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盧天麗,現在麗麗帶大家來了解一下古代埃及的文化。
文化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人們在長期生產鬥爭和科學實驗活動中創造出米的共同財富。知識的力量是無限的,也是不可抗拒的,自從有了人類文明史,一人們為了同自然界作鬥爭,為了社會的延續和發展,千百年來都在尋求、總結和運用真正合乎科學的知識而作了不懈努力。實踐和學習是人們取得知識的重要途徑,而代代相傳、時時進展的知識,又總是斌予人們以超人的力量。世界文化是各民族偉大創造精神的見證。
埃及人民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化,對世界各國產生了巨大影響,成為世界文化寶庫中一份珍貴的遺產。
一、文字
早在公元前四千年代,埃及人就發明了文字。最初的文字是圖畫文字,實際上是一種看圖識字的象形文字。後來有了表意文字,如小蛙象徵成千累萬的「多」,牛在水邊奔跑表意饑渴的「渴」,就有抽象的含義。後來象形文字發展成表音字,即放棄它原來的字義。,而賦以一定的聲音,進而連它的聲音也不全部採取,而只採取第一音節,這樣就產生了24個表音符號(皆屬輔音)。
「象形文字」本意為「神聖雕刻」,主要是祭司們使用的文宇,多用於碑銘和宗教方面。後來由於社會現實生活特別是經濟生活的需要,文字由緊趨簡,中王國時期又產生了一種祭司體,大約公元前八世紀再簡化為民書體。民書體是由祭司體演化而來,祭司體是由象形文字演化而來。古埃及文字雖然已從象形,表意向字母文字過渡,但它還沒有發展成真正的字母文字。
古埃及文字,特別是象形文字十分複雜,就是在當時也只有祭司階層和富家子弟才能學習和掌握,廣大勞動者難以問津。從託勒密王朝到羅馬徵服埃及的幾百年間,埃及人越來越多地使用科普特字和希臘文字,拉丁字也隨羅馬統治而傳入,象形文字便逐漸廢棄不用。公元四世紀基督教勢力興起,舊日宗教信仰動搖,神廟封閉,研究與掌握象形文字的奈司也慢慢絕跡了,象形文字後來就無人能辨認。1799年,法軍入侵埃及,在羅塞達要塞修築軍事工事時,掘出一雪花巖石刻,因之名為「羅塞達石刻」。
石刻使用三種文字——象形文字、民書體和希臘字,說的是公元前195年,祭司獻給託勒密五世的一篇歌功頌德的文告。法國青年學者商博良,刻苦研究了「羅塞達石刻」,並與菲累島上發現的方尖碑上銘文相參照,終於在1822年,古埃及象形文字被譯讀成功,並利用象形文字研究埃及上古的歷史,所以這一年就是「埃及學」誕生之年,商博良還編了一部埃及語語法。
象形文字多用於銘刻,祭司體和民書體則一般寫在紙草上。紙草是下埃及沼澤地區的特產,但也是地中海東部地區通用的紙張,許多古代文獻就是以「紙草書」的形式保留下來的,英文的紙字即從「紙草」而來。
一、宗教
埃及宗教起源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埃及人最原始的信仰是對圖騰的崇拜,鳥獸蟲魚常是古代埃及的圖騰。埃及各州常以動物命名,顯然是一種圖騰的象徵,聖牛阿庇斯和人身牛首女神哈託爾普遍受到膜拜。由於灌溉農業的發展,埃及人越來越多地崇拜大自然,水、土地和太陽,是崇拜的主要對象。埃及人將他們賴以生存的尼羅河,看作是偉大至高的神明。奧西裡斯是水神,豐收之神,又是陰間的判官。埃及的神話故事說奧西裡斯死而復活,就是反映農事季節的循環和植物生長「一歲一枯榮」的規律。土地是人們衣食之源,又是生命的歸宿所在,所以埃及人崇拜大地。
太陽神的崇拜在埃及具有特殊的地位,因為太陽賜給人們以光明和溫暖,是農業豐收之保證。太陽神拉阿蒙和阿頓,是埃及神話中創造世界的最高神,埃及的法老就自稱為太陽神之子或太陽神的化身。
自從埃及進入奴隸社會以後,宗教的祭司形成了一個特權階層。埃及各地的神廟,特別是底比斯的阿蒙神廟,握有雄厚財力,可以和法老相抗衡。上層祭司不但可以左右朝政,甚至法老被取而代之,政教消長,在埃及歷史上有深刻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