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鄂情
2013年虧損5.6億元
2014年8月,湘鄂情更名為「中科雲網」,徹底拋棄餐飲業
金錢豹
2013年稅前虧損為2.23億
2014年稅前虧損2.08億元
2015年以2.53億港元「賣身」嘉年華國際,相比此前15億的估值大大縮水
俏江南
上市未果,三次易主,估值遭受腰斬
小南國
2013年淨利潤107萬元、2014年淨利潤56.60萬元、2015年虧損達9324萬元
高端餐飲淨雅、小南國正在「抱團過冬」。日前,高端餐飲淨雅大酒店北京最後一家門店(學院路店)關停,不過其輕資產轉型之路已經開啟。淨雅集團總經理張桂君向新京報記者透露,傳統門店未來將全部關停,僅在各地保留1-2家精品小店。同時將和小南國品牌開啟網際網路家宴項目,主打宴席外送服務,促進品牌轉型升級。
「缺乏勇氣改變,品牌瀕臨死亡」
被稱為「魯菜盟主」的淨雅創辦於1988年山東威海,主營活海鮮,鼎盛時期在全國開設26家門店,其中北京就有6家。
作為高端餐飲業的標杆,淨雅金牌門店,曾經光菜品的客單價就是600~1000元,配同比例酒水,人均消費接近2000元,單桌消費動輒過2萬。曾擁有22家全資控股公司,經營橫跨山東、北京、遼寧、河南四地區,在2011年總資產就已超過18億元。
然而隨著「國八條」發布,高端餐飲遇冷,淨雅營收出現斷崖式下跌。當時高層並沒有及時作調整,反而是抱著觀望狀態。淨雅高層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集團高層錯判認為,高端餐飲市場不會就此被一棍子打死,淨雅大酒店多年的品牌積累和經營思路不能輕易否定,政府招待和商務招待未來還是淨雅大酒店的主要收入點」。
等到意識到非轉不可的時候,顯然已經遲了。儘管嘗試開發新品牌「麼豆撈」,還收購經濟型火鍋品牌、地鐵餐飲公司,收購團膳、低端中餐、機場餐飲等餐企,投資「天天見面」地鐵餐車,但並未挽救頹勢。2016年伊始,關於消費者會員卡失效、員工討薪等糾紛問題,拉開了淨雅關店的序幕。
張桂君表示因受傳統思維局限、缺乏勇氣改變,導致淨雅這個28年的餐飲品牌瀕臨死亡。
與小南國合作,轉型網際網路輕資產平臺
張桂君稱,目前淨雅正積極推進項目,擬以物業、人員等入股,成立新公司來清償拖欠員工工資,同時會員卡儲值均可在新平臺中使用。
上海小南國的境遇同樣不容樂觀,儘管採用了調整菜品、直接降價、團購、打折的形式降低人均消費,但效果並不理想。在2011、2012年連續兩年淨利潤過億的情況下,2013年淨利潤僅有107萬元,2015年更是虧損達9324萬元。這或是二者抱團合作的背景。
據張桂君介紹,在網際網路家宴基礎上,淨雅與小南國憑藉各自的品牌資源和市場資源,利用社會資源將物流、生產、加工、銷售對接,最後將做成網際網路輕資產平臺。
■ 延展
高端餐飲至今未走出困局
2012年來高端餐飲業績斷崖式下降,湘鄂情、小南國、俏江南、淨雅、順峰、金錢豹等無一例外都遭遇寒流。
具有「國內餐飲第一股」之稱的湘鄂情在2013年巨虧5.6億後,開始尋求改變轉型,在環保、影視、科技等多個領域搖擺。2014年8月,湘鄂情更名為「中科雲網」,徹底拋棄餐飲業。
另一高端餐飲代表「金錢豹」曾經也為上市雄心勃勃。2011年歐洲最大的私募股權投資集團安佰深以15億元完成對金錢豹的收購。
隨後政策的變化使得金錢豹急轉直下,2015年其以2.53億港元「賣身」嘉年華國際,相比此前估值大大縮水。
一直上市未果的俏江南,也在三次易主之後估值遭受腰斬。
(責任編輯:張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