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侃 的 精 讀

2021-02-23 坦腹齋

黃侃是我國近代著名的國學大師,語言文字學家,字季剛,與其師章太炎並稱為「章黃學派」。黃侃一生治學嚴謹,總結他的讀書之道,可用「批註圈點精讀書」來概括。


黃侃四十八歲像

黃侃讀書非常認真,喜歡隨手圈點,許多書都不止圈點一遍。他曾圈點《文選》數十遍,圈點《漢書》《新唐書》三遍。讀《清史稿》時,全書共一百冊七百卷,他從頭到尾一卷一捲地詳加批註圈點,絕不跳過。他曾說:「讀書貴專不貴博,未畢一書,不閱他書。二十歲以上,三十歲以下,須有相當成就;否則,性懦者流為頹廢,強梁者化為妄誕。用功之法,每人至少應該圈點書籍五部。」他如是說亦如是做。他每讀一書,一定從頭至尾,而且要標點並加批註。讀書時,必正襟危坐,一絲不苟。有時朋友來訪,與之縱談至深夜,客人走後,黃侃仍要坐在燈下校讀,讀完才就寢。黃侃讀過一部吳承仕的《經籍舊音辯證》,上面和作者商榷的批語就達400多條。

黃侃的學生陸宗達(著名語言學家、訓詁學家)回憶黃侃讀書的故事:「季剛先生有一次閒聊時問我,一個人什麼時候最高興?我說這個最高興,又說那個最高興。季剛先生說,這也不是,那也不是。那什麼是呢?季剛先生一笑,說是一本書圈點到最後一卷還剩末一篇兒的時候最高興!」

黃侃喜歡夜讀,他高度近視,但能寫蠅頭小字,不論是行書正楷,行格整齊,大小均勻,甚至天地頭寫滿了,連每行夾縫裡,也批些小字。對於重要的書籍,黃侃總是正襟危坐地點讀。每次讀書之前,記下啟卷時日,讀完,再記下時日。他讀書從不只是隨便翻翻,點讀數篇輒止。他讀清代著名經學家郝懿行的《爾雅義疏》,每篇幾乎都寫得滿滿的,認為郝氏不對的地方,他就寫一條「紅勒帛」貼在旁邊。黃侃這種批註圈點的讀書習慣,從不因人事、貧困或疾苦而改變。1913年,黃侃旅居上海,除夕之夜街上爆竹之聲通宵達旦,而他卻獨坐室內,精心研讀,不知睏倦。(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以下文章來源:人民網

在民國學人中有三個著名的「瘋子」,一個是被黃興稱之為「章瘋子」的章太炎,一個是劉師培,還有一個就是被稱作「黃瘋子」的黃侃。有意思的是,這三人不僅都是民國時期名重一時的國學大師,而且章太炎、劉師培與黃侃還是師生關係。這三個人的共同特點是,學問大,脾氣怪。其中黃侃的脾氣之大、性格之怪更是學界聞名,幾與他的學問成正比。

  黃侃素有章門第一高足之稱。

  1903年,18歲的黃侃以優異成績考入武漢文普通學堂,這所學校是湖廣總督張之洞創辦的新式中學。因父親與張之洞有舊,1905年,黃侃被官派至日本早稻田大學留學。1906年,章太炎流亡日本,擔任《民報》總編輯。章太炎是晚清和民國時期著名的國學大師,被胡適譽為「清代學術史的押陣大將」,于右任稱之為「中國近代之大文豪,而亦革命家之巨子也」。聽說章太炎流亡日本,許多中國留學生慕名前來求學,為滿足留學生的要求,章太炎創辦了「國學講習所」,宣講國學。錢玄同、朱希祖、周樹人(魯迅)、周作人、許壽裳、汪東、馬裕藻、沈兼士等人都是他日本講學時的弟子。黃侃就是在這個時期認識章太炎並投身章門的。

  關於黃侃與章太炎的相識,有不同的版本,有種說法很有戲劇性——據說一天晚上,章太炎正在民報寓所寫作,忽聞窗外響起譁譁之聲,接著從窗外飄進一股難聞的尿騷味,章太炎遂對著樓上破口大罵:哪個王八蛋,這麼沒教養,往樓下撒尿?罵聲未止,樓上衝出一青年與他對罵,兩人各不相讓,吵成一團。罵了不久,兩人竟然停下來互相攀談起來,此時樓上的青年才知道對方竟是大名鼎鼎的章太炎,兩人由此相識。比較可信的一種說法是,一次黃侃隨眾人往章處拜謁,看到章在牆上用大字寫著東漢戴良的四句話:「我若仲尼出東魯,大禹長西羌,獨步天下,誰與為偶?」黃覺得章為人太狂,恐難接近,萌生退意。後章在報上看到黃的文章,驚為奇才,投書約見,二人遂得以相識。

  兩人相識後不久,因生母病危,黃侃擬歸國侍親,章太炎對黃侃說:「務學莫如務求師。回顧國內,能為君師者少,君鄉人楊惺吾(守敬)治輿地非不精,察君意似不欲務此。瑞安孫仲容(詒讓)先生尚在,君歸可往見之。」見黃侃並未首肯,章太炎接著說,「君如不即歸,必欲得師,如僕亦可。」黃侃當即叩拜,遂對章太炎執弟子禮,從此受業於章氏,學業精進。章太炎對黃的學識十分激賞:「恆言學問進益之速,如日行千裡,今汝殆一日萬裡也。」

  1914年2月,章太炎從日本回國後因反對袁世凱稱帝,遭到軟禁,先囚於北京本司胡同,後又被軟禁於東城錢糧胡同。此時黃侃正接受北大之聘來京擔任教授之職,輾轉打聽到章氏下落,冒著生命危險前往探視。見章寂寞一人,主動要求留下來伴宿,同時請他講文學史。此時一般人避之惟恐不及,黃卻主動前來做伴問學,章深為感動。一連數月,黃早出晚歸,白天外出教書,晚上則師生秉燭談學。但一天深夜,警察卻強行把黃侃驅逐了出去,且不準其他客人來訪。章氏見黃被逼走,見客自由又被剝奪,憤而絕食,後在馬敘倫巧妙勸說下才放棄絕食。

  黃侃雖師從章太炎,但並不拘泥,他認為:「治學第一當恪守師承,第二當博綜廣攬。」黃侃有一句經典名言:五十之前不著書。這句話半個世紀後還在武漢大學校園中廣為流傳,成為他治學嚴謹的證明。黃侃生前,章太炎曾多次勸他著書立說,但黃不為所動。

  章氏門人無數,但最得意的弟子也僅幾人。據章門弟子吳承仕回憶,章晚年在蘇州時,一日閒話,說道:「餘門下當賜四王」,即「天王」黃侃、「東王」汪東、「北王」吳承仕、「翼王」錢玄同。半年後又封朱希祖為「西王」,合稱五大天王。其中黃侃最得章氏青睞,章稱其「清通之學、安雅之詞,舉世罕與其匹……」 羅常培上世紀40年代就把黃侃與章太炎並稱,認為「周秦古音之研究導源於宋,昌明於清,至章炳麟、黃侃乃總集前人之大成」。

  黃侃雖自視甚高,目中無人,但對老師章太炎卻執禮甚恭。這一對師生惺惺相惜,留下許多趣聞。「前中大教授黃季剛先生,為章氏最得意弟子,季剛先生事章氏恭謹又倍於他人,黃有弟子陳君,亦能傳其衣缽,主章家為西席,章氏以西席禮待之。每逢新年,季剛先生必詣章宅叩賀,至必行跪拜禮,黃叩章,陳又叩黃,章又向陳行禮。坐定,陳舉茶敬黃,黃敬章,章又敬其西席,如此循環不絕,家人傳為笑談。」(周黎庵《記章太炎及其軼事》)章氏《新方言》出版時,不請同輩,卻請黃侃為他寫《後序》,也足見其對黃的看重。

  黃侃病逝時,章太炎不勝悲痛,親為弟子撰寫墓志銘,稱其「尤精治古韻。始從餘問,後自為家法,然不肯輕著書。餘數趣之曰:『人輕著書,妄也。子重著書,吝也。妄不智,吝不仁。』答曰:『年五十當著紙筆矣。』」

  黃侃,祖籍湖北蘄州,1886年4月3日生於四川成都浙江會館。名侃,字季剛,晚年自稱量守居士。父黃雲鵠,字翔雲,進士出身,曾做過四川鹽茶道、成都知府,後官至四川按察使,為清二品大員和著名學者,一生著述繁多。黃父一生為官清廉,人稱黃青天。黃侃系庶出,其生母周氏原是黃家女僕,後被收為副室。黃雲鵠67歲時才生下黃侃,所以對這個小兒子視若掌上明珠。3歲就開始發蒙,教他背唐詩宋詞。4歲便延師教讀四書。黃侃從小聰穎好學,顯示出過人的才氣。黃雲鵠當年為生計到江寧尊經書院教書時,母親命他給父親寫信要錢,寫完信,黃侃在信後即興附了一首詩:

  父作鹽梅命,家存淡泊風;

  調和天下計,杼軸任其空。

  當時黃雲鵠的朋友山西布政使王鼎丞正客居江寧,無意中見到這首7歲孩子的詩作,大為驚嘆,當即將自己的愛女許配給了他。這便是黃侃的原配王夫人。黃父見到幼兒寫的家書,既激動又慚愧,遂和詩一首:

  昔曾司煮海,今歸食無鹽;

  慚愧七齡子,哦詩奉父廉。

  (轉引自鄧恩賢《黃侃傳》)

  此後,父子之間經常詩書唱和。9歲時,黃侃讀經日逾千言,過目不忘,一時被鄉人視為神童。父親給他寫信告誡道:「爾負聖童之譽,須時時策勵自己,古人愛惜分陰,勿謂年少,轉瞬即壯老矣。讀經之外,或借詩文以活天趣,亦不可忽。」10歲時,黃侃已讀完四書五經。父親雖四處奔波,但對他的教育卻特別重視,把自己從四川帶回來的幾十箱書集中在一個屋子裡,作為他讀書的地方,上題「歸學處」三個字。黃侃正是在這間小屋裡打下了堅實的國學功底。13歲時,父親病逝,母承父志,仍請人在「歸學處」課業,上完課時常常已是深夜,母親仍秉燭在外面等著。此時家中偏門已鎖,常常要翻山從小徑繞到大門回家,辛苦之極。母親恐他有畏難情緒,問道:「汝亦知求生之道乎?」黃侃深知母親苦心,慨然答道:「讀書而已。」


黃侃與夫人黃菊英及子女、女婿在量守廬故居合影

  1903年,黃侃以優異成績考入武漢文普通學堂。在孫中山等人影響下,此時的武漢已成為一個思想重鎮,《湖北學生界》和《漢聲》雜誌,成了宣傳進步思想、反抗清朝統治的重要陣地,文普通學堂則聚集了董必武、宋教仁、田桐等一批思想進步的熱血青年。近朱者赤,黃侃的思想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尤其鄒容的《革命軍》和陳天華的《猛回頭》《警世鐘》等進步書籍,給了他很大的觸動,他很快成為學生活動的積極分子,後終因參加反清的革命活動被學校開除。張之洞念他是故人之子,又是個難得的人才,便派他公費去日本留學。在日本期間,黃侃加入了中國同盟會。1908年因生母周孺人病危還家探親,遭到清政府通緝,次年逃回日本,繼續在報上鼓吹革命,先後發表《哀貧民》《哀太平天國》《專一之驅滿主義》和《討滿洲檄》等文章。1910年,在湖北革命黨人邀請下,黃侃回到老家蘄春組織孝義會,發表演說,鼓動革命,響應者達萬人。因系名門之後,又善演講,大家推他為首,稱他為黃十公子,儼然一名年輕的革命活動家。

  1911年7月,黃侃應約為《大江報》撰寫了一篇時評《大亂者,救中國之妙藥也》,引起廣泛震動,結果導致《大江報》被封,主編佔大悲被捕。10月10日,武昌首義,黃侃與黃興等人會於武昌,並參加軍政府工作。武昌首義失敗後,黃侃返蘄春老家組織「崇漢會」義兵,人數達二三千人,擬從背後襲擊馮國璋,解武漢之圍。因鄉紳告密,黃侃被迫再次出走。1912年1月8日,南京臨時參議院成立,黃侃當選為參議員。同年,黃侃出任上海《民聲日報》總編輯,邊辦報邊研究小學、經史等。旅居上海時,黃侃對辛亥革命後袁世凱的篡權進行了深刻反思,認為「……革命功成,實由民氣。民氣發揚,端賴數千載姬漢學術典柯不絕,歷代聖哲賢豪精神流注,俾人心不死,種性不亡。是以國祚屢斬而不殊,民族屢危而復振。且以已承父師之業,將欲繼絕學,存國故,植邦本,固種性。故自光復後,不欲與政事。平生興國愛族之心,一寄於文辭。欲持此為報國自請之具。」(黃焯《黃季剛先生年譜》)從此棄政從文,埋頭國學。這是黃侃一生的轉折點。

  黃侃是有名的孝子。

  生母周孺人去世後,因思念深切,黃侃特地請老友蘇曼殊畫了一幅《夢謁母墳圖》,自撰了一篇沉痛的悼文。章太炎在後面寫了一段文字:「蘄州黃侃少承父學,讀書多神悟,尤喜音韻,文辭澹雅,上法晉宋。雖以師禮事餘,轉相啟發者多矣。頗好大乘,而性少繩檢,故尤樂道莊周。昔阮籍不循禮教,而居喪有至性,一慟失血數升。侃之念母,若與阮公同符焉……」

  為生計所迫,黃侃經常四處奔波教學,隨行都會帶著一口棺材,一時成為時人談資,黃侃卻依然我行我素。這口棺材是黃父當年在四川做官時自製的,上面刻著他親撰的銘文,銘曰:「為子有一念忘親,為臣有一念忘君,為官有一念忘民,天地鑑察,鬼神式憑。俾爾後嗣,不能載寢載興。」這口棺材後因棺制太小留給了田夫人。田夫人系黃父正室,黃侃對田夫人視若生母,山西大學曾經請他做教授,但考慮到田夫人不服北方水土,不到一年時間便辭去了教席。1922年夏,田夫人去世,黃侃專門在日記中撰寫了慈母生平事略。文末曰:「孤苦蒼天,哀痛蒼天!孤黃侃泣血謹述。」每逢生母慈母生日忌日,必率家人設供祭祀,傷慟不已。

  黃侃學問既大且博,經、史、子、集幾乎無所不通,尤其在音韻、文字和訓詁方面學問精深,他在段玉裁十七部和章氏古音二十三部的基礎上,第一次提出古韻二十八部、古聲十九紐之說,並得到廣泛認可。1934年12月17日,錢玄同在師大月刊上發表《古韻二十八部音讀之假定》的論文,認為論古韻「截至現在為止,當以黃氏二十八部之說為最當」。

  黃侃學問大,脾氣也大,這一點很為時人詬病。周作人談到這位大師兄時,也頗有微詞:「他的國學是數一數二的,可是他的脾氣乖僻,和他的學問成正比例,說起有些事情來,著實令人不能恭維。」

  1908年前後,陳獨秀到東京民報社章氏寓所造訪,錢玄同和黃侃二人到隔壁迴避。陳章二人閒談時,談到清代漢學的發達,陳獨秀列舉戴、段、王諸人,多出在蘇皖,頗為蘇皖人自豪。後來話題轉到湖北,說湖北沒有出什麼大學者,正在隔壁屋子裡的黃侃突然跳出來反詰道:「湖北固然沒有學者,然而這不就是區區;安徽固然多有學者,然而這也未必就是足下。」陳獨秀聽了默然而去。10年後,黃侃到北大執教,陳獨秀時任文科學長,辦《新青年》,提倡新文學運動,風靡一時。一次在北大的章門弟子集體做詩,詠古今名人,陳獨秀說一句:「毀孔子廟罷其祀」,黃侃則對:「八部書外皆狗屁。」所謂八部書指《毛詩》《左傳》《周禮》《說文解字》《廣韻》《史記》《漢書》和《文選》。這句話流傳甚廣,以陳當初地位之尊,無端受此嘲弄自然大為不快,兩人從此結怨甚深。

  黃侃屬於守舊派,向來看不慣胡適等一批新派人物的做法,一有機會便冷嘲熱諷。一次黃侃當面責難胡適:「你口口聲聲要推廣白話文,為什麼偏叫胡適?而不是叫往哪裡去?」胡適十分尷尬。另一次,在宴會上相遇,胡大談墨學,黃侃甚為不滿,跳起來說:「現在講墨學的人,都有些混帳王八!」胡適大窘。黃又接著說:「便是胡適之尊翁,也是混帳王八!」胡適正要發作,黃卻笑道:「我不過是試試你,墨子兼愛,是無父也。你今有父,何是以談論墨子?我不是罵你,聊試之耳!」胡適一時氣得說不出話來,只得忍氣吞聲。(事見《黃侃傳》)

  即使對待同門好友,黃侃亦如此。周作人說他「攻擊異己者的方法完全利用謾罵,便是在講堂上的罵街」(周作人《北京大學感舊錄》)。1926年,錢玄同因妻子患病請假,臨時請黃侃來師大國文系任教授。當時系主任是吳承仕,後吳黃二人因小事發生齟齬,黃寫了一首諷刺詩,其中有「芳湖聯蜀黨,浙派起錢瘋」之句,無端遷怒錢玄同。1932年,黃錢二人在章太炎北京寓所相遇,黃侃因不滿錢玄同與胡適等人搞新文化運動,指著錢玄同道:「二瘋!我告訴你,你很可憐呀,現在先生來了,你近來怎麼不把音韻學的書好好讀,要弄什麼注音字母,什麼白話文……」錢聽了勃然大怒,拍著桌子吼道:「我就是要弄注音字,要弄白話文!混帳!」雙方吵成一團。經老師章太炎一番勸解才作罷。對這件事,錢後來在文章中是這樣寫的:「與季剛自己酉訂交,至今已二十有六載,平時因性情不合,時有違言……二十一年之春,於餘杭師座中一言不合,竟至鬥口。」

  更有甚者,黃侃甚至說錢玄同剽竊他的文章。黃侃去世後,《立報》曾刊登了一篇《黃侃遺事》,中間有一段文字:「黃以國學名海內,亦以罵人名海內,舉世文人除章太炎先生,均不在其目中也。名教授錢玄同先生與黃同師章氏,同在北大國文系教書,而黃亦最瞧錢不起,嘗於課堂上對學生曰,汝等知錢某一冊文字學講義從何而來?蓋由余溲一泡尿得來也。當日錢與餘居東京時,時相過從。一日彼至餘處,餘因小便離室,回則一冊筆記不見。餘料必錢攜去。詢之錢不認可。今其講義,則完全系餘筆記中文字,尚能賴乎?是餘一尿,大有造於錢某也。此語北大國文系多知之,可謂刻毒之至。」

  周作人曾把這篇文章寄給錢玄同,錢覆信說:「披翁(按黃侃在舊同門中,別號為披肩公)軼事頗有趣,我也覺得這不是偽造的,雖然有些不甚符合,總也是事出有因吧。例如他說拙著是撒尿時偷他的筆記所成的,我知道他說過,是我拜了他的門而得到的。夫拜門之與撒尿,蓋亦差不多的說法也。」(周作人《錢玄同的復古與反古》)

  以常人觀點看,黃侃有些做法簡直難以理喻。在北大執教時,黃侃曾借住在吳承仕家,二人既是章門弟子,又是朋友。黃侃恃才傲物,在課堂上經常放言無忌,一次被女生告到系主任吳承仕那裡。吳知道黃的脾氣,委婉地請他注意,一言不合,兩人便鬧翻了。不幸的是,這年七月,黃侃在北大讀書的長子念華突然病逝,念華年僅19,「性行和厚,能讀父書」,黃侃聞訊後悲痛欲絕,「思避地以殺其悲」(黃焯語)。也許因為悲傷過度,黃從吳宅搬走時,不僅不付房租,還在白色牆壁上用毛筆寫滿了許多帶鬼字旁的大字,畫了許多黑色叉叉,並在房梁上寫下「天下第一兇宅」幾個大字。吳向他索要房租時,他不僅拒不支付,還理直氣壯地說,再要房租,須還我兒來!吳只得作罷。

  馮友蘭說過一件趣事。一次黃侃有個學生在「同和居」請客,恰巧那天黃侃也在隔壁請客,聽到老師說話,學生趕緊過去打招呼,黃侃一見便對他批評起來。學生請的客人都到齊了,黃侃還不放他走,學生情急之下,便把飯店的人叫來,說今天黃先生在這裡請客的錢全都記到我的帳上。黃侃聽了大樂,便對學生說,好了,你現在可以走了。

  1929年冬,黃侃的老同學居正因參加反蔣活動被捕入獄,軟禁於南京湯山。因擔心受牽連,許多朋友都藉故躲開了,只有黃侃經常攜兒子去探望他。後來居正獲釋,當上了司法部長,黃侃反而避之不見,倒是居正經常到黃家探望。一天,居正不解地說,你怎麼不來我家了?黃侃說,朋友落難應該幫助,朋友得勢,何必相求。(事見《黃侃傳》)

  黃侃脾氣壞,自視高,自然得罪不少人,但惟獨對恩師章太炎執禮甚恭,汪闢疆說他「二十餘年間執弟子禮始終甚謹。」「『於並世老宿多譏彈』,惟於太炎先生,則始終服膺無間。有議及章先生者,先生心盛氣爭之,猶古道也。」 章太炎也稱他雖「性雖 異,其為學一依師法,不敢失尺寸。」 黃侃平時愛寫詩,經常請章審閱,黃侃對章的字紙都特別珍視,每獲得章信,便裱起來珍藏。章知道黃有此愛好,有時還特地為黃寫幾幅字,寫幾首詩,黃每有所獲便如獲至寶。1929年1月12日,章太炎六十大壽。當時章住上海,為祝賀老師生日,黃侃特地提前幾天趕往上海做準備,可見其至誠之心。

  黃侃信服的老師,除了章太炎,還有一位劉師培。劉師培生於揚州經學世家,兩歲開始就在父親督促下讀四書五經,20歲就開始著書立說,成就斐然。黃侃對他一度曾替袁世凱鼓吹復闢很不齒,但對他在經學上的成就十分欽佩。1916年與黃侃在北京見面時,劉將其關於《左傳》的研究著作出示給黃侃,黃讀後十分佩服,認為劉乃「曠代奇才」,對其過目成誦的才能尤為推崇。一次侄子黃焯問黃侃劉師培與章太炎哪一個讀書較多,黃侃不悅道:「汝何知?劉先生之博,當世殆無其匹。其強記復過絕人。」

  有一段時間劉師培失業在家,黃侃向蔡元培推薦他到北大任教,蔡以他曾經依附過袁世凱不肯聘任,黃侃則堅持說:「學校聘其講學,非聘其論政。何嫌何疑?」最終蔡接受了黃的意見,聘請了劉。

  劉三十多歲便患了肺病,1919年,劉師培肺病加劇,感到來日無多,一天悽然地對黃侃說:「吾家四世傳經,不意及身而斬。」黃侃安慰說:「君今授業於此,勿慮無傳人。」劉說:「諸生何足以當此。」「然則誰足繼君之志?」「安得如吾子而授之。」黃侃起身道:「願受教。」第二天果真帶著禮物前去拜師,扶服四拜,劉立而受之。(黃焯《黃季剛先生年譜》)

  劉師培去世前對黃侃說,「我一生應當論學而不問政,只因早年一念之差,誤了先人清德,而今悔之已晚。」劉師培去世次年,黃侃在武昌寫了一篇悼文《先師劉君小祥奠文》,中有「悲哉小子,得不面牆,手翻繼簡,涕淚浪浪!」之句。

  當時黃劉二人名氣相差無幾,且劉僅年長二歲,黃拜劉為師令許多人不解。連章太炎也不以為然:「季剛小學文辭,殆過申叔(即劉師培),何遽改從北面?」黃答:「予於經術,得之劉先生者為多。」

  黃侃特立獨行的性格也體現在教學方法和選拔弟子上。當年楊伯峻在北大求學時,向叔叔楊樹達請教如何學到真經。楊樹達對他說,要想學到真學問,一定要拜師,還指名要他拜黃侃。並對他說,要拜黃侃為師,一定要用紅紙包上十塊大洋作為拜師禮,而且要當面給他叩頭。受到新思潮影響的楊伯峻實在不習慣這種老派做法,顯得猶豫不決。叔叔便教訓他,過去拜師都這樣,只有這樣才能表示誠心,否則誰願意把自己十年苦讀學到的真學問教給你?後來楊伯峻照叔叔教的做了,黃侃果然十分高興,對他說,從今天起,你就是我的門生了。(事見《黃侃傳》)據說這樣拜黃侃為師的有十多人,黃侃也認真地給他們傳道授業解惑。

  據當時的北大學生馮友蘭回憶,黃侃「在堂上講書,講到一個要緊的地方,就說,這裡有個秘密,專靠北大這幾百塊錢的薪水,我還不能講,你們要我講,得另外請我吃飯。」(馮友蘭《我在北京大學當學生的時候》)雖然有些誇張,但卻頗能反映黃侃的豁達性格。

  黃侃教學不拘一格,常常利用郊遊吃飯喝酒的機會,暢談學問,海闊天空,於閒談中給學生莫大啟發。他講學也是天馬行空,沒有章法,講到哪裡算哪裡,但又處處都是學問,非一般人能理解。黃侃在北京時,經常陪同他遊玩的是孫世揚、曾緘二人,人稱「黃門侍郎」。孫世揚曾說:「先生好遊,而頗難其侶,唯揚及慎言無役不與,遊蹤殆遍郊坼,宴談常至深夜。先生文思駿發,所至必有題詠,間令和作,亦樂為點竄焉。」

  陸宗達因能喝酒能抽菸,深得黃侃喜愛,常和他一邊吃一邊論學,有時一頓飯要吃四五個小時,陸從中學到許多在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著名的古典文學學者程千帆對此也有同感:「老師晚年講課,常常沒有一定的教學方案,興之所至,隨意發揮,初學的人,往往苦於摸不著頭腦。但我當時已是四年級的學生,倒覺得所講勝義紛紜,深受教益……」(《黃季剛老師逸事》)

  黃侃講課內容豐富,語言幽默,深受學生歡迎。金陵大學也慕名請他兼課。一位獲得美國博士頭銜的農學院院長,對此很不服,便在學校貼出海報,稱某日在學校本部禮堂表演「新法閹豬」,與黃侃打擂臺爭學生。結果該院長把豬肚子剖開,卻怎麼也找不到卵巢,閹豬變成了殺豬,弄得十分尷尬。黃侃據此吟成一首諷刺詞:

  大好時光,莘莘學子結伴來都。佳訊競傳,海報貼出:明朝院長表演閹豬!農家二彘牽其一,捆縛按倒皆除。瞧院長,捲袖操刀,試試功夫。渺渺卵巢知何處?望左邊不見,在右邊乎?白刃再下,怎奈他一命嗚呼!看起來,這博士,不如生屠。

  「老師不是迂夫子,而是思想活潑、富於生活情趣的人。他喜歡遊山玩水,喝酒打牌,吟詩作字,但是有一條,無論怎樣玩,他對自己規定每天應做的功課是要做完的……」 弟子程千帆這番話可謂知人善論。1935年10月5日,黃侃因飲酒過度,胃血管破裂,經搶救無效於8日去世。就在去世前一天,雖吐血不止,黃仍抱病點畢《唐文粹補編》,並披閱《桐江集》五冊。章太炎聽到噩耗後,慟哭不已,連呼:「這是老天喪我也!這是老天喪我也!」

  黃侃去世時年僅五十,雖未出版任何著作,卻成為海內外公認的國學大師。程千帆說:「但老師是中外學術界公認的大師之一。……大師之大,大在何處?……我覺得季剛老師的學問是既博且專的。無論你用經、史、子、集、儒、玄、文、史,或義理、考據、詞章來分類,老師都不僅有異常豐富的知識,而且有非常精闢的發明。他在文字、音韻、訓詁諸方面的成就是空前的……」

  這樣的評價是中肯的。

為方便溝通,坦腹齋已建立交流群,請加群主shandd1978為微信好友,發姓名+電話進群

========================================================

版權聲明:坦腹齋致力於中國藝文的推介傳播。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謝謝!聯絡郵箱:1013102739@qq.com

相關焦點

  • 春季補精方法——大補腎精的熟地黃
    文章 | 羅大倫     漫畫 | 8歲     編輯 | 雲少熟地黃,我們簡稱熟地,這藥最道地的產地在河南焦作
  • 喝精釀啤酒的三重境界,你到了第幾重?
    例如現在幾乎人人都知道的「精釀啤酒」一詞。這個詞,其實是幾個中國啤酒(釀造)發燒友聊天時偶然創造出來的。最早提出「精釀啤酒」這個詞的,應該是南京的啤酒釀造發燒友(當然,也是國內著名的釀酒師)高巖和他的一幫圈裡的朋友。高巖上世紀80年代畢業於吉林大學化工專業,後來去美國讀碩士。
  • 陳以侃:面對偉大的文學評論時,該如何書寫自己的評論?
    文學評論應該捕捉最真實的閱讀感受陳以侃首先談到了當下的評論寫作與過去的不同。陳以侃談到,當發現自己想評論的作家,被一些名聲昭著的大家寫過時,會有一種自己被完全束縛、完全籠罩的感覺,那些大家們無不兼具知識的淵博和感受的敏銳,比如詹姆斯·伍德、哈羅德·布魯姆,他們的文字讓自己很難相信還能寫出新的東西。
  • 書海掣鯨毛澤東——讀《毛澤東讀書筆記精講》有感
    但讀了陳晉主編的《毛澤東讀書筆記精講》,還是有振聾發聵、醍醐灌頂之感。一個忙於各種事務的黨的最高領導人,讀書多到如此地步,沒有想到。四卷《毛澤東讀書筆記精講》的頭一張插圖就是毛澤東讀英文版《共產黨宣言》筆記,為之一震。
  • 山東機場人黃侃侃:善解人意待病患如親人的「白衣天使」
    黃侃侃最為同事們所稱道的還是她溫柔的性格,善解人意的她常常是把病患看作是家人一般。在2月3日值班時,她接到飛機上有發熱旅客需要排查的指令,穿戴好防護用具之後,她像往常一樣登機檢查、留信息……一切都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當登記到第7排密切接觸者時,發現密接人員中有一名10歲的無陪伴兒童。幾經協調,還是無法安排專人陪同孩子進行隔離。
  • 萬聖節-盤點人類造車史上的那些「蜘蛛精」
    蜘蛛通常體長1~90毫米,身體分頭胸部和腹部兩部分,頭胸部前端通常有8個單眼(也有6個、4個、2個、0個的),如果你把蜘蛛的照片放大,它的眼睛之多一定會讓你瘋掉(照片比較恐怖,感興趣的侃友可自行搜索「蜘蛛眼睛」,如果出現做惡夢等問題侃弟概不負責)。
  • 放棄阿里"幾個億"的侃哥,研發出價值上萬的外刊精讀課,現在免費給你試聽!
    很多人都會親切地叫我一聲「侃哥」或「侃侃老師」。當然,「好幾個億」是句玩笑。離開阿里後,我去了新東方教英語,三年後做了管理工作,擔任學校的北美留學部總監。2011年去到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做了訪問學者。凡爾賽一下,我09年時還幫阿里馬爸爸的兒子一對一輔導過 SAT哦!
  • 此人一生無書籍出版,學生們品評他的腔調是黃調,卻無庸置疑是海...
    有一天,黃的學生為他拿皮包時發現內有許慎的《說文解字》,打開一看,那書上畫得太特別了:書頭蠅頭小字,密密麻麻,有墨筆寫的,有硃筆寫的,還有各種各樣的符號,全書9300字,每個字都有自己的講法;別人的講法,有的他肯定,有的他否定,也都記在了上面。 據說,他對《說文解字》讀了五次,每一次都有新的收穫,新的體會。
  • 【小侃英語】「洗耳恭聽」英語怎麼說?
    01上期回顧「小侃英文猛戳這裡複習上一期文章的結尾,小侃給大家留了一個句子中翻英:她這個人,有一個毛病,總是喋喋不休。很多同學留言回復了譯文,點讚前5的同學:1. Westin Lee2. fannie3. Crush4. 漩渦小慧慧5.
  • 侃妹丨弔詭的懷疑,被消費的情緒
    侃妹如約而至,又和大家見面啦!聽說前段時間有一個流行詞叫「活久見」,意為「活得夠久什麼都能見著」。
  • 【小侃英語】「身體抱恙」英語怎麼說?
    好幾天沒有更新 【小侃英語】了,小夥伴們有沒有想我呀?這幾天小侃身體抱恙,所以沒有更新。
  • 侃財丨買的沒有賣的精
    常言道,「買的沒有賣的精」,不知道是不是這麼個道理。 2020世界5G大會今天開幕。各大移動通信公司老總都到場,都在說自家的5G建設怎麼好怎麼好。其中中移動的總經理說,在建好5G的同時,將確保4G網絡服務不下降,未來還將探索運營好信息高鐵,打造以5G+AICDE為核心的信息服務新場景、新產品、新業態。
  • 一起來讀文言文《公輸》含朗誦、精講視頻
    更多文章一起來讀文言文《寡人之於國也》(含朗誦、精講視頻)一起讀來文言文《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含朗誦、精講視頻)一起讀來文言文《惠子相梁》(含朗誦、精講視頻)一起來讀文言文《燭之武退秦師》(含朗誦、精講視頻)一起來讀文言文《口技》(含朗誦、精講視頻)
  • 【小侃英語】「錦上添花」的英語怎麼說?
    上一期【小侃英文】給大家講解了一個英文表達: bite off more than one can chew, 你還記得是什麼意思嗎?
  • 《大頭侃人:任正非》|任正非,一位令人敬仰的優秀企業家!
    《大頭侃人:任正非》這本書是由「蜻蜓」FM王牌主播大頭所著。大頭的真名叫於立坤。這是大頭新出的一本傳記類書目,它從方方面面講透了任正非與華為一起走來的輝煌與傳奇!任正非,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兼總裁。提起華為,真可謂如雷貫耳、大名鼎鼎。
  • 網絡熱詞「槓精」的英語怎麼說?
    看過西遊記人應該對「某精」不陌生,比如白骨精、蜘蛛精、黑熊精、玉兔精…就連師徒四人中的三人都是「精」:猴精
  • 「小叮噹侃歷史」自媒體權重排名,做自媒體怎麼從零開始?
    小叮噹侃歷史百家號近期文章情況 小叮噹侃歷史最近一個月文章表現質量分布為,0%為優質文章,36%為中等文章,64%為普通文章,以下為各類文章近期案例。 小叮噹侃歷史百家號推廣估值及分析 目前小叮噹侃歷史百家號預估推廣價格為15-55元之間不等,該價格綜合排名57.0萬 ,高於整體48.8%的作者預估價,歷史分類排名1.5萬 ,高於歷史分類53.1%
  • 【小侃英語】「莫名其妙」英語怎麼說?
    上一期的「小侃英語」給大家介紹了「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英文表達,還記得嗎?
  • 熟地黃 熟地黃的作用與副作用
    那麼熟地黃的功效與副作用有哪些呢?下面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熟地黃的藥用價值非常的高,熟地黃應該是屬於比較接地氣的一種中藥材了,非常方便使用,但是熟地黃的使用也有很多的注意事項是需要關注的。熟地黃熟地黃:原名:地黃,又名:懷慶地黃、熟地。拉丁文名:Rehmannia glutinosa (Gaetn.)
  • 侃哥:香就完了 AirPods Studio非官方渲染圖曝光
    <第1233期>哈嘍,大家好,我是侃哥,今天是周一,又到了熱議新聞時訊的時候,最新最熱的侃料依舊會保質保量地呈現到大家面前。回過頭來,依舊喊出我們的口號「侃侃更健康」,侃起來!AirPower這款產品相信不用侃哥我多說了,自iPhone X發布後一直被「雪藏」至今,期間甚至一度被傳該項目已經取消,令不少期待多設備無線充電的果粉大失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