者分析道,做水暖衛浴這一行到水口鎮最適合,這裡有全中國最完善的五金水暖衛浴產業鏈。
他指著一套最新研發的恆溫式大淋浴設備說,一套大淋浴設備就涉及大大小小70多個零配件,需要找40多家供應商來配套。「水口很多企業都是做水龍頭起家的,而一個小小的水龍頭也有多個相關配件,而設計出一款全新的水龍頭,在這裡能很快地組裝出來,保證不出兩個小時就能找到不同的零配件廠家送來所需要的配件。」
司徒廣鵬告訴記者,水口已形成從原材料供應、零部件和專業配套加工、成品裝配,到技術研發、產品設計、質量檢測、物流配送、進出口代理、金融服務、電子商務等集生產、研發、銷售為一體的龐大產業集群。「我們這裡聚集的相關企業1300多家、個體經營戶600多家,年產值超億元的有10多家,從業人員6萬多人,其中專業人才4000多名。」
完善的產業鏈,成為水口鎮發展水暖衛浴的重要優勢所在。李建海告訴記者一個真實案例:當地有一家外資企業,前幾年考慮到製造成本尤其是工人成本的增加,把企業轉移到海外,但是轉了一圈,後來又回來了。「海外配套太差了,找一個水龍頭塑料圈都還得回水口找。」
水口生產的水暖衛浴產品琳琅滿目
從代工到品牌,傳統產業集群升級
「我們公司是1991年成立的,跟水口鎮很多水暖衛浴企業一樣,也是做水龍頭起家。但是經過近30年的發展,我們建成了水暖衛浴全品類的生產線,包括陶瓷生產、低壓鑄造、數控加工、自動拋光等先進生產線以及標準產品檢測實驗中心。」華藝衛浴品牌總監宋劍波告訴記者,目前公司的定位是向用戶提供整體衛浴解決方案。
以前,華藝衛浴跟水口鎮很多水暖衛浴生產企業一樣,以代工、貼牌生產為主。但是,因應市場變化,近年來華藝衛浴加大了自主品牌打造力度。「主要是加強產品研發和品牌營銷。」宋劍波告訴記者,公司產品已涵蓋陶瓷潔具、浴室家具、浴室五金、淋浴房等,研發團隊已有200多人,還大力開展產學研合作,成為國內重點院校博士後、研究生實習基地。
據了解,水口水暖衛浴產品在長時期內主要以出口為主,產品出口到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水龍頭出口額約佔全國的30%,是國內三大水暖衛浴生產基地中外銷比例最高的。但是,水口出口產品多以貼牌為主,對外缺乏與世界知名品牌競爭的實力。為此,當地政府和行業組織積極引導企業樹立品牌意識,鼓勵打造自主品牌,以品牌強工業。
目前,當地越來越多的企業,像華藝衛浴一樣都擁有自主品牌。開平金牌(澳斯曼)潔具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如果企業僅僅是生產能力強,研發、營銷能力偏弱,會讓企業處於價值鏈的低端,企業必須把具有高附加值的研發創新、品牌營銷這兩個環節做大做強,才能長遠穩健發展。
據了解,受全球疫情影響,當地企業遭遇新挑戰。為了應對疫情對傳統貿易造成的衝擊,企業轉變思維方式,著力發展「雲」上經濟。司徒廣鵬介紹道,華藝、希恩、彩洲、偉祥等衛浴企業在3月份就早早開始著手籌備線上廣交會,近兩個月轄區大大小小的水暖衛浴企業也紛紛開始試水國內外的網絡直播,針對性研發新產品,尋求突圍之路。
馮繼君(受訪者供圖)
企業訪談
開平市水口水暖衛浴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開平市瑞霖淋浴科技有限公司馮繼君:
「產業集群式發展 是中國製造的優勢所在」
羊城晚報:您是浙江人,為什麼到開平水口來創業辦廠?
馮繼君:1995年,聽說開平水口這裡有很多水暖衛浴方面的五金廠,而我家鄉浙江台州那邊生產水龍頭的銅配件,於是就來到這裡了。一待就25年了,記得剛來時兜裡只有2000元。剛來的前幾年,一直在銷售銅配件,然後1999年決定在這邊開廠自己生產,主要是讓產品質量有保障。從做銅配件加工起家,企業慢慢發展壯大,現在每年營業額超2個億。
羊城晚報:您在這裡辦廠,感覺這裡最大的優勢是什麼?
馮繼君:最大優勢就是這裡的產業鏈非常完善。我自己公司主打的花灑零配件有40多個供應商,在水口這裡很快都可以找到,非常方便。這幾年,因為各種製造成本尤其是人工成本越來越高,我自己也去印度、泰國、緬甸等地考察過,最後還是決定留在這裡發展。一個完整的產業鏈,不是一兩天就能建起來的,這是中國製造的優勢所在。
羊城晚報:您覺得水口水暖衛浴如何進一步做大做強?
馮繼君:水口以前以承接貼牌、加工業務為主,但是近幾年市場發生了巨大變化,創新是必須要走的路。不單單是款式創新,而且更看重實用型專利發明、核心技術研發。六七年前,我就看到了這個問題,開始組建自己的研發團隊,企業在銷售策略上也應進行相應調整,不要把「雞蛋」都放在某一個特定市場區域中,而應該積極開發新興市場,而且應更加重視國內市場、網絡市場。
記者手記
創新發展產業集群
改革開放以來,大量迅猛崛起的專業鎮及產業集群,成為廣東產業發展的一大特色,也成就了廣東特別是珠三角地區的快速發展。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教授毛豔華告訴記者,廣東尤其是珠三角地區的集聚經濟優勢,一直成為吸引外商投資和國內配套產業跟進的重要動因。
在開平水口,產業集聚的優勢就體現得淋漓盡致。據了解,除了當地成長起來的大大小小衛浴企業外,水口近年來還引進了西班牙賽道閥芯、韓國韓洋衛浴、美國凱勒斯等80多家外資公司和中外合資企業落戶,一些世界名牌的水暖衛浴產品也選擇在水口進行代工生產(OEM)乃至委託設計與製造(ODM)。
水口水暖衛浴企業出口佔了大頭。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當地水暖衛浴行業受到一定衝擊,不過當地企業正積極謀求轉型升級,尋求突圍之路。這再次說明,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產業要想往前發展,必須走創新發展的路子,進行產品創新,增強核心競爭力,同時也需要打造品牌,這樣才能在市場上有話語權,才能化被動為主動。
編輯: 寶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