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吃火鍋!」讓鍾南山牽掛的中山危重症產婦,回家了

2021-01-15 騰訊網

「感謝醫護人員,感謝鍾南山院士,把我從死神手裡拉了回來。」下午3點30分,治癒的中山新冠肺炎危重症產婦,結束隔離期,終於要回家了。丈夫捧花擁抱了妻子,「60天沒見了很想念,回家後會對你加倍的好。」

醫護人員為她梳理了新的髮辮,當呼吸到室外第一口新鮮空氣時,彭女士說,今天是值得銘記的日子。

她是廣東首例ECMO撤機成功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同時作為一名剖宮產術後的產婦,全國罕見。2月1日入院開始,隨後兩個月先後遭遇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膿毒症休克、多臟器功能不全等病症,多次病危。

為挽救她的生命,中山市乃至全省最優質醫療團隊集結起來,鍾南山院士也多次遠程會診,終於,把她從死神手裡拉了回來。(視頻|生死之戰:新冠肺炎危重產婦的1440個小時)

3月31日15:30

出院前,醫護人員為彭女士紮起了小辮子,走出醫院的一刻,她表示說:「感謝所有的醫護人員,感謝鍾南山院士,把我從死神那裡撈回來了。這麼多天沒有在室外活動了,感覺外面的室外的空氣很新鮮。」

3:50彭女士與陪伴了她60天的醫護人員合影留念,丈夫為醫護人員送上了錦旗,並表示感謝。在醫護人員的護送下,彭女士坐上了白色的小轎車,踏上了回家的路途。今晚回家第一餐,是吃火鍋。

「今天看著患者出院了,我真心覺得我們小組的同道們都挺了不起的,做了這麼一件大事。也希望她未來能健康的生活。」中山市新冠肺炎重症救治組組長李建偉說:「患者最後一次核酸檢測呈陰性了,已經沒問題了。當然我們也會繼續跟蹤她的身體情況變化。」

「我參與重症救治護理團隊其中的一員,能把這麼危重的病人搶救過來,真的有很多的心酸,也有很多的感慨。我們整個重症救治護理團隊20多個人都來歡送她。」重症救治護理團隊,中山市博愛醫院楊護士說。

3月31日15:17

3月31日下午3點17分,彭女士丈夫、弟弟等在醫院門口等待著。

3月31日14:30

3月31日下午3點30分,在丈夫、醫護人員的陪同下,住院長達2個月的新冠肺炎危重症產婦彭女士將結束隔離期,出院回家。

為挽救她的生命,中山市乃至全省最優質醫療團隊集結起來,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多次關注,歷盡艱辛歷程,最終摸索出針對性的診療方法。

跨過層層的難關,3月8日,彭女士脫離呼吸機輔助治療,成功渡過危險期,進入康復階段。

3月14日,她轉入普通病房,恢復了正常進食、自主活動。3月17日,她辦理了出院手續,但仍留院觀察兩周。

在留院觀察的兩周內,彭女士身體恢復十分順利,中山市新冠肺炎重症救治團隊的呼吸治療師李斌在中山市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院見到了康復中的彭女士,她已經能夠小跑、順暢地與人交談,生活能夠自理。

在彭女士恢復意識後,她的丈夫、孩子、親戚每天都通過發視頻、信息來鼓勵彭女士,希望她配合治療,早日回家。事實上,兩個月來,彭女士的丈夫在結束自我隔離後,幾乎每天都會到醫院看望妻子,但他只能站在病房外的草坪上、隔著兩層玻璃遠遠地看。

「在外面我只能看到病房裡的顯示器,看不到她。但我不斷的查資料,了解她的病情,我學會看顯示器裡的氧合指數和心率。如果看到兩個指數比較穩定,我心理就有些安慰。「彭女士的丈夫回憶。

直至3月28日,他才第一次隔著窗戶與妻子相見。

「我相信這輩子我們不會遇到比這次更大的難關了,一起邁過了生死關卡,以後我們會更幸福!「彭女士丈夫說。

相關焦點

  • 鍾南山團隊遠程會診中山危重產婦|鍾南山|中山市第二人民醫院...
    13日11:003月13日上午11點,鍾南山院士及專家組遠程會診中山市新冠肺炎危重症產婦患者。會診中鍾南山對中山的醫療團隊表示了肯定。該名患者目前已脫離ECMO,也是全省第一例危重症患者ECMO撤機成功患者。患者彭某在遠程會診中對鍾南山院士及醫療團隊也表示了感謝。
  • 一封來自中山危重產婦丈夫的感謝信
    3月31日下午3點30分,在丈夫、醫護人員的陪同下,中山危重症產婦彭女士正式康復出院。在彭女士住院的2個月裡,中山市乃至全省最優質醫療團隊集結起來,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多次關注彭女士的身體狀況 「整個治療過程很艱辛,我想感謝的人太多了,包括救治我妻子的醫護人員、省裡的專家教授以及為我們捐贈血漿的好心人。」
  • 中山一院遠程會診武漢危重症患者
    「抗非功臣」攻克重症救治難題 此次針對武漢前線危重症患者病例開展的全院多學科會診,中山一院集合了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重症醫學科、心血管醫學部、體外循環科、消化內科、血液內科、腎內科、內分泌科、放射診斷科、營養科等10多個專科的專家,其中謝燦茂、郭禹標、吳健鋒等多位專家是參加過抗擊非典的老將
  • 中山一院集結10餘學科「最強大腦」 合力救治武漢危重症患者
    中山一院10多個專科的專家團隊通過視頻連線,為武漢疫區重症患者「把脈問診」。 此次針對武漢前線危重症患者病例開展的全院多學科會診,中山一院集合了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重症醫學科、心血管醫學部、體外循環科、消化內科、血液內科、腎內科、內分泌科、放射診斷科、營養科等10多個專科的專家,其中謝燦茂、郭禹標、吳健鋒等多位專家是參加過抗擊非典的老將。
  • 廣州武漢隔空會診,中山一院「最強大腦」合力救治危重症患者
    廣州與武漢隔空會診專家頭腦風暴制定危重症救治方案此次針對武漢前線危重症患者病例開展的全院多學科會診,中山一院集合了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重症醫學科因地制宜搭建重症救治病房此前,中山一院已派出三批150位醫護人員支援武漢前線。中山一院醫療隊接管了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一個病區,與廣東醫療隊接管了漢口醫院兩個病區,負責70多張床位重症患者的救治。中山一院醫療隊進駐武漢協和醫院後,迅速收治了50多位患者。
  • 我院產科成功搶救一名兇險性前置胎盤危重症產婦
    多學科聯動,確保母女平安——我院產科成功搶救一名兇險性前置胎盤危重症產婦「手術中,縫扎、壓迫、止血,但血一直在出,雖然速度不是特別快,但每次鬆開紗布就又有血液緩緩滲出……」旁觀手術的實習醫生禁不住感到一絲崩潰!但是,專家團隊扛住了壓力,穩穩地把握住生命的希望!
  • 【杏林青春】產科開展孕產婦急危重症應急演練
    為進一步規範高危孕產婦救治流程,提高急危重症孕產婦救治能力,產科於3月7日下午,在產房開展了「肩難產」和「產後出血」為主要內容的應急操作演練。
  • 什麼人群感染新冠病毒容易變為重症或危重症?中山醫院權威專家為你...
    什麼人群感染新冠病毒容易變為重症或危重症?中山醫院權威專家為你解答!,作者與您共同抗疫的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醫療服務、科普知識、專家觀點、學科前沿、新聞動態、山中故事、醫院文化等如何正確面對新冠?
  • 北京婦產醫院新建篩查診區投用 收治急危重症伴發熱產婦等人群
    場址位於東院區東側,功能包括急診發熱患者的「1+3」篩查、婦產科危急重症伴發熱患者或產婦的分娩及新生兒救治等。為應對新冠肺炎和今冬明春可能出現的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疾病,提升醫院對發熱患者的服務水平和救治能力,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積極推進14家市屬醫院的17個院區發熱門診「一院一策」的提升改造項目。
  • 命懸一線 萍鄉市人民醫院成功搶救2例HELLP症候群危重症產婦
    2名HELLP危重症孕產婦命懸一線,醫護團隊依靠豐富的救治經驗,迅速啟動院內危急重症孕產婦救治流程,多科積極協作,全力救治。經過醫護人員的悉心治療,2名產婦成功脫險,母子平安,順利出院。他立即啟動「危急重症孕產婦搶救綠色通道」,病情評估並完善相關檢查後,考慮患者病情危重,立即匯報上級副主任醫師楊曉文,必須儘快剖宮產終止妊娠,否則母嬰都會有生命危險。  經過醫護團隊急診手術,寶寶順利出生。阿氏評分10分,醫生和護士稍稍鬆口氣。然而,這時候產婦李女士病情繼續加重,24小時尿量為零,血小板短時間內進行性下降至12×10^9/L。
  • 鍾南山院士會診後,兩臺氫氧機當天送到患者病房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廣州3月13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今晚,在中山市第二人民醫院,31歲的年輕產婦用上了兩臺並聯的氫氧氣霧化機,她吸上氫氧氣後露出了微笑,對病房外的人們豎起了大拇指。今天上午,鍾南山院士領銜廣東省人民醫院、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等專家,對中山市第二人民醫院兩個重症患者進行遠程會診。其中一位患者是2月1日收治入院的31歲剖腹產產婦,此前因病情嚴重,曾接受過鍾南山的遠程會診。經過1個多月的治療,她已陸續撤掉ECMO和呼吸機,目前神志清楚,可以自行飲食,下床活動。
  • 中山市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學術主任袁小玲:「為國赴難不能...
    當從鍾南山院士手中接過獎狀的那一刻,她似乎回到18年前抗擊「非典」的日子。&nbsp&nbsp&nbsp&nbsp2020年年初,58歲的袁小玲再一次主動請纓,帶著抗擊非典的診療經驗,馳援湖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別人問她,年過半百為什麼還仍衝鋒在前?她說:「人生在世有三件事不能避:為民請命不能避,為國赴難不能避,臨危受命不能避。」
  • 降低孕產婦死亡率 加強產科危重症多學科診治
    點擊查看 雖然隨著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我國孕產婦死亡率顯著下降,但產科危重症仍然嚴重威脅母嬰健康。為提高醫務人員產科危重症診療水平,北京大學國際醫院產科主辦的第三屆《產科危重症多學科診治(MDT)及助產技能研討會》於2019年6月15日在北京大學國際醫院正式拉開帷幕。
  • 戰鬥到最後,一個都不少:中山一院132人「特戰隊」今日回家
    「我們回家了!」今天下午,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馳援武漢醫療總隊132名隊員圓滿完成任務平安歸來,至此,中山一院150名援鄂醫療隊員已悉數回到廣東。中山大學黨委書記陳春聲,廣東省衛健委有關領導,中山大學副校長、中山一院院長肖海鵬,黨委書記駱騰等院領導前往機場歡迎醫療隊回家。
  • 宜章縣開展2020年下半年危重症孕產婦評審暨培訓會
    宜章縣開展2020年下半年危重症孕產婦評審暨培訓會為加強我縣危重症孕產婦的管理,總結和推廣危重症孕產婦救治經驗,提高醫療保健機構危急重症孕產婦的搶救能力,降低孕產婦死亡率,保障母嬰安全。縣衛生健康局於12月22日組織全縣8家助產醫療衛生機構在縣婦幼保健院開展了下半年危重症孕產婦評審暨培訓會,宜章縣危重症孕產婦評審專家組領導、成員及各助產機構產科主任、護士長共38人參加。宜章縣危重症孕產婦評審專家組領導劉雅靈在評審會議上提出三點要求,一是提高認識、築牢全縣母嬰安全底線。
  • 2020好醫生好故事|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呼吸與危重症科主任...
    戰疫心語" 我的老師鍾南山 84 歲高齡了都還奮戰在前線 , 我這個弟子又怎麼能退縮 ?"人物檔案程遠雄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呼吸與危重症科主任、主任醫師 , 博士、博士後導師。兩次請纓請戰 終獲醫院同意1 月 26 日晚 , 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緊急組建第一批援鄂醫療隊 , 軍醫出身的呼吸與危重症科主任程遠雄聞訊 , 便第一時間向醫院黨委請纓。程遠雄說 , 自己是湖北人 , 又是一名老黨員、退伍老兵 , 應該奔赴抗擊疫情主戰場武漢參加戰鬥。
  • 桂林婦幼:召開2020年母嬰安全保障培訓班暨下半年孕產婦危重症評審會
    為進一步加強母嬰安全,提高桂林市危重孕產婦救治水平,建立多學科協作機制,打造技術過關、能力過硬的危重症孕產婦救治隊伍,12月18日,桂林市婦幼保健院組織召開桂林市2020年母嬰安全保障培訓班暨下半年孕產婦危重症評審會。
  • 核心訪談⑩蔡立華:在危重症患者救治上,有信心「啃下硬骨頭」!
    再有危重症患者的可能性很小記者:目前在院治療的兩個危重型患者,就是你說的要「啃」的「硬骨頭」吧?蔡立華:有一個危重型的病人情況好轉很多了,已經拔氣管插管,能自主呼吸了,而且能坐起來適當床上活動,估計很快就可以轉為重型。還有一個病人才是我們目前要「啃」的「硬骨頭」,這個患者74歲,男性,原來就有慢性腎病,現在上ECMO已經20天了。
  • 2020年第一季度「中山好人榜」
    劉金豔是一名湖北籍護士,也是中山援鄂醫療隊隊員之一。馳援湖北期間,每班工作八九個小時,期間不吃、不喝、不上廁所,主動申請為患者取咽拭子做核酸檢測,被中共東西湖方艙醫院臨時委員會、武漢東西湖方艙醫院評為「先進標兵」。池銳彬,男,1981年7月生,中山市小欖人民醫院ICU主任。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與團隊一起,堅守50多個日夜,參與救治全市首例危重症新冠肺炎病人。
  • 金安區婦幼保健院孕產保健中心開展危重症急救演練
    安徽網六安頻道訊 為進一步規範金安區婦幼保健院危重孕產婦的應急搶救流程,強化醫務人員的急救意識,提升急救能力,更好的保障母嬰安全,12月26日下午,我們開展了危重孕產婦急救演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