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廣州3月13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今晚,在中山市第二人民醫院,31歲的年輕產婦用上了兩臺並聯的氫氧氣霧化機,她吸上氫氧氣後露出了微笑,對病房外的人們豎起了大拇指。
今天上午,鍾南山院士領銜廣東省人民醫院、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等專家,對中山市第二人民醫院兩個重症患者進行遠程會診。其中一位患者是2月1日收治入院的31歲剖腹產產婦,此前因病情嚴重,曾接受過鍾南山的遠程會診。經過1個多月的治療,她已陸續撤掉ECMO和呼吸機,目前神志清楚,可以自行飲食,下床活動。
鍾南山建議,等產婦轉入普通病房後,可以採用氫氧混合氣體的吸入治療,如果不放心的話,可以將兩臺氫氧氣霧化機放在一塊,提高流量。鍾南山說:「因為氫氧混合氣的吸入,非常有利於降低氣道阻力,使她的呼吸不大費力,這樣她的營養等各方面可以跟得上,促使總的恢復狀況得到改善。」
當天中午,上海潓美氫醫學董事長林信湧就接到了鍾南山院士的電話,他決定從廣州緊急調配4臺氫氧氣霧化機,由醫研部負責人帶隊送至中山市第二人民醫院。
今天17時,4臺氫氧氣霧化機就送到了中山市第二人民醫院。18時,兩臺氫氧氣霧化機送入了重症病房,放在產婦的身邊並聯工作。
在病房外,羅建峰醫生隔著玻璃用對講機告訴這名產婦,「今天鍾南山院士給你會診了,他建議你用上氫氧氣。現在,設備已經運到了醫院讓你使用。大家都很關心你,希望你早日康復。」
在今天早上的會診中,鍾南山說:「經過我們的努力,將這名危重病例從死亡的邊緣拉了回來,給我們很大信心。也提醒我們,對於一些危重病人,不要失去信心。這個病人有兩個特點,一是年輕,二是病程發展很快。醫治過程中,及時採取足夠、適當的措施,是病人較快好轉的重要原因。」
(中山市第二人民醫院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