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麵包的中種到底是什麼?液種和中種是一樣的嗎?怎麼做?

2020-12-20 武漢海鮮三哥

上次給大家分享了,做麵包是湯種好還是中種好,文章寫出來以後,收到很多朋友的點讚歡迎。

不過因為當時主要想推廣我喜歡的湯種,所以只把中種一帶而過了,並沒有講清楚。

有朋友就直接留言問我,什麼是中種,中種該如何製作。

那麼針對這個問題,今天我就來聊聊什麼是中種和中種的製作。

在麵包的製作過程中,發酵可以分為直接發和間接發。

直接發顧名思義,就是直接把所有食材一股腦的混合在一起,揉成麵團,然後發酵,制胚,烤製成型。

他的好處是製作時間短,操作簡單,麵包的奶香味明顯。

缺點也很明顯,就是麵包的抗老化能力弱,也就是容易發乾發硬。而且發酵的風味物質也沒有那麼豐富,不夠香!

就像這樣的麵包,已經具備麵包的全部特性,不過看著就會覺得差點什麼。

間接法則是先製作酵母麵團,讓酵種先進行充分的發酵,再加入其他原料製成麵團。

這樣做出來的麵團成熟度更高,擁有更多的發酵產物,發酵的香味也更突出,更主要的是抗老化的能力也非常強。

唯一的缺點就是麻煩!發酵麵團需要提前一天製作。

這樣的麵包,是不是看著就想吃呢!

間接法中,我們又可以分為中種,液種,老面和天然酵種。

我一直把中種和液種還有老面歸為一類,但事實上,他們是通過水和麵粉的不同含量來區分的。

其中中種的使用頻率最高,因為他是固體,很容易保存。

天然酵種我已經給大家做過一期圖文解說,簡單說就是用葡萄乾和水來養種一周,然後用這個水來發麵。

就像這樣,天然的酵種。天然酵種的發酵基本和液種是一個方法。

下面我就開始進入正題,講講我們的中種。

中種麵團的製作,通常使用原料中總麵粉量的百分之五十以上,麵粉量太少,就起不到酵種的作用,太多則麵團溼黏,不易操作,一般的最佳比例在百分之七十左右,這個比例既能讓酵種發揮一定的效果,又容易揉出麵筋。

舉個例子,我們準備做一款麵包,需要麵粉500克,水300克,酵母5克。

我們用百分之七十的比例來做中種,那麼,就需要,麵粉350克,水210克,酵母3.5克一起揉面成團,然後等待充分發酵,也可以放入冰箱冷藏24小時,再拿出來直接使用。

剩下的步驟就是,再用90克的水,化開1.5克的酵母,加入150克麵粉,融合中種一起揉成麵團,再次發酵1到2個小時就可以了。

這裡,由於中種的吸水量比較大,所以二次加水的量可以小於90克。

為了不就坑,我今天同時也把液種講講吧。

液種,也叫波蘭酵頭,一種溼潤酵種,含水量非常高,不像麵團,更像麵糊。

液種和中種基本都是一樣的,只是基底不同,中種是以面為基底,液種是以水為基底。

液種使用麵粉的量佔總量的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四十之間。再加入等量的水和對應的酵母,發酵的時間也是24小時。

使用液種製作含水量較大的麵包時,非常有優勢,因為溼軟,與原料混合後,更容易揉出軟的麵團,烘烤後的膨脹爆發力非常強。

其實中種與液種是可以互換的,區別在於,液種更簡單,直接混合原料,都不需要揉面成團。而且液種含水量高,酵母充分利用溶解在水中的營養物質,發酵速度更快。

唯一的一點就是液種不如中種容易保存。

不過我習慣於把這幾種都叫做中種,一個中間發酵的產物!

謝謝大家的觀看,喜歡我就關注我,三哥帶你做美食哦!

相關焦點

  • 中種、燙種、液種、老面,傻傻分不清楚!
    最近我被一個問題刷屏了,每天都有人問,我決定拿出來和大家一起聊聊。這個問題是什麼呢,就是中種、液種、燙種、老面他們有什麼區別,我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覺得這個問題很奇怪,就像有人問你西紅柿、黃瓜、土豆、胡蘿蔔有啥區別一樣,我有一瞬間的蒙圈,現在告訴大家:它們都有區別!
  • 中種,液種,湯種,燙種,麵包常用「種」配比和製作!
    為什麼要用種?可不可以不用種直接做麵包?直接發做麵包是可以的,但是不用種的直接法要儘快吃完,不然容易老化。當然您可以通過加入糖,油,餡料等來改善口味和和延長老化期。然而,對於純素人群,素食報建議大家儘量用種來製作麵包。
  • 做吐司時候用的中種、湯種、波蘭種到底有什麼區別,看完不再蒙圈
    做吐司時候用的中種、湯種、波蘭種到底有什麼區別,看完不再蒙圈吐司現在已經成了人們餐桌上常見的早餐了,我個人比較喜歡吃吐司,不僅拿來當早餐,還拿來當零食。吐司除了買,也可以自己做,做吐司要比做其他麵包費時,在操作上要相對嚴格,這樣才能做出軟又拉絲的吐司。吐司的做法也是很多的,除了我們常見的直接法,還有中種法、湯種法、波蘭種,這麼多的「種」,難免讓人蒙圈,它們到底有什麼區別呢,今天泰羊媽媽就跟大家講講做吐司的這些「種」。
  • 區分麵包的湯種、中種、初種、魯邦種……
    最近常常有收到同學提問說經常看到湯種、中種、初種、魯邦種等等……那麼多種真是傻傻分不清楚……不同的種又做不同的麵包真是複雜……麵包中所有這些「種」的製作,屬於製作很多麵包的第一步,它們是我們製作某一類麵包的「種子」、「起源」,並且對該麵包成品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 還搞不懂中種、液種、湯種、天然酵種麵團?看完這篇教程通通學會
    由此看來,使用酵種並不是什麼神秘的技術,而是一種很傳統的麵包製作手法。在科學技術發達的今天,麵包師能夠使用人工培育出的濃縮乾酵母,使製作酵種這件事變得輕而易舉。如今,麵包製作方法可以分為直接法和間接法。所謂直接法,就是直接將包括酵母在內的所有原料混合揉成團,然後進行一次發酵和二次發酵。
  • 集合了冷藏中種和液種法,打造鹹香鬆軟的奶酪海苔軟麵包
    原來我老媽喜歡鬆軟型的甜麵包,她的牙不好,我做的法棍啥的必然咬不動啊。為了討好母上大人,到處找方子做鬆軟的麵包,但是還要符合我的要求,那就是絕對不能有太多糖和太多油,否則還不如不做。翻了基本家裡的烘焙書,在王傳仁的書裡找到個臺式軟麵包基礎麵團的配方,同時使用了中種法和液種法,這種方法我第一次見,覺得新奇,決心一試。不過麵團本身的配方不太符合我的要求,因此我做了刪減。
  • 麵包發酵!「魯邦種」的養種配方和這18個問題,這一篇都全了
    4,溫度26-28度,室溫放置30-60分鐘,然後轉4-6度冷藏一夜第二天即可使用)關於此次直播中關於天然酵母的問題,如果你有時間可以認真看完,收藏相當大:1,做蘋果酵種液需要把蘋果用開水燙一下嗎?根據你自己想要做出來的麵團是什麼風味來決定。6,請問用魯邦種做麵包,建議用量?商業酵母需要減少嗎?看做什麼麵包,根據不同的麵包用量不一樣。法棍建議用到200g就好了,吐司建議100-200g就好了。
  • 麵包製作中那些讓你蒙圈的中種、湯種、燙種法都是些什麼?
    麵包製作中那些讓你蒙圈的中種、湯種、燙種法都是些什麼? 發布時間:2018-11-01 14:39:11      來源:貴州網   對於一些剛剛接觸烘焙的小夥伴們,這些名詞真的是讓人一頭霧水啊~~~ 中種是什麼?燙種又是什麼?
  • 淡奶油麵包,中種法做的超柔軟
    淡奶油麵包為了消耗冰箱的淡奶油,所以做了一款麵包,用中種法做出來的麵包特別柔軟,中種法有酒香味真的特好吃,整體特別柔軟好吃。原料:高粉、水、酵母、糖、全蛋液、淡奶油、細砂糖、黃油、白芝麻。做法步驟:第1步、將種麵團的麵粉,糖,酵母稱好。第2步、加入水混合攪拌。第3步、混合成團就可以了,室溫發酵一會後進入冰箱冷藏發酵。第4步、手指戳動不回彈。
  • 冷藏中種法做出來的吐司,和烘焙店買到的一樣柔軟,烘焙新手必學
    這個配方是我自己研發的,主要還是喜歡鬆軟的麵包,所以決定用液種+冷藏中種法,即使最天然的食材也能做出軟的不行的好吃吐司!食材:液種:全麥麵粉50 g 鮮奶50 g 速發酵母0.07 茶匙中種:高筋麵粉175 g 鮮奶60 g 酸奶60 g 速發酵母0.7 茶匙主麵團:全麥麵粉25 g 鮮奶20 g 糖20 g 鹽3 g 無鹽黃油18 g
  • 燙種、湯種、中種法與麵包技法
    中種法的發酵:中種麵團攪拌均勻之後應該用一個不鏽鋼桶或是塑料桶裝起來。最好是蓋上蓋子。中種法;是分兩次攪拌的方法,即先攪拌中種麵團,使其經過一段時間發酵,再與其他部分混合攪拌形成製作麵包的麵團。因為酵母最怕糖,鹽,油脂。
  • 波蘭種酵頭要發酵多久,波蘭種麵包怎麼做好吃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特別喜歡使用波蘭種酵頭髮酵。那麼波蘭種酵頭要發酵多久?波蘭種麵包怎麼做好吃?下面小編為大家解答!我們都知道,麵粉發酵,中式糕點一般使用發酵粉。不過西式糕點就用波蘭種,那麼波蘭種酵頭有什麼特點?
  • 中種法的麵包製作
    配方用量麵粉中的一部分,與麵包酵母和水,有時也會有其他副材料,一起先製作中種,至少發酵2小時以上,之後進行正式揉和,再經15 ~ 20分鐘( 0-60分鐘)的靜置後,進行分割。之後就跟直接揉和法相同地製作。曾經日本的大型麵包企業,幾乎都採用70%中種法。
  • 做麵包用中種還是湯種好
    先上圖一個好吃的麵包,在你的手觸碰他的那一刻,基本就已經確定了,鬆軟,蓬鬆,勁道,拉絲,組織結構清晰。但是很多新手小白,做出來的麵包都會變成歐包,氣孔粗大,外皮粗糙,口感硬化,放上一兩個小時基本就成了真正的雜糧歐包了!
  • 柔軟的冷藏中種麵包——牛奶紅豆麵包棒
    但有幾天每天上午或是畫畫或是英語,很是辛苦,於是下午減少了作業量,只把當天的練字和口算題完成就行了。他很振奮,反覆確認後屁顛地完成了。很快,十分鐘左右。我叫他:來,把這幾天背的古詩背給我聽聽「 為什麼,不是說好了只寫兩頁字嗎?」「當然,一個字都不能多寫的,但是這背兩首詩,又不廢力,趕緊的。」「可是,廢嘴啊媽媽」
  • 中種法全麥麵包的做法
    中種法:是分兩次攪拌的方法,即先攪拌中種麵團,使其經過一段時間發酵,再與其它部分混合攪拌形成製作麵包的麵團。因為酵母最怕糖,鹽,油脂。因次中種法能使酵母在第一次面種中發酵良好,使水份完全滲透於麵粉,使其水含量增加,經過第二次攪拌後,把氣泡全打掉,達到柔軟、組織細密效果。
  • 麵包店師傅公開分享製作麵包種類:直種,中種,湯種的作用
    當每次看到製作麵包教程的配方,在配方列表裡經常會看到直種,中種,湯種的詞彙。剛入烘焙行業小白,你知道什麼是直種,中種,湯種嗎?它們各的作用特點區別嗎?現在就同大家分享下直種,中種,湯種之間的區別,喜歡做麵包的朋友們非常有幫助哦!
  • 中種豆沙麵包的做法
    豆沙麵包隔三岔五的總會做幾次的,加大了淡奶油減少了油的用量,成品鬆軟香甜哦……By 泣哥兒 【豆果美食官方認證達人】用料中種: 奶粉 20克耐高糖酵母 2克橄欖油 15克全蛋液 20克鹽 2克糖 10克餡料: 紅豆沙 150克做法步驟1、先做中種麵團
  • 做麵包這些小知識您了解嗎?中種法,直接法,湯種法聽我來解釋
    麵包,早餐的常客,吃法也多。所以每周怎麼也得做兩個。這次的100%中種北海道吐司不得不誇一下,太好吃了!柔軟,奶香實足,彈性也不錯,要狠狠誇一下,哈哈。經常有朋友會問我什麼是中種啊?其實,自己做麵包學問真的不少。
  • 做麵包用中種法,太適合上班族了,附五股辮的編法
    牛角辮子包我喜歡做麵包,但是每次都會因為做麵包時間太長,而煩惱,一次在圖書館看書,發現了中種法,回家立即開始研究,能把麵包分成兩天做,並且口感比直接法要好吃這對我來說真是太適合不過了, 做過麵包的小夥伴們,估計都經歷過這些吧,做麵包要在廚房待上一天,和面、發酵、整形、二次發酵、烤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