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稱歐洲國際交換生中4成最終定居海外

2020-12-27 人民網國際

原標題:研究稱歐洲國際交換生中4成最終定居海外

研究發現,國際交換生項目對參與者日後的人生道路有深遠影響。

  中新網9月24日電 據英媒23日報導,最新研究顯示,英國大學生就讀期間作為交換生到國外的大學學習,這一人生經歷對他們日後的人生道路選擇有重大影響。

  對歐洲Erasmus(伊拉斯謨)國際交換生項目的分析顯示,參與這個項目的學生中有40%日後選擇在國外定居、工作。

  而且,超過25%的交換生項目參與者是在這段海外求學時期與自己日後的生活伴侶相遇相識。

  據估計,這些情侶的孩子總數已超過100萬。

  歐盟委員會的這項研究表明,以大學國際交換生的身份出國學習對學生拓展國際視野能產生深遠的影響。

  研究對象包括30多個國家88000名曾參加Erasmus大學國際交換生項目的人士。這個項目1980年代後期開始,估計參加者已達300萬人。

  研究表明,有過當交換生經驗的學生五分之三在畢業後都選擇出國工作,三分之一與不同國籍的伴侶共同生活。另外,有過國際交換生經驗的學生畢業後更容易找到工作。

  Erasmus覆蓋歐盟28國,外加冰島、列支敦斯登、挪威、瑞典和土耳其。歐盟希望今後7年裡能有400萬學生參加這個項目。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部呼籲在海外的新加坡留學生儘早回國,並緊急召回所有海外交換生
    為了保證新加坡學生的健康與安全,教育部最終決定鼓勵海外留學生返回新加坡,並將同學們交換生們召回,在本地獲得相似的學習與實習機會。 而旅途中所損失的額外費用在新加坡教育部的公告中並未提及。不過不少大學已開始撥款補助受到影響的學生, 例如新加坡國立大學已經決定撥50萬元支援受影響師生。
  • 海外網評:美國制裁中企,歐洲很受傷
    (圖片來源:彭博社)英國《金融時報》12月23日報導稱,一些歐洲高科技企業高管和外交官員稱,美國政府利用其制裁機制,將歐洲企業排擠出中國市場,同時卻為美國的企業和公司提供豁免。過去三年多時間裡被美國的「美國優先」政策折騰得不輕的歐洲,又一次成了美國濫用單邊制裁措施、揮舞貿易大棒的受害者。
  • 美學者:國際交換生助力「國際民心相通」
    眼下跨國恐怖主義的肆虐嚴重阻礙了國際社會走向開放與和平的進程,在這樣的情況下,這些國際交流項目更顯重要,世界各國的年輕人參與這些項目「增信釋疑」,以避免今後潛在的誤解與衝突。 馬克·吐溫在他1875年的小說《傻子出國記》中寫道:「旅行是消除偏見、盲從和無知的最好方法。單單出於這些考慮,人們就應該出去旅行。」這一觀點特別適用於現在的情況。
  • 中山大學取消與伯克利大學交換生項目
    11月20日,有學生向新京報透露,中山大學可能全面取消赴海外交換生項目。當日,新京報記者聯繫中山大學國際合作交流處了解到,因伯克利大學提出了不平等條件,社會學系赴伯克利學習的交換生項目未能按期籤署。中山大學交換生收到伯克利大學郵件稱學校取消項目合作11月20日,就讀於伯克利大學的中山大學交換生楊輝(化名)於上午8時收到伯克利大學國際學習項目(BISP)負責人發送的郵件,稱中山大學定全面取消2020年春季赴伯克利交換生項目,還稱中山大學限制學生去任何國家交流學習。
  • 交換生海外遊學悄然升溫
    4月20日記者聯繫時,她正在舊金山州立大學與當地學生一起學習生活。「我是一名交換生,一起來的有6個人,在這裡要進行一年的專業學習。」崔柯說。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我省越來越多的高校注重並加強了與國外大學的交流合作。
  • 國際最新研究:加勒比地區在歐洲人到達前已歷經兩次移民潮
    國際最新研究:加勒比地區在歐洲人到達前已歷經兩次移民潮  中新網北京12月24日電 (記者 孫自法)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遺傳學研究論文稱,在歐洲人到達加勒比地區之前,已有人類在兩次大的移民潮中定居於此。
  • 英國多所大學召回在港交換生 稱「交通費我們賠」
    海外網11月15日電連日以來,香港多所大學淪為黑衣暴徒的肆虐之地,由於擔憂人身安全,不少國際學生選擇回國。14日,有英國大學向學生發送電子郵件,召喚在港交換生立刻回國。英國BBC14日報導稱,近日,由於擔憂在港英國交換生人身安全,他們被召喚回國。
  • 交換生與留學生有什麼區別?
    留學生和交換生概念不同交換生一般都是國家、地區和學校等研究機構達成協議,經過選拔到指定的地點去進行學習和交流的學生。而交換生出國的目的就是為了兩國之間的友好交流,去感受國外不同的文化,開拓視野。了解國際社會,提高自己的語言能力。留學生是指要在海外長居學習或者進行研究的學生。
  • 中山大學取消與伯克利大學交換生項目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當日,新京報記者聯繫中山大學國際合作交流處了解到,因伯克利大學提出了不平等條件,社會學系赴伯克利學習的交換生項目未能按期籤署。 中山大學交換生收到伯克利大學郵件 稱學校取消項目合作11月20日,就讀於伯克利大學的中山大學交換生楊輝(化名)於上午8時收到伯克利大學國際學習項目(BISP)負責人發送的郵件,稱中山大學決定全面取消2020
  • 教育| 高中交換生常見的4大誤區,你有必要知道!
    所謂的交換生(exchange student)又稱學校間學生交流計劃,是以提高不同地區、國家人民間的相互理解、尊重,培養青少年的世界觀為宗旨的項目。今天,北京世青國際學校校長助理、從事8年國際教育的李錳,為大家來說說國際高中交換生的認知誤區。
  • 如何申請成為國際交換生?
    【關注本公眾號,獲取最及時的國際交流信息】2019年春季國際交換生招生計劃已出,又到了國際交換生選拔派送的階段
  • 海外定居澳大利亞人因政策改變或面臨巨額稅款
    中新網1月2日電 據澳洲網2日報導,在海外定居的澳大利亞房產主需要注意,如果想要避免繳納巨額資本利得稅(CGT),需要在6月底前將房屋出售。數十年來,在海外生活的澳大利亞人也可為家庭住宅申請資本利得稅豁免,但這一情況已隨聯邦政府政策的變動而改變。
  • 海外校際交流項目「火」了:讓「交換生」輕鬆變身「留學生」
    但是交流後,在陌生的環境中,我對自己的個性能力也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最終決定在2016年本科畢業後到卡內基梅隆大學繼續深造。」與國內學習經歷相比,國外課程有其特點,往往更注重實際運用。這是康博雅決定出國留學的一大原因。她在美國交流學習時,一門課要求設計一個可銷售的遊戲產品,需要學生到遊戲產品門店調研。圖為康博雅調研時的情景。
  • 海外中國公民護照施新政:不再強制要求國外定居
    李林攝原標題:海外中國公民護照新政實施:與時俱進 惠及同胞中新網1月4日電綜合報導,2019年1月1日起,海外中國公民護照政策進行大幅調整。調整後,海外中國公民護照申辦的受理範圍進一步擴大,申請材料要求進一步放寬,未成年人辦證也更加便捷。
  • 歡送有期,後會亦有期——上海大學2019年秋季海外交換生歡送會成功...
    已完成一學期交流學習的8名分別來自法國、瑞典、摩洛哥的海外交換生,MBA中心孟添主任以及國際辦公室相關老師參加了歡送會。歡送會上,交換生深情地回憶了在SHU MBA一學期以來的學習生活經歷,分享了個人體會感悟,對MBA中心的學生管理、文化活動、教學質量給予了高度評價,也表達了對相關老師付出與關心的感激。
  • 我校MBA迎來首批德國FHWS國際交換生
    8月26日,MBA教育中心在北校區廣晟講堂舉行互派國際交換生儀式,副校長石佑啟、MBA教育中心執行主任孫建軍、黃磊老師,以及來自德國維爾茨堡-斯維爾因富特應用科技大學
  • 海外中國研究若干詞彙的梳理及啟發
    本文試圖通過對海外中國研究中的幾個主要詞彙進行初步介紹和梳理,就海外中國研究的變化與走向提出一些個人陋見,並求教於方家。一、海外中國研究中的幾個英文詞彙在關注和從事海外中國研究或海外中國學研究的過程中,以下幾個基本詞彙是在查閱英文詞典和資料時經常見到的。
  • 《量體話留學》:打開交換生機遇大門攻略
    二位嘉賓將會我們一起聊一聊美國高中交換生。除了傳統留學方式,近年來交換生項目非常火熱,申請國外交換生項目需要哪些條件呢?  任新毅[瑞典STS國際交換教育基金會副總經理]:第一個是年齡的限制,年齡18到15周歲,第二個是對於語言的要求,語言必須得能進行溝通,可以出去以後順利入班來聽課。現在測試標準一般以英語實力測試為主,大概50分左右。
  • 海外交換生談眼中的臺灣大學生:有點乖 有點怪
    海外交換生談眼中的臺灣大學生
  • 國際交換生:費用少,卻很少人知道的留學方式
    今天小華就給大家普及一個很少人知道的留學方式:國際交換生。很多家長都不太了解交換生,不知道交換生是怎麼回事,怎麼交換,交換去哪裡?第四點區別,費用交換生和留學生在費用上也是不同的,交換生項目,歐洲大約一年8-12萬左右,美國是10-15萬左右。留學項目,費用一年大概在20-35萬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