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來自「翌得」app。
由「翌得」app的作者佔舒波老師原創。
舒波老師細緻地指出了BBC介紹杜甫某詩時落下的一句翻譯,並結合考試命題給出非常精彩的解釋。而且,文章的語言語音也很有趣。
下文是精華節選版,全文及舒波老師優美的英音朗讀,請移步「翌得」app。
你的朋友Jim來信了
假設你是紅星中學高三(1)班學生李華。你的英國朋友Jim最近對於中文詩歌非常感興趣,在郵件中提出希望你分享你最喜歡的中文詩歌。請給Jim寫封回信,向他介紹一首中文詩歌,內容包括:
1. 該詩歌的作者和名稱;
2. 說明該詩歌的內容;
3. 該詩歌對你的影響。
是不是為這個好題驚出一身冷汗。沒關係,本文為你準備了一篇精彩的中英文詩歌的譯解。
- 1 -
The Forgotten Line被漏掉的詩
英國國家廣播電臺BBC推出了一個紀錄片,叫作Du Fu - China’s Greatest Poet ,介紹了在中國的「詩聖」— 杜甫。在這部紀錄片之中,杜甫的詩都是怎麼呈現的呢?
大部分都是由在指環王裡面扮演甘道夫的Sir Ian McKellen用英式英語來朗讀的,例如《夢李白二首》、《春望》、《閣夜》。還有少量的是由這部紀錄片的主持人Michael Wood朗讀或者是引用的,例如《同諸公登慈恩寺塔》、《成都府》。當然了,他們朗讀的都是詩歌的英語翻譯版。
而整部影片之中,有一首詩BBC卻漏掉了其中一句詩句的英文翻譯。
從視頻的33:30開始,當主持人探訪成都的杜甫草堂的時候,一個可愛的中國小姑娘在鏡頭前朗讀了杜甫的一首著名詩歌。小姑娘讀得真的很不錯。隨著她的朗讀,BBC在影片中配上了這首詩歌的英文翻譯。我截取了3張圖片,放在了文稿之中,你來猜猜,讀得是杜甫的哪一首詩呢?讓我來為你朗讀一遍上面的英文:
The good rain knows its seasonWhen spring arrives, it brings life Dawn sees this place now red and wetThe flowers in ChengDu are heavy with rain. On a riverboat, a single fire bright通過觀看圖片和聽我的朗讀,你猜出來這是哪首詩了嗎?BBC漏掉的正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一句!這場春夜喜雨就成為了The Lost Rain on a Spring Night,春夜失雨。既然小姑娘讀得這麼好,不如我們試試給她配好這一句的英文翻譯吧!看著文稿,咱們一塊挽救這場春夜之雨。「風」,當然可以直接使用wind。除此之外,可以試著細化一下詩句所描寫的畫面。這塊兒的「風」是狂風暴雨的風,還是微風細雨的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要是狂風暴雨,那這首詩應該改名叫《春夜暴雨》了吧?當你把文字賦予畫面之後,就能找到另外一種翻譯的可能。我們把詩句之中的「風」字可以細化為「微風」,在英文中就可以使用breeze(n. 微風)。「隨」怎麼處理?這個字的直接理解就是「伴隨、隨著」,所以可以直接使用表示「伴隨」的with,這是直接使用詞彙的維度進行對應翻譯。除此之外,還可以使用語法來對應「伴隨」。你應該想到的是高中重要的語法點「非謂語動詞」,其中doing的形式就可以表示「伴隨」,所以「隨風」還可以寫成following the wind或者following the breeze。「夜」,是用evening還是night?誰更晚啊?evening的英英解釋是:time from sunset to bedtime,從日落開始就可以算evening,一直到睡覺的時候,中文可以翻譯成「晚上」。evening和morning、afternoon是相對的,一天之中的三個時段。而night的英英解釋是:the dark part of a day,所以很明顯night相對的是day,天亮了是day,天亮之前是night,night的中文可以翻譯成「夜晚」。因此evening和night之中,更晚的是night了。明白了這兩個詞的差別之後,用哪個更符合這裡的語境?通過對詩句所描述畫面的想像,就可以細化我們的翻譯。」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整個意境描述的是一種無聲的感覺,所以在選詞上肯定是怎麼安靜怎麼來。而且詩句叫做「隨風潛入夜」,也不叫「隨風潛入晚」吧。所以當然使用表示「夜」的night就可以了,它也比evening要更安靜。這塊咱就不用較勁說:evening不是從日落到睡覺嗎,我覺著自個兒疑似貓頭鷹轉世,深夜也不睡覺,非得熬到早上天亮了才睡覺,那我的evening也夠晚的了。首先,我想說,同學們得注意身體、注意休息啊。其次,沒有記載說人杜甫是個貓頭鷹轉世。「夜」咱們就使用night吧。說完了「夜」,再說說「潛入」怎麼翻譯?如果只是「進入」,那麼我們立即能夠想到的高中詞彙有go into或者是enter,都是直接翻譯為「進入」。可是如何能把「潛入」表達出來呢?這就需要的是對於「潛入」進行個人解讀,再通過你的解讀轉譯成合適的英語。這個解讀過程就非常主觀了,絕不只有一種方式。對照文稿,讓我們來學習一下「潛入夜」都能怎麼翻譯吧。「潛」字可以怎麼理解?意思就是:不是大搖大擺地,是秘密地,偷偷地。那麼就可以用secretly(adv. 秘密地、偷偷地)這個詞彙,將這個句子翻譯為it enters the night secretly就可以了。還有沒有別的解讀呢?那麼你就需要細化一下詩句所描述的畫面。想像一下,深夜之中的綿綿細雨,在建築屋簷的瓦礫,在城市街道的水窪,在挨家挨戶窗戶的玻璃,都留下了痕跡。但是它輕輕地緩緩地來,輕輕地緩緩地去,無聲無息。詩句中的雨水肯定不是霹靂吧啦轟隆隆的宣告自己的到啦吧!因此,輕輕地、緩緩地就可以是一種對於「潛」的解讀。那麼在英文上,使用softly(adv. 輕柔地),就可以把句子寫為it enters the night softly。還有什麼樣的解讀?「潛入」二字可能在什麼樣的語境中出現?「小偷潛入辦公室」,可能吧?你說有一種要做壞事,或者有一種鬼魅的感覺,詩句中的雨水潛入夜又不是要偷偷做壞事啊。你別著急,我先問你,「偷」動詞怎麼說?是不是steal?在英文中,steal這個單詞最被大家知道的意思是「偷、竊取」,它還有一個意思是「偷偷地或者悄悄地移動」。Watson Burton(伯頓·沃森),中文譯名叫華茲生,他專門出過一本對於杜甫詩歌的翻譯,叫做The Selected Poems of Du Fu 《杜甫詩選》,其中對這一句的翻譯就是it steals softly into the night。翻譯大師許淵衝先生也使用steal來翻譯這一句。「潛入」這倆字還可能出現在什麼語境中?「潛水員潛入海底」,這個也可能吧?「潛入」直接就可以使用dive(v. 下潛),這可是高中生必須知道的詞彙。在翻譯大師吳鈞陶先生的版本之中,「潛入夜」的翻譯就是diving and melting into the night。其中還使用到了一個同樣是高中生必須知道的詞彙:melt(v. 融化),這個詞彙的使用充分體現了吳鈞陶先生對於「入」這個字的個人解讀了。有雨水的夜晚,雨水也是夜晚的一部分,所以雨水在「潛」之後,又「融入」了夜晚。能看出來,翻譯一句詩的方法中,除了直接翻譯,細化詩歌所描寫的畫面以及加入個人解讀是對於我們高中生而言非常重要的翻譯方法。如果說吳鈞陶先生心中的畫面和個人解讀是雨水融入了夜晚,夜晚是畫面中先出現的主體,雨水是畫面中後出現的,出現之後就作為配角很好地和夜晚一起構成了這幅畫面,那麼洪業先生所理解的則是雨水成為了這幅畫面的主角,他使用了occupy(v. 佔據)來描述雨水和夜晚的關係,他的翻譯是「it smoothly occupies the night」。smoothly本來在高考英語中的意思是「平滑地、平整地、順利地、流暢地」,這裡用smoothly搭配occupy描寫出了雨水不聲不響慢慢滲透了整個夜晚。如果給這句詩所描述的畫面起一個題目,就再也不能叫做《夜晚》,只能叫做《夜雨》,主角變成了「雨」。在剛才最後兩個例子之中,已經發現個人解讀對於詩句翻譯的影響,有時候甚至能打破語言用詞的條條框框,「潛入」也並不一定使用動詞。翁顯良先生對於「隨風潛入夜」的翻譯是「Soft as the breeze, quiet as the night」。「隨」字的翻譯沒有使用with,「潛入」沒有使用enter或者其他動詞。直接通過兩個as建立了巧妙的類比。把雨水和微風直接建立了類比,它們都是soft輕柔的;把雨水和夜晚直接建立了類比,它們都是quiet安靜的。同樣體現了詩句所構建的意境。大師的翻譯果然是妙,但是我們暫時不需要去變得跟大師一樣。我們只需要完成中學階段對我們的英語要求就行了。通過對於六位國內外大師(宇文所安 Stephen Owen,華茲生 Watson Burton,洪業先生,翁顯良先生,吳鈞陶先生,許淵衝先生)的學習,再充分結合高考英語的難度要求,我給你凝練出3個簡單好用、適合所有水平的中學生的英語句子翻譯方法。直譯不用過多解釋,上面提到的with對應「隨」,enter對應「進入」,都屬於直譯。守法的意思是遵循語法之中的主謂賓關係。你有沒有發現杜甫的原句之中「隨風潛入夜」這一句是沒有主語的,主語是在第一句「好雨知時節」之中的「雨」。而剛才的翻譯都會把主語加全了,例如it enters the night softly之中的it。所以直譯的時候要注意梳理句子之中的語法。當直接翻譯卡住的時候,當找不到一個與字面直接對應的英文詞彙的時候,通過加入對於詩句中每個字的個人解讀,轉化成自個兒會的詞彙。例如「潛入」轉化為「偷偷地、悄悄地進入」,就可以寫出it enters the night secretly。通過對於詩句所描繪的畫面進行細化想像,就能找到更多翻譯的選擇。例如通過想像風的大小,由wind改為breeze來表達「微風」;通過想像雨來臨的狀態和聲響,由secretly改為softly來表達「潛入」。通過想像雨和夜的關係,由enter the night 改為smoothly occupies the night來表達出雨水是畫面的主角。這3個方法真的簡單好用,並且適合所有水平的中學生,讓你能寫出BBC都漏下的詩句!問題1:句子的主語是誰?「潤物細無聲」這些字如何遵守語法結構?句子的主語肯定還是「雨」,所以還可以用it來指代。句子的主語是「雨」,謂語動詞是「潤」,賓語是「物」,「無聲」可以處理為狀語,它是「雨潤物」的一種伴隨的狀態,就是「雨潤物」的時候,狀態是沒有聲音的。voice這個單詞的v來自於「嗡嗡」的聲音,後來用來形容人聲,例如唱歌比賽的節目《中國好聲音》就翻譯成The Voice of China,而不是The Sound of China。有一首著名的歌,由保羅·西蒙(Paul Simon)寫的Sound of Silence可不是只翻譯為《沒人說話》吧,它翻譯成了《寂靜之聲》,指的是一切都很安靜。因此,這句詩之中要使用的就是sound。如果「隨風潛入夜」的「隨」是「伴隨」,用with,那麼「無聲」,不正好就是「伴隨」的反義詞「不伴隨」麼?因為「不伴隨聲音」其實就是「此時沒有聲音」。因此直接翻譯為without a sound就可以了。It wets everything slowly and gently without a sound. 或者It falls and melts into everything slowly and gently without a sound.被BBC漏掉的詩和雨都被你找回來了,「春夜」不再「失雨」,「春夜」有「詩雨」。大師的翻譯用了什麼詞呢?下面的文稿之中我為你列出了2位大師對於這句的翻譯,請你閱讀。宇文所安Stephen Owen在他出版的The Poetry of Du Fu中對於「潤物細無聲」這句話的翻譯是:(it) moistens things finely, without a sound.洪業先生在他出版的Tu Fu: China’s Greatest Poet中對於「潤物細無聲」的翻譯是:(it) moistens everything with soft and silent blessings.大師畢竟是大師,對於寫出一個句子的翻譯有精妙的想法。回到高考英語,對我們的要求就是寫好每一個句子。詩歌的翻譯難度應該在所有你高中要翻譯的句子裡處於非常高的級別了,那麼我們只需要從大師身上學習,掌握這3個簡單好用、適合所有水平的中學生的英語句子翻譯方法,就既能完成高考的要求,把每一個英語句子寫好,也能跟大師有一點點相似的地方了。製作如此精良的紀錄片完全引發了外國朋友濃厚的興趣,你最好的朋友Jim知道你目前已經能把BBC漏下的詩句都寫出來了,他就希望你在中國詩歌方面多分享一些。假如,李華想跟Jim分享王之渙這首借景抒情的《登鸛雀樓》,怎麼寫一封完整的回信呢?這是我在《佔舒波高考英語高分作文》— 第一季 文學藝術15篇的第010篇,整個系列第一季圍繞向Jim介紹中國的文學藝術精心為你寫作例文15篇,涉及國畫、書法、京劇、武術、舞蹈、樂器、成語、詩歌、經典文學、高中必讀、書籍朗誦、中國作家、中國影片、中國紀錄片。配套我精心為你進行的英式英語朗讀,和例文慢速聽寫版音頻,以及例文核心詞彙表,將為你的高考英語寫作提供最直接最有效也最切實的幫助,歡迎你的學習,讓我們在「翌得」app再次相見!BBC, Du Fu: China’s Greatest PoetStephen Owen, The Poetry of Du FuWatson Burton, The Selected Poems of Du Fu洪業 Tu Fu: China’s Greatest Po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