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南國王慧敏:餐飲應與時俱進 網際網路化自己要主導

2020-12-19 贏商網

  在過去傳統商業時代,只要餐飲企業生產什麼,顧客就吃什麼,現在的話語權完全轉到了顧客手裡。顧客到餐廳來消費,只有三個理由:見到食物,第一眼有驚喜;吃到嘴裡有更大驚喜;結帳買單的時候,還有想不到的驚喜。

  你有沒有想過,今天的顧客為什麼要到你的餐廳來消費?

  對於餐飲行業來說,「民以食為天」這句話,曾經意味著市場無憂,但是現在卻問題重重。儘管,在今年1~4月全國餐飲收入以8482億元實現同比增長10%,但此前,整個餐飲行業已整整一年處在負增長的狀態下。也許有些人以為餐飲行業又可以高枕無憂了,可真實情況並非如此。

  轉型,靠傳統思維走不通

  過去一年,陷入低迷的餐飲企業在做什麼?就是求生、求存,那麼方式又是什麼?

  聽到很多同行在說:轉型、抱團。但是,今天的市場發生了巨大變化,消費者習慣已經完全改變,我們還在講抱團,沒有用。

  還有就是轉型,有的是把原先上千平米的店改頭換面,變成賣大眾餐飲;有的原本是正餐又開始賣快餐了;有的延長營業時間,增加早晚餐外送以及下午茶;有的發展多種品牌,進駐城市綜合體;有的向海外市場拓展。那麼,這些轉型能解決餐飲行業的困境嗎?

  舉個例子,原本做人均消費200元的,若只是把菜單換去做人均100元的餐廳。那麼,你的目標顧客明確了嗎?顧客的期望值清楚嗎?對餐廳提供的服務和菜品的定位足夠清晰嗎?若這些商業模式的問題都沒有解決好,所謂的轉型,只會把自己更加速拖垮。

  餐飲行業正進入瓶頸期,傳統轉型不賺錢,又沒有可持續發展的出路,餐飲行業究竟往哪裡走?從思維上,我覺得應該從兩方面思考未來的發展戰略:第一,我們顧客的訴求發生了什麼變化?第二,在網際網路時代下,餐飲行業如何與時俱進?

  先談顧客。在過去傳統商業時代,只要餐飲企業生產什麼,顧客就吃什麼。現在是網際網路時代,市場真正進入到「顧客為王」階段,話語權掌握在顧客手裡。

  顧客能夠非常便捷地獲取海量信息,口碑、菜品、其他人的評價、價格等,選擇越來越豐富。你有沒有想過,今天的顧客為什麼要到你的餐廳來消費?

  我認為顧客需要三個理由:第一,看到食物的第一眼有驚喜;第二,吃到嘴裡有更大驚喜;第三,結帳買單的時候,還有想不到的驚喜。你現在需要反思的是,自己生意冷清,是否滿足了這三個條件,哪怕只是其中的一種。

  另外就是怎樣與時俱進。從客觀環境來看,未來房租、人工成本只會越來越高,我們一定是需要一些創新的商務模式來降低成本和提升銷售額,而不是改改菜單這麼簡單。

  比如說,我們吃飯,難道一定要坐著吃?能不能做一家站著吃的餐廳?既可以減少餐廳面積,還能提高翻臺率。再比如,我們做中餐,一定要做300個菜的大中餐嗎,消費者真的需要這麼多的選擇嗎?是不是可以逐漸減少為200個菜、100個菜甚至只做60個拿手菜?既能讓菜品更專業,還能大幅降低人工成本。

  今天的消費者已經進入細分時代:以前,消費者因為某一個餐飲品牌去品嘗食物,現在變為因為想吃某一個菜系去選擇一家餐廳。未來的走向一定是做更簡單、更專業、更有特色的餐飲。

  如果一個餐飲企業沒有認清這個形勢,不論你做什麼樣的傳統轉型,都事倍功半,甚至徒勞。

  網際網路化,自己要主導

  把「顧客為王」定義為餐飲企業的一種戰略後,接下來的事情就是怎樣服務這個戰略。從小南國的運營探索以及我的思維角度,我認為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是網際網路思維;第二是行業資源共享;第三是整合。

  首先,傳統時代中,我們每一個餐飲企業都是單打獨鬥,彼此基本是不通往來,至今沒有出現一家像電商行業那樣的寡頭,更何談要走出國門參與世界競爭;

  其次,在網際網路時代,儘管現在一些企業說通過APP、O2O等手段進行了所謂的網際網路化,但沒有在本質上改變餐飲行業的產業模式,而一些網際網路企業反而成了餐飲行業裡的「分食者」。

  問題出在哪裡?我認為作為餐飲行業的主力經營者—我們,自己沒有認識到怎麼做網際網路。網際網路化不是說我們自己開發個APP就叫網際網路了。而是說讓自己的思維網際網路化,並把網際網路作為一種工具,為我所用。

  假如我們自己不改變,我們的行業就會被網際網路企業顛覆,如果,餐飲行業也出現一個「攜程」,那就等於掌握我們的錢袋子,餐廳就變成了網際網路企業的代工廠 。

  因此我最近正在發起餐飲行業的資源整合平臺,這個平臺的理念就是把餐飲行業裡所有的上下遊、供應商、餐飲企業整合在這個平臺上進行資源共享。

  舉個例子,我們的小南國若是創造了一個好的生意模式,我自己可以在上海做,要是在別的城市,則完全可以交給當地的有實力的餐飲企業來經營或是管理,反之,我們小南國也可以通過加盟或是代運營方式做其他餐飲企業的品牌。

  這樣做的好處,就是有效降低新城市開拓成本,有效避免消費者對品牌不熟悉等現象,同時幫助彼此開展本地市場拓展,甚至在統一採購食材、統一租約商鋪時,由於量化而大舉降低成本。

  網際網路思維的重要特點是開放和人性化,通過搭建這樣的一個平臺,我們的餐飲行業就能夠擺脫過去的傳統發展模式,變成資源集中優化、資源利益共享化的新型產業模式。

  關於整合,除了上述用網際網路進行行業內部整合之外,另一個思維是跨界整合。最近我們做了一個「樂扣樂扣(LOCK&LOCK)日」,是我們和韓國樂扣樂扣公司共同發起的。

  這個活動內容就是,凡到小南國門店用餐的顧客,就有機會免費獲贈樂扣樂扣提供的保鮮餐盒,並將剩餘飯菜打包回家。這種不同行業的交互,是一個三方得利的整合:一方面樂扣樂扣品牌定向在中高端消費人群中傳播;另一方面小南國傳遞了自己的環保理念,而且創造了顧客驚喜;同時從顧客來說,得到了實惠。「樂扣樂扣日」事件也說明,「免費午餐」在未來一定會實現。

  中國餐飲行業會出現真正的巨頭企業,但不會是傳統模式裡的企業,一定是用網際網路思維來做企業,會利用網際網路這種工具,並深刻弄懂「顧客為王」訴求,以及能整合行業內外各種資源能力的餐飲企業。

本文轉載來自:億歐網,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

相關焦點

  • 小南國董事長王慧敏:餐飲業寒冬的出路
    若這些商業模式的問題都沒有解決好,所謂的轉型,只會把自己更加速拖垮。餐飲行業正進入瓶頸期,傳統轉型不賺錢,又沒有可持續發展的出路,餐飲行業究竟往哪裡走?從思維上,我覺得應該從兩方面思考未來的發展戰略:第一,我們顧客的訴求發生了什麼變化?第二,在網際網路時代下,餐飲行業如何與時俱進?先談顧客。在過去傳統商業時代,只要餐飲企業生產什麼,顧客就吃什麼。
  • 正餐女皇王慧敏 小南國董事長
    因為從新菜研發、採購供應、預製加工、訂購配送、門店管理等大項,到大廚燒菜手勢是由左至右或是相反、燒青菜的工人怎麼燒青菜、切菜的工人怎麼切菜等繁雜的工序開始,將總計266道正菜分解成1000多道中央廚房生產的預製品,牽涉到每天上萬件預製品的發貨。中式餐飲連鎖行業風雲變化,為確保公司優勢,小南國創辦人兼董事長王慧敏把招募到中國頂級的人才變成最重要的事。
  • 小南國創始人王慧敏發函要求罷免董事朱曉霞
    近日,知名上市餐企小南國鬧「內訌」了!   創始人王慧敏要求罷免董事朱曉霞。   一個白手起家,創立上市餐企小南國;另一個是「餐飲百強」向陽漁港的原董事長,兩人合作6年,共創眾美聯餐飲平臺,如今矛盾卻公開浮於水面。
  • 小南國董事長王慧敏:如何成為正餐女皇
    中式餐飲連鎖行業風雲變化,為確保公司優勢,小南國創辦人兼董事長王慧敏把招募到中國頂級的人才變成最重要的事。王說:「我知道自己的目標太大了,以我的能力不可能實現,所以我需要找到別人來幫我實現。我寧可手裡的股份越來越少,因為這意味著企業越做越大。」  舉例而言,新菜品評會模式在快消行業不稀奇,但在中餐正餐行業就很少見。
  • 小南國王慧敏:從五家桌子起家 每年去500家餐廳試菜
    上海黔香閣餐飲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建忠:從現在2013年我們推到2003年,在上海灘的餐飲你已經找不出幾家了。你推到1993年更是寥寥無幾,再往前推十年,可能基本就沒了。   開啟了這個餐飲神話的人,就是她—王慧敏。很少有人能看出,她今年已經57歲了。而就是這個女人,卻有一個讓公司裡很多人幾乎崩潰的習慣。
  • 小南國王慧敏創業記:五張小桌子起家 吃也是一種受罪
    上海黔香閣餐飲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建忠:從現在2013年我們推到2003年,在上海灘的餐飲你已經找不出幾家了。你推到1993年更是寥寥無幾,再往前推十年,可能基本就沒了。  開啟了這個餐飲神話的人,就是她—王慧敏。很少有人能看出,她今年已經57歲了。而就是這個女人,卻有一個讓公司裡很多人幾乎崩潰的習慣。
  • 小南國驚變 兩個餐飲女商人的決裂
    國際天食這個名字略顯陌生,但實際上它就是知名餐飲企業小南國。現年64歲的王慧敏即小南國的創始人。小南國最早成立於上世紀80年代末,由王慧敏、王慧莉姐妹創辦於上海,2012年在香港上市。2017年,小南國的上市公司簡稱更名為國際天食,從品牌運營轉型為餐飲品牌運營集成平臺,現在旗下包括上海小南國、南小館、慧公館等多個餐飲品牌,2018年底共有99家餐廳。
  • 小南國驚變,兩個餐飲女商人的決裂
    兩位餐飲女老闆的六年「閨蜜情」破裂了。國際天食(3666.HK)即將在6月28日召開特別股東大會,討論罷免朱曉霞的董事職位。提出罷免朱曉霞的正是國際天食控股股東王慧敏。國際天食這個名字略顯陌生,但實際上它就是知名餐飲企業小南國。現年64歲的王慧敏即小南國的創始人。
  • 小南國(03666)董事會內訌:創始人王慧敏提出罷免執行董事朱曉霞
    公司小南國(03666)董事會內訌:創始人王慧敏提出罷免執行董事朱曉霞2019年5月31日08:15:00IPO早知道本文來自「IPO早知道」,本文觀點不代表智通財經觀點。國際天食對於不熟悉港股的朋友來說,可能是一個陌生的名字,但提起小南國,大家就會更熟悉一些。2017年,上海小南國餐飲控股有限公司宣布更名為國際天食集團有限公司。
  • 小南國:董事長王慧敏400萬元轉讓上海子公司20%股權
    6月9日,小南國餐飲控股有限公司宣布,公司的間接全資附屬公司上海小南國與公司董事長、執行董事兼控股股東王慧敏訂立股權轉讓協議。   根據股權轉讓協議,王慧敏將持有標的公司的20%股權轉讓給上海小南國,代價為王慧敏的原始投資成本400萬元。   同時,公告指出,股權交付手續完成後30日,上海小南國向王慧敏一次性支付上述款項。
  • 小南國(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慧敏:呼籲政策傾斜餐飲企業
    小南國(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慧敏:呼籲政策傾斜餐飲企業 2015-03-03 01:06
  • 上海知名餐飲品牌——小南國出品賞析
    說起小南國小南國創始人王慧敏,在1986年扔掉了國營企業的鐵飯碗,決定自己做生意。她在上海靠近北京路的長沙路上挑選了一個門面,那間門面房只有10平方米。然而,這間只能放得下四五張桌子的小店,卻為王慧敏贏得了第一桶金。幾年後,王慧敏決定開第二家小南國。
  • 中國餐飲變革的範例—小南國背後95%的工業化邏輯
    餐品工業化的小南國範例上海小南國是國際天食集團(香港上市公司)旗下的高檔中式正餐餐廳,其創始人王慧敏是中國餐飲行業的大姐大,社會兼職很多,她擔任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中國飯店協會副會長、世界中餐業聯合會副會長,上海市餐飲烹飪行業協會會長,可見王慧敏在中國餐飲業中的地位。
  • 小南國「內訌」!創始人要「踢」合伙人出局!
    近日,知名上市餐企小南國鬧「內訌」了!  創始人王慧敏要求罷免董事朱曉霞。  一個白手起家,創立上市餐企小南國;另一個是「餐飲百強」向陽漁港的原董事長,兩人合作6年,共創眾美聯餐飲平臺,如今矛盾卻公開浮於水面。  小南國管理層「內訌」,董事長要求罷免董事!
  • 小南國「內訌」 創始人要「踢」合伙人出局!
    一個白手起家,創立上市餐企小南國;另一個是「餐飲百強」向陽漁港的原董事長,兩人合作6年,共創眾美聯餐飲平臺,如今矛盾卻公開浮於水面。小南國管理層「內訌」,董事長要求罷免董事!近日,小南國創始人王慧敏向公司董事會發函,要求舉行股東特別大會,罷免朱曉霞作為小南國董事及董事委員會的所有職責。
  • 小南國發掘新增長點 上海小南國品牌將被邊緣化
    王慧敏稱,今年公司的戰略會轉型,「未來將會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引進各種餐飲品牌上,我們將從自創品牌的餐飲集團轉為餐飲品牌的經營者。」同時,王慧敏向記者透露,「上海小南國這個品牌未來在集團裡會越來越邊緣化。」
  • 上海小南國等中高端餐飲轉身 大眾市場成新陣地
    小南國餐飲控股有限公司(03666.HK)董事長王慧敏在2015年的股東大會上明確告訴她的投資者們,公司將由高檔餐飲轉為主力發展大眾化市場。高端餐飲不賺錢了麼?上海市餐飲烹飪行業協會內部人士告訴騰訊財經,這幾年八項規定對高端餐飲的影響可能不輸於任何一個行業。
  • 小南國總裁康捷:從投行到餐桌 想想也是醉了
    康捷用了近半年思考自己加入小南國的理由:第一,小南國的董事長王慧敏是公司的創始人,在過去2年和她接觸中,折服於她的企業家精神和個人魅力,而且她願意提供公司的平臺,給自己充分的管理授權;第二,公司所處的餐飲行業,儘管有近2.6萬億的市場容量,但沒有一家公司達到百億規模,市場缺乏一家領導型公司,小南國有這樣的可能;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小南國正在謀求上市,亟待一位懂資本市場遊戲規則的執行官
  • 小南國精品菜
    更多酒店餐飲管理請致電交流以及商務合作:請關注我的快手號掃描下面二維碼,分享酒店餐飲管理話題。小南國創始人王慧敏,在1986年扔掉了國營企業的鐵飯碗,決定自己做生意。她在上海靠近北京路的長沙路上挑選了一個門面,那間門面房只有10平方米。然而,這間只能放得下四五張桌子的小店,卻為王慧敏贏得了第一桶金。
  • 上海小南國餐飲與中糧集團合作
    4月17日,上海小南國餐飲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小南國)與中糧集團旗下中國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食品),在上海中心舉行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籤約儀式暨「中糧全產業鏈食品指定合作店」授牌揭幕儀式。此次戰略合作是中國食品作為多品類餐飲食材供應商與餐飲經營者的高度緊密聯合之舉,共同為消費者提供安全、營養、美味、健康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