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上古時代 古代文字的產生!

2020-12-10 雪峰居士

有了文字,古代歷史就更容易被現代人所掌握和了解。

中國的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經有6000年左右的歷史了。在世界別的地方發現的古代文字,主要有3種:圖畫式的象形文字,埃及人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就廣泛使用了。還有蘇美爾人和巴比倫人使用的楔形文字,大約也是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產生。這種文字的筆畫上粗下細,像木頭楔子,所以叫做楔形文字。再就是公元前1000多年前腓尼基人發明的字母文字。

最初,埃及人寫的字像一些簡單的圖畫,後來大部分文字變成了符號。這些符號代表什麼意思呢?幾千年後的人們,很長時間也沒弄明白。

1799年,侵略埃及的法國軍隊在尼羅河三角洲的羅塞達河口,發現了一塊黑色石碑。把泥土清洗掉後,清楚地看見上面刻著3種文字。這就是著名的「羅塞達石」,現保存在英國倫敦博物館中。

當時,法國有一名青年學者叫商博良。他是專門研究古代埃及的語言文字、歷史和文化的。羅塞達石引起商博良的濃厚興趣,他想根據這塊石碑弄明白古埃及象形文字的讀法。

石碑上,上面兩種是用不同字體刻寫的古埃及象形文字,下面一種是希臘文。通曉希臘文的商博良知道:這塊石碑是在公元前2世紀的時候建立的,上面寫著埃及國王歌功頌德的言語。但是,要問這些古埃及象形文字怎麼讀法,他也是不太清楚。

後來,商博良發現,古代埃及人寫國王名字的時候,都要加上方框,或者在名字下面畫上粗線。羅塞達石上,也有一些用線條框起來的文字,這是不是國王的名字呢?又經過一番探索,商博良對照希臘文,從象形文字中認出了古埃及國王託勒密和王后克婁巴特拉這兩個人名。這樣,他就知道了12個象形文字的讀音。

在這一發現的基礎上,商博良繼續努力,終於在1822年揭開了古埃及象形文字之謎。原來,這種文字中,有的符號代表的是一個詞,有的表示一些字母的結合。還有24個符號,具有現代字母的意義,全部符號有700多個。

商博良讀懂了象形文字,使人們對古代埃及的歷史有了真正的了解。

楔形文字的故鄉在亞洲西部的兩河流域(今中東地區的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這裡是產生人類古代文化的搖籃之一。蘇美爾人用來寫字的不是紙張而是泥板。那時候,他們還不懂造紙。兩河流域又缺少石頭,不能像古埃及人那樣把文字刻在石頭上。蘇美爾人就用粘土做成一塊塊長方形的泥板,用蘆葦或骨棒削成三角形尖頭在上面刻字,然後把泥板晾乾或用火烘乾。這就成了泥板文書。有的泥板還分內外兩層,刻寫同樣的字,中間撒上幹灰。如果外層的字跡損壞或者被人篡改,可以用內層的文字來校正。100多年來,人們在兩河流域挖掘出了幾十萬塊這樣的泥板。

關於楔形文字的辨認,也有個類似「羅塞達石」的東西,歷史學家把它叫做「貝希斯頓巖」。

在伊朗西部貝希斯頓村廢墟附近的懸崖上,有一塊巖石,上面也刻著3種文字:蘇美爾人傳下來的巴比倫楔形文字、新埃蘭文和古波斯文。人們通過古波斯文,讀懂了楔形文字。巖石上刻寫的,是公元前522年波斯國王大流士一世鎮壓造反者的經過。

公元前1500年左右,楔形文字成了國際交往的通用文字。各國籤訂條約或者書信往來,往往都使用楔形文字,就像今天英語一樣。因為那時候,楔形文字具有詞彙豐富、字形優美的特點。但是,這種文字的閱讀和書寫很複雜,不容易被掌握,後來還是逐漸被字母文字代替了。

最早發明字母文字的是腓尼基人。他們住在今天的籬笆能一帶。腓尼基人主要從事商業,經常坐著船到各地去做買賣。他們在記帳的時候,覺得楔形文字很繁瑣,不方便,需要一種書寫簡單的文字。這樣,在公元前1300年左右,有人參照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創造出22個輔音字母表示的文字。現代歐洲各國的拼音字謎差不多都來自腓尼基字母。因此,腓尼基字母稱得上是歐洲拼音文字的始祖。

古希臘人在腓尼基字母的基礎上增加了一些元音字母,創造了古希臘文。他們把發明字母的功勞歸屬於腓尼基人。希臘人傳說:有個聰明的腓尼基木匠,叫卡德穆斯。有一次,他在別人家裡幹活,需要一件工具,恰好忘記帶來了。他就壁了一塊木頭,在上面寫了點什麼,讓一個奴隸送回家給妻子。他妻子看了木頭後,一句話也沒說就拿了工具給奴隸。奴隸驚呆了,認為木頭是用一種神秘的方式說出了他主人需要的物品。據說,那木頭上面寫的就是腓尼基第一次出現的字母文字。

字母文字當然不是卡德穆斯一個人發明的,而是由許多腓尼基人在長期德實踐中集體創造、逐漸形成的。

總之,古代文字的產生的時候,人類社會的歷史也進入到了奴隸制社會,他們建立了璀璨的文明古國。這些璀璨的文明古國,除了中國外,還有東北非尼羅河流域的埃及、西亞兩河流域的巴比倫、南亞印度河流域的印度。另外,還有波斯、亞述、猶太等國。講述這段歷史,就要從這些國家講起。

相關焦點

  • 錢乘旦:世界史研究的時代關懷
    然而,相比於有著兩千多年積累的中國史研究而言,我國的世界史研究就顯得很年輕,它從20世紀初才算真正開始。改革開放給年輕的世界史學科提供了極好的發展機遇,也對世界史研究的時代關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回應時代問題是我國世界史研究的優良傳統   儘管我國有著幾千年之久的歷史研究傳統,但我國的世界史研究卻不是從中國史學科中派生出來的一個分支,而是產生於西方的衝擊之下。
  • 中國古代有個上古時期,這到底是指的什麼時候?
    中國古代有個上古時期,這到底是指的什麼時候?文|薦文史上古時期,現存文字記載出現以前的歷史時代,對世界各地上古時代的定義也因此不同,在中國上古時代一般指夏以前的時代。有很多神話故事夸父逐日,共工和祝融撞斷不周天,女媧補天,精衛填海等等很多神話故事,這些都是有文字記載的嗎?這些是沒有的,都是人們口口相傳的神話故事,上古時期也就是沒有文字記載的時候,那時候也是沒有文字的,所以這段時期都被稱為上古,太古時期。事實上,我們關於上古的「記憶」,多半都是後人想像出來的。
  • 世界史:語言文字
    在分節語產生之前,一個人獲得的信息只能通過十分有限的符號載體,如單音節的聲音和表情動作向他人傳遞。在這種情況下,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群體、群體與群體之間的交流十分困難,人們能夠分享的信息只能局限於種的生存和延續所必需的一些知識,如打制石器的技術、製作木器的技術、狩獵採集的技術、躲避天災的方法等。
  • 2021世界史考研真題庫免費下載
    >2021年世界史考研題庫【名校考研真題+章節題庫】課程目錄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題 一、世界古代史 二、世界近代史 三、世界現代史第二部分 章節題庫 第1編 世界古代史 第2編 世界近代史 第3編 世界現代史
  • 哪裡可以下載2021世界史考研真題庫
    2021世界史考研真題庫2021年世界史考研題庫【名校考研真題+章節題庫】課程目錄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題 一、世界古代史 二、世界近代史 三、世界現代史第二部分 章節題庫 第1編 世界古代史 第2編 世界近代史 第3編 世界現代史課程簡介本書是與世界史考研科目配套的電子書,主要包括以下內容:第一部分為名校考研真題。
  • 2017中國史·世界史推薦閱讀書目長編
    (圖形、圖表、時間線)下編 世界史部分 導讀本期推送的下篇包括世界史(包括全球通史及其通俗讀本、世界史經典叢書、西方文化史與跨文化比較、上古文明與古希臘羅馬、西方中世紀史、區域史與國別史、世界近現代史和世界歷史理論
  • 世界史一級學科簡介
    世界史是歷史學門類的三個一級學科之一,其研究的內容涵蓋了人類以往的全部歷史:在時間上,涵蓋了人類自產生直到現在;在空間上,覆蓋了世界上所有的地區。按照習慣,我國學術界將外國歷史統稱為「世界史」,是一個與「中國史」相對應的歷史學科。世界史學科的主要任務是以世界為觀察對象,研究各地區、國家和民族的歷史及相互間的關係;通過研究,探討人類歷史演變的過程,尋找規律,揭示趨勢。
  • 古代埃及文化:象形文字的發展,埃及宗教的傳播
    埃及人民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化,對世界各國產生了巨大影響,成為世界文化寶庫中一份珍貴的遺產。一、文字 早在公元前四千年代,埃及人就發明了文字。最初的文字是圖畫文字,實際上是一種看圖識字的象形文字。後來由於社會現實生活特別是經濟生活的需要,文字由緊趨簡,中王國時期又產生了一種祭司體,大約公元前八世紀再簡化為民書體。民書體是由祭司體演化而來,祭司體是由象形文字演化而來。古埃及文字雖然已從象形,表意向字母文字過渡,但它還沒有發展成真正的字母文字。古埃及文字,特別是象形文字十分複雜,就是在當時也只有祭司階層和富家子弟才能學習和掌握,廣大勞動者難以問津。
  • 傳國玉璽和大禹九鼎是國寶,比不上黃帝時代這件上古神器
    傳國玉璽是古代封建王朝更替時,證明天子身份的重要信物。大禹九鼎是江山社稷的象徵,也是先秦時期神聖的祭祀禮器。這兩件下落不明的國寶,曾在華夏大地留下了許多神話故事和民間傳說。但是,中國畢竟有5000年的文明史,在傳國玉璽和大禹九鼎之前,是否存在與之類似的上古神器呢?
  • 倉頡造字---文字的產生
    倉頡造字---文字的產生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再爛的筆頭,流淌出的都是人類思維和知識的結晶—文字,文字的產生是人類發展史上劃時代的大事
  • 世界史研究方法芻議
    我們的世界史學科也關注世界歷史的形成以及與之相關的世界性問題,但除此之外,世界史還是由諸多國別史和專門史組成的一級學科。可以說,我們的世界史學科既包括國別史、區域史,又包括世界史或全球史,是國別史與全球史或世界形成史的結合。這一學科定位使我國世界史研究既面臨難度,又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世界史研究首先要學習和借鑑國別史的研究方法。
  • 文字是怎麼來的,上古文字真的能驅趕鬼神嗎
    1、兩河流域楔形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美洲的瑪雅文字、中國甲骨文、古印度印章文字。2、腓尼基字母、希臘字母、拉丁字母、斯拉夫字母(文字)等世界上現在除了中國文字的象形文字,其他都是拼音文字。拼音文字是語言的記錄,但象形文字不是語言的記錄,而是事件的記錄。比如中文『牛』字,最初就是一個牛頭畫,看了這個畫就知道是牛,而這個牛字,可以念各種音,甚至可以念:cow。
  • 講座︱夫馬進:世界史與中國史上的訟師
    講座以「世界史和中國史上的訟師」為題,以宏觀的視角比較了古今中外類似於訟師的社會群體,對於明清時代的訟師在世界史和中國史上的定位進行了討論,並交流了治史的心得。畫圖《訟棍宜懲》,《點石齋畫報》1910年丁12,第8-9頁(圖片來自《晚清期刊全文資料庫(1833~1911)》)夫馬教授首先以1910年《點石齋畫報》中的一幅圖畫引起大家的興趣。
  • 上古時代六十個神話傳說!
    女媧時代,隨著人類的繁衍增多,社會開始動蕩了。兩個英雄人物,水神共工氏和火神祝融氏,在不周山大戰,結果共工氏因為大敗而怒撞不周山,引起女媧用五彩石補天等一系列轟轟烈烈的動人故事。女媧補天是一個很著名的傳說。又作鬼容區,號大鴻。傳說上古醫家,黃帝臣,曾佐黃帝發明五行,詳論脈經,於難經究盡其義理,以為經論。
  • 中國古代:語言文字的——起源
    從這些傳說中我們可以窺見原始漢字發生的因由,以及由原始漢字向成熟的文字體系過渡的一些歷史狀況。在這些傳說中,「結繩」說和「倉頡造字」說最值得注意。漢字產生之前,中國古代曾有用實物記事的階段。結繩和刻契無疑是其中的重要手段。
  • 講座整理|呂靜:簡牘時代的文字與社交:古代書信與名片
    簡牘時代的文字與社交:古代書信與名片主講人:呂靜教授(復旦大學)整理人:姚三剛(塔裡木大學歷史與哲學學院)中國簡牘時代的書信是怎麼發展而來的,簡牘時代的書信內容是如何演變的?作為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相互交往的一種文化介質,雖然名稱不斷在發生著變化,但是作用卻大同小異。那麼我國古代社會的「名謁」、「名刺」究竟是什麼樣的?7月17日,中山大學「歷史、考古與文明」暑期學校特邀請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系呂靜教授為全體學員主講了《簡牘時代的文字與社交——古代書信與名片》的主題講座,為我們揭開了古代簡牘時代的書信和名片之謎。
  • 世界史之圈地運動:為世界史「丈量地界」,圈出一塊踏實「草場」
    中文裡的"世界"一詞產生於佛教東傳,先是在月支國來漢代朝廷的高僧支婁迦讖的漢譯佛經(其譯經時間在漢靈帝光和至中平年間(公元178~189)中出現,之後在佛經譯典中不斷被使用,經過東晉時期的鳩摩羅什和僧肇的闡釋而成為漢語的固有詞彙。譯者為何要用這兩個字來詮釋這一概念呢?
  • 世界史考點大全!
    簡述古代埃及新王國時期的社會經濟狀況古代埃及國王為什麼要將墳墓修建成金字塔的形式呢埃及與西臺的爭霸戰爭【16河北大學、15東北師範大學】論述銀板和約的內容和意義簡述古埃及的主要文化成就【2000北京師範大學】簡述埃及人的醫學成就【15河北大學】分析埃及新王國衰落的原因。
  • 中國古代:語言文字的演變歷程——漢字的規範化包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中國古代:語言文字的演變歷程——漢字的規範化包,漢字的規範化包括兩個內容,一個是字體結構的規範,另一個是字的形體規範。我們知道,漢字結構主要有三種,即象形、會意與形聲。從語言文字的發生規律來看,事物、概念、語言與文字四者遞相產生。但是,常常在某些新事物出現以後,概念和語言可以相繼產生,但表達這一語言的漢字不一定能馬上創造出來。尤其是在上古時代只用象形和會意造字,不僅一些含義複雜的實詞難以造出相應的字體,而且對那些意義抽象的虛詞更無法創造出相應的文字。於是一些文字往往只有語言形態,而沒有書面形態。
  • 古老巖畫:上古祖先文字文化的產生與發展,今人又該如何傳承
    古老的巖石畫,標誌著文化的產生與發展,人類社會的歷史開始載入史冊,這是它產生的意義。此時產生的詞語是象形文字。更確切地說,繪畫語言已經產生。這種語言仍然存在並影響人們的生活。很多的洞穴壁畫並沒有解釋或用作書的天堂。事實上,你可以閱讀洞穴壁畫(嚴重損壞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