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22點55分,居住在四川多地的小夥伴都聽到了一段奇怪的廣播。
「提前幾秒到幾十秒發出警報,收到預警請不要慌張,合理避險。」「市內高層,就近避險。市內底層,疏散至空曠地帶。」「10,9,8,7,6,5,4,3,2,1」
隨著警報拉響,大家開始感受到樓房的晃動。
據報導,截至昨天(19日)下午4點,四川宜賓市長寧縣6.0級地震已超過24萬人受災,受傷人員目前得到妥善救治,災區供電和通訊基本恢復。
每當面臨重大災難,所有人在祈願平安的同時,頓感生命寶貴: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所以一定要珍惜當下,好好活著。
為什麼我們在重大的災難面前更容易反思呢?之於人生中不確定的種種可能,我們該以怎樣的態度面對呢?
其實,我們敬愛的曾仕強教授生前早有相關論述,一起來看看曾教授是怎麼講的。
五大危機,人類需覺悟
當今世界先進科技的發明,給人類造成了五大危機,這五大危機是人類在近三十年之內都會面臨到的。
第一個,缺水。現在缺水的情況已經非常嚴重了。第二個,缺土。沙漠化面積越來越大,可耕地被拿去蓋房子,天坑出現,海水淹沒等,已經給了警示。第三個,就是缺糧。水土不夠,糧食一定短缺。第四個,就是缺人。這是人類必須要面對的、不可避免的危機。而造成這四大危機的原因只有一個,也是最要緊的,就是第五個,缺德。
近年來世界各地災害頻傳,從洪水到乾旱,不斷威脅著世界各地、尤其是發展中國家人民的生存。這說明一個道理:人類要永續經營,就必須覺悟,依道而行。
面對人生不確定性,最好聽天由命
不久前,我們還一直在強調計劃性。可是,最近越來越感覺到未來的變幻莫測。於是,我們開始對一個詞越來越熟悉,那就是「不確定性」!
當這種不確定性越來越強的時候,我們只有一個建議,那就是:聽天由命。
如果理解成「什麼都不做」,那就不對了。「聽天由命」指的是順著天道去做你應該做的事情。
面對自然災害,要時時有戒心
當面對重大自然災害時,都讓我們對未來、人生充滿恐懼。這告訴我們,要反省,要修德,要未雨綢繆,然後更周全地去顧慮各種可能發生的危險。
比如有了這麼多地震的教訓,我們就知道以後該怎麼去預防,怎麼面對。就像現在蓋房子,都要測算一下能抗拒幾級地震,而且慢慢有了地震預警系統,減少損失。
所以,人有恐懼感其實是好事情,《易經》也告訴我們「恐懼修省」。換句話說,平時一定要謹慎小心,一刻都不能大意,還要培養自己遇到突發事故隨機應變的能力。
一場地震,家園破碎,鮮活的生命在突如其來的天災中隕滅,人類多麼不堪一擊。很多時候,你會發現,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
也許,你的生活真的很糟糕,很多事情的發展都不如人意。但請你別放大這種悲傷,別把時間浪費在爭吵、悲傷、抱怨中。
不要相信來日方長,好好珍惜眼前人,活在當下,有時候一轉眼就是一輩子。
部分內容及圖片來自網絡 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