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通知 | 高功能自閉症融合教育情境介入輔導策略工作坊

2021-02-24 喜安人文

廖芳玫


教育部國教署情緒及行為問題專業支持團隊資深督導

臺北市特教生中輟學園督導

臺北市國中特殊教育輔導團輔導員

臺北市國中特殊教育輔導團輔導員

大學兼任講師

學歷:大學心理系畢業、特殊教育研究所畢業 

曾任:臺北市立啟聰學校資料組長、導師、臺北市南門國中輔導老師、特教班導師、臺北市自閉症巡迴輔導老師、臺北市情緒行為問題專業支持教師、臺北市特教生中輟學園創班教師、臺北市東區特教資源中心輔導服務組長、臺北市高中職特殊教育輔導團輔導員、臺北市東區特教資源中心主任、淡江大學特教學分班講師等

 

專長:情緒行為障礙、自閉症、學習障礙鑑定;社會技巧課程教材教法;特殊教育學生情緒行為問題評估、介入輔導;正向行為支持策略評估與介入;特殊教育學生個別化教育計劃。

著作:(一)個別化教育方案;(二)詞彙擴充教材;(三)詞彙補充教材續冊;(四)輔導活動科補充教材 ;(五)自閉症教戰手冊;(六)與一顆星星相遇-如何利用社會性故事教導特殊學生;(七)臺北市教育局各教育階段身心障礙學生個案輔導評量報告;(八)臺北市融合教育現場教學手冊;等

 

擔任專業督導與鑑定安置工作委員:臺北市特殊學生鑑定及就學輔導委員會國民中學階段工作小組自閉症組、情障組、學障組、智障組鑑定種子教師;擔任花蓮縣、基隆市、桃園市特殊教育輔導團情緒行為問題專業支持團隊督導。

每年無數場次研習進修講座:

1.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高級中等學校身心障礙學生情緒及行為問題介入種子教師 培訓工作坊」前導、初階、進階、高階課程講座;

2.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教育系統高級中等學校特殊教育相關專業人員職前訓練第二階段(臨床心理師與諮商心理師)專業課程講座;

3.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主管高級中等學校友善校園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作業講座;

4.臺北市輔導主任或組長、專兼任輔導教師在職訓練課程研習班講座([校園危機事件的分工與因應]及[校園事件輔導措施);

5.臺北市高中職特殊教育行為功能介入方案進階知能培訓研習講座。

邵智

重慶市第九人民醫院主任醫師\教授

重慶市兒童孤獨症康復治療中心主任

兼任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兒童心理衛生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兒童孤獨症康復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中華預防醫學會兒童心理行為學組委員

重慶市殘疾人康復協會兒童孤獨症康復專業委員會主任

《中國兒童保健雜誌》編委:從事兒童孤獨症臨床診斷、臨床康復與研究工作10餘年,創設了中國孤獨症兒童「心靈解讀」技能的臨床幹預模式;其創建的重慶市兒童孤獨症康復治療中心是國內首家省級綜合性開展兒童孤獨症康復和臨床研究的中心。目前為重慶市第二屆學術技術帶頭人。

著作

主編:1、《自閉症兒童心靈解讀技能干預教程》;

            2、《兒童心理障礙防治》;

            3、《嬰幼兒心理行為保健》;

參編:1、《兒童發育行為心理評定量表》;

            2、《特殊兒童早期幹預理論與實踐》;

            3、《特殊兒童早期幹預》;

    同時,在國內外專業雜誌上發表論文20餘篇。

專長:兒童自閉症早期診斷與康復治療;自閉症兒童康復治療的督導與管理;自閉症兒童心靈解讀技能干預;兒童自閉症康復治療中心的建設與管理。

相關焦點

  • 自閉症「社會—情緒」培訓課程,鳳華老師及孫文菊老師空降內蒙
    基礎理論學習:將介紹自閉症兒童的臨床特徵,並對應社會情緒發展的全貌,包含非語言社會情緒發展、情緒發展與情緒調控、象徵遊戲、心理理論、同理心及互動對談等。此外,課程亦將介紹增進自閉症者的隨機學習能力-觀察學習能力的建立,因應融合教育的需求,為順利轉銜普通教育學校學習,亦將介紹反向小老師及自我管理訓練之實證成果,並介紹學習原理基本理念及自閉症者之有效教學法.
  • 衣戀集善融合項目系列培訓之情緒行為課程與融合教育
    衣戀集善融合項目的三所試點幼兒園教師們、廈門市特校的全體教學人員,以及來自全市各機構的熱心人士,大家齊聚一堂,共同聆聽了這場名為「情緒行為課程與融合教育」的知識講座。       接著,劉芝泲老師回顧了自閉症常出現的行為問題,分別通過舉例行為問題處理方式從行為改變技術到正向行為支持,這兩種行為介入方式的演進,說明了行為問題是個體和環境互動的產物,具複雜性,我們應將行為問題視為溝通行為,重視行為背後的原因,處理行為問題需多元介入、專業合作。
  • 喜安課程預告:浙江·湖州 特殊兒童班級經營策略與課程設計工作坊(2016年7月16-17日)
    國立花蓮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專題講師國立東華大學特殊教育學系、體育系及行教系專題講師受聘經歷國立花蓮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自閉症課程實務經驗分享」講師;國立東華大學特殊教育學系「自閉症學生教學策略」「教材教具製作」「學前鑑定及篩檢流程簡介」講師;
  • 自閉症「社會-情緒」培訓課程,鳳華老師及孫文菊老師6月29日空降內蒙啦~!
    此外,課程亦將介紹增進自閉症者的隨機學習能力-觀察學習能力的建立,因應融合教育的需求,為順利轉銜普通教育學校學習,亦將介紹反向小老師及自我管理訓練之實證成果,並介紹學習原理基本理念及自閉症者之有效教學法.    延續上述的基礎理論,本實務課程著重社會情緒之各種面向之教學實務,課程將結合理論、示範與實務操作,將重要的社會情緒課程進行實際演練。
  • 預防與介入 情障生行為問題預防策略
    情緒行為障礙學生的學科學習與生活適應,有賴結合不同專業團隊的介入,讓學生得以在不同情境中,類化應用適當的情緒與行為控制策略。短期計劃可藉由藥物治療、行為改變技術、心理輔導來改善;中期目標,可由自我監控策略的應用及提升學習成就感來改善;長期目標則為培養自信,鼓勵接觸人群,轉換負面情緒,迎接美好人生。
  • 簡訊|自閉症兒童評量工具與個別化教育計劃在市特校舉行
    6.擔任2009年花蓮縣吉安國小辦理特教倡導-「認識亞斯伯格及其輔導策略」活動之講師。7.擔任2009年花蓮縣政府教育處辦理之「學前特殊教育融合教育專業知能研習」下午場次之講師。8.受邀參加2009年11月「肯納兒家長成長動力團體」之聚會活動,並與家長們分享自閉症教學及輔導策略。
  • 自閉症融合教育架構介紹
    1、融合教育發展史2、融合教育的分類原則3、自閉症融合教育的評估4、自閉症融合的課程設計5、自閉症融合教育該如何轉介6、政府在融合教育中的角色首先請大家明白醫學評估與教育評估是功能完全不同的兩個領域。因此,一個沒有全面評估體系的融合教育機構僅僅是「狹義」融合,這點毋庸置疑。4—1、融合教育的課程設計離不開兩種課程取向:第一種課程取向;是由早期的課程介入為出發點的,課程一般沒有考慮其他兒童的需要,這類課程大多是針對某一類有特殊需要的兒童而設計的,我們或可統稱這一類課程為特殊教育課程。
  • 臺灣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2018年專題式工作坊報名通知!
    、臺北市特教輔導團、臺北市特教巡迴教師、中山國小啟智班特教老師、臺北市立大學兼任講師、教育部「特殊教育專業」輔導委員,擔任臺灣教育資料館拍攝「愛他更要有好方法--特殊學生行為處理策略」教學錄像帶指導老師;擔任主編,編輯完成「臺北市特殊教育發展史」。
  • 【工作坊】 華東師範大學2019年「自閉症兒童社會情緒及溝通理論與實踐」工作坊招生簡章
    現職:彰化師範大學復健諮商研究所教授兼所長,彰化師範大學行為輔導研究發展中心主任,臺灣正向行為輔導團委員,彰化縣鑑定安置輔導委員會委員,臺中市鑑定安置輔導委員會委員,新北市職業重建服務中心輔導團顧問,中彰投區身障者職重資源中心輔導團顧問,雲嘉南區身障者職重資源中心輔導團顧問。
  • 培訓招生 | 特殊需求兒童情緒行為問題處理的新選擇—正向行為支持(PBS)理論與實務工作坊
    不論是自閉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發育遲滯、腦癱、唐氏綜合症、情緒困擾、和染色體引起的智能缺陷等等,都適用的一種幹預方法。在〝用愛理解〞和〝用對方法〞的雙軌幹預方向中,教師或家長的介入策略可藉由多元管道直指問題核心,而此介入管道不只在行為問題發生之後被動反應,還可以採取〝洞燭機先、防患未然〞的作法,預防行為問題的出現。
  • 焦點解決 溝通之道——「禾馨心靈家園」青春期親子輔導工作坊...
    ,推出青春期親子輔導工作坊。通過「6大版塊課程+個案輔導+互動探究」的課程方式,協助家長焦點解決,掌握方法策略,建構與孩子共同成長的家庭教育之路。12月3日晚上,跟往期一樣禾城的家長朋友在新華書店靜候工作坊主講人孔寧老師。不同的是大朋友帶上了小朋友一起來到了禾馨心靈家園·親子有方父母沙龍活動現場。
  • 臺灣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2018年專題式工作坊報名!
    、臺北市特教輔導團、臺北市特教巡迴教師、中山國小啟智班特教老師、臺北市立大學兼任講師、教育部「特殊教育專業」輔導委員,擔任臺灣教育資料館拍攝「愛他更要有好方法--特殊學生行為處理策略」教學錄像帶指導老師;擔任主編,編輯完成「臺北市特殊教育發展史」。
  • 臺灣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2018年專題式工作坊報名即將截止!
    (二)【入臺實習】:2014年至2018年間,參加臺灣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培訓(扶助心智障礙者成長項目培訓)或本次專題工作坊學習人員,可以申請入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實習。二、【課程地點、交通路線和酒店推介】:待後續另行通知。
  • 課程通知:(第一期)自閉症教學「社會-情緒種子教師」認證課程,2018年9月15日至19日,濟南大學
    現職:彰化師範大學復健諮商研究所教授兼所長,彰化師範大學行為輔導研究發展中心主任,臺灣正向行為輔導團委員,彰化縣鑑定安置輔導委員會委員,臺中市鑑定安置輔導委員會委員,新北市職業重建服務中心輔導團顧問,中彰投區身障者職重資源中心輔導團顧問,雲嘉南區身障者職重資源中心輔導團顧問。
  • 報名:自閉症教學「社會-情緒種子教師」認證課程
    現職:彰化師範大學復健諮商研究所教授兼所長,彰化師範大學行為輔導研究發展中心主任,臺灣正向行為輔導團委員,彰化縣鑑定安置輔導委員會委員,臺中市鑑定安置輔導委員會委員,新北市職業重建服務中心輔導團顧問,中彰投區身障者職重資源中心輔導團顧問,雲嘉南區身障者職重資源中心輔導團顧問。
  • 課程通知:第一期(高階)自閉症教學「社會-情緒種子教師」認證課程,2019年2月27-28日至3月1日,開始報名!
    現職:彰化師範大學復健諮商研究所教授兼所長,彰化師範大學行為輔導研究發展中心主任,臺灣正向行為輔導團委員,彰化縣鑑定安置輔導委員會委員,臺中市鑑定安置輔導委員會委員,新北市職業重建服務中心輔導團顧問,中彰投區身障者職重資源中心輔導團顧問,雲嘉南區身障者職重資源中心輔導團顧問。
  • 【簡報】南京站|嬰幼兒早期療育課程綱要評估專業人員種子老師工作坊, 順利完成!
    經常聽到民辦機構老師或特殊教育老師,感嘆國內缺乏學齡前幼兒的課程評量工具,雖然有些機構採用兒童發展地圖做為兒童能力評估依據,然而學前幼兒的幹預需要以全人角度介入,方能給特殊需求孩子全面的發展視野,在進行療育介入時方不失衡。
  • 最後一輪通知:(廈門)特殊需求兒童情緒行為問題處理的新選擇 —正向行為支持(PBS)理論與實務工作坊,10月27-28日
    不論是自閉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發育遲滯、腦癱、唐氏綜合症、情緒困擾、和染色體引起的智能缺陷等等,都適用的一種幹預方法。在〝用愛理解〞和〝用對方法〞的雙軌幹預方向中,教師或家長的介入策略可藉由多元管道直指問題核心,而此介入管道不只在行為問題發生之後被動反應,還可以採取〝洞燭機先、防患未然〞的作法,預防行為問題的出現。
  • 融合教育的迴響與檢討
    總而言之,教育的功能應重於形式;漸進地、有條件地推展融合教育,應是兼顧理想與現實的做法。在課程調整教學實驗後,教師所使用的調整策略均有明顯增加,對課程調整有正向的看法,且認為在專業方面有所成長。4、在普通班中同時進行資優與障礙學生的課程調整是可行的,而特殊班教師與普通班教師的合作則是影響課程調整實施的重要因素。
  • 臺灣自閉症教育專家來湖北荊門講學
    中國臺灣網9月2日荊門消息 8月28日至29日,臺灣自閉症教育專家楊宗仁教授,應荊門市特殊教育學校和荊門市自閉症互助協會的邀請,來荊門進行了《自閉症兒童遊戲與文化介入》輔導講學。  楊教授針對自閉症教育特點,進行了自閉症的核心障礙、社會定向能力幹預、分享式注意力幹預、遊戲教育幹預等內容的講解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