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江高考數學題型(解答題)備考指南1--數列
近3年高考命題解讀:
【2017年】已知數列的首項及相鄰兩項的關係式(含lnx),(1)利用數學歸納法證明數列的通項大於0(其中涉及反證法的應用),並根據對數函數的性質證明數列單調性;(2)構造函數,利用導數求得函數的單調區間證明不等式成立;(3)通過對數列遞推關係式的合理放縮,證明不等式成立,主要考查考生對數學歸納法理解與運用、數列遞推公式的運用及不等式的合理放縮(涉及利用導數討論函數性質),對考生的推理論證能力、運算求解能力要求較高,滲透了函數與方程思想、不等式放縮技巧等,試題難度較大。
【2016年】理科:已知數列相鄰兩項的關係式,(1)利用絕對值不等式的性質和等比數列求和公式,證明不等式成立;(Ⅱ)由(1)的結論對式子進行放縮,利用反證法結合對數函數的性質證明不等式成立;
文科:已知數列的前2項項和及數列通項與前n項和的關係式,(1)運用數列的基本性質及遞推公式求通項公式;(Ⅱ)根據等比數列的求和公式求新數列的前n項和,主要考查考生對數列的性質及不等式放縮技巧的掌握及推理論證的能力。
【2015年】理科:已知數列首項及相鄰兩項之間的關係式,(i)利用數列遞推公式及不等式的性質證明關數列相鄰兩項之比的不等式成立:(i)利用放縮法結合遞推公式證明關於新數列前n項和與項數之比的不等式成立;
文科:已知兩數列首項及相鄰項之間的關係式,(1)根據數列相鄰兩項之間的關係求得兩數列通項(一個為等差數列,一個為等比數列);(Ⅱ)求新數列(兩數列通項之積)的前n項和,涉及錯位相減法與等比數列求和公式的應用,主要考查考生對數列中重要公式和放縮法的握及推理論證能力。
命題新動向
2017年高考數列解答題延續了2016年理科數學作為壓軸的考查模式,試題設置靈活,綜合性強,涉及導數,且對明確提出的數學歸納法的考查要求得以體現,主要考查數列的放縮法及遞推關係式的應用;而縱觀歷年理科數學中的數列解答題,其中放縮法在數列不等式的證明過程中均有體現,同時數學歸納法作為一種基本的證明方法考生應理解與學會運用,另外,等差、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前n項和公式及幾種常用的求和方法也應熟練掌握,預計2018年對數列的考查仍會以數列不等式的證明與放縮法的應用為主,但也不排除其與函數性質結合考查的可能。
強化訓練題
我是楊老師,高中數學、高考教育二十年,不定期推出經典題分析,高考模擬題選講,高一高二都適用,敬請關注!如果覺得對你有益的話請點個讚吧,歡迎收藏與分享,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