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之圈地運動:為世界史「丈量地界」,圈出一塊踏實「草場」

2021-01-07 青樓大茶壺

文|青樓大茶壺

當我們研究世界史時,我們必須先界定好世界史的邊界在哪裡、範圍有多大,正如圈地運動中新貴族必須要劃定自己的地界,才好在自己的土地上放牧綿羊。倘若沒有劃定界限就開始放牧,不免會惹出麻煩和糾紛,正如當今中國世界史研究缺乏清楚自我定位的尷尬境遇。"名不正則言不順。"缺乏清楚的自我定位,世界史研究就難以有的放矢,在自己的領域內體現本學科的價值。

英國圈地運動:影射世界史邊界

本文寫作的目的即是為世界史"丈量地界",儘量圈出一塊可以踏踏實實開展本學科研究的"草場",進而有助於世界史學科"工業革命"般的發展進步。

首先,"世界史"一詞在中文、英文等多數語言中均為合成詞,是"世界"(world)與"歷史"(history)的結合。在界定世界史範圍之前,我們應該對二者分別分析。這其中,"歷史"的概念不是我們在此分析的重點,因為世界史應該是依附於歷史學的,而本文的重點並非界定歷史學的邊界,而是在歷史學的範圍內界定出世界史的邊界。

愛德華·霍列特·卡爾:英國歷史學家,專長國際關係史

因此筆者暫且以愛德華·霍列特·卡爾代表作《歷史學是什麼》之中的觀點為基準,認為歷史的研究對象是"過去"(過去是客觀事實卻不可再現),而歷史是"歷史學家跟他的事實之間相互作用的連續不斷的過程,是現在跟過去之間的永無止盡的問答交談"(歷史是人書寫出來的,不可避免地帶有主觀性)。

在"歷史"這個詞上我們可以把"世界史"的研究範圍限制在過去,但難以做出進一步的限制(此時就把歷史的範圍限制在人類出現之後未免有人類中心主義的嫌疑)。此時世界史的面目並未變得清晰多少,只是顯露出了歷史學的血統。

由此,我們可以繼續開展本文努力的重點:如何界定"世界"。

"世界"一詞在不同語言中有著細微的差異,同時也與它的近義詞(如"天地""宇宙"等)有著些許不同。中文裡的"世界"一詞產生於佛教東傳,先是在月支國來漢代朝廷的高僧支婁迦讖的漢譯佛經(其譯經時間在漢靈帝光和至中平年間(公元178~189)中出現,之後在佛經譯典中不斷被使用,經過東晉時期的鳩摩羅什和僧肇的闡釋而成為漢語的固有詞彙。

譯者為何要用這兩個字來詮釋這一概念呢?

三十年為一世:前因後果

我們知道:"世"在古漢語中表示時間概念,原本可能是量化的(《說文》:"三十年為一世"),卻在使用中更強調與人的時間的關係(梅膺祚編《字彙》:"父子相繼為一世。")。因此"世"這個字在使用時,會不可避免地被打上人的烙印,如"在世"、"去世"等。

而"界"字,由《說文》《爾雅》等作品可知,多作邊界講,與"疆"、"邊"類似,突出空間性。

因此"世界"一詞在中文中兼具時間和空間概念,且與"人"有相當的聯繫。

這一譯名對應的是梵語中loka-dha^tu一詞!loka對應形成世界的maya(幻力),突出時間流動,對應"世"。

而dha^tu對應由maya形成的空間結構,突出空間實體,對應"界"。因而"世界"一詞即代表一個劃定的時空範疇,且與唯一的、整體的、至大無外至小無內的"宇宙"不同,"世界"一詞更加靈活,可大可小,可為一也可為多(如大千世界、中千世界、小千世界、淨土極樂世界等)。

這既是梵文中"世界"一詞的靈活性用詞所決定的!同時,"世界"與"人"這一概念的緊密相連,也是不可忽視的。

讓我們把目光投向亞歐大陸西側

今天代表世界的"world"一詞來自於希臘文明對宇宙秩序性安排的明晰呈現,在拉丁語中為"mundus"。而在接下來的西歐古語中,如古日爾曼語中的wira-aliz、古撒克遜語中的 werold、古高地德語中的 weralt等,詞義又發生了一定變化。

以古英語舉例:weorold (-uld)weorld worold (-uld-eld),由 wer(人)和eld(時代)兩詞義組合而成,義為由人而來的世界。這裡的"世界"與中文中"世界"的意義發生了相當的重合:與人有關、兼具時空概念,且可大到整體的宇宙(universe)、小到個人的"world"。

這樣一來,儘管各語言之間有些許差別,我們還是可以提煉出一個不同於整體的"宇宙"的"世界"概念。

那麼"世界"與"歷史"相遇的產物"世界史"又該如何界定呢?

第四紀:生物界已進化到現代面貌,靈長目中完成了從猿到人的進化

首先它研究的對象應該是過去發生過的,才能符合"歷史"。其次它又必須符合"世界"的特點。

這個"世界"應該是與人密切相關的,因此人類出現以前的過去將不被納入世界史的邊界內,世界史的範圍就應該限制在起碼第四紀至今(如果把"人"這一概念限制在智人就應該是約25萬年以後)。

因為人類最早何時產生了"世界"這一觀念已難以考證,所以我們不妨把範圍劃得大一些,就以人的出現為邊界。

全球史觀是將人類社會的歷史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待的一種歷史觀,又稱為整體史觀

全球史觀往往只因為全球化開始而以地理大發現為世界史的開端,我認為是不夠嚴謹,最起碼不夠符合"世界史"的含義的。因為"世界"這一概念從未局限在地球這一星球。它從誕生時就擁有著自己的上限和下限。上限是人類認知和活動的邊界,因此,考慮到認知水平和交通技術的限制,古代中國將四海之內的"天下"作為世界是符合"世界"概念的,則中國史(近代以前)也可以當作世界史來研究。同理,其他文明國家亦然。由此說來,中國傳統世界史"將英國史、美國史等國別史也納入其中"的做法也有了一定的道理。下限是人自身,所以,世界史研究也完全可以從微觀入手,借一個人的經歷、認知等等進行研究並得出結論。研究某某人的內心世界、生活經歷常常可以以小見大,"窺一斑而知全豹"(當然過去不可再現是必然的,這實際上只是加深認識)。

史景遷學者出席文化活動

這一點來說,諸如史景遷《王氏之死》等作品也可以納入世界史的範圍,使世界史研究避免被局限在宏大敘事與粗略的全局視角上。另外,"世界"兼具時空概念,往往具有時空流動性。因而世界史經常也是動態的,其範圍受時代中人們的認知水平和活動範圍的變化而變化。今天人們的世界往往指太陽系這顆小小的藍色星球,因此世界史常常與全球史、全球化放在一起討論。但明天的世界史,很可能便會放眼星辰大海,以整個宇宙為範圍。

亞歷山大大帝"把世界當作自己的家鄉"。世界史或許也終將"把宇宙作為人類的世界"。

世界史邊界:新定義

經過了一番"圈地運動",世界史的範圍終於有了大概的著落,即從人類誕生開始至今,以人類認知和活動的邊界為邊界的歷史。

世界史的研究可以是關係微乎其微的,如研究英國史和瑪雅史。

世界史的研究也可以是關係密切的、如研究英國史和法國史。

世界史的研究可以是宏觀的,如視野開闊的全球史。

世界史的研究也可以是微觀的,如著眼個人的微觀史學。

當然,中國史也可作為世界史的一部分納入其中。事實上,這樣的世界史已與公認的歷史學範圍相差不大,而歷史學則可以擴大到對整個過去的研究。至於歷史學的邊界在哪裡,這可能就要交給下一場"圈地運動"來回答了,敬請期待!

參考文獻:

《歷史是什麼》愛德華·霍列特·卡爾著,吳柱存譯,商務印書館1981年版

《發生的是"過去" 寫出來的是"歷史"——關於"歷史"是什麼》錢乘旦著,載於《史學月刊》2013年第7期

《中西印關於世界(宇宙)的基本詞彙的詞源和詞義比較(從關鍵詞看中西印哲學的世界(宇宙)觀之異同之一》張法著

相關焦點

  • 世界史研究方法芻議
    在國外,世界史多為一個專門的研究領域,關注世界歷史是如何形成的,即經濟全球化的世界歷史是如何逐步被形塑的。我們的世界史學科也關注世界歷史的形成以及與之相關的世界性問題,但除此之外,世界史還是由諸多國別史和專門史組成的一級學科。可以說,我們的世界史學科既包括國別史、區域史,又包括世界史或全球史,是國別史與全球史或世界形成史的結合。
  • 杉山正明:「世界史」科目是十九世紀的負面遺產
    其次,蒙古時代位於一個堪稱「世界史分水嶺」的位置,這是就它鬆散地統合了先前時代的諸多要素,開啟了通往近代之門扉的這層意義而立論的。並且,蒙古時代同時也是世界史上另一大潮流「遊牧文明」的頂點。它可說是我們探索人類史上遊牧生活體系,遊牧民社會、文化,以及遊牧國家的角色,甚至是「國家」在近代以前的本質為何,而那和近現代國家或政治權力又有多大程度相通等課題之意義時的絕佳線索。
  • 錢乘旦:世界史研究的時代關懷
    然而,相比於有著兩千多年積累的中國史研究而言,我國的世界史研究就顯得很年輕,它從20世紀初才算真正開始。改革開放給年輕的世界史學科提供了極好的發展機遇,也對世界史研究的時代關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回應時代問題是我國世界史研究的優良傳統   儘管我國有著幾千年之久的歷史研究傳統,但我國的世界史研究卻不是從中國史學科中派生出來的一個分支,而是產生於西方的衝擊之下。
  • 構建中國特色的世界史體系
    筆者從事世界史教學與研究50餘年,習近平同志的講話對我很有啟發,使我對世界史學科的創新問題有如下看法。習近平同志指出,當前對馬克思主義有「真懂假懂」和「真信假信」的問題,他強調「我國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自覺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自覺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貫穿於研究和教學全過程,轉化為清醒的理論自覺、堅定的政治信念、科學的思維方法」。
  • 世界史一級學科簡介
    世界發達國家對世界史學科的重視彰顯出世界主要國家在爭奪國際話語權和強化軟實力方面的努力。綜觀近代以來各國發展的經歷,一個國家越是開放和發展,就越是重視世界歷史,反映在學術上便是對世界史研究和教學的加強,世界史學科被放在一個十分重要的位置上。   我國的世界史研究起步較晚,是從鴉片戰爭之後才開始的。
  • 世界史視野中的亞洲海域
    在為數不多的由東方學者撰寫的著作中,羽田正教授的《東印度公司與亞洲之海》(中文簡體譯本近期將由「理想國·北京日報出版社」出版)是最新推出的,給人不一樣的感覺。  在筆者看來,本書有以下特點。  首先,採用了世界史研究的方法和路徑。所謂「世界史」,是20世紀八九十年代興起的、與傳統民族史學不同的、以研究世界不同國家或地區之間相互聯繫為面向的歷史。
  • 習作選登:圍繞「世界史書寫要不要去中心化」的一場辯論
    他認為墨卡託投影法人為地放大了歐洲的面積,而將非洲、南美洲等地區變形扭曲,體現了帝國主義的中心論。雖然彼得斯一直堅信自己所繪製的是地球上最真實的地圖,他繪製的地圖上也有諸多錯誤(圖3),但是這種去中心、求平等觀念的盛行,代表的是對傳統世界史書寫中的中心主義的反叛。
  • 高中歷史大事年表總結——世界史
    高中歷史大事年表總結——世界史高中歷史學科是一個很費腦力的科目,它有大量的知識點需要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中歷史大事年表世界史的部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BBC世界史
    寫作和閱讀世界史的唯一理由是,人若缺乏對世界史的了解會更加荒謬絕倫。回顧過去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審視自身。如果能更好地理解統治者何以會脫離現實,革命催生出的獨裁者何以會多過它們帶來的福祉,世界上的一些地區何以會比其他地區更富裕,我們就能更好地理解我們身處的時代。這個課題規模龐大,充滿風險:一方面可能陷入乏味的抽象觀念;另一方面則可能讓生動的故事眾聲喧譁,混淆視聽。
  • 劉北成:世界史推薦閱讀書目
    世界史涉及古今中外、六合八荒。世界史的著作也汗牛充棟。站在大型圖書館或大型書店的世界史書架前,哪怕是專業學者也會感到眼花繚亂。暑假讀書,每個人的目標都不一樣。薦書也就只能依據推薦者的偏好了。囿於本人的視野,開列的書目局限於世界近現代史,尤其是近代思想文化史範圍。另外,既然不是開列一個課程的必讀書目,也就無須拘泥於系統性,但可讀性則是一個必要標準。
  • 世界史考點大全!
    【三國時代】【祿邑制】【丁田制】【田柴科】【李成桂兵變】【科田法】【士林派】【壬辰衛國戰爭】【部民制】【聖德太子改革】【小野妹子】【阿倍仲麻呂】【大化改新】【壬申之亂】【班田收授法】【《近江令》【《大寶律令》】【律令制】【奈良時代】【平安時代】【寄進系莊園】【攝關政治】【院廳政治】【知行國制】【幕府政治】【鎌倉幕府】【徵夷大將軍】【御家人制度】【《貞永式目》】【室町幕府
  • 光仁洪與中國世界史研究
    該書1987年修訂再版,韓承文、楊啟潾、徐雲霞和黃鴻釗為修訂小組成員,劉祚昌和孫祥秀擔任審訂人,光仁洪、劉祚昌和艾周昌擔任教材的修訂顧問;2017年,《世界史·近代史》作為《世界史》(六卷本)中的兩冊,由人民出版社修訂再版。
  • 專家學者研討「大變局之際的世界史研究」
    【信息與動態】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歐美近現代史學科主辦的「大變局之際的世界史研究」學術研討會日前在上海舉行。在這樣一個背景下,世界史研究要具有回應現實問題的能力,世界史學者應該承擔起應有的職責和使命,從自己的專業出發,研究大變局的時間內涵、歷史上發生變局的來龍去脈等,為我國應對大變局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與會學者認為,在大變局之下,我國世界史研究需要從學科建設、研究立意、研究主題、研究方法等方面審視自身。
  • 2019年世界史考研論述題必考600道!!
    世界史胡格諾戰爭 南特敕令 聖巴託羅繆之夜 亨利四世 都鐸王朝 星室法庭 重商主義 英西大海戰 血腥立法 商業戰爭《航海條例》 奧格斯堡同盟的戰爭(1689—1697年)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1702—1713
  • 2022年歷史學考研世界史複習知識點大全!!
    ★★★★(2019年統考真題)29、論述鼎盛期的中世紀西歐社會★★★★30、簡述中世紀盛期西歐文化新特點31、論述14世紀、15世紀,西歐封建社會的變化。32、結合中世紀史的有關史實,試論近代歐洲的崛起及其原因。
  • 用科學的全球史觀認知世界史
    在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夏繼果看來,具體學術研究過程中,狹義的「全球史」以全球為研究單位,研究重點是經濟在全球的流動以及這種流動得以發生的政治語境,在具體研究中強調研究對象與經濟全球化的緊密聯繫。
  • 「成吉思大交換」與作為「前世界史」的蒙古史
    作為「前世界史」的蒙古史     近年來蒙古史的研究趨勢之一就是將蒙古史放到世界歷史的進程中去考察,將蒙古史視為「前世界史」的「世界史」,利用多語種史料,以蒙古為代表的遊牧文明與以波斯
  • 2021世界史考研真題庫免費下載
    課程目錄本書是與世界史考研科目配套的電子書,主要包括以下內容:第一部分為名校考研真題。本題庫精選了北京大學、四川大學、南開大學、南京師範大學、湖南師範大學、福建師範大學、中央民族大學、華僑大學、江西師範大學等院校的世界史考研真題,並對其進行了詳細的解析。第二部分為章節題庫。參考眾多世界史經典教材的體系,按照選擇題、名詞解釋、史料分析、簡答題、論述題等題型進行分類,並提供詳盡的參考答案。本書提供電子書及紙質書,方便對照複習。
  • 2021年歷史學考研世界史論述題大全!
    ★★★★(2019年統考真題)29、論述鼎盛期的中世紀西歐社會★★★★30、簡述中世紀盛期西歐文化新特點31、論述14世紀、15世紀,西歐封建社會的變化。32、結合中世紀史的有關史實,試論近代歐洲的崛起及其原因。
  • 哪裡可以下載2021世界史考研真題庫
    本題庫精選了北京大學、四川大學、南開大學、南京師範大學、湖南師範大學、福建師範大學、中央民族大學、華僑大學、江西師範大學等院校的世界史考研真題,並對其進行了詳細的解析。第二部分為章節題庫。參考眾多世界史經典教材的體系,按照選擇題、名詞解釋、史料分析、簡答題、論述題等題型進行分類,並提供詳盡的參考答案。本書提供電子書及紙質書,方便對照複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