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農村的田野上,種植有很多瓜果蔬菜,名字和叫法有各種來源和傳說,為什麼冬瓜不像西瓜,南瓜,北瓜一樣叫「東瓜」,確實令很多農民費解。
其實冬瓜與冬天無關,因為冬瓜在成熟的時候,外麵皮上有一層像冬天白霜一樣的粉末,因此人們才習慣叫冬瓜的,和季節無關。
有人說冬瓜是在夏天種植,冬天收穫,有些牽強附會的感覺,常識性也不對。秋天才是收穫冬瓜的時候,任何的瓜果類都是在氣候適宜的春夏秋三季生長發育,冬天是萬物凋零的季節,不可能有真正意義上的「冬瓜」可結。
冬瓜之所以叫冬瓜,就是外觀上有一層白霜一樣的東西,而且冬瓜的果肉也是白白的,很像雪凍。另外在過去文化沒有普及的年代,一般民百姓並不會寫字,在他們的理解中,應該是「東南西北"四種方位瓜,不會真正去追究是「東」還是「冬」,只不過後來文字普及後,有些善於較真的人才把兩個dong瓜區別開來。認真地講,這四種瓜也並不是按四個方位種植生產的,也就不用強求以方位較真了。
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民間傳說,說上古時期,神農氏培育四方瓜來給老百姓吃,並讓四方瓜去到東南西北安家落戶。其他三方瓜都去了,就「東瓜」不樂意。說不喜歡東方的天氣,神農氏讓他去西方,又說風沙大,去北方又說寒冷,去南方又怕熱,最後還是去了東方,雖然不樂意。但是神農氏又說了,乾脆封你為「冬瓜」吧,這樣的話想去哪就去哪吧,四海為家!於是就有了「冬瓜」一說,其實,冬天是沒有瓜可結的。
其實冬瓜是我國的原土生瓜果,其他三種反而是外來的物種了。在我國各地都有栽培,南方雲南還有一種小的野生的冬瓜。冬瓜在古代和各地的叫法很多,有冬瓜,白瓜,枕瓜,東瓜等,因此說來也不是季節命名,還是又有叫「東瓜」的。在《神農本草經》中,稱冬瓜為「水芝」。一般都是春天種植,夏秋收穫,和冬天是八竿子夠不著的關係。
最後說下其他三瓜。傳西瓜來自西域,南瓜來自亞洲南部,北瓜和南瓜來源近似,屬於南瓜的變種,也就是西葫蘆。因此北瓜也是存在的,並不是隨意說說,但通常會叫它西葫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