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太陽能動力小車》《動力火箭》《棉花糖機》《簡易雨水報警器》,這些竟然是一所學校的創新微課?是的!您沒聽錯!還有《手持小風扇的製作》《會跳舞的聲控畫》《軟陶泥徽章製作》《化學彩瓶魔術》《手工皂的製作》《人類ABO血型的鑑定》《指紋的顯現》等等一系列近200項優秀微課。這是疫情期間,大連市普通高中創新實踐學校針對大連市的初中生、高中生延期開學研發的「素質能力培養」相關課程。課程採用項目教學法、情境教學法,運用STEAM的教學理念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就地取材,讓學生通過微課具備應用專業知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本周小編將選取七個優秀創新微課與大家進行分享,拭目以待吧!
第四課|自製棉花糖機
作者|劉柏楊 大連市普通高中創新實踐學校 機器人製作教師
棉花糖是大家非常喜愛的零食,想沒想過自己嘗試製作棉花糖機呢?其實完全可以實現,原理非常簡單,現在就由劉老師為大家介紹一下。
原理解讀
自製棉花糖機主要應用了離心力的原理。在製作過程中,易拉罐作為轉筒,在用蠟燭對轉筒進行加熱時,熱量打破了晶體的結構,將糖變成了糖漿。再將轉筒加速旋轉,離心力使糖漿從轉筒側壁小孔飛出。在這個過程中,糖漿由於表面空氣流動加快和外界溫度變低的原因冷卻成絲狀。最後再用木棍纏好,棉花糖就誕生了。怎麼樣?非常簡單吧!請大家和劉老師一起來製作一臺棉花糖機吧!
微課預覽
易拉罐、小木棒、電機、螺栓、墊圈、鋁箔紙、開口較大的容器、蠟燭
熱熔膠槍、手電鑽(或砂紙、錘子、釘子)、剪刀,錘子,釘子
將電機用熱熔膠固定在餐盤的正面,將轉筒用螺絲從餐盤的反面固定在作為連接軸的木棒上。
我們可以發現,看似複雜的棉花糖機製作起來其實很簡單,不僅使用的材料和工具都是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的,而且運用的原理也是我們熟知的。在製作的過程中,我們的分析能力、動手能力都得到了大大提升。只要敢於想像、敢於嘗試,我們完全可以進行發明創造,做到真正的把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大家也可以思考一下運用這個原理我們還可以製作出什麼呢?希望這次小製作能夠激發你的創作的靈感和熱情,期待你能設計出更多、更具趣味性和實用性的作品,加油!
下期將為大家帶來《動力火箭》的微課,如果您對這系列的微課感興趣,想與作者進行互動與交流,趕快掃描以下二維碼加入我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