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男生女生好像都不太想談戀愛了,他們總是間接性想找對象,持續性喜好單身,也就因此產生了一些新的名詞「大齡剩男、大齡剩女」。
從數據分析來看,在城市中剩女的比例遠大於剩男,城市越大越差距明顯,而農村則是剩男的比例大於剩女。平時我們可以仔細觀察一下身邊的情況,在城市裡的剩女基本條件中上,學歷偏高,而在農村裡的剩男條件中下,學歷一般。
我認為大齡剩女和大齡剩男的現狀之一,也跟老一輩的思想有關係,傳統思想中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所以很多農村出身的女性自小就被灌輸了這個理念:趁年輕趕緊嫁出去,超過25歲就不好找對象了。
這個思想是真實存在的,我手上就有一個案例:一位97年的小姑娘跑去相親,對方條件很不錯,對她也很好,第二天就帶去見了親戚,然後兩人相處沒到一個月辦了婚事。她為什麼那麼著急?因為她家人都認為女人年齡一大就會被貶值,說實話,我很不贊同這個觀念,因為在我看來這種思想已經過時了。
那麼為什麼在城市裡大齡剩男、剩女的數量會越來越多呢?除了不被過時的思想所影響之外,還有以下這三個原因:
第一,年輕人的經濟問題
深入了解年輕人的婚姻之後,會發現這一個現象:那就是很多兩情相悅的情侶會因為高額的彩禮而分手,也就是說之所以晚婚,導致大齡剩男、剩女出現的最大的一個原因,還是因為經濟能力不足。
男人因為什麼而被剩下?買不去車,買不起房,支付不起高額彩禮;女人因為什麼而被剩下?男友買不起車,買不起房,支付不起高額彩禮。
毫無疑問,現在的年輕人壓力越來越大,房子車子彩禮,哪一項不是高額支出?家裡條件好的自然不會擔憂,但不是所有人的父母能幫他承擔這一切,大部分的普通人只能靠自己奮鬥。
沒有物質保障的生活極其不穩定,誰都不希望自己結婚以後還住在租來的房間裡,漂泊一生。
第二,離婚率的問題
為什麼有晚婚的人,自然是因為有早婚的人做對比,早早的聽從父母安排結了婚就一定能幸福嗎?並不是這樣的。現在的年輕人離婚率也越來越高,婚姻生活的不幸福也讓部分年輕人望而止步。
有沒有想過剩男剩女其實並不是不重視婚姻,而是因為他們知道,婚姻乃是人生大事,不得不謹慎,找到了合適的人生伴侶,婚姻生活自然幸福甜蜜;找錯了結婚對象,每分每秒都成了煎熬。
再加上現在的人獨立性高,經濟能力也足夠滿足自己的吃喝玩樂,男女不再通過婚姻來尋求安全感,相比較這虛無縹緲的幸福,倒不如實實在在的加班所得費。
婚姻可以轟轟烈烈,也可以平平淡淡,但絕不是將就,未來的三五十年,讓你每天都面對這一個你不愛的人,你願意嗎?
第三,戀愛社交問題
現在的男男女女越來越依靠相親來解決人生大事了,明明是戀愛自由的社會,怎麼連不用考慮經濟問題的小年輕們都不談戀愛了呢?那是因為父母的要求啊!
「上學談什麼戀愛?好好讀書!大學就能隨便談戀愛了嗎?好好學習技能!剛開始工作就像談戀愛?事業為重!」到了該談婚論嫁的時候,父母們就會說:」怎麼還沒有對象?人家隔壁小王這個月又換了個對象,你再看看你?丟人!「
我們的社交範圍變小,宅男宅女的數量大幅度上升,是手機不好玩了還是愛豆過氣了?不然為什麼要找對象?於是我們理所當然的只能在相親中尋找人生伴侶,去相親的人則會帶著一個標準去篩選對象,可有沒有想過,當你真的看對眼時,這些標準都不能成為阻礙了。
所以,剩男剩女的數量增多,並不是因為「眼光挑剔」,這三個問題成了大齡剩男、剩女大量產生的關鍵因素。其實隨著時代越進步,人們的結婚年齡就會越晚,這是必然趨勢,我們應該學會正確看待大齡問題,不要一味的去指責去諷刺,這樣很尷尬,也許某天你也成了大齡人士呢?
作者:一隻充滿正能量的奇葩大叔,關於情感和相親,讓我用不同的方式告訴你。
ps:原創不易,請用點讚和點關注的方式來支持大叔吧~謝謝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