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埃及文化:象形文字的發展,埃及宗教的傳播

2020-12-13 美女唱歌視頻

大家好,我是盧天麗,現在麗麗帶大家來了解一下古代埃及的文化。

文化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人們在長期生產鬥爭和科學實驗活動中創造出米的共同財富。知識的力量是無限的,也是不可抗拒的,自從有了人類文明史,一人們為了同自然界作鬥爭,為了社會的延續和發展,千百年來都在尋求、總結和運用真正合乎科學的知識而作了不懈努力。實踐和學習是人們取得知識的重要途徑,而代代相傳、時時進展的知識,又總是斌予人們以超人的力量。世界文化是各民族偉大創造精神的見證。

埃及人民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化,對世界各國產生了巨大影響,成為世界文化寶庫中一份珍貴的遺產。

一、文字

早在公元前四千年代,埃及人就發明了文字。最初的文字是圖畫文字,實際上是一種看圖識字的象形文字。後來有了表意文字,如小蛙象徵成千累萬的「多」,牛在水邊奔跑表意饑渴的「渴」,就有抽象的含義。後來象形文字發展成表音字,即放棄它原來的字義。,而賦以一定的聲音,進而連它的聲音也不全部採取,而只採取第一音節,這樣就產生了24個表音符號(皆屬輔音)。

「象形文字」本意為「神聖雕刻」,主要是祭司們使用的文宇,多用於碑銘和宗教方面。後來由於社會現實生活特別是經濟生活的需要,文字由緊趨簡,中王國時期又產生了一種祭司體,大約公元前八世紀再簡化為民書體。民書體是由祭司體演化而來,祭司體是由象形文字演化而來。古埃及文字雖然已從象形,表意向字母文字過渡,但它還沒有發展成真正的字母文字。

古埃及文字,特別是象形文字十分複雜,就是在當時也只有祭司階層和富家子弟才能學習和掌握,廣大勞動者難以問津。從託勒密王朝到羅馬徵服埃及的幾百年間,埃及人越來越多地使用科普特字和希臘文字,拉丁字也隨羅馬統治而傳入,象形文字便逐漸廢棄不用。公元四世紀基督教勢力興起,舊日宗教信仰動搖,神廟封閉,研究與掌握象形文字的奈司也慢慢絕跡了,象形文字後來就無人能辨認。1799年,法軍入侵埃及,在羅塞達要塞修築軍事工事時,掘出一雪花巖石刻,因之名為「羅塞達石刻」。

石刻使用三種文字——象形文字、民書體和希臘字,說的是公元前195年,祭司獻給託勒密五世的一篇歌功頌德的文告。法國青年學者商博良,刻苦研究了「羅塞達石刻」,並與菲累島上發現的方尖碑上銘文相參照,終於在1822年,古埃及象形文字被譯讀成功,並利用象形文字研究埃及上古的歷史,所以這一年就是「埃及學」誕生之年,商博良還編了一部埃及語語法。

象形文字多用於銘刻,祭司體和民書體則一般寫在紙草上。紙草是下埃及沼澤地區的特產,但也是地中海東部地區通用的紙張,許多古代文獻就是以「紙草書」的形式保留下來的,英文的紙字即從「紙草」而來。

一、宗教

埃及宗教起源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埃及人最原始的信仰是對圖騰的崇拜,鳥獸蟲魚常是古代埃及的圖騰。埃及各州常以動物命名,顯然是一種圖騰的象徵,聖牛阿庇斯和人身牛首女神哈託爾普遍受到膜拜。由於灌溉農業的發展,埃及人越來越多地崇拜大自然,水、土地和太陽,是崇拜的主要對象。埃及人將他們賴以生存的尼羅河,看作是偉大至高的神明。奧西裡斯是水神,豐收之神,又是陰間的判官。埃及的神話故事說奧西裡斯死而復活,就是反映農事季節的循環和植物生長「一歲一枯榮」的規律。土地是人們衣食之源,又是生命的歸宿所在,所以埃及人崇拜大地。

太陽神的崇拜在埃及具有特殊的地位,因為太陽賜給人們以光明和溫暖,是農業豐收之保證。太陽神拉阿蒙和阿頓,是埃及神話中創造世界的最高神,埃及的法老就自稱為太陽神之子或太陽神的化身。

自從埃及進入奴隸社會以後,宗教的祭司形成了一個特權階層。埃及各地的神廟,特別是底比斯的阿蒙神廟,握有雄厚財力,可以和法老相抗衡。上層祭司不但可以左右朝政,甚至法老被取而代之,政教消長,在埃及歷史上有深刻的表現。

相關焦點

  • 埃及當地參團:豐富的埃及象形文字記錄
    可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後人面對如此珍貴的文化遺存卻一籌莫展,因為埃及古文字已經失傳,無人能解。幸運的是,在18世紀,人們發現了羅塞塔石碑。1799年,拿破崙率領的法國遠徵軍佔領埃及。法軍中一名年輕的軍官在尼羅河口的羅塞塔海港意外地發現了一塊刻滿象形文字的石板。這是一塊桌面大小的玄武石碑,外形不規則,當時已被折斷。
  • 埃及的象形文字是如何出現的?為何現在連埃及人自己都看不懂了?
    為什麼它們會變成現在連埃及人自己都看不懂的文字呢?象形文字的起源和演變據信,這些象形文字會讓人聯想到格爾津文化,至於是不是來源于格爾津文化,這是一個疑問,它們出現的時間不晚於公元前4000年,許多考古發現都證實了這一點。
  • 象形文字的破譯與埃及考古學的誕生
    古埃及人在神廟和墓室牆壁以及其他載體上刻寫宗教文獻時,始終使用極具圖畫性質的書寫形式,古希臘人稱之為「神聖的文字」,即我們今天所說的「聖書體」;在編寫帳目、契約、書信、文學作品的時候,古埃及人不再以鑿子為刻寫工具,而是把蘆葦稈做成筆,蘸上墨水在紙草、皮革、木板等載體上書寫,象形符號逐漸被簡化,其圖畫性質日益減弱。
  • 古埃及:走進埃及,文化的發展
    文化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必須。文化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人們在長期生產鬥爭和科學實驗活動中創造出米的共同財富。知識的力量是無限的,也是不可杭拒的,自從有了人類文明史,,人們為了同自然界作鬥爭,為了社會的延續和發展,千百年來都在尋求、總結和運用真正合乎科學的知識而作了不懈努力。
  • 10個有關埃及象形文字的硬知識
    過去的幾個世紀裡,都沒有人能夠解讀這種古老的文字,它們在考古界一直沉寂,直到18世紀,人們發現了羅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才得以解開古埃及神秘的面紗,聽見那穿越千年的來自沙漠的話語。本文將列舉關於埃及象形文字的10個趣味知識,這些知識的涉及面廣泛,記載了古埃及的起源,也記錄了埃及的發展。10.
  • 【鳳 麟】入埃及記 (一)  古埃及象形文字之謎
    通過分析對比,學者發現,象形文字不一定全部是表意文字,可能也有表音的作用。而且似乎有些符號發音,有些符號不發音。隨著研究和推測的進展,埃及象形文字之謎也就逐漸揭開。自從掌握這種文字的神廟祭司等消亡後,相隔了一兩千年,人們終於透過羅賽塔石碑,重新來辨識埃及象形文字。羅塞塔石碑被稱為解密古埃及語言與文化的鑰匙。甚至對古巴比倫楔形泥板文字及其他上古失傳文字的破譯都起到重要作用。
  • 高考歷史知識點:古代埃及知識點
    古代埃及  知道:  1. 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古代埃及位於非洲東北部,其地理範圍與阿拉伯埃及共和國大致相當。  2.古代埃及國家實行高度集權的專制統治:法老是擁有絕對權威的專制君主,集政治、軍事、經濟、司法和宗教大權於一身。他強化王權神授,自奉為神或神的後裔,將自己的意志視為法律,擁有全國的土地,並控制所有的軍隊,掌握從中央到地方的高級官吏的任免權。  3. 在古代埃及金字塔中,最負盛名的就是胡夫金字塔和哈夫拉金字塔。  4. 古代埃及人早在公元前3500年以前就發明了象形文字。
  • 谷歌推出首款基於機器學習的埃及象形文字的數字翻譯工具Fabricius
    谷歌推出首款基於機器學習的埃及象形文字的數字翻譯工具Fabricius 來源:TechWeb • 2020-07-16 09:07:54
  • 話說埃及:古埃及文字的特殊結構,及文字的形體變化
    有專家認為,這一時期埃及象形文字的單輔音符號實際上已是字母的萌芽。限定符號,即在表音符號之外加上一個新的純屬表意的圖形符號,置於詞尾,以表明這個詞是屬於哪個事物範疇的。限定符號本身不發音。古埃及文字的結構,由表意符號、表音符號和限定符號三部分組成,這三種符號按照一定的語法規則組合起來,就使象形文字成為「音、形、義」俱全的文字體系。古埃及文字的形體變化古埃及文字字體的演變過程,證明了人類社會的文字發展總是由繁到簡,由難到易,簡化是任何一種文字體系變化的趨勢。
  • 古代埃及雕塑繪畫藝術特點
    埃及藝術,一般指公元前332年前的埃及美術。其特點是:建築體量巨大,宏偉壯觀,具有強烈的崇高感;雕刻樸素寫實,整體性強,有觀念化、概念化和程式化的傾向;繪畫線條流暢優美,色彩豐富。現遺存一些金字塔、雕刻和墓室壁畫。埃及藝術是人類最早的文化遺產之一,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 中考熱點專題:中外古代文字、思想和宗教
    甲骨文是中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記載內容十分豐富,涉及祭祀、戰爭、農牧業、官制、刑法、醫藥、天文曆法等,對中國文字的形成與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漢字的演變:甲骨文、金文(商周時期)小篆(秦朝前期)→隸書(秦朝)→行書、草書、楷書(魏晉)。漢字演變的總趨勢:由繁到簡,漢字字形、字體逐步規範化、穩定化。
  • 來自金字塔的古老傳承:淺析古埃及文化的傳播與影響
    古埃及字母古埃及文化和思想是通過腓尼基人傳遍東地中海沿岸各國和島嶼的。早在前王朝時期,埃及與腓尼基就有經濟和文化接觸。為了進口建造神龕和宗教建築必需的木材等原料,古埃及人加強了同腓尼基人的往來。他們在比布魯斯修建起自己的神廟,發展與該城的貿易關係,這樣,埃及的文化與思想首先傳給了腓尼基人。
  • 金壽福︱《埃及古文獻》:以一己之力創造埃及學的裡程碑
    柏林當時是國際埃及學的中心,不僅有柏林大學埃及學研究所,而且還有眾多的埃及學家在柏林埃及博物館和普魯斯科學院從事研究。萊比修斯於1846年被聘為柏林大學埃及學教授,他不僅是德國第一個埃及學教席的擁有者,而且同時擔任了柏林埃及博物館館長職務。萊普修斯從實質上補充和發展了由法國人商博良創立的象形文字解讀系統,而且在古埃及語言、宗教、藝術和建築等領域都進行了開拓性的工作。
  • 古代埃及文明的產生與發展
    尼羅河發源於赤道非洲,全長6600多公裡,從南向北蜿蜒流經埃及而注入地中海。尼羅河是埃及的生命之源,與古埃及人民的生活密切相關,古希臘史學家赫卡泰烏斯稱埃及是「尼羅河的贈禮」,古代埃及人更視尼羅河為母親河。遠在舊石器時代,非洲北部已有居民。
  • 公元390年,羅馬皇帝禁異教,驅散了能讀古代文字的埃及祭師階層
    公元390年,羅馬皇帝禁異教,驅散了能讀古代文字的埃及祭師階層歡迎來到百家號記曉葉題霜,小編了解到,公元390年,羅馬皇帝禁異教,驅散了能讀古代文字的埃及祭師階層傳說中的《出埃及記》,先知摩西帶領猶太人出埃及時靠的是雙腿,穿過浩瀚沙漠時靠的也是雙腿
  • 列車歷史視角系列:帶有神秘色彩的埃及,埃及的文字與紙張
    物質基礎推動早期的文字發展 農民們在每個季節都必須向他進貢糧食和亞麻,否則就會被他切斷水源,無法耕種。如果農民拖欠貢品,族長還會親自上門,直接收繳農民拖欠的貢品,這大概就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稅收了。
  • 《世界歷史》03 古代文字的起源(含解說詞)
    注釋1:商業和貿易的發展促進了早期的文字的發展,但戰爭也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文字跨區域的流通和傳播。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公元前14世紀在兩河流域以及附近的北非歐洲區域發生了哪些大事:1. 公元前1400年左右,西臺王國所屬地區(小亞細亞島,今土耳其)開始製造和使用鐵器,進入鼎盛時期。2.
  • 考古人傳奇|夏鼐與埃及考古學
    名師的悉心指導加上個人的勤奮努力,夏鼐很快就掌握了這種文字,成為中國識讀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第一人。在學習古埃及象形文字的過程中,他還將古埃及語言文字與中國語言文字作比較,於 1936 年寫成《一個古埃及短語在漢語中的對應例子》一文,發表在埃及學權威刊物《埃及考古學雜誌》第 24 期上。      從 1938 年起,夏鼐在格蘭維爾的指導下,開始攻讀埃及考古學博士學位。
  • 育碧《刺客信條:起源》埃及象形文字翻譯計劃
    近日,育碧在英國倫敦舉辦的《刺客信條:起源(Assassins Creed: Origins)》媒體活動中,公開了埃及象形文字計劃。該計劃主要是藉由Google TensorFlow提供技術支持的機器學習研究計劃,目的在簡化埃及象形文字的書寫語言的解讀程序。育碧表示新作《刺客信條:起源》是以埃及豔后統治下的埃及為背景,可說是《刺客信條》系列遊戲中最古老的時期。當初研發團隊在製作《刺客信條:起源》中,為重現這個時期的風貌,感受到了解開古老秘密的困難,翻譯古埃及象形文字是件費力費時的工作。
  • 一塊埃及古石碑上的文字困擾西方學者近20年,漢語學者卻輕鬆破解
    ——亨哈埃利斯學習過歷史的人都應知道,古埃及文化是人類4大文明發祥地之一,當然這裡指的古埃及並不是現在的埃及,古埃及是指尼羅河第一瀑布至三角洲地區,歷經了3000多年的法老王朝是阿拉伯文化的源頭之一。研究了一段時間之後,他發表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象形符號不可能表示外國人名。因為外國人民只能用拼音的方法來表示象形符號已經是基於已定的語言,他從這些象形文字中正確地找出了這塊石碑所描寫的法老「託勒密」這個名字的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