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豆腐、海鮮這些「發物」,受傷就不能吃了嗎?

2020-12-20 養生雜誌

人生病、受傷之後,總想好好補一補,想讓身體恢復更快。#健康#

但我們也總是聽說很多受傷之後要忌口的說法,讓人在「傷後飲食」上充滿了擔憂。

聽得最多的就是,受傷之後不要吃海鮮、羊牛肉,不利於傷口癒合

先不管真假,反正相信的人不少。

那麼,這些食物在受傷之後真的不利於傷口癒合嗎?

「發物」說法,無充足證據!

雖然這一說法流傳甚廣,但事實則不然。

按照現有記載,所謂的「發物」多是指具有刺激性、容易誘發某些疾病或加重已有疾病的食物

然而在臨床醫學、營養學方面還是經典醫學典籍,都沒有相關記載,更沒有見過關於吃羊肉會影響傷口癒合的報導。

身體受外傷之後癒合的過程比較複雜,有多重因素影響,根據個體差異,傷口癒合進程會不盡相同。

當然一些病原體傷口異物等引起的感染影響最大,但海鮮等食物並不在外因之中。

優質蛋白質有利於傷口癒合

專家認為,外傷病人在傷口癒合過程中,身體需要消耗更多的蛋白質。適當提升優質蛋白質的攝入,有助於提升身體的自愈能力。

關於海鮮、牛羊肉和豆腐的具體問題,我們一一來探討下。

關於海鮮

海鮮類食物因為肉質嫩滑,廣受喜愛。而且富含優質蛋白質,是人們補充營養的不二之選。

海鮮中的營養成分,不僅有利於傷口癒合。還有助於創傷患者修復神經系統,調節炎症免疫反應。

但需要注意的是,海鮮可能會攜帶病菌。

若在加工處理過程中沾染到傷口,或者食用後引發腹瀉、中毒、過敏等問題,確實不利於傷口癒合,甚至導致化膿或者更加嚴重的合併感染等情況發生。

所以,只要安全食用海鮮,對身體倍兒好!

關於羊肉

天氣轉涼,吃羊肉的朋友越來越多啦。

身邊確實存在著有過敏體質或者胃腸功能較弱的人,在吃了羊肉之後出現身體不適的情況。

羊肉本身營養豐富,可以為患者康復提供蛋白質補充,但其脂肪含量略多,並不適宜多吃,尤其是胃腸道功能較弱的人。

而且羊肉屬於高嘌呤食物,部分人群不能多吃。

關於豆腐

豆腐的製作工藝,極大的提升了大豆蛋白的消化和吸收,總利用率可達90%以上,同時還可以避免煮豆子吃多了以後產氣的尷尬。

豆腐乾、豆腐皮、米豆腐、千頁豆腐……普遍存在我們的餐桌上。

那麼,老少皆宜的豆腐真的是外傷禁忌之物嗎?

當然不是!

外傷後吃豆腐更有助於傷口癒合。

每100克豆腐中約含有12.2克蛋白質和4.8克脂肪,其它還包括鈣、鐵等礦物質元素,這些都對傷口癒合百利而無一害。

有人擔心,豆腐中的植物雌激素會作怪呢?

答案是否定的。

所謂的植物雌激素其實就是大豆異黃酮,大豆異黃酮在所有豆製品中都存在,但它們的雌激素作用是很微弱的,並不會影響傷口癒合。

豆腐還是可以放心吃的。

受傷了?放心大膽吃才是王道

根據《臨床營養學》中關於感染和外傷病人的營養治療原則中,強調「熱量和蛋白質的含量應略高於正常水平,可用牛奶、雞蛋、瘦肉末、豆製品等優質蛋白質作為蛋白質來源」。

在受外傷或者手術後,提高優質蛋白攝入量,有助於幫助傷口癒合,並不存在外傷的飲食禁忌。

因此,在受傷之後,您就放心大膽吃吧!

相關焦點

  • 受傷之後千萬不能吃「發物」?羊肉、豆腐、海鮮可以吃嗎?真相來了...
    有些食物吃了之後,會讓傷口不癒合,甚至還可能化膿,比如海鮮、牛羊肉,甚至豆腐。先不論真假,反正深信不疑的人不在少數。關於忌口的流言 | 網絡那麼,這些食物在受傷後食用真的會讓傷口不癒合嗎?傷口癒合與發物有關?
  • 【科學闢謠】羊肉、豆腐、海鮮……受傷就不能吃了嗎?
    | SOOGIF01「發物」理論 並無充足證據關於受傷之後忌食「發物」的話題,從古至今均有提及,在民間廣為流傳,有這樣一種說法,那就是羊肉等食物被稱之為「發物」,這些 「發物」會讓傷口不癒合,因此成為飲食禁忌。事實則不然。
  • 健康闢謠|受傷之後,不能吃豆腐、海鮮、牛羊肉?
    經常聽老一輩的人說,受了外傷一定要忌口,尤其不能吃海鮮和牛羊肉。近些年來,竟有人說吃豆腐也會影響傷口癒合。這是真的嗎?今天就來一探究竟!受傷之後,不能吃牛羊肉?有這樣一種說法,那就是羊肉等食物被稱之為「發物」,這些 「發物」會讓傷口不癒合,因此成為飲食禁忌。事實其實不然。按照現有記載,所謂的「發物」多是指具有刺激性、容易誘發某些疾病或加重已有疾病的食物。有觀點認為蒜和辣椒等辛辣調料是發物,也有觀點認為魚蝦是發物,還有觀點認為羊肉狗肉是發物。
  • 有外傷不能吃海鮮羊肉? 傳說中的發物才是療傷佳餚
    有些食物,比如海鮮、牛羊肉、豆腐,吃了之後,會讓傷口不易癒合,甚至還可能導致傷口化膿。先不論這一說法是否科學,反正對此深信不疑的人不少。   這個養生知識,最近又在朋友圈裡出現。那麼,受傷後吃這些食物,真會讓傷口不易癒合嗎?
  • 受傷後不能吃海鮮羊肉?真相來了
    受傷以後,總想好好補一補,讓身體恢復得更快一些。但也有很多受傷之後要忌口的說法讓人在「傷後飲食」上充滿了擔憂。經常會聽到老人說,受了外傷之後,一定要懂得忌口。有些食物吃了之後,會讓傷口不癒合,甚至還可能化膿,比如海鮮、牛羊肉,甚至豆腐。先不論真假,反正深信不疑的人不在少數。
  • 海鮮是「發物」,受傷以後不能吃?有沒有科學依據?
    你有沒有聽說過這樣的說法:受傷之後,不能吃海鮮,海鮮是發物,不利於傷口癒合,甚至還可能會化膿。 那麼,這種說法有道理嗎?
  • 海鮮、羊肉、牛肉都是發物,上火感冒真不能吃嗎?
    和媽媽視頻之後又是叮囑了半天,一個勁跟我強調忌口不要吃發物。 「感冒了不能吃雞蛋」,「有溼疹不能吃牛羊肉和海鮮」,「上火了不能吃荔枝龍眼」……相信在很多人的成長過程中,都曾被這些老一輩傳下來的「金科玉律」指導過,以致於提到飲食上的忌口時,大家都能想到一個詞——發物。
  • 長了子宮肌瘤,是不是不能吃發物?羊肉算不算發物?醫生如實回答
    「醫生,我長了子宮肌瘤,平常是不是要注意,不能吃發物?」這是很多女性都比較擔心的問題,尤其是身邊有老人照顧得,經常就會跟患者叮囑,身體裡面長了子宮肌瘤,那些發物不能吃,羊肉好像也是發物,也要注意不能吃,在老一輩的眼裡,這些發物會讓子宮肌瘤長的更大,患者就應該吃特別清淡的食物,這樣身體才能好得更快,事情真是這樣的嗎?
  • 有傷口不能吃 「發物」?錯,要多吃!
    小張妻子 不只是羊肉,海鮮、豬肝、蔥姜蒜都不能碰,這一段時間只能吃五穀雜糧! 這好不容易「找回來」的腿,恢復起來可不能出差錯,小張妻子、媽媽輪流,每天24小時照顧他,連80歲的奶奶都來了! 一家人不知道從哪弄來一張「發物」一覽表,存在手機裡天天對照,看哪個能吃,那哪個不能吃:
  • 什麼是發物 我們常吃的食物有哪些是發物
    相信「發物」這個詞語很多朋友都聽說過,但很多朋友並在不知道發物的具體定義是什麼,今天就讓我們來看一看什麼是發物、發物的危害有哪些,哪些食物是發物,有傷口真的不能吃發物嗎?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哦。什麼是發物中醫所謂「發物」,是指動風生痰、發毒助火助邪之品,容易誘發舊病。加重新病。
  • 豬肉、牛肉和羊肉,是發物嗎?究竟能不能吃?看完或許就清楚了
    秋冬季節人體新陳代謝的速度非常慢,特別容易讓自己的身體繼續影響,所以秋冬季節是滋補身體的最好季節,很多人都覺得秋冬季節吃羊肉可以幫助補血益氣,但是有人認為豬肉牛肉羊肉屬於發物,有代謝性或者是慢性疾病的人不能吃,那麼豬肉牛肉羊肉究竟能不能吃呢?究竟什麼是發物?
  • 生病了,就不能吃「發物」嗎?一張發物清單,教你學會吃
    生病時,家人們總會說這個不能吃那個不能吃,這是發物,吃了病情會加重的。小時候不懂,長大了就知道了,發物原來是指營養很豐富,會刺激身體的食物,老一輩都會認為這些會影響病情的痊癒,所以要求飲食清淡,不能吃發物。但是,發物都有哪些?生病時真的不能吃嗎?我們可以了解了解。
  • 生病不能吃發物?常說的 「發物」到底是什麼?還能不能吃了
    在生活我們經常會聽到發物不能多吃,特別是在生病的時候,或是快要好的時候,醫生總是會有很多的叮囑,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要吃發物,注意飲食,很多人就會好奇,什麼是發物,為什麼就不能吃了。哪些食物算是發物?什麼人不能吃羊肉牛肉等算是發物,像感冒以及一些呼吸系統不好的人,儘量不要吃牛羊肉,因為羊肉是溫性的食物,吃了之後容易生痰,如果說在感冒期間是吃些,是會更加重病情,對於恢復也是不利的,所以呼吸道有問題的人就不要多吃牛肉羊肉等一些肉類發物。
  • 【謠言】受傷之後,不要吃海鮮,海鮮是發物,不利於傷口癒合
    受傷之後,不要吃海鮮 流言:受傷之後,不要吃海鮮,海鮮是發物,不利於傷口癒合。 真相解讀: 經常會聽到老人說,受了外傷之後,一定要懂得忌口。有些食物吃了之後,會讓傷口不癒合,甚至還可能會化膿,而海鮮就是忌口之一。
  • 癌症患者不能吃發物?原來這些就是醫生所說的「發物」,務必牢記
    「帶了點魚,想著他現在身體虛,吃點魚補補!」「哎呀使不得呀,你不知道嗎,魚是發物,你爸爸的病不能吃發物。」小劉的爸爸胃裡長了腫瘤,住院治療,小劉有孝心經常給爸爸做好吃的送過去,但隔壁床的李阿姨卻說,魚是發物,腫瘤病人不能吃魚。
  • 醫生常說的發物是什麼?哪些人不能吃發物?看完就知道了
    發物是指營養比較豐富的食物,或是刺激性的食物,對一些病症有一定的影響,在治療期間不要吃這些發物。發物的涉及的食物種類是比較多的,民間公認的有,羊肉、豬頭肉、豬蹄以及鵝肉。其中羊肉是溫補的食材,感冒的時候,就不宜多吃。除此以外,發物還有哪些?
  • 中醫眼裡「發物」是什麼?生病真的不能吃嗎?雞蛋算不算發物呢?
    其實「發物」主要來源於中醫上的一些典籍,例如說大家比較熟悉的《本草綱目》,當中就有提到:「羊肉大熱,熱病及天行病、瘧疾後,食之必發熱致危。」也就是說羊肉是熱性的食物,如果生病的時候吃可能會導致發熱,會有危險。
  • 生病不能吃「發物」?因人而異
    解惑專家:潘明沃「這個是『發物』,不能吃!」每次生病時,身邊總有熱心人發出類似的叮囑,平時常吃的牛羊肉、海鮮甚至蔥姜都進入忌口之列。到底什麼是「發物」?生活中常見的「發物」有哪些?生病了真的不能吃「發物」嗎?本期名醫解惑特地請教了廣東省婦幼保健院中醫科主任潘明沃。「發物」到底是什麼?常見「發物」有哪些?牛羊肉、鵝肉、蝦蟹、洋蔥、大蒜、黃酒……平時吃得好好的,一到生病時卻不能吃了,因為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發物」。「發物」到底是什麼呢?潘明沃介紹,「發」是中醫外科學中的一個概念。「癰之大者」為「發」,意為病情進一步進展。
  • 老一輩說的發物,究竟指什麼?生病的人能不能吃發物?醫生回答
    中國人其實對吃食是比較講究的,當身體不舒服時,就會被老一輩的人叮囑,哪些東西最近都不要吃,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發物」,發物在很多人眼中,就屬於生病時不能吃的東西,這些發物究竟是指什麼?像老一輩人經常說的蔥姜,就是會體內熱氣過旺的「發物」,這類食物通常性質都是比較偏向於熱性,包括牛肉和羊肉,如果大家吃多了這類「發物」,就會出現上火的現象,對於那些本身火氣就比較大的人來講,這類熱性食物就是不適合吃的。
  • 老人常說的發物是什麼?什麼人不能吃發物?答案或許在你意料之外
    經常被人們稱為發物的食物有:魚蝦、羊肉狗肉以及荔枝等食物。在有的地方,香菜、蔥以及生薑等調料也會被稱為發物,讓人們想不到的是就連雞蛋、蘋果以及橘子這樣對身體有益的食物也可能會被稱為發物。總之,不同地區對發物的定義也是不同的。實際上,如果有時候人們因為身體健康原因也確實不能吃這些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