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最新研究:加勒比地區在歐洲人到達前已歷經兩次移民潮

2020-12-25 中國西藏網

  國際最新研究:加勒比地區在歐洲人到達前已歷經兩次移民潮

  中新網北京12月24日電 (記者 孫自法)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遺傳學研究論文稱,在歐洲人到達加勒比地區之前,已有人類在兩次大的移民潮中定居於此。該研究詳細分析了古代加勒比人口的歷史,發現這些土著居民的後裔今天仍然生活在加勒比地區。

  該論文指出,從人類第一次在加勒比地區定居到500年前左右歐洲人到來,關於這段歷史,人們知道的相對較少。

  論文通訊作者、美國哈佛醫學院戴維·賴希(David Reich)及其同事,通過分析174名生活在大約3000年至400年前加勒比地區的古代個體的基因組,並利用這些數據和其他公開的數據來研究古代人口的規模和遷移情況。

  他們研究發現,大約在3000年前,加勒比地區已經有來自中美洲或南美洲北部的人定居,並帶來了石器技術。這些人的基因基本上被第二波移民所取代,後者從南美洲東北部經小安的列斯群島進入大安的列斯群島,至少在1700年前到達加勒比地區。這些後來的人帶來了自己的文化,其特點是陶瓷的應用和農業經濟。

  論文作者表示,早先的估計表明,在歐洲殖民化之前,有幾十萬或幾百萬人生活在加勒比地區,但是最新這項研究表明,總體人口規模要小得多,只有幾萬人,他們的遺傳保留至今:因為生活在加勒比某些地區的人攜帶有來自與歐洲人接觸前的土著居民的基因序列,以及來自歐洲移民和跨大西洋奴隸貿易期間被帶到該地區的非洲人的DNA。(完)

(責編: 王東)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李豔華:英語加勒比地區外語教育政策與漢語國際教育發展機遇 | 語言生活研究
    相比之下,英語加勒比地區外語教育政策的研究起步較晚,相對薄弱。20世紀90年代末,隨著加勒比地區教育改革的推行,真正的外語教育政策研究才逐步開展,研究角度各異,系統性不強,且國別化研究居多。巴貝多教育、科學、技術和創新部在2015年全民教育展望中對巴貝多學齡前、小學、中學和大學各階段外語教學現狀進行了概述,並指出2015年的工作重點是提高學齡前和小學階段說外語的學生人數。
  • 研究人員揭示與外界接觸前的加勒比地區遺傳史
    研究人員揭示與外界接觸前的加勒比地區遺傳史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25 15:29:39 美國哈佛醫學院David Reich等研究人員合作揭示與外界接觸前的加勒比地區遺傳史。
  • DNA述說首批加勒比居民的曲折故事
    近日,美國哈佛醫學院(HMS)研究人員David Reich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完成了迄今為止美洲最大規模的古人類DNA研究。相關論文於當地時間12月23日發表在《自然》雜誌上。他們對兩個相隔數千年的族群進行遺傳學分析,追溯了加勒比海地區的兩次主要遷徙潮,揭示了群島居民的流動狀況。
  • 最新研究:美洲原住民對玻里尼西亞人影響比歐洲早500多年
    玻里尼西亞人的基因起源可追溯至太平洋和美洲的多個地區,是起源多樣的人群。(圖片來自Ruben Ramos-Mendoza)供圖中新網北京7月9日電 (記者 孫自法)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人類演化研究論文提出了新的證據,證明美洲與遙遠的玻里尼西亞東部之間在兩地的史前時代即有航海接觸,意味著美洲原住民早在歐洲人到達玻里尼西亞之前500多年,便對當地人口產生了基因和文化上的影響。
  • 香港也有「移民潮」
    上海朋友問我香港好不好,我說越來越多香港人也正考慮移民。被我這麼一說,我的上海朋友大多反應很詫異,有些朋友反問我,上海人想移民香港,香港人又想移民哪裡?   香港「移民潮」再起   在香港,我個人感覺好像從2012年開始,特別是在2012年夏天的國民教育風波之後,身邊越來越多香港人開始談論移民這個話題。
  • 中國與加勒比地區國家深化反腐敗執法合作
    會後雙方共同發表的《聯合聲明》提出,中國和加勒比地區國家同意,在遵循本國法律和雙多邊條約基礎上,繼續尋求反腐敗合作機會。  「不管腐敗分子逃到哪裡,都要緝拿歸案、繩之以法。」追逃追贓腳步不停,「天網」行動再出發。此次中國與加勒比地區國家的攜手,再度彰顯我國有逃必追、一追到底的鮮明立場和頑強意志。
  • 美國醫學專家最新研究:紐約疫情主要來自歐洲而非亞洲
    美國當地媒體4月8日晚報導,據位於紐約的「西奈山伊坎醫學院」(Icahn School of Medicine at Mount Sinai)和紐約大學醫學院分別進行的最新基因研究表明,新冠病毒早在2月中旬就開始在紐約地區傳播,也就是說,在紐約第一個確診病例出現前的幾周,主要是來自歐洲的旅行者帶來了這種病毒,而不是來自亞洲的旅行者。
  • 拉美和加勒比經濟委員會預測加勒比地區經濟2020年萎縮7.9%,2021年...
    據聯合國拉美和加勒比經濟委員會(ECLAC)12月16日發布的最新年度報告《拉美和加勒比2020年經濟回顧》,預測2020年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經濟將萎縮7.7%,2021年有望恢復性增長3.7%,地區經濟要恢復到疫情前GDP水平至少要到2024年。
  • 官方:中國抗疫經驗已分享至180多個國家和10多個國際和地區組織
    (抗擊新冠肺炎)官方:中國抗疫經驗已分享至180多個國家和10多個國際和地區組織中新社北京3月26日電 (記者 張素)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曾益新26日在北京表示,中方根據不同國家需求,彙編最新的診療方案、防控方案等一整套技術文件
  • 美國人也想移民為什麼選擇加勒比和歐洲護照?
    全球投資者都想要移民美國,美國人卻正在想逃離美國,在2016年總統大選之後,美國鄰國加拿大的移民網站都被擠崩潰了。由於冠狀病毒大流行限制了美國公民的旅行,美國護照的能力在下降,因此,許多美國人正在研究如何購買第二本護照,無論是在另一個國家尋求庇護還是僅僅為了能夠更自由地旅行。
  • 最新最全|一篇搞懂歐洲籤證!升值護照在手,暢遊歐洲
    我們盤點了40餘個歐洲國家最新的籤證政策變化,為你奉上一份超全超實用的歐洲籤證攻略!被歐洲種草不難,下定決心出發也不難,稍稍令人頭疼的行前準備尤其是籤證問題,小編來幫你解答!文中還會教你搞定「申根籤」,走遍大半歐洲!
  • 前沿譯文|IMF:盤點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的金融科技
    Duch的貢獻   編譯: 對外經貿大學數字經濟與法律創新研究中心金融科技研究團隊  編者按  金融科技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區(以下簡稱「LAC」)發展迅速。並由此引發了一系列的思考與問題。  本文記錄LAC地區金融科技的發展歷程,關注該地區的發展現狀,分析金融領域的各項風險,包括國內與跨境支付的風險、網絡完全風險、金融完整和穩定性風險等。
  •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 今年經濟平均增長1.5%
    今年經濟平均增長1.5%  本報紐約電 記者朱旌報導:聯合國拉丁美洲、加勒比海經濟委員會日前發布《2018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經濟概覽》年度調查報告指出,在全球經濟增長面臨不確定性和波動性的情況下,受國內需求反彈,尤其是私人消費和投資略有增加等利好因素帶動,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今年經濟將平均增長1.5%。
  • 新竹市歷次移民潮 - 中國臺灣網
    新竹市原是平埔族道卡斯族人的活動範圍,在清朝,福佬、客家、漢移民先後遷入;國民黨當局來臺後,又移入了外省的軍民;至科學園區建立後,從事科技研究與作業的大量人口又接著進入。在多樣性的外來人口遷徙進入之下,新竹人對於土地的認同有著不同的感受。
  • 移投界回顧,睿智國際將加勒比項目推向全球
    加勒比投資移民項目最低僅10萬美金,最短僅60天,成功的申請人可享受極高的全球流動性,能夠更便利地進行全球資產配置,從而受到了廣泛關注。作為加勒比多國政府指定的官方獨家市場營銷機構,CS Global Partners睿智國際在疫情期間排除萬難,在全球多個國家主辦了多場局長晚宴、進行了多場局長直播專場,還受邀出席了全球經濟論壇、移民會議以及海外廣播和在線論壇,即使在全球經濟動蕩下也堅持傳遞加勒比投資移民項目的最新動態,將加勒比投資移民項目的重要信息傳往世界。
  • 土耳其護照相比於加勒比護照多了哪些優勢?
    對於擁有土耳其護照的人來說有什麼好處?如果有一天中國去土耳其為土耳其公民,土耳其絕不會出賣個人信息。但是,格瑞那達和萬那杜等一些島國已與中國建交,以前發生過「歡送離境」事件。畢竟這兩個國家在中國的幫助下建立了許多東西。將來,如果中國要求提供一些有關其公民的信息,很難說是否會提供。
  • 史前歐洲的迷團:是智人消滅了歐洲土著尼安德特人嗎?
    我們根據近些年來的最新研究成果重新整理下,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  一、消失的歐洲第一批現代人  在現代智人走出非洲之前。尼安德特人曾經遍布歐亞大陸。說明這支人群與尼安特人多次發生融合現象,一些最新的研究表明智人和尼安特人相處時間要比之前估計的長。  但是和尼安德特人一樣,他們並沒有傳承到今天。因為遇上了坎皮弗萊格瑞火山,這是這座超級火山於3.9萬年前爆發。不僅僅對歐洲對全世界也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 研究稱歐洲國際交換生中4成最終定居海外
    原標題:研究稱歐洲國際交換生中4成最終定居海外 研究發現,國際交換生項目對參與者日後的人生道路有深遠影響。   中新網9月24日電 據英媒23日報導,最新研究顯示,英國大學生就讀期間作為交換生到國外的大學學習,這一人生經歷對他們日後的人生道路選擇有重大影響。   對歐洲Erasmus(伊拉斯謨)國際交換生項目的分析顯示,參與這個項目的學生中有40%日後選擇在國外定居、工作。
  • 中國富豪移民潮:移民的五大動機揭秘
    而8月間,國務院僑辦與華僑大學等聯合發布的《華僑華人研究報告(2011)》稱:大陸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移民海外人數逾450萬,穩居世界第一。   河南省約100萬人移民海外 多系社會精英   2009年,河南對外公開的華僑華人數字是「雙50萬」,即在外華僑華人50萬、歸僑僑眷50萬,總數100萬。
  • 歐盟護照與加勒比護照代表國家對比,要求簡單、無移民監
    今天,我們來對比看一下可以一步到位獲得,要求簡單,沒有移民監的歐盟護照和加勒比地區護照,代表的國家都有哪些?發言人補充說,該決定是基於內政部長尼科斯·諾裡斯和財政部長君士坦丁諾斯·佩特裡德斯的提議,在完成正在進行的審查後,將研究通過投資計劃建立新的公民身份。 歐盟大多數國家的經濟狀況良好,教育和醫療福利也不錯,移民後的前世非常適合。同時,許多歐盟國家仍是申根國家,他們可以分享歐盟申根利益。護照籤證豁免非常嚴格。在亨利指數排名中,排名靠前的國家/地區是歐盟國家/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