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餐飲淨雅關店與小南國「抱團過冬」

2020-12-22 中國網財經

  湘鄂情

  2013年虧損5.6億元

  2014年8月,湘鄂情更名為「中科雲網」,徹底拋棄餐飲業

  金錢豹

  2013年稅前虧損為2.23億

  2014年稅前虧損2.08億元

  2015年以2.53億港元「賣身」嘉年華國際,相比此前15億的估值大大縮水

  俏江南

  上市未果,三次易主,估值遭受腰斬

  小南國

  2013年淨利潤107萬元、2014年淨利潤56.60萬元、2015年虧損達9324萬元

  高端餐飲淨雅、小南國正在「抱團過冬」。日前,高端餐飲淨雅大酒店北京最後一家門店(學院路店)關停,不過其輕資產轉型之路已經開啟。淨雅集團總經理張桂君向新京報記者透露,傳統門店未來將全部關停,僅在各地保留1-2家精品小店。同時將和小南國品牌開啟網際網路家宴項目,主打宴席外送服務,促進品牌轉型升級。

  「缺乏勇氣改變,品牌瀕臨死亡」

  被稱為「魯菜盟主」的淨雅創辦於1988年山東威海,主營活海鮮,鼎盛時期在全國開設26家門店,其中北京就有6家。

  作為高端餐飲業的標杆,淨雅金牌門店,曾經光菜品的客單價就是600~1000元,配同比例酒水,人均消費接近2000元,單桌消費動輒過2萬。曾擁有22家全資控股公司,經營橫跨山東、北京、遼寧、河南四地區,在2011年總資產就已超過18億元。

  然而隨著「國八條」發布,高端餐飲遇冷,淨雅營收出現斷崖式下跌。當時高層並沒有及時作調整,反而是抱著觀望狀態。淨雅高層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集團高層錯判認為,高端餐飲市場不會就此被一棍子打死,淨雅大酒店多年的品牌積累和經營思路不能輕易否定,政府招待和商務招待未來還是淨雅大酒店的主要收入點」。

  等到意識到非轉不可的時候,顯然已經遲了。儘管嘗試開發新品牌「麼豆撈」,還收購經濟型火鍋品牌、地鐵餐飲公司,收購團膳、低端中餐、機場餐飲等餐企,投資「天天見面」地鐵餐車,但並未挽救頹勢。2016年伊始,關於消費者會員卡失效、員工討薪等糾紛問題,拉開了淨雅關店的序幕。

  張桂君表示因受傳統思維局限、缺乏勇氣改變,導致淨雅這個28年的餐飲品牌瀕臨死亡。

  與小南國合作,轉型網際網路輕資產平臺

  張桂君稱,目前淨雅正積極推進項目,擬以物業、人員等入股,成立新公司來清償拖欠員工工資,同時會員卡儲值均可在新平臺中使用。

  上海小南國的境遇同樣不容樂觀,儘管採用了調整菜品、直接降價、團購、打折的形式降低人均消費,但效果並不理想。在2011、2012年連續兩年淨利潤過億的情況下,2013年淨利潤僅有107萬元,2015年更是虧損達9324萬元。這或是二者抱團合作的背景。

  據張桂君介紹,在網際網路家宴基礎上,淨雅與小南國憑藉各自的品牌資源和市場資源,利用社會資源將物流、生產、加工、銷售對接,最後將做成網際網路輕資產平臺。

  ■ 延展

  高端餐飲至今未走出困局

  2012年來高端餐飲業績斷崖式下降,湘鄂情、小南國、俏江南、淨雅、順峰、金錢豹等無一例外都遭遇寒流。

  具有「國內餐飲第一股」之稱的湘鄂情在2013年巨虧5.6億後,開始尋求改變轉型,在環保、影視、科技等多個領域搖擺。2014年8月,湘鄂情更名為「中科雲網」,徹底拋棄餐飲業。

  另一高端餐飲代表「金錢豹」曾經也為上市雄心勃勃。2011年歐洲最大的私募股權投資集團安佰深以15億元完成對金錢豹的收購。

  隨後政策的變化使得金錢豹急轉直下,2015年其以2.53億港元「賣身」嘉年華國際,相比此前估值大大縮水。

  一直上市未果的俏江南,也在三次易主之後估值遭受腰斬。

(責任編輯:張潔欣)

相關焦點

  • 盤點小南國、淨雅、蘇浙匯等高端餐飲子品牌拓展情況
    受制於三公、反腐等政策的外部影響,以及綠茶、外婆家等「快時尚」性質餐飲的內部衝擊,國內的高端餐飲行業持續低迷。為走出行業寒冬,高端餐飲除了放緩門店拓展計劃外,紛紛「放低身段」推副牌,下沉到購物中心,分食大眾餐飲市場。   除部分高端餐飲以主牌身份下沉二三線城市拓展之外,更多的高端餐飲品牌選擇推副牌躋身購物中心。
  • 國際天食(03666.HK)創始人與執董「決裂」 殃及小南國?
    此前,隨著國八條的出臺,湘鄂情、小南國、淨雅、金錢豹等主打高端定位的餐飲品牌開始沒落,失去了「三公消費」這一重要收入來源,轉型成了高端餐飲的唯一出路。   在尋找轉型之路的過程中,王慧敏率領著小南國,而朱曉霞掌舵著向陽漁港,抱團取暖以圖度過寒冬。
  • 上海小南國等中高端餐飲轉身 大眾市場成新陣地
    富麗堂皇的中高端餐廳曾是上海的吸金能手,不過近幾年,冷清的市場迫使他們開始回歸大眾化。小南國餐飲控股有限公司(03666.HK)董事長王慧敏在2015年的股東大會上明確告訴她的投資者們,公司將由高檔餐飲轉為主力發展大眾化市場。高端餐飲不賺錢了麼?
  • 湘鄂情跨界小南國「下沉」 杭城高端餐飲酒店堅守還是離場
    與此同時,猶如壯士扼腕一般,杭城高端餐飲業在篳路藍縷的轉型之路上,也在頻頻出招,應對餐飲業的下半年市場。  高端市場「寒冬」  「餐飲大亨」  堅守還是離場?  與湘鄂情的選擇不同,另一家高端餐飲品牌小南國並沒打算改弦易轍。過去的一年很艱難,小南國關閉了8家門店,年度財報也出現了「巨變」:2013年營收13.86億元,同比增長了4%,而淨利潤僅67.1萬元,同比下滑了99.4%。  但在關店的同時,這家擅長烹製上海風味菜餚的餐飲集團也開出了19家新店,其中7家用了一個新名字「南小館」,主營生煎、鍋貼、燒麥等經典上海小吃。
  • 商業特稿 小南國:看到了大眾休閒餐飲蓬勃發展的態勢
    近年來在高端餐飲發展放緩的背景下,小南國看到了大眾休閒餐飲市場蓬勃發展的態勢。 編者按:在商業地產的「黃金時代」之後,今年寒冬悄然而至。頂級奢侈品關店收縮,百貨門店頻頻關閉,大量同質化商業招商遇難題,零售市場噩耗連連。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未來的商業地產何去何從?
  • 小南國內訌:神仙打架,品牌遭殃
    從抱團到決裂2013年,上海小南國的王慧敏與向陽漁港的朱曉霞已經在中國餐飲業裡頗有名氣,兩個美麗能幹的女企業家相遇後,彼此賞識,在中國飯店協會的助力下,共同謀劃餐飲行業未來發展方向,整合資源,創立了中國最大的餐飲酒店產業鏈整合服務平臺——眾美聯。
  • 高端餐飲小南國去年純利跌99.4% 轉型仍然步履維艱
    高端餐飲小南國的轉型仍然步履維艱。小南國發布去年業績,2013年實現營收13.86億元,同比增長4%;淨利潤67.1萬元,同比下滑99.4%。小南國方面表示,營收增長主要得益於新餐廳的增長,淨利潤下降主要由於同店銷售下降10%以及關閉門店的一次性衝銷。另外,除了已有的四個中式餐飲品牌,小南國也開始進入蛋糕烘焙和西餐領域,以「利用低谷進一步搶佔市場佔有率」。
  • 小南國驚變 兩個餐飲女商人的決裂
    公司 小南國驚變 兩個餐飲女商人的決裂2019年6月7日 10:27:14智通財經網本文來自 大摩財經。國際天食這個名字略顯陌生,但實際上它就是知名餐飲企業小南國。現年64歲的王慧敏即小南國的創始人。小南國最早成立於上世紀80年代末,由王慧敏、王慧莉姐妹創辦於上海,2012年在香港上市。2017年,小南國的上市公司簡稱更名為國際天食,從品牌運營轉型為餐飲品牌運營集成平臺,現在旗下包括上海小南國、南小館、慧公館等多個餐飲品牌,2018年底共有99家餐廳。
  • 小南國驚變,兩個餐飲女商人的決裂
    兩位餐飲女老闆的六年「閨蜜情」破裂了。國際天食(3666.HK)即將在6月28日召開特別股東大會,討論罷免朱曉霞的董事職位。提出罷免朱曉霞的正是國際天食控股股東王慧敏。國際天食這個名字略顯陌生,但實際上它就是知名餐飲企業小南國。現年64歲的王慧敏即小南國的創始人。
  • 虧損近8千萬,小南國再陷內訌漩渦,遭殃的是誰?
    從抱團到決裂2013年,上海小南國的王慧敏與向陽漁港的朱曉霞已經在中國餐飲業裡頗有名氣,兩個美麗能幹的女企業家相遇後,彼此賞識,在中國飯店協會的助力下,共同謀劃餐飲行業未來發展方向,整合資源,創立了中國最大的餐飲酒店產業鏈整合服務平臺——眾美聯。
  • 鄭州「淨雅大酒店」更名後,「新淨雅」為何未獲新生機?
    ——那則「在淨雅遇見王菲」的廣告,曾轟動了整個餐飲圈。不曾想,剛來1年的它還沒站穩腳跟,就遇見了2013年的那場高端餐飲行業的寒冬。2016年,淨雅大酒店揮淚關店。2017年,「新淨雅烹小鮮」來了。從此餐飲業關於「新淨雅烹小鮮」是新接盤者還是原店重生的猜測接連不斷。
  • 上海小南國餐飲與中糧集團合作
    4月17日,上海小南國餐飲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小南國)與中糧集團旗下中國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食品),在上海中心舉行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籤約儀式暨「中糧全產業鏈食品指定合作店」授牌揭幕儀式。此次戰略合作是中國食品作為多品類餐飲食材供應商與餐飲經營者的高度緊密聯合之舉,共同為消費者提供安全、營養、美味、健康的食品。
  • 【解密】小南國的多業態與o2o的轉型探索
    2014年1月小南國正式對外宣布啟動戰略調整,實施「多品牌集約複製」策略,即借原有的規模、總部集約化優勢,將機會向多方向延伸,開拓更年輕的市場。小南國以中餐連鎖為核心產業,同時涉足SPA連鎖、日式燒烤連鎖、日式拉麵連鎖、港式甜品連鎖及酒店管理等多種業態。
  • 「新淨雅」難獲新生機?
    「新淨雅」兩家門店都已暫停營業    在鄭州,提起「新淨雅」,人們往往會想起淨雅大酒店和它曾經的高光時刻——那則「在淨雅遇見王菲」的廣告,曾轟動了餐飲圈。    沒想到,剛來一年的它還沒站穩腳跟,就遇見了2013年的那場高端餐飲行業的「寒冬」。    2016年,淨雅大酒店揮淚關店。
  • 中高端餐飲市場集體遇阻,小南國能否借「南小館」化解發展阻力?
    從2014年7月起,本土高端餐飲集團「湘鄂情」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中科雲網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來以大數據業務為重。人們丈量了一下從舌尖到雲端的跨度,不僅暗自驚嘆。由於眾所周知的公務消費限制和成本上升,湘鄂情坦承公司在2013年經歷了史上最嚴重的虧損,轉型迫在眉睫。
  • 全聚德推出兩個休閒簡餐副牌 小南國轉型成功
    自從 2012 年中紀委頒布「八項規定」嚴禁公款消費,高端餐飲業的日子就不好過了。不過從全聚德(需求面積:500-2000平方米)和小南國這兩家「代表性」高端餐飲企業最近發布的 2015 年年報看來,最艱難的日子似乎已經過去,它們一系列轉型嘗試初見成效。
  • 小南國王慧敏:餐飲應與時俱進 網際網路化自己要主導
    對於餐飲行業來說,「民以食為天」這句話,曾經意味著市場無憂,但是現在卻問題重重。儘管,在今年1~4月全國餐飲收入以8482億元實現同比增長10%,但此前,整個餐飲行業已整整一年處在負增長的狀態下。也許有些人以為餐飲行業又可以高枕無憂了,可真實情況並非如此。
  • 小南國專訪:未來餐飲企業必須走集團化發展之路
    在小南國看來,餐飲企業之所以必須走集團化發展之路,一是因為中國市場多樣化,餐飲行業受類似三公消費、禽流感等政策和自然因素的影響巨大,因此從規避風險角度來說一定要做多產業、多品牌經營;其次,也可以借集團化發展來增加消費者對品牌的粘性。   而在市場動蕩時期,加大大眾餐飲的比例,無疑也將使小南國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不過,小南國對比並不畏懼。
  • 小南國去年獲得了盈利,關店以及引進別人家的品牌都起了作用
    經歷了前幾年微薄的利潤和去年的虧損,小南國餐飲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南國)業績終於有所恢復。2016 年小南國的總收入為 20 億人民幣,略微下降了 1.7%。好消息是轉虧為盈,淨利潤 3425 萬人民幣。去年同期則虧損了 9841 萬元。
  • 2016年小南國轉虧為盈 得益於關店以及引進西餐品牌
    經歷了前幾年微薄的利潤和去年的虧損,小南國餐飲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南國)業績終於有所恢復。   2016 年小南國的總收入為 20 億人民幣,略微下降了 1.7%。好消息是轉虧為盈,淨利潤 3425 萬人民幣。去年同期則虧損了 9841 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