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工廠商「小而散」小熊電器質量與規模的平衡難題

2020-12-24 新浪科技

來源:中國經營報

代工廠商「小而散」小熊電器質量與規模的平衡難題

本報記者/尹蓉/趙毅/廣州報導

臨近曬出登陸資本市場首份成績單前幾日,小熊電器股份有限公司(002959.SZ,以下簡稱「小熊電器」)股價連創新高,突破百元關口躍居小家電行業首位,遠超老牌小家電企業「美九蘇」。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在2019年依靠單一大客戶創收超過3成後,小熊電器在今年一季度營收逆勢增長17.32%。但以往被詬病的質量問題仍未明顯改觀。在質量問題頻現背後,則是其規模快速擴張而被動選擇代加工模式生產,但代工廠商都規模較小且承接加工份額分散帶來隱患。

記者就小熊電器目前的代工廠商選擇標準等相關問題致電致函小熊電器,截至發稿日未收到回復。

電商模式「雙刃劍」

小熊電器股價在4月27日、28日兩天股價屢創新高,最高時108.24元/股,4月28日市值高達124億元。在4月29日曬出登陸資本市場首份靚麗成績單的同時,小熊電器公布了高送轉方案及分紅1.2億元的消息。當天股價回調三個多點,4月29日收盤至103.5元/股。

而對比4月29日老牌小家電企業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000333.SZ,以下簡稱「美的集團」)收盤價52.25元/股,九陽股份有限公司(002242.SZ,以下簡稱「九陽股份」)33.16元/股,浙江蘇泊爾股份有限公司(002032.SZ,以下簡稱「蘇泊爾」)收盤價65.98元/股。

與老牌小家電企業以傳統線下經銷為主不同,小熊電器以「創意小家電+網際網路」為特色,主要通過網絡渠道進行銷售。2016年至2018年小熊電器線上銷售收入比例分別是91.60%、91.93%和90.41%。在最新發布的2019年年報中小熊電器並未公布線上和線下銷售比例。

不過從2019年公布的銷售情況來看,小熊電器線上銷售為主的模式對大客戶依賴較重,前五大客戶銷售額合計佔全年銷售額的48.89%,銷售金額13.14億元。僅第一大客戶的銷售額超全部營收的三成,銷售金額8.23億元,佔年度銷售額的30.63%。在上一年度第一大客戶京東商城的銷售比例是25.24%。

京東商城的銷售比例高,在業內人士看來,與平臺提供的售後保修政策有關。一位入駐京東平臺的小家電經營戶解釋道,「同樣的產品,廠家一般給予京東等大平臺的營銷扶持和售後政策要比普通的經銷商好得多。比如京東可以提供出現質量問題180天包換,但其他經銷商只能按廠家的規定來,廠家往往對其他經銷商的售後退換貨率有一定的限制。」

小熊電器招股書顯示,在電商平臺入倉模式下,小熊電器的退換貨率逐年上升,從2016年的4.96%,到2017年的5.25%,再到2018年的6.78%。而經銷商(線上經銷+線下經銷)渠道的退換貨率則相反,在逐年下降,從2016年的2.06%,下降至2017年的1.59%,再降至2018年的1.41%。小熊電器對經銷商退換貨率下降原因,解釋為公司與經銷商約定當退貨率小於2%時,公司給予經銷商回款額的 0.5%作為售後補貼。

從2019年度大幅增加的售後服務費用來看,小熊電器此前一直被廣泛詬病的質量問題或並沒有因業績增長和登陸資本市場而得到明顯改觀。2019年售後服務費用是4797.9萬元,上一年度售後服務費用僅2845.4萬元。

一位四川的消費者劉力(化名)告訴記者,自己通過網絡渠道購買的小熊絞肉機才用了一次,底部玻璃體就出現大裂紋,多次聯繫客服無果,最終解決辦法只能是重新購買配件。

劉力表示,100多元的東西,出了質量問題,再花幾十元購買配件,太不值當了,也擔心會再次出問題,他最終選擇直接將絞肉機扔掉。

然而,記者發現,對於小熊電器的質量投訴層出不窮。「質量太差了,用了不到五次開關就不好使,接觸不良,鍋底加熱不均勻。」一位00後從網絡購買了小熊網紅多功能鍋不到一個月就出現質量問題,據了解,他多次聯繫售後客服卻被告知已經過了7天的退貨期和15天的換貨期,雖在保修期內,但維修的話要承擔來回運費。

在資深家電行業分析師梁振鵬看來,「小熊電器產品的品質非常一般,找大企業之前不屑於做或者沒有想到的市場縫隙,空白地帶,比如酸奶機、打蛋器、電熱飯盒這種個性化的產品,通過電商渠道輕裝上陣、迅速發展。這些產品往往很便宜,幾十塊錢,消費者通常來說比較年輕,以獵奇、新鮮好玩的心態購買買小熊電器的產品。」

梁振鵬認為,作為電商品牌,小熊電器的單位產品價值低,發展時間也不是太長,質量管理重視程度不夠,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代工廠商「小而散」

據一位從業十幾年的小家電經銷商介紹,品牌小家電頻繁出現質量問題的原因,或者是市場上存在大量假冒品牌的產品,或者是大量採用貼牌代工。

事實上,小熊電器近幾年業務規模高速擴張與自身生產能力不匹配,從而被動選擇貼牌生產和委託代加工模式擴充產能。小熊電器在招股書中表示,公司現有生產場地難以滿足銷售旺季對注塑加工、零部件組裝、總裝裝配等工序的需求,需要通過外協加工廠商來完成上述工序。

根據小熊電器的招股書披露,小熊電器的代工模式分兩類,一類是貼牌生產商,一類是代工商。貼牌生產商即由外協生產商生產產品後貼「小熊」品牌,2016年至2018年小熊電器外協生產小家電產品數量分別為105.07萬臺、150.30萬臺和178.68萬臺,佔比分別是12.67%、10.48%、9.25%。

代工商則是小熊電器委託加工廠進行外協加工,具體方式是由小熊電器提供主要材料,加工商通過注塑加工、零部件組裝和總裝裝配工序,將其分別加工成五金件、注塑件、底座、面板組件和產成品。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小熊電器選擇的貼牌生產商和代工商規模都較小,且代工商的代工份額較為分散。拿代工商來說,2016年~2018年間,前五大代工商的加工費總額佔全部外協加工費的比例僅3~4成,2016年~2018年分別為48.65%、37.22%、33.41%。

「不同廠家的不同產品代工費用都不一樣,一般來說,代工廠利潤能夠佔產品銷售價格的5%~10%左右,大的有實力的加工廠加工成本高一些,能及時交貨,良品率也相對高。」梁振鵬說。

記者查閱發現,近幾年外協加工的小家電產品數量和對應的產成品金額小熊電器並沒有披露,只公布了每年外協加工的加工費用。2016年~2018年分別是4195.3萬元、5438.1萬元、6891.9萬元。

天眼查信息顯示,2016年~2018年前五大外協加工廠商中,佛山市天馭塑料製品有限公司在2018年度和2017年度均為第一大代工商,2016年度為第二大代工商,三年累計加工費用1772.85萬元,但其註冊資本僅50萬元,參保人數2人;2018年第三大代工商、2017年第五大代工商是廣東順德泉海實業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註冊資本50萬元,參保人數4人,兩年累計加工924.55萬元;2018年第四大代工商,2017年第二大代工商,2016年第一大代工商是廣東順德申毅塑膠實業有限公司,註冊資本100萬元,參保人數8人,三年累計加工費1499.53萬元;2016年度的第三大代工商順德區容桂立信塑料五金製品廠,屬個體戶,2016年加工費407.48萬元,目前已經註銷。

「代工在行業內比較普遍,目前有品牌、有品質保證和獨立研發能力的企業,在整個小家電行業並不多。」中國家用電器商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張劍鋒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有些企業需要彌補自己的生產線,OEM和ODM形式的合作方式是可行的,但怎麼控制成本和產品質量,將代工產品納入到品牌管理體系裡面,是非常值得企業思考的問題。

對於每年數千萬元的代工費用,對應代工的產品數量、產成品金額,以及2019年及2020年的代工商選擇標準是否有所改變等問題,記者致電致函小熊電器進行採訪,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相關焦點

  • 快樂飛奔的小熊 廣東小熊電器的信息化初探
    2006年公司成立,2007年即完成銷售額1700萬元,2008年實現銷售額4000多萬元,2009年翻番至8000多萬元……創造如此輝煌業績的,就是廣東小熊電器有限公司。  一家成立短短五年的公司,其銳不可當的成長,不僅源於發掘市場藍海的創新產品,更因為他們開創了「線上授權經銷商」的創新商業模式,並成為首家在淘寶上進行網絡分銷授權的家電廠商。
  • 蘇泊爾、九陽股份、新寶股份、小熊電器對比分析
    三者分別從壓力鍋、豆漿機、外貿代工等不同領域起步,逐步從單一業務模式發展成了多元業務模式。相比較而言,以酸奶機起家的小熊電器成立時間較晚,於2006年成立,這個時間點正好是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的起步階段。從不同視角看,蘇泊爾、九陽、新寶是一個年代的企業;九陽、小熊是「純正」的廚房小家電企業,蘇泊爾和新寶分別從炊具、代工領域擴張到小家電行業;九陽、新寶、小熊均為中資企業,而蘇泊爾為外資企業;蘇泊爾、九陽有著傳統家電企業紮實的線下渠道布局,而新寶、小熊則主要以線上渠道為主。
  • 20萬元創業,15年後市值170億,小熊電器的增長邏輯是什麼|領軍企業
    很快,李一峰就實現了每月幾千臺的目標,其他家電品牌的代工訂單也隨之而來。在創業初期,李一峰在「小熊」自主品牌之外,還兼顧一些品牌代工、促銷品、贈品等業務。那時,美的、格蘭仕等品牌都把李一峰生產的酸奶機當作他們自有產品的附贈品。創業初期,小熊電器的品牌知名度還不高,代工和促銷品業務雖然盈利不多,但在資金流轉方面發揮了重大的作用。
  • 飽受爭議卻成功上市 李一峰的小熊電器公司名竟是個5歲孩子起的
    近日,飽受爭議的小熊電器成功IPO,這給許多在翹首觀望的淘品牌帶去了一些希望,而作為小熊電器的創始人,李一峰算是經受住了在上市前的種種爭議。雖然和娛樂圈男明星李易峰名字讀音一樣,但李一峰出名卻是靠小家電產品,而他給自己公司起名也是十分隨意。
  • 小熊電器布局「萌家電」品牌戰略
    本報訊 (記者張曉航)日前,小熊電器品牌戰略發布暨生日會在廣東順德舉行,通過企業創新性提出的「萌家電」品牌戰略定位,以產品為媒介與載體,賦予產品「萌」的文化內涵,讓用戶透過小熊電器產品感受到生活中的小幸福。小熊電器董事長李一峰表示,作為國內小家電的先行者,小熊電器自成立之初便自帶創新基因,品牌的每一次嘗試,都希望能給行業其他品牌發展帶去新的啟示。
  • 小熊電器創始人李一峰:貼近用戶挖掘需求 做「有溫度」的年輕品牌
    8月下旬,小熊電器(002959)成功登陸中小板上市,被市場稱作「創意小家電第一股」。在這背後,無數臺公司生產的酸奶機、煮蛋器、養生壺等小家電產品已經進入到千家萬戶的生活。作為一家伴隨電商崛起的小家電品牌,公司是如何用短短十幾年在行業激烈的競爭中從0做到20億的規模?
  • 小熊電器遭消費者吐槽:質量不佳,售後不佳,後續發展堪憂
    打開APP 小熊電器遭消費者吐槽:質量不佳,售後不佳,後續發展堪憂 工程師周亮 發表於 2018-07-30 16:00:00
  • 小熊電器萬裡長徵第一步 未來發展之路任重而道遠
    電商也成為小熊電器發展「航道」中最有力的一股「東風」。科技快報智電新聞科技快報智電新聞九陽、蘇泊爾等都向中高端轉型,小熊電器目前為止還是走大眾化、低端化,產品質量一般,產品創新能力、技術研發水平整體比較低。編者認為,應該向九陽、蘇泊爾等前輩學習,向中高端專型。
  • 小熊電器:創意驅動型企業,價值幾何?
    6月23日,小熊電器PE為60.9其PEG=2.18,處於一個高估值、高風險區域。同時參考PB,其PB也處於一個2倍的行情,分析來看公司是一個好公司,但其目前股價偏高。根據Euromonitor數據顯示,我國傳統小家電市場規模擴張成熟,其十年CAGR增速放緩,均低於10%,而創意小家電其不同品類則表現出不同的增長速度,但其大多數增速超過20%,說明其對應的需求開始呈現高速增長態勢。同時創意小家電作為可選消費品,相對於傳統小家電,其市場規模極小,具有較大的成長空間。
  • 代工貼牌家電盤點
    然而,現在市場上充斥著各種ODM貼牌/OEM代工電器。為了降低產品成本,很多品牌商關了自家的生產基地,轉而向國內家電廠商尋求代工貼牌合作。也就是說,消費者花高價買到的品牌電器其實並不是該品牌廠商生產的,而是由國內廠家低價代工研發和製作出來的產品。為了防止被忽悠悲劇的發生,本文將跟大家盤點市面上各種代工貼牌電器。什麼是ODM貼牌產品?
  • 酸奶機、煮蛋器、電燉鍋起家的小熊電器正式登陸A股 首日漲幅達44%
    線上渠道佔比過高的問題,隨著線上渠道瓶頸顯現,傳統電商紅利逐漸退散,小熊電器單一的營收渠道風險較大,未來一旦其產品或電商渠道服務出現問題,潛在的危機十分巨大。  目前,國內電商行業正愈發邁入了增長的瓶頸期,隨之而來的是用戶規模趨於飽和,用戶流量增速顯著趨緩,流量的天花板正在讓深度依賴線上電商渠道的小熊電器面臨發展瓶頸。
  • 小熊電器回應蛋糕機抽檢事件
    近日,針對媒體曝光的「廣東小熊電器有限公司生產的蛋糕機,因為標誌和說明等不合格」事件,小熊電器市場部品牌經理沙亞茹對北京商報記者進行了回應。  據沙亞茹介紹,這款被曝光的麵包機是在2015年出廠的產品,並早已停產,此款產品也並非因為質量問題而是相關標誌說明的粘貼問題。「小家電的更新周期在1-2年,更新迭代非常快。
  • 小熊電器:創意小家電龍頭 行業第一梯隊 營收利潤望快速增長
    原標題:小熊電器:創意小家電龍頭 行業第一梯隊 營收利潤望快速增長   投資要點:  1、
  • 精細養娃時代 「小熊模式」能打動母嬰人群嗎?
    1母嬰市場,一塊億萬級的蛋糕奧維雲網數據顯示, 2018年母嬰市場規模突破了3萬億元(包含母嬰行業所有銷售數據),過去5年複合增速約為14.8%。預計2020年市場規模將會達到6.193億元,這無疑是一塊誘人的巨大蛋糕。
  • 實地探訪小熊電器:創意小家電巨頭是如何煉成的?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發布的《2020第三季度中國家電市場報告》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家電市場整體零售額規模為5792億元,同比下降8.6%。即使是逐漸走出疫情影響的第三季度,零售額規模也僅同比略增1.6%達2102億元。  選擇了小家電行業作為賽道的小熊電器是幸運的。回溯創業伊始,面臨家電市場的激烈競爭環境,小熊從小家電酸奶機起家,一步一步攻城略地。
  • 小熊電器:網際網路+下的銷售模式和收入確認
    小熊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熊電器」或「公司」),成立於2006年3月,公司主營業務為創意小家電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與傳統小家電企業的不同之處在於小熊電器主要運用網際網路大數據進行創意小家電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並在產品銷售渠道與網際網路深度融合,是一家典型的「創意小家電+網際網路」的企業。
  • 解析│小熊電器萌家電等行業標杆將回歸哪些商業邏輯?
    研究機構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至2019年小家電行業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3.3%,2019年市場規模4015億元,並預測在2023年市場規模達到6460億元。小家電行業為何能異軍突起?它又將回歸哪些商業邏輯?
  • 蒸發72億,1年暴漲5倍的小熊電器「熊」了?
    」……在小熊電器(002959.SZ)的官網上這樣記載著「小熊」品牌的來源。  然而,高光之後,在短短四個月時間內,小熊電器的股價就從高位大跌40%,市值從最高252.92億縮水至170億左右。  隨著小熊電器股價的持續下跌,市場關於小熊電器是否估值太高、市值存在泡沫,小熊所定位的「創意小家電」本質上是一種偽需求,以及重營銷輕研發、每年100款新品研發的質量不高的討論越來越多。
  • 小家電成為大市場,小熊電器能否成為「頂流」?
    這個問題的答案或許從小熊電器的戰略選擇中窺探一二。小熊電器創立之初,彼時國內大家電市場已發展成熟,格力、美的、海爾、小天鵝、西門子等頭部品牌優勢明顯,地位基本不可撼動,面對這樣的情況,小熊電器另闢蹊徑,選擇了「創意小家電+網際網路」的差異化發展路線,並以用戶為核心,根據用戶的成長軌跡和生活、工作場景的發展變化,打造場景化細分的創意小家電產品,不斷豐富自身的產品品類,針對性地滿足用戶需求。
  • 小家電成產業新「風口」 小熊電器乘風上市
    8月23日,「創意小家電第一股」小熊電器的董事長、總經理、創始人李一峰先生攜由創業夥伴、合作夥伴組成的敲鐘團完成敲鐘儀式。這標誌著小熊電器正式掛牌上市,資本市場又增加一個家電企業。  從招股說明書來看,小熊電器是一家從事創意小家電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的企業,成立於2006年,這家成立十三年的公司是如何從中外小家電品牌廠商和眾多大家電企業的競爭中殺出重圍,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  消費升級 新新人類更愛小家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