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是一個智慧的年代,這是一個愚蠢的年代;這是一個信任的時期,這是一個懷疑的時期;
這是一個光明的季節,這是一個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面前應有盡有,人們面前一無所有;人們正踏上天堂之路,人們正走向地獄之門。
01
剩男剩女
2019年我國單身成年人口高達2.4億,其中單身男性比女性多3000萬。超過7700萬的成年人是獨居狀態,預計2020年會突破8000萬人。
剩男是鑑於「剩女」一詞產生後而跟著出現的,指那些年齡在30歲以上還未結婚、單身的男性。調查顯示我國剩男人數超過6000萬。剩男往往學歷低,收入低,主要分布在農村和鄉鎮。
剩女是指年齡超過27歲以上還未結婚、單身的女性,調查顯示我國剩女人數超過5000萬,調查顯示剩女通常學歷高,收入高,越是大城市,剩女數量越多。
北京剩女已經突破80萬人,創世界之最,除北京外,上海、深圳、廣州、杭州、廈門、成都、重慶等一二線城市都有很多。
空巢青年
空巢青年,又稱獨居青年,指的是與父母及親人分居、單身且獨自居住生活的的年輕人。一個人上下班、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逛街、一個人旅行……
2019年我國獨居青年有7700萬,主要分布於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慶、成都、杭州、武漢、南京等一二線城市,其中主要是25-35歲的85後90後年輕人。近幾年獨居青年人數不斷增加,社會學家預測2020年會突破8000萬人,2021將突破9000萬人。
調查顯示,在一二線城市接近80%的90後有過獨居經歷,平均獨居時長2.2年。近70%獨居90後表示有飼養寵物,其中狗和貓是最受他們歡迎的寵物,其次是魚類、兔子和倉鼠,他們飼養寵物的原動力主要是獲得情感寄託和對小動物的喜愛。另外大多數獨居青年喜歡養一些花草植物。
空巢青年往往遠離故鄉、親人,獨居生活,缺乏感情寄託,缺少家庭生活,居住條件差,獨自在城市奮鬥打拼,而大城市的繁華和生存壓力讓他們顯得更加孤獨。
02
只生一個好
1980年我國開始提倡獨生子女,一對夫婦只生育一個孩子。1982年將計劃生育定為基本國策。2011年各地全面實施雙獨二孩政策,2013年實施單獨二孩政策,2015年10月實施全面二孩政策。
從1982年到2015年三十多年的時間,全國各地誕生了數量龐大的獨生子女群體,據統計獨生子女人數超過1.8億,這在中外歷史上都是第一次出現這種現象,對於社會也會帶來很多新的變化。
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姐妹,由於父母工作忙,從小就經常一個人吃飯、寫作業,一個人玩、看電視、玩遊戲…時間長了就習慣獨自生活,往往獨立能力比較強,進入社會後也喜歡獨來獨往。
城市化
中國的城市化率,在1982年是20%,1990年是25%,2000年是36%,2011年是51%,首次超過50%。2019年首次超過60%,一些東部沿海城市的人口城鎮化率更是超過80%,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
改革開放初期,我國城市化還處於較低水平,經過四十多年發展,城市化率提高了40%以上,其中前20年,城市化率提高了16%,後20年,城市化率提高了25%,由此可見,2000年以後中國的城市化速度越來越快,特別是部分東部沿海城市。
城市化的背後是超過五億的人口轉移,2000年後城鎮人口平均每年增加2000萬人。從農村轉移到城市,從三四小城市轉移到一二線城市,從中西部地區轉移到東南沿海地區。由於虹吸效應,越來越多的人口被吸到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等城市群。
行動網路
由於4G和智慧型手機的普及,中國網民數量超過9億,大多數分布在城市地區。網民中20歲至29歲、30歲至39歲佔比分別為21.5%、20.8%,總數約4億,高於其他年齡群體。
20歲至39歲,剛好對應80後和90後群體,他們大多從十幾歲開始接觸網絡,對網絡的依賴程度比較高。
中國網民的人均每周上網時長為30.8個小時,平均每天超過4個小時。其中20歲到40歲的年輕群體,上網時間更多。受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網民上網時長有明顯增長。
網絡已經成了現代人的生活必須品,年輕人通過社交軟體和家人朋友同事保持聯絡,認識新的朋友,娛樂方式也是以手機遊戲電影視頻為主,只要有手機,即使獨自一人也會有很多樂趣。
03
只是活著,就已經拼盡全力了
數以億計的80後90後年輕人,離開家鄉和親人,獨自一人到陌生的大城市打拼,大城市不僅有摩天大廈、紅燈綠酒、紙醉金迷,還有高房價、996、715、白加黑、夜總會......
每天除了工作就是吃飯睡覺,很少有空閒的時間,甚至半夜還要回復老闆和領導的微信,持續處於高壓工作和高成本生活,身體幾乎被榨乾。
年輕人想要更多自由的時間和空間,想要一個人獨處,想要逃離這一切,做自己喜歡的事。
即使是留在家鄉的年輕人,也受到城市化和網絡化衝擊,家鄉也不再是過去的樣子,他們不再像父母祖輩一樣活著,他們更希望自己控制人生,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
剩男剩女也好,空巢青年也罷,都是時代的產物,每個人都被時代的浪潮裹挾著向前,或主動或被動,我們都深陷其中無法自拔。除了少數幸運的弄潮兒,大多數人只是活著,就已經拼盡全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