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買「兇宅」,《房屋買賣合同》能否撤銷?

2020-11-12 北京盈科韓英偉律師

作者/侯蒙莎

【案情簡介】

2018年11月8日,柴某與袁某籤訂了《北京市存量房屋買賣合同》,袁某購買柴某所有的涉案房屋,成交總價為308萬元。涉案房屋位於北京市豐臺區,原系李某所有,後售予柴某並辦理了房屋過戶登記手續。上述合同籤訂後,袁某依約支付了全部購房款,並另行支付居間費66528元、契稅及印花稅13005元。2019年2月21日,柴某將涉案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至袁某名下。

2019年4月10日,袁某在裝修過程中得知涉案房屋曾發生跳樓事件,應系兇宅,存在重大瑕疵,其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因重大誤解籤訂的上述合同應予撤銷,故提起訴訟,請求:1、依法撤銷上述《北京市存量房屋買賣合同》;2、將涉案房屋轉登記回柴某名下,由柴某承擔轉移所涉稅費;3、柴某向袁某返還購房款308萬元;4、柴某向袁某賠償因購買涉案房屋支付的稅費13005元;5、柴某向袁某賠償因購買涉案房屋支付的居間服務費66528元;6、要求柴某向袁某賠償已付資金利息損失;7、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庭審過程中,柴某辯稱:涉案房屋原房主為第三人李某,兩年前其加價20萬自李某手中購得該房屋時,李某從未提及該房屋發生過非正常死亡事件;從購買到出售,柴某一直在涉案房屋內居住,期間並不知道該房屋發生過非正常死亡事件,居住一切正常。袁某亦無證據證明柴某對涉案房屋內曾發生非正常死亡事件知情。同時,一審法院曾到北京市公安局豐臺分局進行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李某之母田某確係於2015年8月14日自涉案房屋內墜落死亡。對此,北京市公安局豐臺分局出具的《關于田某死亡的調查結論》亦載明:該人系符合高墜致創傷性休克而死亡。

【判決結果】

經過審理,一審法院認為:田某自涉案房屋內墜亡一事,符合社會普通民眾所接受的意外死亡觀念,涉案房屋亦因此成為一般俗稱「兇宅」的房屋。無論社會公眾對於兇宅的避諱心理是否合理,但該事實確係影響房屋買受意願及交易價格的重要事項。因袁某並未舉證證明柴某對這一事實在締約時即已知悉,柴某亦否認出售房屋時已知情,且袁某亦自認對於該事實在締約時並不知情,存在著認識上的顯著缺陷,故袁某在籤訂《北京市存量房屋買賣合同》時確係存在重大誤解,現其要求撤銷該合同,於法有據,應予支持,判決:一、撤銷上述《北京市存量房屋買賣合同》;二、柴某於判決生效後七日內返還袁某已付購房款308萬元;三、袁某於判決生效後七日內協助柴某將涉案房屋權屬轉移登記至柴某名下;四、袁某於判決生效後七日內將涉案房屋交付柴某;五、駁回袁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柴某不服,提起上訴。經過審理,二審法院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律師解讀】

一、曾發生跳樓事件的涉案房屋是否是「兇宅」?

兇宅並非法律概念,無法從法律規範中搜尋其明確定義,但交易實踐中對兇宅的認定標準已相對形成共識。是否認定為兇宅主要考慮兩個因素,一是死亡地點,二是死亡形式。本案中,一方面,田某自案涉房屋內墜落,雖最終的墜落地點在案涉房屋外,但墜落的起點在案涉房屋內,田某死亡事件與涉案房屋仍存在較大的關聯性,從死亡地點上,不能排除案涉房屋為兇宅。另一方面,田某之死並非正常的生老病死,無論是自殺或者意外,均不能否認田某為非正常死亡具有高度可能性,死亡形式亦可納入兇宅認定的範圍內。因此,涉案房屋屬於傳統習俗認知的"兇宅"範疇。

二、誤買兇宅,《房屋買賣合同》能否撤銷?

根據《合同法》第五十四條規定,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銷;重大誤解,是指誤解者作出意思表示時,對涉及合同法律效果的重要事項存在著認識上的顯著缺陷,其後果是使誤解者的利益受到較大的損失,或者達不到誤解者訂立合同的目的。

本案中,袁某向柴某購買案涉房屋時,完全有理由相信案涉房屋是正常房屋,不影響其使用,既包括房屋質量客觀上不存在問題,也包括房屋不會對一般人產生使用上的主觀障礙,後者與房屋存在質量問題對使用人的影響無差。袁某在交易成功後知曉案涉房屋曾發生非正常死亡事件,從田某死亡之日到袁某知曉之日相隔不足四年,該非正常死亡事件的影響並未消失殆盡,對袁某使用房屋仍會造成主觀的障礙。所以袁某知曉案涉房屋為兇宅後,應認定訂立合同時相信案涉房屋屬於正常房屋系錯誤認識,且該錯誤認識不應歸責於袁某。同時,袁某對房屋產生錯誤認識,並非輕微而未造成實際損失。一方面,當其內心存在使用的主觀障礙時,必然會影響其正常使用房屋,無法使房屋的使用功能發揮到最大;另一方面,房屋再次交易時價值也極有可能會受到影響。袁某對房屋產生錯誤認識,使訂立合同的行為與其真實意思相悖,客觀上也對其造成較大的損失,所以應認定袁某系基於重大誤解訂立合同。故,袁某要求撤銷合同理由正當,應予支持。

三、賣方在出售房屋時不知情或沒有證據證明賣方知情的,《房屋買賣合同》撤銷後,責任如何分配?

依照《合同法》第五十八條之規定,合同被撤銷後,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本案中,上述合同被撤銷後,袁某應將涉案房屋返還柴某,並將該房屋的權屬轉移登記至柴某名下;柴某亦應將購房款308萬元返還袁某。但因沒有證據顯示柴某在出售房屋時存在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涉案房屋曾發生非正常死亡事件而故意隱瞞、未如實告知的情形,即無法證明柴某存在過錯,故柴某對於袁某在交易過程中所產生的居間服務費、稅費及利息損失不承擔賠償責任。

相關焦點

  • 關於房屋買賣中「兇宅」的裁判規則
    3.主要救濟方式房屋買賣中的買受人在買到「兇宅」後,若與出賣人無法協商解決,可根據具體情況考慮通過主張重大誤解或受欺詐而請求撤銷房屋買賣合同及賠償損失。若買受人有證據證明出賣人明知交易房屋系「兇宅」應告知卻故意隱瞞或虛假告知,可以考慮通過主張受欺詐撤銷合同來維權;若買受人沒有證據證明出賣人明知該交易房屋系「兇宅」,可以考慮通過主張對交易房屋產生重大認識錯誤撤銷合同來維權。重大誤解的民事法律行為,指行為人對於民事行為產生錯誤的理解,並基於這種錯誤理解而為的民事行為。
  • 買房答疑:100多萬誤買「兇宅」可以退房麼?可以索賠嗎?
    若賣家已經實際交付房屋,且雙方已經變更房屋產權登記後,買家發現其購買的是一處「兇宅」,買家該怎麼辦?小黑與小白經中介公司介紹籤訂了《房屋買賣合同》,小黑依約向小白支付購房款100萬,小白配合小黑辦理房屋產權變更登記。小黑在裝修過程中得知該房屋內曾發生過跳樓事件。
  • 夫婦買到13年前「兇宅」,要求撤銷合同,法院這樣調解……
    近日,上海金山法院審結了這起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怎樣才能區分是否「兇宅」呢?該起案件最後是如何處理的呢?市場價買了個「兇宅」,還是三手的據上海金山法院,朱某夫婦在金山勤懇工作多年,終於獲得購房資格,並想用多年積攢下來的錢在金山購買一處房屋,在金山真正實現安家的夢想。
  • 【「鳳城天平•釋法明禮」大課堂】婚房變兇宅,能否退房退款?
    被告則認為沒有隱瞞所售房屋系兇宅的情況,合同中沒有關於是否為兇宅的約定,法律對是否為兇宅也沒有明確的概念,原告也沒有明確提出或詢問是否為兇宅。被告不構成欺詐,不同意撤銷合同。上吊自殺事件對原告是重大事項,加之原告購買408室目的是結婚,而被告向前手退房不成、急於轉手,隱瞞真相,主觀上具有惡意,客觀上存在誤導,繼續與原告籤訂買賣合同,違背了原告的真實意思,構成欺詐,合同應予撤銷。合同撤銷後,因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返還,並按過錯賠償對方遭受的損失。這一裁判結果,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導向,向社會傳遞出講誠信、重規則的契約精神。
  • 籤約後,發現房屋是兇宅,怎麼辦?
    兇宅並非法律概念,亦不屬於合同無效的法定事由如在籤署合同後發現房屋系兇宅的,買方可向法院請求撤銷合同,合同未就兇宅有明確約定時,法院一般會從公序良俗的角度判決撤銷合同但此時,維權難度較大、成本較高,因此,建議買方在籤約時,在合同中就房屋是否是兇宅進行明確的約定,可參考以下
  • 花308萬買到的是「兇宅」,能反悔嗎?來看法院怎麼說
    法院判決撤銷嚴、常二人籤訂的合同,常先生返還嚴先生購房款308萬元。這是記者今天上午,從豐臺法院召開第三期「月說新案」新聞發布會了解到的案例。法官提示,避免誤買「兇宅」,出賣人和中介公司應在訂立合同的過程中如實披露標的物的重大瑕疵,誠信履約。今天的發布會以「死者已逝,生者誠信」為主題。
  • 崑山| 學區房過戶後驚悉是「兇宅」 起訴合同無效被駁回
    崑山的張先生為了兒子上學,高高興興買了一套價格實惠的「學區房」。可沒想過戶後,才得知房內曾發生兇殺案死過一人。一想到買了個「兇宅」,張先生就感到不舒服,於是一紙訴狀告上法庭,認為賣家隱瞞了「兇宅」事實,損害了社會公眾利益,請求確認買房合同無效。近日,崑山法院作出判決,駁回了張先生的起訴。
  • 你會買兇宅嗎?如果在太原不小心買到兇宅怎麼辦?
    「中國人對於這類房屋,還是會覺得它不吉祥」。在實際的交易過程中,人們受傳統觀念影響,不會接受「兇宅」,這成為「兇宅」貶值的主要原因。也正因如此,在業主出售房屋時,會存在不同程度的事實隱瞞,客戶獲知真相的過程變得更加艱難。在太原就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情,彭女士花100多萬在高新區買了一處套三房子。
  • 萬聖前夜,有關「兇宅」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兇宅在法律上沒有明確的概念,在「熊代國等訴袁暉等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2018)粵03民終987號】的民事裁判書中,法院對「兇宅」有如下認定:關於兇宅的具體含義,目前我國法律法規中沒有給出明確的界定。
  • 被騙買到假古董能否撤銷買賣合同?
    2018年10月李某發現該瓷器為現代仿品,意識到自己被韓某所騙,遂找到趙某為自己作證,並於2019年1月向法院起訴,請求撤銷與韓某的買賣合同,李某的請求能否得到支持?【作者解答】 欺詐是撤銷合同的法定事由之一
  • 房屋買賣合同與訴訟時效
    某房屋買賣合同規定,出賣人須於取得《建設工程竣工驗收證書》後150天內書面通知買受人,向某房地產產權登記機關申請房地產權屬轉移登記,出賣人和買受人共同辦理房產證,如買受人不能按法定期限領取《房地產權證》,從出賣人取得房地產《建設工程竣工驗收證書》之日的第180天起,由出賣人向買受人承擔違約責任。實際情況是,出賣人於1998年9月28日領取了所建房屋的《建設工程竣工驗收證書》。
  • 重慶這套房子比市場價低20萬,為何沒人買?律師:買房籤合同一定要...
    據虎嗅消息,江蘇有一對小夫妻,因為考慮孩子上小學,決定買一套學區房。好不容易有一戶便宜幾萬元,當下決定入手。與房主如約見了面,迅速籤訂了房屋買賣合同,也順利過了戶。一切看起來都很順遂。誰知住進去不久,妻子與鄰居閒聊,被偷偷告知這房子竟是曾發生過殺人案的「兇宅」。夫妻倆左想右想還是彆扭,幾番溝通後將房東告到法院,請求確認買房合同無效。
  • 百萬婚房竟是"兇宅" 法院裁判賣家退錢賠中介費
    記者昨日獲悉,法院最終認定賣方隱瞞重要信息,法官建議房管行政部門建立房屋歷史檔案,記載類似的房屋重要信息供市民查詢。  糾紛緣起:百萬買來婚房 一查竟是兇宅  2013年,小依正在物色婚房,通過中介公司與劉某籤訂了《房地產買賣合約》,以200多萬元的價格購買了番禺某小區的一套二手房,並支付了5萬元定金。
  • 買房子如何避免買到兇宅?住兇宅實在太瘮人
    2、注意房屋價格小編是不建議大家購買低於市場價格的二手房的,而別是不太注意細節的朋友,房屋價格比較便宜肯定有其原因。購房者可以詢問下房價低的原因,如果得不到合理的解釋的話,那麼是兇宅的可能性就很大了。3、實地走訪小區買二手房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實地看房,不像現在的新房都沒有修建好,想實地看一下房子都不可能。購房者實地走訪小區的時候,可以向小區的其他鄰居或者是門衛保安等打聽業主出售房屋的基本情況,例如房屋出售的原因、原來居住的人員等。
  • 購婚房竟買到「兇宅」 法院判決買方可以退房
    購婚房竟買到「兇宅」買房結婚本是人生一件大喜事,然而準新娘陳小姐卻因為這房子陷入了苦惱的局面:2011年5月,她通過中介以124.5萬元購買賣方龍崗區某樓盤2樓房屋,籤約當日就支付了定金2萬元。後來得知2010年7月有人從樓頂跳樓自殺跌落至2樓天台死亡,她覺得自己要買的那套房屋是「兇宅」,決定放棄購買。
  • 房屋買賣合同解除後辦理的抵押貸款合同可以解除嗎?
    一、房屋買賣合同解除後辦理的抵押貸款合同可以解除嗎?《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四條因商品房買賣合同被確認無效或者被撤銷、解除,致使商品房擔保貸款合同的目的無法實現,當事人請求解除商品房擔保貸款合同的,應予支持。
  • 買到「兇宅」可以申請賠償嗎?
    1、對於房屋交易,在此情況下,精神賠償的無法得到法律的支持。2、對於賣方欺詐,起訴請求撤銷合同能不能得到支持,目前來說爭議很大。目前來說有兩種意見,一種是房屋交易,法律並沒有規定賣方有主動告知義務,如買方提出要求,而賣方隱瞞才涉及隱瞞。
  • 房屋已被法院查封其買賣合同效力問題
    第二種意見認為,該房屋買賣合同可撤銷。因為揭某在與陳某籤訂該房屋買賣合同之前就知道該房屋因沒能還清銀行貸款而被法院查封這一事實,但揭某並沒有將這一事實如實告訴買受人陳某。揭某為了將該房屋賣出去,獲得房款,隱瞞了這一事實,對於陳某來說這是一種欺詐行為。
  • 購買死過人的房屋不知情可否主張撤銷合同
    【案情】2013年7月24日,出讓人孫靜與買受人周雪德籤訂了二手房買賣合同。合同籤訂後,周雪德支付了購房首付款,之後在房產管理局辦理了變更登記,花費過戶費等費用共26000元。所涉房屋在出賣之前一直對外出租,2012年11月18日,一承租人因醉酒在該房屋內死亡,2013年6月,其他共同承租人退房,孫靜於當日到房產中介機構掛房出賣。周雪德得知其購買的住房曾發生非正常死亡事件後,遂訴諸法院,要求撤銷房屋買賣合同,要求孫靜退還已付的購房首付款。
  • 共有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件的審理思路和裁判要點
    二審法院查明房屋A確係石某與劉某婚姻關係存續期間購買並登記於石某名下,遂以一審判決遺漏訴訟當事人為由,裁定撤銷一審判決,發回重審。後公證機構查明該授權委託並非其他共有人的真實意思表示,或授權委託公證書存在其他應予撤銷的情形,而對授權委託公證書予以撤銷的,因買受人基於對授權委託公證書的合理信賴而籤訂合同,故可認定部分共有人構成表見代理。其他共有人以訂立合同的部分共有人構成無權代理為由請求確認房屋買賣合同無效的,法院一般不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