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勝2020」我是村裡幸福的庫管員丨沿河自治縣官舟鎮馬腦村村民...

2020-12-22 天眼新聞

每天清晨,當妻兒還在熟睡中時,我便離開舒適乾淨的搬遷房,迎著清晨的第一縷陽光,放著音樂,騎著我心愛的摩託車奔向菌包廠的庫房。

我叫向東,初中學歷,今年33歲,是沿河自治縣官舟鎮馬腦村村民,同時還是馬腦村智能農場的一名庫管員。

向東正在菌包廠上班

「小安,物資到了,請安排工人出入庫。」走進菌包廠,森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華便走過來交代工作。

我坐在辦公室電腦前,一邊梳理了一下當天的工作安排,一邊等工人來領生產菌棒所需要的木屑、石膏、藥品、石灰、麥麩等物資。中午回家吃了熱騰騰的飯菜後,我回廠裡繼續準備要用的物資……

馬腦村年輕人正在菌包廠務工

以前,由於村裡沒有產業支撐,每年過完春節,我和當地許多青壯年一樣,都會選擇外出打工,而像我父親一樣年齡大了的剩餘勞動力,只能留在村裡靠種地勉強維生。

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的歲月裡,我們一家6口人一直擠在透風漏雨的老木屋裡。

2018年,搭乘易地扶貧搬遷的快車,我們一家搬遷至沿河自治縣官舟集鎮安置點,一步住進了好房子。

向東一家居住的官舟集鎮移民安置點和舟社區

今年,沿河把食用菌列入脫貧攻堅產業扶貧的四大重點產業之一,馬腦村也建起了黑木耳基地智能農場。我們商量後,把家裡2.8畝土地也流轉進來發展黑木耳產業,我和父親還成為村裡智能農場裡的固定工人。

此前,我在廣東打工有庫管方面的工作經驗,今年年初,我便順利應聘上村裡菌包廠的庫管員崗位,每月還有4000多元工資,加上每年1960元的土地租金和父親每月收入2700元,我們父子倆在黑木耳基地務工純收入就有近9000元。就業增收後,幸福生活也有了保障。

「種玉米、紅薯,都不如發展黑木耳有搞頭。在家門口上班,能照顧老人妻兒,比在外面強多了。」現在,菌包廠百分之九十的工人都是村裡的年輕人,我們每天都笑呵呵的,老父親說,過了大半輩子的苦日子,如今總算熬出頭了。

沿河官舟鎮食用菌基地裡群眾正忙著運送菌菇棒

八月份,我們村的黑木耳就有幾十噸銷往歐洲;九月份,已與海底撈、百盛等大型商超形成初步合作意向……自智能菌棒加工廠建成以來,帶動了周邊村104名群眾務工,像我這樣的年輕人就佔了70%。

如今,我們一家人住上搬遷新房,收入穩定,生了二孩……件件喜事令我倍感幸福。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施平 整理

編輯 胡耀元

編審 尹長東 李玲

相關焦點

  • ...我送父老鄉親勝利「退伍」丨沿河自治縣官舟鎮政府工作人員任義多
    走得最快的是過去了的時間,來得最慢的是未來到的時間,回首間隙,我已在扶貧道路上走了四年有餘。2017年春,異乎尋常地冷。我接到組織上的通知,到官舟鎮瓦廠壩村駐村。  走好一條路與群眾進行交談駐村沒多久,我吃住在村裡,抓緊入戶走訪,每晚10點歸隊後將入戶核查情況與村幹部、知名人士等進行信息比對,對信息有出入的農戶進行再核查。
  • ...的小事當成自己的大事丨沿河自治縣官舟鎮吳家村駐村第一書記王懿
    我叫王懿,是沿河自治縣官舟鎮吳家村駐村第一書記。  2年多來,見證了村莊一點一滴的變化,幫助群眾化解了一件又一件煩心事,我用心用情用力,俯下身、解民憂,也收穫了意想不到的感動。王懿(左一)田間地頭宣講脫貧攻堅惠民政策2019年8月30日凌晨,家住五組患有精神疾病的彭友芬走失3天仍未歸家,著急的丈夫魏宗龍把這一情況告訴了我。我第一時間擬一則尋人啟事在微信群中發布並號召尋人,同時,在市級媒體、省級媒體廣發尋人貼,利用社會大眾力量幫助尋找彭友芬。
  • 「萬菇之王」繡球菌在銅仁沿河試種成功
    「萬菇之王」繡球菌在銅仁沿河試種成功 發布時間:2020-11-12 17:55:29      來源:銅仁日報   11月10日,沿河土家族自治縣森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我的扶貧故事」我是村裡的「女智囊」丨沿河自治縣後坪鄉楠木村...
    我叫黃曉英,今年43歲,是沿河自治縣後坪鄉楠木村指揮部指導員。在後坪鄉11個村脫貧攻堅指揮部的脫貧攻堅資料指導員中,我年紀最大。一開始,我有些忐忑,因為我對電腦操作不是很熟,脫貧攻堅資料不僅多,而且也複雜,我害怕我做不好指導員的工作,拖全鄉的後腿。一個村的指導員就是這個村的「智囊」,全村資料的好壞,全靠指導員的指導。鄉裡此前做了個「3+1」明白欄填寫的培訓,我聽得一頭霧水,在培訓會上也提了很多問題,可一回到村裡指導,全村86戶貧困戶的「3+1」明白欄,錯一大半。
  • 沿河:產業造血拔窮根 青山生金農民笑
    12月5日,沿河自治縣板場鎮洋溪村食用菌大棚裡,正在採摘香菇的村民安銀嬋,看著眼前如「錢串子」一樣的香菇感嘆:「過去種一大坡地,收入也當不了採一天香菇掙錢!」53多歲的安銀嬋,一直是村裡最勤快的村民。10多年來其丈夫去世後,他依靠家裡一畝半分地,硬把3個孩子拉扯長大,養育成人。
  • 「我的扶貧故事」「獨生女」成長為「百家妹」|沿河自治縣黑水鎮...
    這一年,我曾無數次想過,倘若到了年老八十的時候,我與後輩講起這段駐村歲月,一定會將故事講得很精彩,而我的臉上一定有著光……  我叫蔡苑,是沿河自治縣黑水鎮大山村的一名攻堅隊隊員。在進村幫扶之前,剛考入沿河自治縣融媒體中心,我的家鄉在納雍,跟沿河一樣,也是今年脫貧出列的九個縣之一。
  • 決勝2020|講好脫貧故事 凝聚攻堅力量——「決勝2020」網絡主題...
    2020」網絡主題活動結束。——中國臺灣網新聞資訊中心資訊部記者 尹賽楠在貴州站活動中,尹賽楠在聽完貴州省銅仁市沿河自治縣官舟鎮副鎮長杜尚會介紹駐村幫扶工作之後,緊跟杜尚會的腳步,繼續挖掘人物背後的故事。從家人的支持到個人的拼搏,杜尚會向尹賽楠訴說了一段難忘的故事,最終呈現在一篇獨家報導《【決勝2020】記者手記:走進沿河,這裡有一段感人的脫貧故事》中。
  • 「決勝2020:我們村裡最熟悉的陌生人」就業扶貧成脫貧致富新名片
    今起,由河北省委網信辦、河北省扶貧辦主辦,河青新聞網、騰訊廣告區域發展部河北站承辦的「決勝2020:我們村裡最熟悉的『陌生人』」主題宣傳活動正式啟動。如果您身邊有令人感動的最熟悉的「陌生人」,一起添加話題詞#決勝2020我們村裡最熟悉的陌生人#,講述您身邊駐村工作隊的感人故事。今天讓我們走進承德市豐寧滿族自治縣櫻桃溝村,了解駐村工作隊的故事。
  • 「我的扶貧故事」想方法,找途徑,建出一個美麗大溪村丨沿河自治縣...
    我叫冉春燕,是貴州銅仁市沿河自治縣縣和平街道辦事處計生協會專職副會長、大溪社區常務副指揮長。2020年,在大溪村扶貧期間,我親自深入第一線,時時處處以優秀戰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努力為群眾脫貧致富,為貧困戶精彩出列想方法,找途徑,帶領戰士們幹出了一個美麗村莊。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我與向叔一家「結成親」丨沿河自治縣...
    我叫車潔,是沿河自治縣後坪鄉雙坪村的一名駐村扶貧幹部。2018年被鄉裡下派到雙坪村,負責包保雙坪村雙坪組。兩年多來,群眾的大小事始終佔據在我的心裡,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是我的一貫做法。我行事風風火火,幹起活來,不怕髒不怕累,遇事從來不推脫。
  • 【我的扶貧故事】沿河駐村幹部任義多:四年駐點幫扶四個貧困村
    走得最快的是過去了的時間,來得最慢的是未來到的時間,回首間隙,我已在扶貧道路上走了四年有餘。  我叫任義多,是貴州省銅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官舟鎮政府的一名工作人員,也是一名脫貧攻堅「戰鬥員」。  2017年春,異乎尋常地冷。我接到組織上的通知,到官舟鎮瓦廠壩村駐村。
  • 「我的扶貧故事」再出徵,歸來仍是從前那個「少年」|沿河自治縣...
    我叫周勇,今年51歲,是沿河自治縣委宣傳部派駐黃土鎮勇敢村的指揮長。這是我人生的第二次出徵扶貧戰場,16年前,2004年我作為全縣黨建扶貧工作隊員,奔赴思渠鎮開展黨建扶貧一年,那時候正值青春年少,激情澎湃、鬥志昂揚、意氣風發,與貧困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的場景至今仍記憶猶新、歷歷在目。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盡顯軍人擔當丨沿河自治縣黃土鎮大元村...
    我叫呂可府,今年36歲,2018年12月從部隊轉業到沿河自治縣黃土鎮政府工作,放下槍桿子,2019年3月我被派駐黃土鎮大元村,轉戰脫貧攻堅戰場。大元村共10個村民小組,306戶1418人,其中貧困戶66戶323人,屬二類貧困村。
  • 沿河:這個在村寨山頭彈「暗子寶」的流動賭博團夥全部落網了
    >近日,沿河土家族自治縣人民檢察院對涉嫌開設賭場罪的犯罪嫌疑人張某、張某甲批准逮捕。案情簡要:2020年7月至9月1日,犯罪嫌疑人張某、張某甲、田某(另案處理)、田某甲(另案處理)四人合夥以彈「暗子寶」方式在沿河自治縣思渠鎮霸王谷、官舟鎮曾家寨和山羊巖、泉壩鎮簸箕巖和石路丫等地開設流動賭場,參賭人員眾多,嚴重擾亂當地居民正常生活
  • 「我的脫貧故事」「誠信磚廠」讓我們一家脫貧了丨沿河自治縣西部...
    我叫楊球,是一名大學生西部計劃志願者,現服務於沿河自治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沙沱社區,每每與同事們討論扶貧工作時,我就會不由自主地想到我和我家的脫貧故事。隨著我和兩個妹妹逐步升入初高中,開銷越來越大,家中光景日漸慘澹,在巨大的經濟壓力下,敢於拼搏、善於思考的父親依靠雙手勤勞工作,帶領我們家走出了一條脫貧致富路。  在我們的成長軌跡中,父親常說:「人窮,志不能短」。在經歷過長期外出打工後,父親總結了「打工不是長久之計」,下定決心回家找「事」做。
  • ...成不必有我 奮鬥必定有我|沿河自治縣中寨鎮大坪村第一書記張文波
    我是沿河土家族自治縣人民檢察院法警大隊大隊長,2004年12月參加工作,2011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2018年主動要求到中寨鎮大坪村參與扶貧工作,2020年2月擔任該村第一書記。從踏上大坪村第一天開始,我始終沒有忘記一名司法警察吃苦在前,敢打硬仗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從駐村以來,基本上是天天在村裡,為全面打贏大坪村的脫貧攻堅而努力奮鬥在第一線。
  • 「我的扶貧故事」用汗水換來村民的幸福生活丨從江縣丙妹鎮長灘村...
    我駐村後領取的第一塊牌子就是「後進村黃牌」。 我堅信一切都是靠幹出來的,用最短的時間,最快的工作方法,走訪全村農戶,深入了解貧困戶的貧困程度及致貧原因和非貧困戶的生產生活情況,廣泛聽取群眾對本村產業發展、村容寨貌建設等存在問題的意見建議。
  • 奔赴徵程忽如歸——追記沿河自治縣司法局副局長、沙子街道井壩村...
    奔赴徵程忽如歸追記沿河自治縣司法局副局長、沙子街道井壩村脫貧攻堅指揮長崔林權記者 文波青山肅穆,烏江悲鳴。2020年8月10日,在貴州省深度貧困縣沿河土家族自治縣脫貧曙光初現之時,該縣司法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駐沙子街道井壩村脫貧攻堅指揮長崔林權,因患心臟病在駐村駐地去世,倒在了決戰深度貧困的第一線,將生命定格在48歲,用堅守阻擊了貧困,用生命詮釋了忠誠。
  • 【決勝小康 故事繪】林口縣建堂鎮北興村村民王喜庫 從村裡「困難...
    【決勝小康 故事繪】林口縣建堂鎮北興村村民王喜庫 從村裡「困難戶」到養牛「達人」 2020-11-17 19: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沿河:勞務隊長成「紅人」 帶領村民奔小康
    「黃大哥,謝謝你啊,我在這邊上班很適應,待遇也不錯。」  近日,剛吃過午飯的沿河自治縣中界鎮大豐村委會主任、勞務隊長黃勤接到了本村貧困戶黃旭強打來的電話。前不久,在黃勤的幫助下,他在江蘇省張家港市找到了一份心儀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