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經濟學

2021-02-15 蘇皖行

《貧窮的本質》作為諾獎得主的書,一時大賣。然而從書名開始,大家似乎就誤讀了這本書。我理解營銷的和被營銷的各有所需,我只想把我看到的這本書說出來。

中文書名《貧窮的本質· 如何逃離貧窮陷阱》,修訂版改為《貧窮的本質·我們為什麼擺脫不了貧窮》,似乎都是在解釋人為什麼窮或者人如何擺脫貧窮的處境。這種書是中產階級小白領最愛的勵志書,就好像,白領們覺得聽一下薛兆豐經濟學講義就可以賺大錢一樣。

而英文書名是《Poor Economics: A Radical Rethinking of the Way to Fight Global Poverty》,直譯過來是:《窮人經濟學:關於對抗全球貧困的激進再思考》。他們要對抗的不是一個兩個人,是全球貧困化問題。全球貧困化固然有個體的原因,更多的是集體和體制的原因,作者實際上是結合著個體和集體去思考這個問題的。

所以諾獎思考的,真不是個人理財,是全球脫貧致富。所以這本書,各級官員也可以看看:我們在脫貧奔小康的路上,還有哪些更好的辦法?

書的內容,主要是兩位作者自己和同行的各種對照實驗。說起對照實驗,這幾天的疫情,大家也慢慢理解用藥必須要有安慰劑做對照,中藥參與治療和中藥治療是兩回事。傳統上,經濟學和社會學很難做對照試驗,比如誰也不能保證71年前來的各項政策變革如果走反方向一定能讓我們活得很慘或者活得更好,而在特殊的小環境裡,可能會有對照組的偶然出現。比如現在大家都知道,包郵區的治理水平好過九頭鳥;而九頭鳥回過去看(在資源充分、授權足夠的情況下)比鑽石公主號又強了一百倍。

具體實驗內容,我也不一一贅述和劇透,直接看結論。兩位作者有個很認真的總結,以前看的讀書筆記都沒能提到,我把五點總結羅列如下:

一、窮人通常缺少信息來源,相信那些錯誤的事情。

窮人甚至都沒有辦法知道疫苗的好處,基礎教育的重要性,該如何使用化肥,不知道愛滋病的傳播路徑,也不知道政治家們每天都在做些什麼。在對抗無知這件事上,宣傳的方式、路徑相當重要。我們的「少生孩子多種樹」就是一種有效的傳播方式。

二、窮人肩負著生活中的多種責任。

我們的日常,可能是窮人的奔忙。清潔水、充足能源、有保障的未來,使我們不需要為基本生活條件操心。而對於窮人,朝不保夕,「明天的早餐在哪裡?」都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人的決斷力和意志力有限,在小事上花心思太多後,自然沒有經歷操心未來和安排更多計劃性強的工作。所以,減少對窮人的侵擾,其實是有效的對抗貧困的方法。我們國家的取消農業稅,就是一種有效的實操。

三、一些服務於窮人的市場正在消失,或者,在這些市場中,窮人處於不利地位。

作者給出的案例,主要是金融市場和醫療市場:窮人得不到好的存款利息(在考慮開戶費、取現手續費和窮人到網點的距離的基礎上),也不得不借高利貸(正規金融機構操作小額貸款成本太高);窮人也不能得到很好的保健服務、免疫服務和治療,迷信抗生素(對,不光中國,很多國家都是,越是窮人越喜歡抗生素)。作者建議是利用高科技來提供更便捷有效的服務,要麼就是政府免費服務。對照起來,新農合保險,就是中國政府強制推行的醫療保險,我個人了解到,至少江蘇地區的農村生活醫療水平得到了有效地保證。

四、貧窮的國家不會因為貧窮或其不堪回首的歷史而註定失敗。

窮人和富人一樣都是人,並且,智商、體力的分布也差不了多少。很多時候,失敗來自於制定政策時的無知、意識形態和慣性。同時,即使是在「良好的」制度環境下,改進的空間仍是巨大的。作者不喜歡拿意識形態說事,也不喜歡用民主和集權來貼標籤。做得好的手段,其實在哪裡都有機會採用,並且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我們從一窮二白走到人均一萬美元的今天,殊為不易。中國的小康進程一定程度上是這一條的註解,而我們不能因此就驕傲自滿,永遠看到「改進的巨大空間」,才能一山更比一山高。

五、對於人們能做什麼或不能做什麼,最終常變為自我實現的預言。

社會預言的自我實現是個老話題。以前人們總認為女孩學不好數理化,現在看來未必如此,正因為越來越多的人相信「男女都一樣」。我們也看到越來越多的女性走到了管理層的最高端。這種男女平權的進程和脫貧的進程一樣,「信心比金子還珍貴」。當我們相信預言會實現的時候,自然會不害怕為了實現這個預言初期有適當的投入(即使是現金投入)。

作者認為,只要我們耐心走近窮人,自然會能理解並找出有效的方法。當前世界有將近10億人每天生活費小於0.99美元,合人民幣7元--包括衣食住行。只要我們一起行動,願意付出努力,一定能在未來的50~100年內解決貧困問題。

其實中國政府定出了更高的標準(年均收入3000元),並且在為此努力奮鬥。希望我們在「朱門酒肉臭」的同時,再也沒有「路有凍死骨」的境況。

這本書2011年出版,2019年作者得獎以後才在中國大賣。我很欣慰地是,我們國家的很多政策走向暗合了作者的研究所得--雖然並不是所有,我覺得原因是「白貓黑貓」理論帶來的思想解放。當我們放棄爭論談手段時,才是解決問題的時候;而當我們爭論到底應該國進還是民進的時候,我們可能陷入了為了正確而正確的誤區。

沒有萬歲的制度和玩法,只有不變的人性。明天和大家分享《被統治的藝術》,歡迎關注。

請幫忙轉發、或者簡單點擊」在看「來推薦。謝謝!

相關焦點

  • 淺談窮人經濟學
    所以生態經濟學的研究方向需要轉向窮人(含地)經濟學的研究,窮人經濟學表面上研究的是窮人怎麼變富的問題,實際上探討的是人的發展問題,人地關係和諧的問題。《共同發展之路》已經闡明人發展的願景—視野開闊點,心胸開闊點,即人的格局變大。把人放到人地等級系統中的上層考慮問題,這更符合發展實踐,環境問題只要作為人發展的次生問題納入人發展的網絡分析即可。
  • 為何窮人會一直窮下去?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揭秘3點核心原因
    2019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家的是三位發展經濟學的經濟專家,其致力於用科學的手段和科學的數據為窮人和落後國家的發展做出指導和規劃,因此他們的言論具有相當大的參考價值和實用價值。但是為何2019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說:窮人要翻身,最好去當公務員?這其中又有什麼樣的故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脫貧致富的秘訣吧!
  • 英學者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關心如何讓窮人過好日子
    圖:安格斯.迪頓獲得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網際網路  大公網10月13日訊 綜合外電報導:2015年諾貝爾獎最後一個獎項「瑞典中央銀行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經濟學獎」雖然知道自己是近年來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熱門候選人,但很高興獲此殊榮,更樂見諾貝爾委員會肯定有關世界窮人的研究。他預期世界極端貧窮的人可望持續減少,但情況還不容樂觀。  迪頓曾經表示:「如果富人可以書寫規則,那我們就有了真正的問題。」在獲獎以後,迪頓向記者表示,他「關切世界的窮人,以及如何能讓他們過好日子」。他表示,預料全世界的赤貧人口可繼續降低,但堅稱他不願顯得「盲目樂觀」。
  • 2019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合著這本書揭秘:為什麼窮人「越幫越窮」
    阿比吉特6歲時就知道加爾各答市的窮人住在哪兒,他們就住在他家後面那棟搖搖欲墜的小房子裡。那些窮人的孩子似乎總有玩的時間,他們擅長玩各種遊戲。如果阿比吉特和他們玩彈球,最後彈球總會跑到他們的破褲兜裡。對此,阿比吉特心裡很是不服氣。自打貧窮一出現,我們就產生了某種以約定俗成的方式來貶低窮人的衝動。
  • 「窮人的經濟學家」—— 經濟學的良知
    65 年後, 這個昔日的孩子因為他對經濟學的貢獻而被授予了1998 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成為第一個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亞洲人, 他就是阿馬蒂亞·森( Amartya Sen) 。森生於印度的孟加拉灣, 在印度完成他的學士學位後便赴英倫求學。
  • 窮人為什麼就是窮人?(每日觀察0162)
    窮人為什麼就是窮人?在經濟學上還是要講「投入產出比」,如果成本太高、代價太大,那就不叫撿便宜,那叫葬送自己。付費就是撿便宜,指的是付費買到了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單丹同學說這話的時候,是因為她來跟我學習口才,幾節課下來,就收穫到了她三十幾年都還沒有學到的東西。她在幾節課裡學習的東西,是我幾十年的人生經歷,加上學習、研究、思考總結的成果。
  • 《福利經濟學》| 貧困和饑荒是怎麼形成的?
    比如為什麼救濟窮人?更多時候我們是從道德角度出發,做慈善救濟窮人,是出於愛心、同情心;政府救濟窮人,也是一種公德與義務。但是,光從道德來解釋,似乎不夠有說服力。比如有些人因為自己好逸惡勞,或不夠努力導致貧窮,政府為什麼還要救濟他?這不是助長人的懶惰嗎?西方世界有句名言,通往奴役的道路,往往是善良鋪就而成的。又如,為什麼政府不救濟中產?
  • 為何窮人效率差
    也許科學家找到了窮人為何容易效率差的一部分原因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Sendhil Mullainathan與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教授Eldar Shafir的書《Scarcity: the new science of having less and how it defines our lives》提出了大腦「帶寬」的概念。
  • 諾獎得主:窮人的所有問題,都是我們常犯的毛病
    來源:人神共奮 今天被諾貝爾經濟學獎刷了屏。 作為諾貝爾獎中最「年輕」的獎項,經濟學獎自1969年開始頒發,至2018年,已經頒發50次,共計81人獲獎。
  • 《薛兆豐經濟學講義》:經濟學小白入門必看
    01 內 容 來 源 《薛兆豐經濟學講義》的內容來源於薛兆豐開設的在線經濟學課堂《薛兆豐的經濟學課》 在《薛兆豐經濟學講義》出版時,已經有超過26萬學員參與其中,一年期間學生留言總量達到7000萬字。
  • 窮人更喜歡買「奢侈品」?真相原來是「貧困陷阱」
    這個問題其實來自最新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研究成果,對我們理解貧窮和財富的本質非常有用,建議花5分鐘認真看完這個研究。 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了麻省理工班納吉迪芙洛等三位學者,以表彰他們在貧困研究方面所作的貢獻。這次獎項結果和歷年都有不同。 首先,這是首次夫妻同時獲諾貝爾經濟學獎。而且,許多人其實持有不同意見。
  • 深度走訪18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告訴你:為什麼對窮人的援助,大多沒用?
    窮人們都是如何看待住房、醫療、教育、食物、生育等問題的?我們又該如何幫助這些窮人,制定真正有效的政策,來解決貧窮這個問題?在這本《貧窮的本質》裡,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比吉特·班納吉和埃斯特·迪弗洛將結合對18
  • 《薛兆豐經濟學講義》讀書筆記
    《薛兆豐經濟學講義》有點厚,自從買回來後就沒有勇氣去翻它,直到實在沒有任何藉口的時候,才開始硬著頭皮去讀。
  • 「窮人一夜暴富後又很快變回窮人」:無法擺脫可怕的窮人思維
    為什麼富人總是那麼有錢,而窮人一直跳不出貧困的陷阱?難道僅僅是因為富人有錢而窮人沒錢嗎?窮人因為其窮人的思維方式,使其一直在貧困的陷阱中苦苦掙扎而無法擺脫。那到底什麼是窮人思維呢?我們繼續往下聊!#窮人思維:不是「窮人」的思維,而是「曾經是窮人」的思維。
  • 好書推薦|《薛兆豐經濟學講義》:經濟學小白入門必看
    《薛兆豐經濟學講義》的內容來源於薛兆豐開設的在線經濟學課堂《薛兆豐的經濟學課》 在《薛兆豐經濟學講義》出版時,已經有超過26萬學員參與其中,一年期間學生留言總量達到7000萬字。02內 容 簡 介《薛兆豐經濟學講義》講解了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全面介紹了生活中的經濟學核心概念——稀缺、成本、價格、交易、信息不對稱、收入等,是一本體系完整、更貼合中國人實際的經濟學講義。
  • 為什麼窮人更喜歡買奢侈品?
    更好的地方在於,這個問題其實來自最新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研究成果,對我們理解貧窮和財富的本質非常有用,建議花5分鐘認真看完這個研究。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了麻省理工班納吉迪芙洛等三位學者,以表彰他們在貧困研究方面所作的貢獻。這次獎項結果和歷年都有不同。首先,夫妻同時獲諾貝爾經濟學獎這還是首次。
  • 2019諾貝爾經濟學獎揭鍋,北歐時報四問諾獎大師
    《貧窮的本質:我們為什麼擺脫不了貧窮》的兩位作者深入五大洲多個國家的窮人世界,調查貧困人群最集中的18個國家和地區,從窮人的日常生活、教育、健康、創業、援助、政府、NGO等生活的多個方面,探尋貧窮真正的根源。《貧窮的本質:我們為什麼擺脫不了貧窮》的兩位作者在本書中探討:為什麼窮人吃不飽飯還要買電視?為什麼他們的孩子即使上了學也不愛學習?
  • 《薛兆豐的經濟學講義》:如果正準備讀這本書,請三思
    我用4天的時間,把這本拖了兩年的《薛兆豐經濟學講義》讀完了,下面分享一下我讀完這本書之後的一些感想。不得不說薛兆峰這個人他的頭腦是非常清晰的,整個這本書所講的精要,他都做了非常清晰明了的歸類,整個內容由淺入深,也儘量做到了,不用那麼艱澀的語言來解釋一個道理,對於一個剛接觸經濟學的小白而言,應該算是非常友好的,但是……我絕對不推薦經濟學小白來閱讀這本書,或者換一種說法,如果你不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請不要讀這本書,這本書裡面夾雜著大量屬於薛兆峰個人對事情的思考和看法
  • 窮人翻身難?成功概率低?如何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解釋
    但是窮人難返生,成功概率低的事實卻一直籠罩在窮人的身上。小編有一個朋友,大專畢業後一直找不到一個合適的工作,在生活的城市看到了一家做蛋糕的店面排滿了人,一連幾個月都是盛況不減。那為什麼窮人翻身難呢?一缺乏經驗我相信所有人的創業都是奔著成功去的,沒有人會希望自己的創業項目以失敗告終。但是由於缺乏創業經驗,加上自身的社交圈子質量也較差,在創業過程中遇到困難,往往沒有辦法得到有效的解決,這就導致很多的創業項目得不到很好的發展。
  • 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人為何會窮?三位得主解答了這一問題
    作為諾獎中最「年輕」的獎項,經濟學獎自1969年開始頒發,至2019年,已經頒發51次,共計84人獲獎。曾就讀於印度加爾各答大學、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大學及美國哈佛大學;曾任發展經濟學分析研究局局長、美國藝術科學研究院及計量經濟學會研究員、古根海姆基金會及艾爾弗雷德·斯隆基金會研究員。獲2009年度印孚瑟斯(Infosys)獎等多個獎項,曾任世界銀行和印度政府等多家組織機構榮譽顧問。他是繼1998年獲獎的阿瑪蒂亞·森(Amartya Sen)後,第二位出生於印度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