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二次元手遊」的發展來說,無疑日本相較於中國其每年的發行量更多,研發的類型也更豐富。據日本某網站不完全統計,2017年在 AppStore 上架的日本「本土二次元新遊」,截止目前已超過600款。我們從這600款產品中,選取了70款在 AppStore 遊戲暢銷排名表現良好,或是遊戲帶有IP,具有聯動效應等特點的手遊進行盤點。從而分析出,最為值得關注的手遊以供有想法的廠商們參考。
70款 今年日本上架的「本土二次元手遊」
17%產品在AppStore遊戲暢銷前100
70款2017年日本新上架的「本土二次元手遊」中,發行產品數量最高的遊戲廠商是萬代南夢宮,共有8款進入表中,其次是Square Enix發行4款。而至今仍留在日本AppStore遊戲暢銷榜前100的產品佔比17%,在這17%的遊戲內,萬代南夢宮與 Square Enix 都僅有1款位列其中,它們分別為:萬代南夢宮的《偶像大師Million Live! Theater Days》TOP.08;Square Enix 的《勇氣默示錄:童話效應》TOP.67。
90%手遊還未在中國AppStore上架
這70款手遊中,有10%的產品已在中國上架或被代理即將開測,比如:《最終幻想15:新帝國》與《Star Trigger》、《動物園偶像》等已在國內上架,不過遊戲暢銷成績如今並不理想;也比如《A3!》其在日本AppStore遊戲暢銷榜單排名靠前,位列TOP.05,近期中國遊戲廠商 bilibili 已宣布代理此款遊戲國服。而剩餘90%的手遊暫未發現有被代理或上架的跡象,這裡面包括最近的爆款新遊《魔法記錄:魔法少女小圓外傳》、《偶像大師Million Live! Theater Days》等。
哪些新遊值得關注?這5款或成長效爆款
在日本AppStore遊戲暢銷排行榜前100的手遊中,今年新出爐,且還未在中國上架的「二次元本土手遊」,共有10款。其中,最值得關注的當屬《魔法記錄魔法少女小圓外傳》、《偶像大師Million Live! Theater Days》以及《死亡愛麗絲》等5款產品。為什麼推薦它們呢?除去它們的暢銷排名較高外,還有以下這些原因。
《魔法記錄魔法少女小圓外傳》:動漫IP改編,在國內推出過手遊知名度較高
由日本 Sony 旗下知名動畫公司 Aniplex 與日本遊戲開發商 f4samurai 共同合作推出的手遊《魔法記錄魔法少女小圓外傳》,是根據人氣動漫IP《魔法少女小圓》改編而成。該作在開測之前就已擁有動畫與漫畫的雙重粉絲來源,以及一定知名度。如今,手遊上架1個月,還一直保持著日本 AppStore遊戲暢銷排行榜前3位置。而這款手遊因為動漫效應,在國內也擁有一定知名度,並早在之前,bilibili 就和 mobcast 共同開發過該動漫的手機同名遊戲並在國內推出。
《偶像大師Million Live! Theater Days》:知名音遊系列新作,IP衍生孵化布局豐富
說到遊戲《偶像大師》,喜歡音遊的玩家一定都不陌生,這款知名產品不僅推出過單機、街機遊戲,還改編過漫畫、動畫TV。一直以來其在日本的知名度都很高。而《偶像大師Million Live! Theater Days》就是該系列的一款新手遊,如今上架3個月,位居日本AppStore遊戲暢銷榜單TOP.08。
《死亡愛麗絲》: 遊戲上線就火爆,伺服器剛開就癱瘓
手遊《死亡愛麗絲》是於今年6月6日在日本上架的。當時遊戲開服後不久,就火爆到伺服器由於壓力過大而導致癱瘓。並由此開始了長時間的維護,直到6月10日,玩家們才能正常進入遊戲中。
《歌之王子殿下 Shining Live》:系列遊戲受歡迎,並改編動畫,女性粉絲數量高
《歌之王子殿下》不僅推出了許多系列遊戲產品,從2011年開始,根據其同名遊戲改編的,日本動畫《歌之☆王子殿下♪ 真愛1000%》播放後,就吸引了無數二次元粉絲,也是目前女性粉絲數量較高的一款 IP,由於手遊在上架之初已有動畫和其他系列遊戲的知名度和粉絲奠定,因此該產品從8月上架以來,都較為受歡迎。
《BanG Dream!Girls Band Party》:虛擬偶像手遊化,背靠樂隊龐大粉絲群
似乎,自從《初音未來》火了之後,虛擬偶像手遊化就變成了日本近幾年來較為流行的手遊研發方式。此次新遊《BanG Dream!Girls Band Party》就是虛擬偶像次世代少女樂隊企劃《BanG Dream!》的手遊化產品,早在遊戲之前,該企劃推出的「Poppin Party」樂隊就已擁有了數量可觀的樂迷。
結語:
顯而易見,日本的「二次元本土手遊」的開發類型十分豐富的,其產品所帶的IP不僅包括常規動漫類,還包括虛擬偶像類。但是這麼多的手遊產品中,可以成為爆款的產品卻還是很少,因此廠商在考慮代理這些產品時應當更為慎重,其二次元手遊的 IP 是否具有長效發展性,手遊產品本身能否為系列後期帶來更多延續可能,比如手遊是否會進行泛娛樂孵化,或者開發不同平臺產品等,是最重要的考量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