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闢謠|受傷之後,不能吃豆腐、海鮮、牛羊肉?

2020-12-22 晶報

經常聽老一輩的人說,受了外傷一定要忌口,尤其不能吃海鮮和牛羊肉。近些年來,竟有人說吃豆腐也會影響傷口癒合。這是真的嗎?今天就來一探究竟!

受傷之後,不能吃牛羊肉?

謠言!

【真相】

這些根本是莫須有的事。牛羊肉本身是生活中常見的肉類來源,能夠為我們提供能量和蛋白質,還富含鐵、鈣等多種營養素。

那是什麼原因讓它成為外傷後需遠離的餐桌不祥之物呢?

有這樣一種說法,那就是羊肉等食物被稱之為「發物」,這些 「發物」會讓傷口不癒合,因此成為飲食禁忌。事實其實不然。按照現有記載,所謂的「發物」多是指具有刺激性、容易誘發某些疾病或加重已有疾病的食物。有觀點認為蒜和辣椒等辛辣調料是發物,也有觀點認為魚蝦是發物,還有觀點認為羊肉狗肉是發物。

但事實上,「發物」理論並沒有充足的證據認可,關於羊肉禁忌的說法也只是流傳於民間。無論在經典醫學典籍還是臨床醫學或營養學方面都沒有相關的記載,更未見關於吃羊肉會影響傷口癒合的報導。而且,某些國家對羊肉的青睞程度更勝於我國,也未有類似的說法。

當然,生活中確實也存在著有過敏體質或者胃腸功能較弱的人,在吃了羊肉之後出現身體不適的情況。這種情況下是否會影響傷口癒合,還要看具體情況。

總之,羊肉本身營養豐富,可以為患者康復提供蛋白質補充。但其中脂肪含量略多,並不適宜多吃,尤其是胃腸功能較弱的人;另外羊肉屬於高嘌呤食物,有嘌呤代謝障礙的人不宜多吃,最重要的還是要遵醫囑。

受傷之後,不能吃海鮮?

謠言!

【真相】

有人認為海鮮也是「發物」,吃了之後,會讓傷口不癒合,甚至還可能會化膿。

事實上,身體受外傷之後癒合的過程比較複雜,受多重因素影響,可以大概分為內因和外因兩大方面。所謂內因主要是身體健康狀況,如果身體本身存在營養不良,或是某些代謝性疾病,又或是蛋白質缺乏導致的免疫力缺乏,都會影響傷口癒合進程,甚至導致預後較差。而外因則包含更多,其中以由病原體和傷口異物等引起的感染影響最大,但海鮮等食物並不在外因之中。

與謠言相反的是,現代醫學認為外傷病人作為特殊人群,在傷口癒合過程中身體需要消耗更多的蛋白質,適當提升優質蛋白質的攝入,有助於提升身體的自愈能力。在臨床上,也會建議外傷或術後患者在飲食上應適當增加優質蛋白質的比例。海鮮類食物多富含優質蛋白質,因此有利於傷口癒合。另外,一些深海魚類還富含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如EPA、DHA),有助於創傷患者修復神經系統,調節炎症免疫反應。

既往,之所以會誤認為海鮮可能影響傷口癒合,可能是由於對傷口癒合機制和過程缺乏了解,對食物的功效也缺乏足夠認知。與此同時,海鮮可能會攜帶一定的病菌,尤其是新鮮程度較差的情況下致病菌含量較多,若在加工處理過程中沾染到傷口,或者食用後引發腹瀉、中毒、過敏等問題,確實不利於傷口癒合,甚至導致化膿或者更加嚴重的合併感染等情況發生。

由此可見,安全食用海鮮其實不僅不會延緩傷口癒合,其富含的優質蛋白質更有助於提升身體免疫力,促進傷口癒合。究竟是否需要食用海鮮,建議還是要根據個人的情況而定;同時注意食品安全,從正規渠道購買,並充分煮熟後再行食用。

受傷之後,不能吃豆腐?

謠言!

【真相】

外傷之後吃豆腐更有助於傷口癒合。

與豆漿、腐竹、豆豉、豆醬一樣,豆腐的主要原料同樣是黃豆,在經歷了南北方不同的加工方式之後,便有了我們經常吃的南豆腐和北豆腐。無論是豆子本身,還是加工過程中添加的石膏或滷水對傷口癒合都不存在影響。

難道是豆腐中的營養成分有何不妥嗎?當然不是。每100克豆腐中約含有12.2克蛋白質和4.8克脂肪,其它還包括鈣、鐵等礦物質元素,這些都對傷口癒合百利而無一害。還有人擔心,是不是豆腐中的植物雌激素作怪呢?答案是否定的。所謂的植物雌激素其實就是大豆異黃酮,大豆異黃酮在所有豆製品中都存在,但它們的雌激素作用是很微弱的,並不會影響傷口癒合。

事實上,根據《臨床營養學》中關於感染和外傷病人的營養治療原則中,強調「熱量和蛋白質的含量應略高於正常水平,可用牛奶、雞蛋、瘦肉末、豆製品等優質蛋白質作為蛋白質來源」。由此可見,包括豆腐在內的豆製品是優質的蛋白質來源,在受外傷或者手術後食用,有助於提高優質蛋白攝入量,幫助傷口癒合,並不存在外傷的飲食禁忌,因此,在受傷之後,您就放心大膽的吃吧。

來源|晶報APP綜合科學闢謠平臺

相關焦點

  • 【科學闢謠】羊肉、豆腐、海鮮……受傷就不能吃了嗎?
    | 圖蟲創意經常會聽到老人說,受了外傷之後,一定要懂得忌口。有些食物吃了之後,會讓傷口不癒合,甚至還可能化膿,比如海鮮、牛羊肉,甚至豆腐。先不論真假,反正深信不疑的人不在少數。事實上,「發物」理論並沒有充足的證據認可,關於海鮮牛羊肉禁忌的說法也只是流傳於民間。無論在經典醫學典籍還是臨床醫學或營養學方面都沒有相關的記載,更未見關於吃羊肉會影響傷口癒合的報導。身體受外傷之後癒合的過程比較複雜,受多重因素影響,可以大概分為內因和外因兩大方面。
  • 受傷之後千萬不能吃「發物」?羊肉、豆腐、海鮮可以吃嗎?真相來了...
    本文由中國科協、衛生健康委、應急管理部和市場監管總局等部委主辦,中央網信辦指導,全國學會、權威媒體、社會機構和科技工作者共同打造的「科學闢謠平臺」(ID:Science_Facts)公眾號授權發布受傷以後,總想好好補一補,讓身體恢復得更快一些。但也有很多受傷之後要忌口的說法讓人在「傷後飲食」上充滿了擔憂。
  • 羊肉、豆腐、海鮮這些「發物」,受傷就不能吃了嗎?
    #但我們也總是聽說很多受傷之後要忌口的說法,讓人在「傷後飲食」上充滿了擔憂。聽得最多的就是,受傷之後不要吃海鮮、羊牛肉,不利於傷口癒合。先不管真假,反正相信的人不少。那麼,這些食物在受傷之後真的不利於傷口癒合嗎?「發物」說法,無充足證據!
  • 闢謠!受傷後不能吃海鮮羊肉?真相來了
    受傷以後,總想好好補一補,讓身體恢復得更快一些。但也有很多受傷之後要忌口的說法讓人在「傷後飲食」上充滿了擔憂。經常會聽到老人說,受了外傷之後,一定要懂得忌口。有些食物吃了之後,會讓傷口不癒合,甚至還可能化膿,比如海鮮、牛羊肉,甚至豆腐。先不論真假,反正深信不疑的人不在少數。
  • 有外傷不能吃海鮮羊肉? 傳說中的發物才是療傷佳餚
    有些食物,比如海鮮、牛羊肉、豆腐,吃了之後,會讓傷口不易癒合,甚至還可能導致傷口化膿。先不論這一說法是否科學,反正對此深信不疑的人不少。   這個養生知識,最近又在朋友圈裡出現。那麼,受傷後吃這些食物,真會讓傷口不易癒合嗎?
  • 【網絡闢謠】布魯氏菌病聚集性感染嚴重,牛羊肉不能吃了?假的
    【網絡闢謠】布魯氏菌病聚集性感染嚴重,牛羊肉不能吃了?流言:布魯氏菌病聚集性感染嚴重,牛羊肉不能吃了時隔近一年,蘭州獸研所布病陽性事件再次引發關注。截至2020年9月14日,甘肅省疾控中心覆核確認陽性3245人,感染規模超出預想,牛羊肉不能吃了。
  • 流言:受傷之後,不要吃海鮮
    流言:受傷之後,不要吃海鮮,海鮮是發物,不利於傷口癒合。  真相解讀:  經常會聽到老人說,受了外傷之後,一定要懂得忌口。有些食物吃了之後,會讓傷口不癒合,甚至還可能會化膿,而海鮮就是忌口之一。先不論真假,反正深信不疑的人不在少數。  受傷之後吃海鮮真的會讓傷口不癒合嗎?可以確定的是,這是一條謠言。
  • 豆腐營養又美味,這些食物真的不能跟豆腐一起吃嗎?
    「小蔥拌豆腐一窮二白」。有人說小蔥和豆腐不能一起吃,有巴拉巴拉巴拉一大堆的問題,嚇得我趕緊拿起一顆小蔥,就點豆腐咔哧咔哧的吃下去。沒什麼千萬不能吃的,食物相剋理論早就已經被闢謠了多次。那豆腐千萬不要跟你不喜歡的食物一起吃,因為會影響你吃豆腐的心情豆腐營養又美味,這些食物真的不能跟豆腐一起吃嗎?豆腐和菠菜。經常被黑的,不能和豆腐一起吃的食物,還有菠菜。
  • 【謠言】受傷之後,不要吃海鮮,海鮮是發物,不利於傷口癒合
    受傷之後,不要吃海鮮 流言:受傷之後,不要吃海鮮,海鮮是發物,不利於傷口癒合。 真相解讀: 經常會聽到老人說,受了外傷之後,一定要懂得忌口。有些食物吃了之後,會讓傷口不癒合,甚至還可能會化膿,而海鮮就是忌口之一。
  • 海鮮是「發物」,受傷以後不能吃?有沒有科學依據?
    你有沒有聽說過這樣的說法:受傷之後,不能吃海鮮,海鮮是發物,不利於傷口癒合,甚至還可能會化膿。 那麼,這種說法有道理嗎?
  • 布魯菌病聚集性感染嚴重,牛羊肉不能吃...
    布魯菌病聚集性感染嚴重,牛羊肉不能吃了?防藍光眼鏡有沒有必要戴?《10月科學流言榜》發布,讓我們一看究竟吧!因此,血漿膽固醇濃度過高時,不能單純只限制膽固醇的攝入,而且完全不吃含膽固醇的食物會導致營養缺乏,反而容易造成蛋白質和必需脂肪酸缺乏等問題。
  • 冬季別只會吃牛羊肉,多吃一點它,補水抗衰老,女人40別錯過!
    冬季別只會吃牛羊肉,多吃一點它,補水抗衰老,女人40別錯過!嗨,小廚又跟各位見面了!今天大家來一起談談滷水瘦肉豆腐。冬季的時候天氣比較寒冷,這個時候正適合進補,很多家庭裡都買起了牛肉、羊肉。冬季的時候吃牛羊肉滋補,能夠驅寒保暖,但是肉類熱量高,吃多了不利於身體健康,還非常容易上火。前幾天,小廚在家吃了好幾頓牛羊肉,都炒的非常重口味,結果弄得小廚火氣非常重,不光口舌長了泡,皮膚也變得非常差,之前潤滑的皮膚都變得非常乾燥。
  • 螃蟹和柿子到底能不能一起吃?央視闢謠「食物相剋」
    迷惑指數:★★★★★很多人從小就被告知,柿子和螃蟹不能一起吃,否則可能送命。真實情況是,柿子中含有一定量的單寧(也被稱為「鞣酸」),成熟後的甜柿子單寧含量能低到0.1%以下,未成熟的澀柿子可高達4%以上。如果大量吃單寧,同時胃中又有很多蛋白質,單寧會讓蛋白質形成不溶性複合物,並且讓胃蛋白酶失去活性。
  • 三九天,吃牛羊肉不如吃它,簡單一煮,熱乎乎,鮮嫩又好吃
    馬上快到四九了,這麼冷的天氣,每天在餐桌上能吃上熱乎乎的飯菜,就是爆棚的幸福了。尤其是燉上一鍋熱乎乎可口的飯菜,那真是越吃越暖和。熱乎乎的飯菜中我們首選的就是砂鍋菜,砂鍋菜做法簡單方便也很隨意,可以把自己喜歡的各種食材任意在一起燉煮,想吃什麼就燉什麼,燉好就能上桌,吃完還熱乎乎的。三九天,吃牛羊肉不如吃它,簡單一煮,熱乎乎,鮮嫩又好吃!
  • 高血脂不能吃蛋黃?盤點20個常見忌口問題
    這個不能吃!那個不能喝!下邊這些『忌口』你聽過哪個?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些常見疾病的『忌口』傳言究竟是真是假~01. 糖尿病人不能吃水果?假的!專家闢謠:血糖控制良好的糖尿病人可以適當吃一些熱量低、對血糖影響較小的水果。
  • 菠菜和豆腐不能一起吃?食物相剋不存在的
    七組相剋食物大闢謠 《生命時報》記者選取了網上流傳最廣的幾組「相剋食物」,邀請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副研究員徐維盛進行點評。 柿子與螃蟹。 迷惑指數:★★★★★ 很多人從小就被告知,柿子和螃蟹不能一起吃,否則可能送命。
  • 雞蛋和海鮮同吃會加重腎臟負擔,蚵仔煎不能吃了?正常情況下不會
    謠言:雞蛋和海鮮一起吃會加重腎臟負擔闢謠:雞蛋和海鮮一起吃會損傷肝腎?究竟是以前我們都吃錯了,還是這種說法有誤呢?實際上,雞蛋與海鮮不能同食的說法是錯誤的。首先,雞蛋與海鮮都是優質蛋白質食物,都在蛋白質TOP10排名之中,也是人體必須胺基酸的來源。並且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比較全面。無論是對於兒童、孕婦還是老年人都是特別不錯的食物選擇。
  • 豆腐不能拌小蔥,痛風不能吃豆腐?關於豆腐的誤解是時候該澄清了
    上期我們了解了關於豆腐的營養,不過坊間也有一些流言,讓有些朋友對豆腐有了誤解,今天我們就來澄清一下吧!豆腐不能拌小蔥?有種觀念是菠菜和豆腐不能一起煮,一清二白的小蔥拌豆腐也有問題了,這些觀點的依據是菠菜小蔥中的草酸鹽含量較高,容易與豆腐中的鈣質結合形成草酸鈣,容易引起腎結石,其實這種說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這些蔬菜中雖然草酸鹽含量高,但同時也富含植酸,而植酸是能有效預防腎結石的。
  • 央視闢謠食物相剋:螃蟹與西紅柿不能同吃?假的
    央視闢謠食物相剋:螃蟹與西紅柿不能同吃?央視3·15聯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今年3·15晚會的一號消費預警。螃蟹與西紅柿不能一起吃?同吃等於服用砒霜?央視315實驗闢謠:假的!陳偉鴻:歡迎各位繼續收看正在為您直播的中央電視臺2018年315晚會。接下來我們將聯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共同為大家在這裡發布今年3·15晚會的一號消費預警。
  • 闢謠85年食物相剋仍有人相信
    「食物相剋」的說法,屢屢被闢謠,但很多人就是深信不疑!實驗證明:食物相剋是無稽之談!其實在2011年8月健康時報刊登的實驗均證實,「食物相剋」說法是無稽之談!說香蕉和芋頭不能一起吃,吃了就有問題。海鮮+水果=吃砒霜?砒霜,化學名三氧化二砷。營養成分表顯示,蝦蟹等海鮮食品的確含有微量砷元素,但主要為無害的有機砷,攝入後基本上會被原封不動排出體外。而當蝦蟹所含砷元素與水果中的維生素C結合後,會產生三氧化二砷,也就是砒霜。不過專家表示,要想達到中毒量,可能需要一次吃下300斤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