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東家中恆集團接盤,曾經的國貨之王田七牙膏還能復活嗎?

2020-12-18 時代周報

田七牙膏還有存在感嗎?(圖源:網絡)

復活一門死去的語言有多難?

近日,地處廣西的上市公司中恆集團一幫人開始面臨類似難題。7月15日,中恆集團(600252)公告稱,公司將參與廣西奧奇麗股份有限公司重組投資,交易完成後將持有奧奇麗旗下全資子公司田七化妝品的55%股份,實現對後者的控制權。

重音符落在「田七」兩個字上。源自知名壯藥的田七被用於牙膏生產已有多年歷史。較近的高光時刻發生在2003年左右,當時一位來自黑龍江的營銷大神將其推至行業巔峰。可惜無休止的內鬥、混亂的管理讓其迅速沉淪,田七牙膏陷入漫長的黑暗隧道。直到2019年在網站拍賣,再到如今由地方國資背景的中恆接盤,田七牙膏命運可謂歷經波折。

接盤方中恆背後也有長串的故事。就在田七牙膏高光不久後的2006年,同樣來自黑龍江南下打拼的「女強人」許淑清入主中恆集團。憑藉其強大的政商關係,許淑清縱橫廣西商界十年之久,直到2015年落馬。之後中恆由廣西國投出資38億元接手。

中恆背後的廣西國投實力雄厚,其旗下有4家上市公司。或許,田七品牌背後的厚重歷史讓這些國資操盤者充滿了將其復活的執念。但在日化行業人士看來,雖然中藥企業多有跨界生產牙膏之舉,除了雲南白藥牙膏,其它牙膏品牌鮮有成功者。

田七品牌,還能靠著田七這味壯藥喚回曾經的少壯時光嗎?

「超市貨架的最底層」

7月13日,廣西奧奇麗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奧奇麗」)被梧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列入了經營異常名單,原因是未按規定公示年度報告。

作為田七化妝品的母公司,奧奇麗從去年至今一直風波連連,沒有公示年報的原因也很明顯——2019年8月,奧奇麗因未能清償到期債務,已經向法院申請破產。

此後,奧奇麗公司破產管理人決定並經債權人會議通過及梧州中院準許,註冊設立奧奇麗全資子公司——田七化妝品公司,將公司原持有的牙膏產品的生產許可證轉至田七化妝品公司名下,用以恢復生產田七牙膏。

此前的2014年,田七牙膏因財務成本過高、資金短缺而被迫停產,直到2016年母公司奧奇麗重組成功才得以恢復生產。

然而,到了2019年5月,田七又因經營不善徹底停產,同年6月,田七經歷了第一次司法拍賣,卻以流拍告終,7月份,債權人終止了第二次拍賣,奧奇麗進入破產程序,彼時的田七引入索芙特,由後者進行承包經營。

這一背景下,田七的日子不好過,於是才傳來廣西梧州中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恆」或「中恆集團」)收購的消息。

(來源:中恆集團公告截圖)

7月16日,時代財經記者致電中恆集團辦公室,對方稱此事「不方便透露」,奧奇麗和田七公司則沒有給出相關回應。

7月16日,鮑姆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董事長鮑躍忠向時代財經分析稱,中恆作為藥企,收購田七可能是想把這個牙膏品牌做大,但從過往案例來看,跨行成功的概率非常小。在如今的日化市場,田七牙膏已經邊緣化。

記者檢索數據得知,2019年牙膏行業市場增速6.2%,預計2020年牙膏市場規模將達到308億元。前瞻產業研究院報告指出,目前最受歡迎的牙膏以美白、口氣清新功能為主,銷量佔比26%以上,去牙漬、護齦、抗敏感等品類次之,佔比12~14%,中草藥品類則榜上無名。

今年一季度一份報告顯示,在某電商平臺銷量Top 10的牙膏品牌中,黑人、舒克、雲南白藥、佳潔士等表現亮眼,田七依然榜上無名。

「田七衰落的主要原因在於經營運作出了問題,研發和銷售體系都較為單薄」,談及田七的發展歷程,聯商網高級顧問團成員王國平向時代財經如此分析。

「想要重回市場,田七一方面要從管理層、資金方面下功夫,加大研發投入,改變以中草藥為唯一特色的營銷策略;另一方面要以渠道為主,讓利給中端、連鎖、線上,有利於重新樹立起在消費者心中的形象。」

資深品牌營銷專家張兵武對此也持類似觀點。16日下午,他對時代財經表示,田七的優勢目前感受不到,其在行業的位置正如它在超市貨架底層一樣。零售業今非昔比,需要多方面協調發展,重新取得日化市場份額需要非常大的成本,田七實現鹹魚翻身的機率不大。

鮑躍忠認為,藥企轉型並非沒有成功的例子,取決於中恆的策略。前幾年江中藥業抓住消費升級這一時間節點,向新消費人群如城市白領發力,製造出養胃新概念,實現了成功轉型,但總體來說這樣的企業極少。

「目前的日化市場,以聯合利華、寶潔兩大外企品牌為主,幾乎佔據了半壁江山,國貨牙膏以雲南白藥發展最優,後者的定位、營銷和渠道體系都非常完善,田七在這些方面的特色都不突出。」鮑躍忠補充說道。

曾一年賣出4億支牙膏

「邊緣化」的田七牙膏,和諸多衰落的國貨品牌一樣,曾經也有過光鮮歷史。

誕生於1945年的田七,稱得上歷史悠久的民族品牌。其產業所在地為廣西梧州,當地人崇尚健康,把「田七」這一藥材加入牙膏中,便創造了最早的中藥牙膏。

1991年前後,田七牙膏全年銷售收入高達1億元,效益走在全國前列。

資料顯示,當時田七牙膏廠共有職工785人,職工的全年工資總額達到249萬元,平均下來,每人工資收入3172元,同期,北京職工的平均工資2877元。

到了2002年,高露潔、佳潔士、聯合利華等外企品牌悄然入侵,田七、藍天六必治、黑妹等國有品牌迅速被擠到三四線市場。缺乏市場經驗的田七,亟需一場營銷戰。

此時,一個叫於曉聲的哈爾濱人在節骨眼上「挽救」了田七,並將其推向另一個高峰。於曉聲是誰?幾乎當時所有能叫得出名字的藥品廣告,如三精口服液、蓋中蓋、葵花葯業,都出自哈爾濱曉升廣告傳播集團有限公司,於曉聲為實控人。

通過收購田七的母公司奧奇麗,於曉聲攬下了市場宣傳的活。「拍照喊田七」正是在其策劃下,成為家喻戶曉的招牌廣告。

強大的營銷策略下,田七的帳面利潤越滾越大。

2004年,田七牙膏全年賣出4億支牙膏,銷售額衝上10億元。有工人回憶稱,9條生產線都排滿了,只得加班加點苦幹,因為不停包牙膏,有人回家後手發抖發軟,連飯都做不了。

順境之下,難免潛藏危機,內耗和盲目擴張致使田七開始走下坡路。

於曉聲先是在南北分設兩家公司,協調不暢引發經理人辭職,後又投向洗滌劑、洗手液、洗髮水、洗衣粉等眾多日化品,接著在全國大量擴招經銷商,一番折騰下來,不堪重負。

對于于曉聲其人,有報導稱,其曾在奧奇麗一次內部會議中說:「這麼大的廣告投放量,就是頭豬也能把業績做起來。」

對廣告依賴過重且方式單一,最終本末倒置。

2015年,田七全年收入僅為1.8億元,同比下滑60%,不得不被迫減產。到了2017年,市場上傳出於曉聲要將田七與微商品牌融合的消息,引發唏噓一片。

時代財經記者查閱發現,於曉聲已經淡出田七的管理層,但依然控股江蘇奧奇麗日化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60%。

面對田七牙膏這一「瀕危物種」,中恆入主,是否意味著更深層次的考量?

接盤者中恆

中恆背靠廣投集團(廣西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近年來因人事更迭頻繁,引發外界種種猜測。

7月16日晚間,記者致電中恆集團董秘詢問收購事宜,對方以「電話撥錯」為由拒絕溝通。

中恆集團是一家大型中藥注射劑生產企業,範圍包括醫藥製造、保健食品和種植,其心腦血管疾病用藥注射用血栓通(凍幹)為核心醫藥品種,產自旗下的廣西梧州製藥集團,後者已有90年發展歷史。

對於中恆收購田七,業內有不同說法。

張兵武向時代財經表示,田七品牌回血較為困難,中恆若想繼續投入發展,各項成本將會非常大。從另一層面考慮,中恆也許更看中田七品牌背後沉澱的固有資產和相關資源,之後會作何計劃尚不能定論。

有藥企人士認為,藥企從牙膏領域切入、跨入日化行業的門檻較低,這是中恆收購田七的一種解讀。相對於其他產品而言,牙膏屬於日化品的基礎品類,許多藥企能夠基於自身優勢,推出主打中草藥背景的牙膏。

2019年財報顯示,中恆集團實現營收38.14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5.62%;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7.45億元,比上年增加21.46%;經營活動產生現金流淨額6.54億元,比上年減少23.33%。業務板塊方面,其製藥收入33.95萬元(血栓通佔比超過80%),比上年增加7.74%,毛利率高達91.91%,利潤主要來自子公司梧州製藥集團。

(來源:中恆集團2019年財報)

從製藥實力來看,如果向中草藥牙膏發力,中恆有一定空間,但未必無後顧之憂。「中草藥牙膏在市場上不稀奇,品類也很多,但主要問題在於如何把渠道做起來,零售以渠道為王,打通渠道才能談發展」,王國平對此分析。

另一方面,中恆內部動蕩不斷,也關乎著這家藥企的方向。

去年年初,中恆董事會換屆,時任大股東廣西投資集團總經理助理的焦明接替了原董事王薇薇。此前,中恆原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崔鼎昌被解聘離職,同期,副董事長、總經理歐陽靜波,副總經理廖智等人也一併離職。

當時一位接近中恆的人士稱,這次變動是由於廣西投資集團(以下簡稱「廣投」)對公司業績不滿所致。

廣投集團入主源於2015年的一次民企紓困行動。彼時中恆集團原實控人、董事長許淑清因涉嫌單位行賄罪被立案偵查並採取強制措施,與此同時,時任副總經理的趙學偉、許淑清的兒子也涉嫌內幕交易、行賄等違法行為,企業瀕臨絕境。

風暴之中,國資入股,試圖將中恆的大健康產業發展拉回「正道」。2015年10月,中恆與廣投集團籤署了《股份轉讓意向書》,擬向後者轉讓其持有的20.52%股份。次年1月,許淑清辭去公司董事長等所有職務。

廣投入主之後的三年,中恆業績連年上升,2016年-2018年的淨利潤分別達到4.89億元、6.05億元和6.13億元。

但隨著醫保目錄調整、中藥注射劑有效性再評價,其核心醫藥品種血栓通的銷售量出現下滑,中恆不得不開始進行生產線調整。

財報披露,2019年血栓通銷售收入系處理庫存所得,側面說明其正在考慮產品前景。

(來源:圖蟲創意)

另一方面,中恆的廣告銷售與其研發投入形成鮮明反差。財報顯示,2018年、2019年的市場推廣費分別為21.19億元、22.66億元,但對應的研發投入僅為4474.49萬元和6396萬元。

有業內分析人士稱,放眼整個醫療行業,中恆這兩項費用高且不合理,研發投入低說明其對核心業務的重視不夠。

於是,加強研發和併購成了中恆困境下的選擇。2019年財報顯示,繼成立研發平臺以後,中恆與重慶萊美藥業籤訂了股份增持議案,最終以9.5億元巨資增實現對萊美藥業控制權,後者為集科研、生產、銷售於一體的高新技術醫療企業。

業內人士透露,萊美藥業近年來的債務和業績都不容樂觀,此前曾收到深交所問詢函,中恆入股以後,如不能改善經營,只會造成雙向拖累。

生產血栓通的中恆能否給田七輸血成功,讓這一前網際網路時代的品牌在5G時代復活,外界無法給出答案。有人說,預測未來的最好做法就是創造未來。但願田七品牌還有未來。

相關焦點

  • 中恆集團併購頻頻 重組破產田七牙膏後再拿下業績已暴雷的萊美藥業...
    投資重整破產田七牙膏,或只為獲取原材料三七除了認購萊美藥業外,中恆集團還將曾經的國貨之光——田七牙膏收入囊中。奧奇麗公司曾是梧州市知名日化企業,從事日化用品的研製、生產和經營,旗下「田七」牙膏曾是全國排名前五的牙膏品牌,在國內有較高的知名度。但近年來經營不善,2019年7月進入破產程序。據了解,中恆集團主要從事心腦血管、婦科、骨骼肌肉等領域的製藥業務和龜苓膏系列食品加工業務。
  • 「牙膏大王」田七謀「重生」:一度停產無人接盤 索菲特入局或難挽...
    近日,索芙特集團有限公司在廣西奧奇麗公司的廠區內舉辦了田七牙膏復產儀式暨現場訂貨會,參會人員為梧州高新區、梧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負責人、奧奇麗公司指定破產管理人代表、「田七」系列產品承包方和經銷商代表、員工代表等。據悉,此次訂貨會收穫了兩百萬元的訂貨金額,也算小有成功。
  • ...後被迫停產,如今換東家迎生機,國產老牌牙膏「田七」重生之路...
    不過,隨著12月20日索芙特接盤奧奇麗,「田七」牙膏或將復產。你還會買它嗎?你對「田七」牙膏有何印象?曾經的老品牌牙膏,你還記得哪些?如今你在用啥牌子的牙膏?「田七」一波三折的重生之路,對其它品牌有何啟示?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進行了調查探訪。
  • 江瀚:國產牙膏集體失守 田七被賣背後國產牙膏究竟問題何在?
    來源:金融界網站如果問大家平時用的是什麼牙膏,相信答案一定是五花八門,從高露潔到佳潔士,從中華到兩面針,從雲南白藥到黑人,只是這麼多牙膏品牌中還有多少是中國國貨?不過,有業內人士稱,上述拍賣公告所提要求過高,或沒有人願意接盤。中新經緯客戶端注意到,此拍賣公告的發出時間是5月10日,而截至5月30日,尚未有人報名參與競拍。
  • 奧奇麗破產案裁定,廣西馳名商標「田七」保住了
    奧奇麗公司將在管理人監督下執行重整計劃,曾經的中國馳名商標「田七」品牌即將涅槃重生。‍2019年12月20日,廣西奧奇麗股份有限公司破產案第一次債權人會議據統計,自2019年12月31日恢復生產至2020年9月30日,「田七」牙膏恢復生產了七款舊品牙膏、五款新品牙膏
  • 國貨牙膏反攻洋品牌,雲南白藥立下首功
    8月29日,據云南白藥集團財報顯示,2019年上半年營收138.97億元,牙膏營收24.74億;淨利潤22.47億元,牙膏淨利潤約9.56億元,佔有了42.5%。雲南白藥牙膏業務維持穩健增長,市佔率增長至20.1%,成功在全渠道超過黑人牙膏,躍居全國市佔率第一。提及國貨品牌牙膏,很多中國牙膏企業都心中有痛。
  • 田七牙膏底價1.63億拍賣工廠和商標,要求競買人繼續生產牙膏
    可見,申請執行人並不希望廣西奧奇麗走向破產,而是希望「田七」牙膏品牌繼續留在市場上。此外,「田七」牙膏這一老牌國貨也得到了當地政府的支持。「田七」品牌由國有企業奧奇麗創立於1945年,曾是廣西知名品牌。2002年,奧奇麗被哈爾濱曉升集團收購,新老闆於曉聲通過大規模電視廣告宣傳策略,一度使田七牙膏「草本、中藥」的品牌形象家喻戶曉。
  • 廣西馳名商標「田七」保住了
    本報梧州訊 (記者/王春楠 通訊員/桂西)近日,廣西奧奇麗股份有限公司重整項目交接儀式啟動,標誌著旗下的國民品牌「田七」牙膏重獲新生。從2019年7月15日裁定受理奧奇麗公司破產重整申請,到今年9月30日裁定批准重整計劃草案並終止奧奇麗公司重整程序,梧州市中院破產審判專業隊伍為其提供了精準的司法服務,讓走在破產倒閉邊緣的「田七」牙膏重獲生機。
  • 「田七」即將涅槃重生!梧州中院裁定批准奧奇麗公司重整計劃草案
    奧奇麗公司將在管理人的監督下執行重整計劃,曾經的中國馳名商標「田七」品牌即將涅槃重生。奧奇麗公司成立於1996年,是知名日化品牌「田七」牙膏的生產企業。在市委堅強領導和市政府大力支持下,2019年,管理人引入索芙特智慧國際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投入資金並以奧奇麗公司的子公司廣西田七化妝品有限公司的名義生產和經營「田七」品牌。據統計,自2019年12月31日恢復生產至2020年9月30日,「田七」牙膏恢復生產了七款舊品牙膏、五款新品牙膏,共生產了330萬多支牙膏,產值3200多萬元。
  • 諾大的中國一支牙膏,外資佔比近六成,國產牙膏正在崛起!
    柳州兩面針最早起源於1941年成立的五家小型肥皂廠,在抗日戰爭時期主要是為民用洗滌之用。經歷1956年改建「柳州市肥皂廠」、1963年更名「柳州市日用化工廠」後,1978年改革開放後組建「柳州市牙膏廠」。
  • 田七牙膏打包司法拍賣:起拍價1.63億 僅2人報名
    田七牙膏,在2000年初曾風靡一時。經歷了跳水般的巔峰時刻,田七牙膏逐漸淡出人們視線。近日在阿里拍賣司法平臺上,因「田七」商標被母公司廣西奧奇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奧奇麗)打包拍賣,田七牙膏再次引發公眾關注。
  • 田七牙膏停產盼行業龍頭接盤 1.63億網上起拍工廠和商標
    另外,公告還提醒,參與此次競買人需是牙膏生產行業全國前二十名或者與行業領先企業有合作關係的業內參與者。拍賣成交後一個月內,買方需在梧州廠區的生產線恢復「田七」牙膏的生產,不能在外地生產牙膏。業內人士指出,從公告中可以看出,此次資產處置的「附加條件」裡,被拍賣方希望能夠在「田七牙膏」的起源地——梧州廠區恢復其生產線。
  • 國產牙膏田七被拍賣,巔峰時期曾年銷10億的田七是怎麼衰落的?
    中國牙膏市場這些年又是怎麼變化的呢?各位還記得當年各大電視臺播的拍照喊田七的那則廣告嗎?總部田七牙膏品牌的歷史可以說是很久了,早在1945年田七就是國產牙膏的代表,2002年田七的母公司奧奇麗被哈爾濱曉升集團收購,被收購之後,田七牙膏改變了營銷策略,突出天氣牙膏的草本中藥特性
  • 74歲國民品牌「田七」被拍賣!曾一年賣出4億隻,如今1.63億賤賣
    1、2、3,田七!大家還記得那個「拍照喊田七」的田七牙膏嗎?如今,它要被拍賣了!起拍價僅1.63億難以置信!但是,要知道早在2003年,田七就取得年銷4億隻、營收10億元的業績,與佳潔士、高露潔、中華等品牌一起,並稱牙膏界的「四大天王」。對於這樣一個擁有輝煌歷史的國貨品牌,當地政府顯然不想輕易放棄,而是希望「田七」牙膏品牌能夠捲土重來、再現輝煌!
  • 曾被哈爾濱企業收購,74年品牌的「田七」牙膏,要被拍賣了………
    「1、2、3,田七!」還記得「拍照喊田七」的「田七」牙膏嗎?它就要被拍賣了。奧奇麗始建於1945年,1978年「田七」牙膏問世,曾憑藉獨特的功效廣受消費者青睞,知名度不斷提升。1984年,「田七」牙膏榮獲「廣西名牌產品」稱號。
  • 萬人圍觀無人出價,田七牙膏流拍,重組之路何去何從
    據新京報此前報導,田七牙膏的商標及其母公司廣西奧奇麗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奧奇麗」)的房地產、生產設備以底價1.63億元的價格被拍賣。對於此次流拍,奧奇麗方面表示,擬進行二次網上拍賣,目前第二次拍賣時間尚未確定。首次流拍之後,再次拍賣會降價嗎?
  • 國產牙膏二度隕落:曾年售10億成全國四強 今復活三年宣告破產
    曾重組成功,又試圖二次復活,但這次的田七卻不那麼幸運,直接進入「破產程序」。2019年7月15日,《財經天下》周刊在阿里拍賣網站上發現,本計劃於7月16日進行二次拍賣的國產牙膏「田七」的運營主體,廣西奧奇麗股份有限公司撤回了其拍賣標價1.39億元的資產,理由是「債權人申請廣西奧奇麗有限公司已進入破產程序」。
  • 國產牙膏二度隕落,曾年售10億成全國四強,今復活三年宣告破產
    曾重組成功,又試圖二次復活,但這次的田七卻不那麼幸運,直接進入「破產程序」。2019年7月15日,AI財經社在阿里拍賣網站上發現,本計劃於7月16日進行二次拍賣的國產牙膏「田七」的運營主體,廣西奧奇麗股份有限公司撤回了其拍賣標價1.39億元的資產,理由是「債權人申請廣西奧奇麗有限公司已進入破產程序」。
  • 精彩案例:田七牙膏—本土文化、重建本土品牌的市場話語權
    》中有記,「止血、散血、定痛」,又名「金不換」,「為中藥之最珍貴者」。1、口號:清熱去火止牙痛,中藥牙膏選田七     這仍舊是價值之戰。 高露潔等進入中國市場之後,大家都看到「防蛀」的價值建立起來,消費者都認同「防蛀」的價值,而「清熱去火止牙痛」的價值被冷落。而市場永遠是多元的,田七最重要的策略,就是堅守「清熱去火止牙痛」的中藥牙膏價值,堅信這一價值有著巨大的市場容量。
  • 田七牙膏被拍賣2019牙膏行業市場規模及競爭格局分析(圖)
    曾是牙膏屆大佬,如今田七牙膏卻被拍賣。阿里拍賣·司法平臺顯示,田七牙膏母公司廣西奧奇麗股份有限公司將於6月11日拍賣其房地產、生產設備、「田七商標」,起拍價1.63億元。據悉,牙膏市場潛力大,牙膏功能以美白、中草藥類為主,牙膏市場集中度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