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藝術家的紙間,居然藏著冰川、山脈、洞穴?

2020-12-19 澎湃新聞

地球迎來了2000年來最熱的時候。但出行無法避免,約會也還是要繼續。比起再美也得烈日當空曬的公園、郊外,美術館無疑是最好的出行場所。這時如果能看上讓人心平氣和的作品,夏季的幸福指數都能有所提高。

2015-010,Terforation,paper 400g, torn,spring steel,190 x 122 x 620 cm,360 x 122 x 780 cm(2-parts),© Angela Glajcar

德國藝術家安吉拉·格萊卡(Angela Glajcar)的作品就能為你鎮定一「夏」。

這是一位「紙」的藝術家。提起紙質藝術品,格萊卡創作的並不是我們印象中在螺螄殼裡做道場的小型紙雕。她的作品裡主角幾乎都是空白的大型紙張,它們被懸掛起來,排列或是疊放成大型雕塑。

2014-061,Terforation,paper 400g, torn,metal mounting,160 x 120 x 600 cm,© Angela Glajcar

仰頭觀看格萊卡的作品,你會感受到紙張比起金屬和木頭材料特有的乾淨輕盈,但它們又不至於被風一吹就隨意擺動。格萊卡採用的都是十分厚重的紙張。過於輕薄的紙張不能適應被仰望的身份,德不配位;紙張如果不大面積地鋪陳開來,就會畏畏縮縮。當頗有分量的紙張被懸掛起來,紙的純白讓它們好像在空間中自由漂浮。

2013-015,Montcanus,170g glas fabric, cut, metal mounting,365 x 630 x 165 cm,Museum Kasteel van Gaasbeek (BE),© Angela Glajcar

紙張在有序排列間(偶然有些交錯),每張紙被撕裂掉一部分。當然這不是隨手得來的——你可以把原本排列的完整紙張看成一個整體,像是無敵浩克的手衝它們打了一拳,或是颶風從其中穿行而過。看似無序的破裂,仿佛是一個連貫的動作造成的。格萊卡創造出貫穿中心的狹窄通道,它們的外部邊緣又在整個空間中保持清爽和流線型。這就使得整件作品具有德國式的美學,厚重而又不失精緻。不會因為過於工整的排列而顯得呆板平直,也不會因為撕裂的隨意感而雜亂。組合在一起,呈現出一種作為雕塑強烈的存在感。

Espacio Micus, Ibiza (ES), 2014,© Angela Glajcar

而從某個縫隙中窺伺,撕裂的紙中開啟的是一個新的世界。由你所想,或許是懸崖,是冰山,又或者是巖洞。隨著邊緣的撕裂,紙張產生了洞穴般的衰退,一直延伸到雕塑的深處。尖銳的角度和深邃的觀感讓人聯想起冰川或巖石的形成。紙全從自然脫胎而來,經歷了人類長久工業技術處理的歷史,隨著人類文明一同演化。在某一個瞬間,你從紙制的作品裡看到的自然演進,與它本身的演化交疊,發生了不同歷史間的奇妙邂逅。

Espacio Micus, Ibiza (ES), 2014,© Angela Glajcar

如果單純只是紙的靜靜佇立,雕塑就過於沉默寡言。神說要有光。於是光線便與紙張相遇了。當柔和的光線穿透或映照紙的表面,隨之相伴的陰影也一同落下,激活了作品的內部結構。白紙能夠反射所有色光,在無數次層層疊疊的反射、再反射下,整體暈出燭光一般的柔和色彩。光線是活動的,為充滿靜的雕塑帶來隱秘的動態。

Espacio Micus, Ibiza (ES), 2014,© Angela Glajcar

不得不說,格萊卡的雕塑在沉靜裡隱藏了一些奇妙的矛盾。紙是輕薄的存在,疊加會變得厚重,堅實的塊狀和投下的陰影都時有分量的存在。輕盈與重量達成微妙的平衡。雋永和瞬間交織,光影是如何不可捉摸的東西,卻穩當地落在了紙間。白紙捕捉光線,反射光線,陰影又柔和地改變了顏色,增加了無數灰色或破碎的白色陰影,隨著觀察者的視角不斷變化。

2011-009,Curalium · 2011,glass fabric · spring steel,ca. 500 x 150 x 1000 cm(16,5 x 5 x 33 ft) ,© Angela Glajcar

人們在紙張間可以看見許許多多不同的東西。在格萊卡眼中,看出什麼都是合理的。她並未去刻意地構造有固定主題的雕塑。

在人類古老漫長的歷史裡,為滿天星辰著迷,為日月變幻而心動,一切都源於對高度的敬畏。仰視那些令人平和的事物,除了崇拜,人類也汲取沉靜的力量。在低頭的動作佔據大部分生活的現下,格萊卡希望忙忙碌碌的人們抬起頭,便能獲取到平靜安穩的感受。

2011-009,Curalium · 2011,glass fabric · spring steel,ca. 500 x 150 x 1000 cm(16,5 x 5 x 33 ft) ,© Angela Glajcar

Siart駟尚藝術與上海寶龍美術館聯合主辦的One if by Land 「以夢為陸」映象式群展上展出了Angela Glajcar的標誌性作品。這是她在中國的首次作品展示,也為這場夢境般富有詩意的展覽,添加了安撫人心的色彩。YT在展覽現場和她聊了聊她的作品。

YT:為什麼會那麼迷戀紙這種材質?

Angela Glajcar:我年輕時剛剛開始進行藝術創作,用到的都是一些沉重的材料:木頭、鋼鐵,在呈現作品的時候我都會希望它們顯得輕盈一些,而不是那麼笨重。我想用能夠讓作品自然而然地被懸掛起來的材料。所以在紙將鐵和木頭取而代之的時候,我感受到了它的輕盈。

Terforation-Wiesbaden,2017-002,site-specific installation for the Museum Wiesbaden,paper, 350g, torn, metal mounting 370 x 880 x 330 cm,© Angela Glajcar

我們每天都在使用紙這種材料,可以說十分了解它,但我在這之前從未想像過它可以被用來做極富有紀念意義的雕塑。所以當我一進入紙的世界,我就無可救藥地對它著迷了,被應用到雕塑裡的它們蘊藏無數可能性。

YT:你在雕塑中用到的紙和普通紙有什麼區別嗎?

Angela Glajcar:我們日常接觸最多的是報紙、A4白紙這類紙張,大概是4克。而我用到的紙張會有350克。

2014-061,Terforation,paper 400g, torn,metal mounting,160 x 120 x 600 cm,© Angela Glajcar

YT:你是親手去撕裂這些紙的嗎?

Angela Glajcar:是的,這是一項大工程。你要知道這樣一件雕塑會花費很多時間,不管是撕扯這些紙,還是在組合它們的時候爬上爬下。

2015-021,Terforation,paper 350g, torn, glued,metal mounting,ca. 310 x 290 x 110 cm,© Angela Glajcar

YT:你通過撕扯、破壞這些紙張進行創作,這是不是意味著你在營造關於毀滅的美感呢?

Angela Glajcar:或許撕裂是有那麼點毀滅的意思,但另一方面,我也通過破壞每一張紙,在數十張之間營造了一個內部的空間,正因如此你才能看到整個雕塑。其實毀滅和誕生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相伴相生的。你關上了一扇門,有另一扇會為你打開。

2010-083,Stiller Dialog (space, 2-parts) · 2010,glass fabric · structural steelwork,250 x 150 x 700 cm,250 x 150 x 500 cm,Christiane-Herzog-School, Neuwied-Engers,© Angela Glajcar

YT:這次展出的這件雕塑看起來像是冰山或者是洞穴,你的靈感來自何處?

Angela Glajcar:我的作品是抽象的,不是帶著很明確的動機去創作的。每個人對我的作品都會有自己的理解,你從我的作品裡看到的是冰山或是洞穴,但大家都會有自己的很多想法。或許是冰山、雲朵,也有可能是大型動物。在不同的光線下作品也會有不同。我並不希望大家看到的是一件東西。空間、光線和個人感受都會影響對作品的理解。我們腦海中都會有很多先驗的認知,我們看花看鳥,看藝術品,都取決於自己的印象。

2010-083,Stiller Dialog (space, 2-parts) · 2010,glass fabric · structural steelwork,250 x 150 x 700 cm,250 x 150 x 500 cm,Christiane-Herzog-School, Neuwied-Engers,© Angela Glajcar

YT:影子在你的作品裡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所以這其實是你最終想要呈現的嗎?

Angela Glajcar:是的。影子是一種可以隨時變化的形態,它在雕塑的本體周圍環繞,隨著雕塑移動,像魔法一樣。

2009-001,Arsis,site-specific installation,2009 · paper,ca. 5,5 x 17 x 10 m,© Angela Glajcar

YT:你希望觀眾在你的作品裡獲取哪一種感受?

Angela Glajcar:我作品圍繞著沉默。在觀望它們時,你可以去想生而為人的意義。但這並不是我給觀眾界定好的意義。這全憑你自己的內心和反應。人們在觀看我的這些作品時,會被某種感情觸動,但這都是很私人化的。我們在生活裡缺少一些讓我們感到平靜的成分以及思考的時間。我希望我的作品能給大家某種意義上的平和。

Angela Glajcar_untitled Terforation,圖片來自Siart駟尚

(文中圖片除「來自Siart駟尚」,其餘均來源於藝術家個人網站)

One if by Land 「以夢為陸」映象式群展

2019.07.19-2019.10.07

寶龍美術館6號廳,上海市

- E N D -

相關焦點

  • 歐洲脊梁阿爾卑斯山脈,1200條巨大山嶽冰川成就了滑雪者的天堂
    ,佔地總面積約為22萬平方千米,與庇里牛斯山脈、亞平寧山脈、迪納拉山脈等一系列山脈組成了阿爾卑斯山系。在氣候類型分布上,阿爾卑斯山脈具有分界意義,阿爾卑斯山脈以北是溫帶海洋性氣候,以南是地中海氣候,而阿爾卑斯山脈主體所在區域,由於海拔高達3000米以上,形成了終年低溫的高山高寒氣候,山上覆蓋了大量的山嶽冰川。
  • 我國主要山脈中,哪些山脈能夠入選「十大山脈」行列?
    我國東西走向的山脈包括天山山脈、陰山山脈、崑崙山脈、秦嶺山脈和南嶺山脈,我國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包括臺灣山脈、長白山脈、武夷山脈、大興安嶺、太行山脈、巫山山脈和雪峰山。此外,我國還有西北東南走向的山脈阿爾泰山和祁連山脈,南北走向的橫斷山脈和賀蘭山等,以及青藏高原上的喜馬拉雅山脈、巴顏克拉山、唐古拉山和岡底斯山等等。那麼在這些山脈中那些山脈可入選我國「十大山脈」呢?這個問題的答案並沒有統一的標準,我們根據山脈的規模、長度、海拔、知名度和地理意義等多方面來進行篩選,列出如下榜單。
  • 中國最美六大冰川,尤其第2個,是中國冰川之最!
    1.絨布冰川(西藏) 絨布冰川(又譯:隆巴克冰川)位於西藏的喜馬拉雅山脈裡。這冰川有兩條支流:東絨布冰川和西絨布冰川。絨布冰川向北流,形成珠穆朗瑪峰北面的絨布山谷。絨布冰川起源於珠穆朗瑪峰。絨布冰川地處珠穆朗瑪峰腳下海拔5300米到6300米的廣闊地帶,由西絨布冰川和中絨布冰川這兩大冰川共同組成。絨布冰川的冰舌平均寬1.4公裡,平均厚度達120米,最厚處在300米以上,是西藏最雄奇的景色之一。2.託木爾冰川(新疆) 託木爾峰海拔7443.8米,是天山最高峰。「託木爾峰」維吾爾語意為「鐵山」,位於天山西部溫宿縣境內,是天山山脈的主峰,被列為國家綜合自然保護區。
  • 大藍洞穴,位於加勒比海燈塔暗礁,是冰期形成的石灰巖溶洞
    對人類而言,我們所看到的地球表面,是一個地形豐富的世界,高聳險峻的山脈,平坦開闊的平原,狹窄陡峭的裂谷,等等。山地、高原、平原、丘陵、盆地等五種基本地形類型,海底大陸架、大陸坡、海溝、洋盆、海嶺等地形類型,它們的形成是內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結果。就外力作用而言,陸地地形主要受水流、風力、冰川、生物、光照等外力的影響,其外力作用形式十分豐富。
  • 喜馬拉雅山脈,一個神聖純淨的聖地,一個仰望永恆的榮耀
    在藏人心中,它是聖潔的「冰雪之鄉」在全人類的眼裡,它是全世界最高的地方。跟隨著背包客的步伐,眼前浮現的是無垠的冰川。在視線中最遙遠的那個點,可以看到最近的太陽,它就是全世界都嚮往的珠穆朗瑪峰。有的冰塔間有星羅棋布的冰湖,讓人恍如夢境;有的冰塔表面有密集的淺圓形消融坑,閃爍著耀眼的光輝;有的冰塔內部有河道。
  • 大高加索山脈:亞洲和歐洲的分界山脈,是板塊碰撞隆起的褶皺山脈
    ,比如阿爾卑斯山脈、大高加索山脈、喜馬拉雅山脈、落基山脈和安第斯山脈等。,是一列年輕的山脈。大高加索山脈山頂上分布著山嶽冰川,許多冰川沿山脈滑下,延伸數千米,從遠處看來就像一條條白色的飄帶。在冰川的侵蝕作用下,山頂形成了「角峰」,山腰處分布著巨大的「冰鬥」,山脊形成薄而陡峭的「山刃」,此外還有寬闊的「U型谷」,冰川地貌十分發育。
  • 喜馬拉雅分類(22)白壘山脈
    唯自弱冠之年與山嶽結緣,延續至今幾乎兩個年代,漫長相處間,山嶽與我皆未改變。放眼整個喜馬拉雅山脈,類似能一眼望穿上萬年冰川運動過程的區域可以說獨此一地,再無分號而這些,都是在絕對無法在地圖上體驗到的一條垂死掙扎的冰川,這種地理奇觀也是我本人第一次看到究其原因,我想大都還是因為地理位置,這條冰川坐南向北,完全處在馬納斯魯山脈主力峰群的雨影之下,基本上是不怎麼曬得到太陽的背陰面,冰川末梢直通海拔3500米以下杜德河谷水汽豐沛的原始叢林,可想而知這氣候環境必然是相當溫潤潮溼的,
  • 川藏線上的米堆,世界海拔最低的冰川,中國最美的六大冰川之一
    此刻,我只想一路向西,去西藏,去林芝,去波密縣的米堆冰川。傳說,那是一個雪藏深山的精靈,皚皚白雪終年不化,鬱郁森林四季常青。位於西藏自治區林芝市波密縣玉普鄉境內的米堆冰川,距離縣城103公裡,距離G318川藏公路8公裡。
  • 位於四川的「海螺溝冰川」,是我國距離城市最近的現代海洋性冰川
    而在中低緯度地區,冰川只能分布在高海拔地區,對流層大氣每升高1千米氣溫就會下降大約6℃,所以在一些高海拔地區就分布有冰川,稱為山嶽冰川,比如喜馬拉雅山脈、崑崙山脈、天山山脈、阿爾卑斯山脈、落基山脈和安第斯山脈等都有大量冰川分布。
  • 成都藏了個「溫暖冰川」,罕見的低緯度、低海拔,4h直達
    無論你是想看巍峨的高山,碧綠的琥珀;一忘無際的草海,還是堪稱奇蹟的冰川……四川滿足你的所有旅行願望!接下來要介紹的是海螺溝,這個位於貢嘎雪山山腳,國內少有的海洋性冰川,向世人們展現了它豐富多彩,變幻莫測的美!無論你是哪一個季節來,都能領略到海螺溝不一樣的風姿,它就像是人們心中的那個完美情人。總能帶給人驚喜帶給人喜悅!接下來就一起去了解海螺溝吧!
  • 世界十大高峰,居然都在喜馬拉雅山脈,數數中國有幾個!
    NO.1 珠穆朗瑪峰,為喜馬拉雅山脈主峰,海拔8,844.43米,為世界第一高峰,峰頂位於中國與尼泊爾的邊界 ,北坡位於中國西藏自治區定日縣,南坡位於尼泊爾薩加瑪塔專區。NO.2K2,為巴基斯坦的最高峰,也是中國和世界的第二高峰,海拔8611米,僅次於珠穆朗瑪峰。
  • 威爾斯史:龐特尼威德洞穴,是威爾斯已知最古老的人類生活地
    現存最完好的若干威爾斯(史前)遺蹟發現於有利於遺蹟保存的石灰石洞穴內。在20世紀後期,對登比郡的埃爾溫河谷的龐特尼威德洞穴所進行的令人振奮的考古發掘工作,向我們揭示,在距今遙遠得無法想像的22.5萬年前的冰川時期,獵人就已存在。龐特尼威德因此是威爾斯已知最古老的人類生活地。它也是這一時期歐亞大陸最為西北端的人類定居點。
  • 提起喜馬拉雅山脈,你想到什麼了,又在哪裡呢
    提起喜馬拉雅山脈,你想到什麼了,又在哪裡呢喜馬拉雅山地處於青藏高原的南部,是一座很美麗的山脈,當中有著很美的雪國風光,非常適合旅遊了。喜馬拉雅山脈矗立在青藏高原南緣,以一己之力把中國、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相連,不僅如此,向西,它緊握著巴基斯坦的南迦帕爾巴特峰,向東,它手牽雅魯藏布江急轉彎處的南迦巴瓦峰,向北,它時常與岡底斯山脈相互對視。地勢高峻的喜馬拉雅山脈,宛如一道天塹坐落在我國西部,孕育出了無數天險奇景。
  • 來看看是什麼決定了山脈的最終高度!
    同時山脈作為這個星球最美麗的自然景觀之一,以其雄渾多姿的身軀,向人們彰顯著獨有的魅力。連綿起伏的喜馬拉雅山脈山脈主要可以分為三種類型:火山、褶皺山和斷塊山。這三種類型都是由板塊運動形成的,板塊間的構造力或火山作用可以局部抬高地球表面。少數山脈是孤立的山峰,但大多數山脈都會形成大範圍的山脈地形。
  • 安第斯山脈:南美洲的脊梁
    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稱的安第斯山脈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也是世界上最壯觀的自然景觀之一,山勢雄偉,絢麗多姿。安第斯山脈分布在南美洲的西海岸,從北到南全長8900餘千米。它瀕臨太平洋,北起加勒比海的特立尼達島,南到南美洲南端的火地島,由幾列相互平行的山脈組成,貫穿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厄瓜多、秘魯、玻利維亞、智利和阿根廷等7個國家。
  • 暢遊甘孜,享受溫泉冰川、藏寨神山,周末自駕好去處
    海螺溝:來海螺溝看冰川,享受冰與火之歌。來海螺灣可以看到五大景觀:日照金山、來古冰川、雪域溫泉、原始森林和康巴的藏族風情。感受零距離裡的冰川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來海螺溝住宿,夜晚賞星空看螢火蟲,白天看海子餵牛羊也是一件極其浪漫的事情。
  • 我們看到的冰川是一成不變的,還是在不斷融化的?
    冰川是地球表面固態水的主要啊存在形式,冰川是由多年積雪,經過了壓緊、重新結晶、再凍結等成冰作用而形成,冰川是陸地淡水的主要存在形式。地球上的冰川主要有兩種存在形式,一類是大陸冰川,主要存在於南北極高緯度地區,其中南極洲和格陵蘭島冰蓋是最主要的分布區域,大陸冰川的厚度可達數千米。
  • 【專題探究】冰川地貌是怎麼形成的?世界著名冰川地貌有哪些?
    冰川地貌是由冰川作用塑造的地貌。屬於氣候地貌範疇。地球陸地表面有11%的面積為現代冰川覆蓋,主要分 布在極地、中低緯的高山和高原地區。第四紀冰期,歐、亞、北美的大陸冰蓋連綿分布,曾波及比今日更為寬廣的地域,給地表留下了大量冰川遺蹟,廣泛分布於歐洲、北美洲和中國西部高原山地。分現代冰川地貌和古代冰川地貌兩種。
  • MO2art俄羅斯畫「山」藝術家——亞歷山大作品點綴南京雅居樂
    俄羅斯作為中國的山水好鄰居,對於這種傳統的文化底蘊也是深有同感,十分注重山水間的完美融合,在藝術文化上表現得是尤為明顯。俄羅斯地域遼闊,跨越歐亞兩大洲,自然而然地融合了東西方兩種文化,古老的伏爾加河孕育了偉大的俄羅斯民族,而勤勞智慧的俄羅斯民族在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上,又創造了浪漫獨特的俄羅斯風情與燦爛的文化和藝術。
  • 世界上最著名的十大山脈
    2、崑崙山脈崑崙山脈,又稱崑崙虛、中國第一神山、萬祖之山、崑崙丘或玉山。是亞洲中部大山系,也是中國西部山系的主幹。該山脈西起帕米爾高原東部,橫貫新疆、西藏間,伸延至青海境內,全長約2500公裡,平均海拔5500-6000米,寬130-200公裡,西窄東寬,總面積達50多萬平方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