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某天早晨起床突然感到脖子痛,頭只能歪向一側,不能自由旋轉後顧,如向後看時,須向後轉動整個軀幹,這時我們就知道自己「落枕」了。
落枕又稱失枕,是一種常見病,好發於青壯年,以冬春季更為多見。那麼,「落枕」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接下來,就跟著掌門師兄一起從醫學的角度來看看吧。
落枕的病理病機
所謂「落枕」就是一覺醒來,發生頸部疼痛和活動受限。輕者起床做適當的頸部活動後,症狀就會消失,重者頸痛越來越嚴重,出現頭暈、頭痛、頸肩背痛、手臂麻痛,甚至引起心悸、胸悶等不適症狀。「落枕」常常是頸椎病的誘因,是頸部軟組織勞損的原因之一。
落枕表現多為入睡前並無任何異常,晨起突感頸後部、上背部疼痛不適,以一側為多;或有兩側俱痛者,或一側重,一側輕,頸部活動受限。檢查時常有頸部肌肉有觸痛、淺層肌肉有痙攣、僵硬感,與中醫學的「項強」「失枕」「失頸」相類同。
《素問·骨空論》首次論述:「失枕在肩上橫骨間,折使揄臂齊肘正,灸脊中。」不僅指出病變部位,還給出了治療方法。
中醫認為落枕的病因病機分為3點:
1、機械性受損(傷筋):一般因睡覺時枕頭過高、過低、過硬或者睡姿不良,頭過度偏轉,使得頸部肌肉長時間處於一種過度牽拉狀態而導致,臨床較常見。此種損傷較輕,灸療效果佳。
2、風寒邪侵:因頸肩長期裸露在外,風寒邪氣入侵導致頸筋氣血凝滯、筋脈不舒,而發生頸肩疼痛,有風邪偏盛和寒邪偏盛兩種類型。
3、肝腎虧虛,復感外邪:平素肝腎虧虛之人,缺乏筋肉鍛鍊,身體衰弱,氣血不足,循行不暢,舒縮活動失調;或有頸椎病,久傷不愈或筋骨萎弱、疲勞過度又感受風寒,致經絡不舒,肌肉氣血凝滯痺而不通,僵凝疼痛而發生本病,此種情況較少見。
「落枕」預示著什麼?
「落枕」是頸椎病的一種信號,此時改正,仍不失及時防止發病的機會,如仍不改正,「落枕」的發生頻率就會逐漸增多。「落枕」,說明頸椎周圍的韌帶已鬆弛,失去了維護頸椎關節穩定性的功能,稱為「頸椎失穩」,椎關節已有發生「錯位」的可能。繼椎關節失穩、錯位後,可累及椎間盤,使之亦發生失代償骨質增生加速,最終發展成為頸椎病。這就是青壯年時期(20~45歲)過早發生頸椎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要如何治療「落枕」?
「落枕」一般起病較急,但因為是單純的肌肉痙攣,故較易恢復,輕者可在3~5日自愈;重者則有可能延續數周不愈,有的反覆發作,甚至於發展為頸椎病。作為馮存仁堂艾灸貼的創始股東,學習中醫典籍,接觸了大量臨床病人後,給大家推薦幾個治療落枕比較有效的方法,可以根據個人方便來選擇。
第一:艾灸法(推薦使用)
中醫是我國傳統醫學的精髓,中醫大體有5大療法,針、灸、藥、罐、推拿。
而艾灸是5大療法中唯一的物理和藥理相結合的療法,純天然的自然療法。針療有一定的損傷而不容易掌握,藥也會對身體產生一定的副作用,不適應作為日常養生保健。拔罐和推拿只是作用在肌膚腠理是純物理的療法。唯獨艾灸非常適合作為日常的養生保健。
艾灸的作用在古代很多醫書中都有記載。針之不及,藥之不到,需灸之。就是說扎針和吃藥都不管用的病要用艾灸來治。對於落枕疼痛來說,艾灸相應的穴位可以達到非常好的效果,如果遇到落枕,作為綠色安全的一種好方法,掌門師兄首先推薦用艾灸來治療。
取穴: 大椎穴、風門穴、阿是穴、落枕穴、肩井穴。
落枕穴是治療落枕的奇穴,效果很好,灸風門可以驅散風寒之邪。灸肩井、大椎、阿是穴等,可以起到疏通經絡、調和氣血、祛散風寒的作用。若伴有肩痛加肩髎、肩髃穴,若臂痛則加曲池、外關穴。
灸法:以艾條或者艾灸貼進行溫和灸,每個穴位5~15分鐘,以局部出現紅暈為度,每日1次。如果是用艾灸貼(如馮存仁堂家的)不需要點火,直接敷貼在穴位6-8小時即可,由於面積較大,可以同時覆蓋好幾個穴位,使用也較方便。
第二:刮痧法
備好刮痧板與刮痧活血劑,患者取坐姿,顯露頸肩及上背部,在下例經穴區塗上刮痧油,依次進行刮治。從風池穴起、經巨骨、肩井、至肩髎穴。
如涉及上背部疼痛,可從肩井穴向下,經秉風、天宗至肩貞穴。體健者手法可重(瀉法),體弱者可輕刮(補法),以患者自覺被刮處有灼熱感,並能忍受為度,以上各經絡區顯現出紅色斑狀、片狀或青紫斑塊即可停刮。
2次為1療程,間隔2~3天。刮後讓患者喝下200~300ml熱開水,以助血液循環。在刮時注意如有血友病,局部皮膚損傷或皮膚病者禁用此法。
第三:拔罐法
取大椎、肩井、天宗、阿是穴。疼痛輕者直接拔罐;疼痛較重者,可先在局部用皮膚針叩刺出血,再拔火罐。可行走罐法。
第四:推拿法
手法治療原則:舒筋通絡,活血散瘀,祛風散寒,滑利關節。局部放鬆,以靜制動。
需要注意的是,按摩並非人人適合,大多數人認為,「端」脖子時發出「咔咔」聲,就證明按摩很有效果。「咔咔」的響聲,主要是因為頸部的韌帶和骨骼發生摩擦所致,並不一定都是治療效果良好的體現。同時,治療落枕,按摩手法也是有講究的,手法不當可導致小病變大病,或者由疼痛引起疾病,如落枕病人頸部本身有炎症或有頸椎病等,隨意進行按摩可能會造成骨折或骨頭錯位。
掌門師兄提醒大家,按摩方法雖然可以用來緩解一些身體上的不適,但不是任何情況都適用,要經過確診後再視具體病情而已,切不可盲目使用。同時,對於按摩的操作還必須由經驗豐富的專業醫務人員進行,不可以讓未受過正規培訓的一知半解的人來「幫忙」。
女人月經期間到底能不能艾灸?馬上給你答案
前列腺炎不用愁,艾灸幫你解除「男」言之隱!
什麼是艾灸貼?艾灸貼是做什麼用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