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大」吳根存:三十年的蔥油餅 一輩子的上海味道

2020-12-17 人民網

原標題:「阿大」吳根存:三十年的蔥油餅 一輩子的上海味道

凌晨五點,已「避暑」兩個月的阿大,再次開了張,掛起了營業招牌。不一會兒,門口又像往常一樣排起了長隊。朱先生,作為阿大蔥油餅的忠實「老粉」,六點鐘就從閔行跑來排隊,才拿到了第10號,然而,三個小時過去了,依然還沒有買上。

為啥要大老遠、排長隊來吃上這一口?朱先生說,這裡的蔥油餅三十年不變,有老上海的味道。

「阿大」吳根存生於1957年,82年那年因下崗閒置在家,便學起了做蔥油餅這門手藝。也因在家排名老大,就給自己的蔥油餅店起了個「阿大蔥油餅」這麼個名。

「阿大蔥油餅」位於茂名南路南昌路路口,尋著一股濃濃的蔥油香,遠遠的望著排隊的人群就能尋到。說是店鋪,其實更像是個「黑作坊」,黑漆漆的屋子裡,一個案板、一個烤爐,就是全部「家當」。

為了讓街坊四鄰及時吃到早餐,阿大凌晨3點就得起床,三十多年來風雨不改。提麵粉,揉麵團,醒面,醒好的面,揪成一個個小麵團,用手順勢一按,再重重地甩在桌上,麵團立時成了長十幾公分的薄長條,抓一把油酥抹上麵餅,再抓一小撮鹽抹上,最後是一大把蔥花,

包裹豐富的長條麵餅,重新捲成一個個麵團,整齊排列到燒熱的煎鍋上。

伴隨著歡快的滋滋聲,爆發出青蔥與肉的混合鹹香,阿大一面煎,一面往餅上塗抹油,15分鐘後,兩面都煎黃了,香氣撲鼻,阿大挪開鐵板,將煎好的蔥油餅整齊地排列到爐子裡,蓋上鐵板繼續烘。

鐵板下,9成熟的蔥油餅正在進行著最後的蛻變。而烘這道工序也是區別於老法蔥油餅、蘇北蔥油餅的關鍵,也是阿大的秘方之一,用明火將餅上的浮油燒掉,這樣,蔥油餅就不會油膩。

5分鐘後,爐蓋打開,香氣瀰漫。一爐10個,20分鐘一爐,一袋麵粉50斤,300個蔥油餅,阿大要賣到下午三點。由於需求量大,阿大規定,每人只能買十個,也就是一鍋,可是面對美味,誰又願意只買一個?因此等上三五個小時也便成了家常便飯了。

顧客願意等,阿大仔細做,而這一做便是34年,來買的人也換了一茬又一茬。這期間也曾有香港人、臺灣人都來找過他,表示要給他開店,並付他三萬元月工資,只求用「阿大蔥油餅」這個名字,甚至也有大型超市來找過他,表示可以做成真空包裝。然而,這些都被阿大都拒絕了。

阿大說,蔥油餅要現做現吃,而我也不是為了錢,三十年的「阿大」招牌不能「變味」,這慢工出細活的品質不能變,這股子老上海的味道也不能變。

如今,阿大背已陀,嚴重脊柱側彎,還有靜脈曲張,已60歲的他,還能做多久,他自己也不知道,只是說,看身體情況。兒子熱愛廣告,並不想子承父業。這些年來,也有不少找上門學徒的人,可阿大覺得,他們都是想學點皮毛自己單幹,並非真想踏實做好「阿大蔥油餅」這個招牌。

阿大告訴記者,他想找個徒弟,但是看了一圈,還是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選。若問阿大選徒弟有啥標準標準。他說,人實在、能吃苦、心甘情願做下去。「自己辛苦一輩子,自己的牌子得找個靠譜的傳下去!」(程琦 曹磊)

(責編:唐小麗、軒召強)

相關焦點

  • 上海:最美的蔥油餅
    做蔥油餅的阿大現在已經六十三歲啦,不開分店的原因是怕牌子做壞了。阿大之前收過徒弟但是半路跑掉了,怕吃苦。阿大每周三會休息一天想去吃的小夥伴要注意時間,每天六點準時開店,下午餅賣完為止,一般四五點打烊,每天凌晨三點起床做準備工作。
  • 上海這家蔥油餅火了,1天只做300個,顧客排隊2小時才能買到
    蔥油餅全國各地都流行的一種美食小吃,幾乎是每個城市隨處可見;不同的是各地的蔥油餅做法稍有不同而己;而上海蔥油餅卻有很大的不同,上海的蔥油餅應該叫餡餅才正確;上海一家開在茂名南路的「阿大蔥油餅」,至少要排隊二小時才能吃得上;一個不起眼的油餅真的不可思議,太神奇了。
  • 總理關懷的蔥油餅店:每天做300個餅 每號限購5個
    在上海,有這樣一位被街坊暱稱為「阿大」的老人吳根存,三十多年來堅持純手工製作蔥油餅,其餅香從上海飄入全國,乃至海外——上過日本雜誌,也被納入英國BBC紀錄片中。說話間,阿大不停捏著兩隻酸脹的胳膊,「如果身體可行,我想我會一直做下去,給客人們帶去老上海的味道,也算我回饋他們的一點心意。」  阿大太知道這些食客們對自己的支持有多重要。去年7月,如往常一樣開著店、賣著餅的阿大突然收到通知,他被告知因自己無證經營所以必須停業。一時間,網上有關「阿大蔥油餅」店關門的消息引發熱議。
  • 上海阿大做的蔥油餅,好比武大郎燒餅一樣出名,到底好不好吃呢?
    阿大蔥油餅是餐館名稱,位於上海市,經營者阿大 。5塊錢1個的蔥油餅上了BBC後迅速走紅,朋友圈被一隻蔥油餅刷屏了,買到最後一爐蔥油餅的顧客竟然苦等7小時。你說,是什麼概念呢?2016年7月21日,「阿大蔥油餅」因無證無照經營被執法部門要求關門停業。數月後遷址至上海永嘉路,證照齊全後重新開張。
  • 上海最火「蔥油餅店」將重開 5元一張價格不變
    12日,北京青年報記者聯繫「阿大蔥油餅」老闆吳根存得知,新店即將準備裝修,預計還有一個月就可以開門營業。  吳根存告訴北青報記者,新店地址選在永嘉路,離自己原來的老店不算太遠。據吳根存介紹,這個新店鋪是由當地監管部門幫忙聯繫的,免了自己的租金,每月只需繳納水電費等費用就可以。聽吳根存說,他已經去過新店鋪一次,是一家8平方米左右的小店。
  • 曾被BBC報導的上海蔥油餅,每天限量300個,顧客排隊數小時購買!
    別看這是一個非常普通的蔥油餅,它可是上海的網紅蔥油餅,每天都有很多的人排隊買來吃,這一份蔥油餅只要六塊錢,每天早上都會有很多的人在那裡排隊,而且最近有一位澳大利亞的夫婦,也是慕名前來,不過因為買點的人實在太多了,所以這家店的老闆就直接在店門口拉上了鐵鏈,防治出現擁擠的情況。
  • 李克強提上海蔥油餅店:監管如何兼顧溫度(1)
    (原標題:總理提上海蔥油餅店「以小窺大」:監管如何兼顧「溫度」?)中新社上海1月14日電題:總理提上海蔥油餅店「以小窺大」:監管如何兼顧「溫度」?作者鄭瑩瑩60歲的吳根存(人喚「阿大」),活了大半輩子,怎麼也想不到自己有一天會突然成了「創業網紅」,甚至自己的小小蔥油餅店,也會讓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掛念。
  • 上海網紅美食蔥油餅重開 5元一個被炒到50元
    吳根城因在家裡排行老大,因此被稱為「阿大」。1982年,吳根城從單位下崗後開始學做蔥油餅,在附近的馬路菜場、臨時房子裡賣蔥油餅,在茂名南路這裡也已經做了13年。阿大做蔥油餅是按老上海的傳統工藝,面醒好後揪成一個個麵團,麵餅上要抹油酥、撒細鹽,再加蔥花和肥五花,包裹豐富的長條麵餅重新捲成一個個麵團,煎15分鐘至兩面焦黃後,再將9成熟的蔥油餅排列到爐子裡烘烤,這道工序是阿大的秘方之一
  • 上海早餐四大金剛之一 想吃它得半夜排隊 海派蔥油餅為啥這麼香?
    老上海人的早飯有四個「金剛」。樣霸氣外露的四種早餐美食是粢飯卷,鹹豆漿,大餅和油條。早先上海街市中擺出來的早點攤,遠遠地就能看到一口大鍋和一個大鐵桶。大鍋裡熱油湧動,金黃酥脆的油條一根接一根出鍋,而那一隻上面蓋著一塊鐵板的大鐵桶則是用來做大餅的。
  • 賣蔥油餅在上海掙三套房,為什麼是阿大出名?
    那小蔥豬油和面,被火烤出來的香,那是老上海人的記憶,蔥油餅。在上海,最出名的是弄堂裡的阿大蔥油餅。老闆是一位駝腰90度的老人,沒有幫工,是因為他不帶。01因老外發現更出名在上海,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起,生煎逐步取代了蔥油餅,剩下幾家勉強維持,阿大就是其中之一。阿大蔥油餅出名,竟然是老外發現的。
  • 上海蔥油餅店那麼多,為什麼會輪著「阿大蔥油餅」出名?
    點出的豆腐腦,格外的嫩滑,味道純正,別家不可比。上海蔥油餅——上海蔥油餅的落寞。上海蔥油餅,本來是再平常不過的小吃,而且已經落寞。尤其是外來居民和本地年輕人,只知生煎包,不知蔥油餅。特別是上世紀八十年代起,生煎逐步取代了蔥油餅,剩不幾家勉強維持。阿大就是其中之一。
  • 上海最「暴利」的蔥油餅,價格比別人貴一倍,但想吃到可不容易
    對於很多人來說,上海是一個經濟高速發展的一線大城市,多少人擠破腦袋都想去上海發展,但對於吃貨來說,最吸引人的卻是一張老上海味道的蔥油餅,不少外地遊客為了吃到蔥油餅,專門坐飛機來上海,然後排隊四五個小時,可見這蔥油餅的魅力有多大了,這就是享譽全國各地的老大蔥油餅。
  • 上海曾上BBC的蔥油餅店重開張:這次證照齊全(圖)
    中新社發王岡攝圖片來源:CNSPHOTO原標題:上海灘網紅美食「阿大蔥油餅」重新選址開張(圖) 中新網上海10月28日電(記者許婧)闊別食客一個月的上海灘網紅美食「阿大蔥油餅」28日在距離原址不遠的永嘉路上重新飄香。嶄新的鋪子裡,阿大彎著腰在老爐臺前製作蔥油餅,鐵板上餅子滋滋啦啦地煎著,蔥香四溢。
  • 開在淮海路商圈的蔥油餅小店,為情懷而堅守
    在淮海路的眾多支馬路中,襄陽南路是最有味道的馬路之一。這條路上的小店「臥虎藏龍」,有最古早的布店,也有最新開的咖啡館,尚海阿姨蔥油餅店就和各式小店混搭在一起。 走在襄陽南路上,遠遠就能聞到屬於蔥油餅店的獨特味道。薄脆餡鮮的餅灑滿蔥花,飄著豬油的香氣。
  • 上海這家蔥油餅火到BBC了,一天只賣300個,客人排隊都買不到
    (註:本文內容為小旺仔食記獨家原創,侵權必究)上海這家蔥油餅火到BBC了,一天賣300個,客人排隊都買不到。要說上海巷弄中讓人意想不到的美食,很多人可能都會提起這樣一家蔥油餅攤子。這家店開在上海黃浦區茂名南路的路邊,老闆名叫阿大。所以他的店又叫阿大蔥油餅,主要賣的就是蔥油餅,一天限量只賣300個,賣完了就收攤,想多吃都吃不到。阿大做的蔥油餅,可是最地道的上海蔥油餅,用的油都是豬肉,烤好的餅子特別的香。很多人都喜歡到他的店裡來買餅子吃,就算你不是上海本地人,吃過一次之後,保證你還想再次第二次。
  • 撐老闆|開在淮海路商圈的蔥油餅小店,為情懷而堅守
    →不想去阿大排隊,所以開了家蔥油餅鋪最開始,很多消費者來光顧大飛的店,原因其實很簡單:受不了在阿大蔥油餅門口排長隊,於是來到這家離阿大不遠的小店嘗試下。因為小店的名氣不如「阿大」,許多來買蔥油餅的客人期望並不高,沒想到嘗試後發現,餅做得非常地道!
  • 愚園路這家二十年低調蔥油餅店,據說老上海認可味道比阿大還嗲?
    上海是一個小吃非常豐富的城市,特別在上海的弄堂裡,有很多非常有歷史的傳統小吃,除了生煎小籠鍋貼之外,蔥油餅雖然不那麼出彩,但是每次只要路過餅攤,都會忍不住去買一個解解饞。所以今天毛哥要帶大家來的就是一家蔥油餅老店,在愚園路上開了很久了,店面非常小但每次路過都有很多街坊在排隊,味道真的非常好。讓我們趕緊來愚園路666號這家「王記蔥油餅」嘗嘗!這家蔥油餅真的離店裡還有一段路就聞到了那誘人的香味,做法上店裡會先把蔥油餅餅坯放在鐵板上煎至金黃色,煎得時候那叫一個香啊,真的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 驚動BBC的上海蔥油餅之神,是好的創業者嗎?
    蔥油餅之神名叫吳根城,大家都叫他「阿大」,這位上海老人30年如一日地經營著蔥花餅生意,他的阿大蔥油餅門前常年排著長隊,甚至有人排五個小時隊才能買了他的蔥油餅。阿大今年61歲,背駝的很嚴重,一個人經營著這家蔥油餅店,每天凌晨3點就得起床,提麵粉,揉麵團,醒面,三十年來風雨不改。
  • 在家也能做的蔥油餅,外酥內軟層次分明!
    阿大的蔥油餅一直穩坐上海灘蔥油餅的頭號交椅。 又厚又圓,帶點焦黑, 滿弄堂的蔥香味,和一口咬下去的蔥香, 讓人忍不住排隊…
  • 一隻特立獨行的蔥油餅 周末侃
    隔了一個長假,我仍舊惦記著上海那個蔥油餅小店。弄堂裡的阿大蔥油餅店被BBC報導後成了網紅,節前慕名而來的食客卻撲了個空,網紅蔥油餅店因為無證經營,被責令停業了。老伯在自家居民樓裡起爐灶開店,按規定拿不到執照,這是癥結所在,這裡面也不能說沒有公共利益的考量,居民樓商用有隱患,不是危言聳聽。可嘆網紅蔥油餅店就像一個被測出隱患的病灶,被無情地拿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