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郭
藝術源於生活,曾經炙手可熱的"中國合伙人"電影,是俞敏洪創業史的原型。影片中的意見衝突並不完全是一種藝術上的轉變。俞敏洪知道合夥經營有多難,所以現在他承認不會投資合伙人的生意。對企業家來說,夥伴關係可以整合資源並有效地取得成功。但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面對巨大的經濟利益和權力分割,很容易走向相反的、分開的道路,最終企業也會被分散。現在餐飲業的朱曉霞和王慧敏,就處於這樣的尷尬境地。
都說"三個女人一臺戲",但朱曉霞和王慧敏兩個人卻是一場大戲。她們都是獨立的女企業家。見面後,她們互相欣賞,多次合作。其中,合作規模較大的是小南國和眾美聯。小南國成立於1987年,由王慧敏和朱曉霞擔任執行董事。眾美聯成立於2014年,被朱曉霞和王慧敏定位為中國最大的餐飲連鎖酒店綜合服務平臺。她們的願景是美好的,但現實卻是一個漫長的故事。
或許真的,也許真的是合久必分,懷揣著夢想的眾美聯,成為兩人斷絕的導火索。去年一年,朱曉霞和王慧敏先後4次上法庭。2月25日,小南國起訴眾美聯,凍結其2500萬元保證金。此案起因是貸款合同糾紛,目前已私下解決。4月2日,小南國起訴眾美聯,本案由借款合同糾紛引起;5月5日,王慧敏狀告眾美聯,發生民間借貸糾紛;5月24日,王慧敏以股東知情權糾紛為由起訴眾美聯。
不僅如此,王慧敏目前已向董事會申請免去朱曉霞的職務。王慧敏與朱曉霞的分道揚鑣,在業內被普遍視為金錢和權力的問題。神仙爭霸一時,企業發展卻陷入瓶頸。王慧敏對網絡非常謹慎,選擇和朱曉霞創立眾美聯,也是無奈下的選擇。隨著團購的普及,生意受到衝擊。但直到2012年下半年小南國才有選擇地少量嘗試與團購網站的合作。2013年,王慧敏決定攜手網際網路項目探索O2O,在"抱團取暖、應對寒冬"的口號下,眾美聯應運而生。眾美聯的商業模式主要是整合餐飲品牌,靠"刷單"生存。
在這個平臺上,所有的經營都歸結為一個,企業就是市場,這是很難長期維持的。朱曉霞要建設眾美聯,朱曉霞打造眾美聯,本質是為了小南國能夠憑藉網際網路的契機,從而走出發展瓶頸期。由於未能達到預期,小南國不僅沒能走出瓶頸期,反而逐漸變得孤獨。為了及時止損,2016年,小南國關閉了486家門店。然而,商店關閉是一個緩衝,業績仍處於低迷狀態,2018年虧損7959.6萬元。
損失近8000萬,給表現出一點浮躁的小南國帶來了觸動。然而,卻沒有拉回朱曉霞和王慧敏的姐妹情誼,雙方反而經常發生訴訟糾紛,去年對薄案的審理次數,已達4次。在巨大的經濟利益和權力分裂面前,姐妹情誼可以說是粉碎了。2018年,小南國一直深陷負面情緒狀態。
不僅訴訟還在繼續,最高管理團隊也陷入混亂,為兩位有權勢的女性成為陌生人開闢了道路。如今,雙方的官司不斷,只能說是一種延續。由此可見,無論是兄弟合夥經營,還是姐妹合夥經營,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事情,能夠磨合成功的會成就一段佳話,磨合失敗的則會成為令人反思的一個故事。
其實,做企業總會遇到各種人、財、權的問題,企業高層間的內訌和官司常有發生,企業掌舵人的每一次戰略層面的選擇都會對品牌造成巨大的影響,希望各方面能力都不弱的小南國,從這場風暴中平穩駛出,繼續在餐飲之海中航行。
(本文系爾東商業觀察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作者及來源於百家號爾東商業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