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是怎麼催婚的?除了繳納「單身稅」,當剩男剩女還要坐牢

2020-12-18 國史拾遺

曾經有專家學者提出對現代社會的單身男女們收取所謂的「單身稅」,此言一出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廣大的小青年們無不義憤填膺,單身怎麼了?單身吃你家大米了?沒有遇到合適的之前為什麼就要這麼草率地把自己嫁出去(或者娶別人)耽誤自己一輩子呢!

不過在古代想當剩男剩女條件就難多了,不但真得要繳納單身稅,而且單身太久了您還得要坐牢!您看看,結個婚都已經上升到國家法律層面,可見在古代不單單是父母為了孩子的婚姻操心傷神,就連最尊貴無比的皇帝也為了廣大男女同胞們的婚姻問題操碎了心。

當然了,父母急那是因為希望孩子幸福,政府呢?目的就很功利了,子民們早日結婚才能更快繁衍後代,生的多了勞動力也就多,勞動力多了賦稅、兵源不是統統都有了麼,遊牧民族為什麼頻繁騷擾中原地區?除了生活環境惡劣活不下去外,最重要的理由就是:沒人,勞動力少。既然沒人那就要掠奪人口,所以不管是匈奴、契丹、金和滿清,遊牧民族對於人口的渴求促使他們一次又一次的侵略中原王朝,掠奪財富和人口(主要是女人),所以不管是遊牧還是農耕,人口都是第一位的,您要是一大把年紀了還沒結婚,不單單是親戚街坊天天催,就連政府部門也會橫插一竿子:你小子趕快去結婚!

首先是柔和手段,政府會專門舉辦相親大會給年輕人們提供機會。就比如說《周禮·地官·媒氏》提到了政府一般會在仲春時節舉辦主題為「奔」的相親大會,廣大單身男女皆可參加。對喪偶人士政府也十分寬容,唐太宗在貞觀元年規定,「及妻喪達制之後、孀居服紀已除,並須申以婚媾,令其好合。」也就是說那時候可不強調什麼從一而終,太宗認為到了合適的年紀就應該馬上結婚,就算是妻子或丈夫已經去世,服喪完畢後也應該要儘快結婚……

為了鼓勵人們儘快結婚政府還出臺了很多的福利政策來引誘百姓們趕快結婚生孩子。

咱們最熟悉的當然是越王勾踐,在敗給吳國後勾踐臥薪嘗膽,第一條政策就是鼓勵百姓們趕快結婚生育,國家提供了豐厚的獎勵喲:如果生個男孩獎勵兩壺酒和一隻狗,生一個女孩則獎勵兩壺酒和一頭豬。要是母親生了二胎,獎勵活的牲畜,生了三胎,政府會出錢僱傭奶娘來照料孩子。總之解除你的後顧之憂,你就只管放心的生就行啦!

無獨有偶,越國拼了命的希望國內的青年男女們趕快結婚,齊國同樣也不落後,比如說政府會設立專門的掌幼官,負責獎勵生孩子生得多的媽媽,要是生了三個免除賦稅,您要是再生一個全家賦稅都免了!同時齊國還設立了掌孤官來妥善安置孤兒的問題,如果有人家願意領養孤兒可以享受到免稅的待遇(儘管是為了人口,但齊國政府的做法人文關懷相當濃厚了)。

北宋仁宗時期則頒布了「養胎令」,要是孕婦家中貧苦當地政府必須要提供相應的補助金,在孩子成長的一段時間補助金仍然發放,而對於這類孕婦政府還酌情減少(甚至免除)相應的賦稅。

不過可能有人會這麼想:就算你福利多多但我並不想將就,再說了我還小,不想這麼早就結婚,晚點再結不行麼?

還小?不誇張的說咱們這些單身男女在古代那都是超大大齡青年,百分之兩百都是政府的眼中釘,肉中刺。古人認為十五歲以下再來跟我說小,女孩子超過了十五歲就可以結婚了!(也就是說連高中都還沒上就得嫁人生孩子……)

勾踐規定女子十七一定要嫁,男子二十一定要娶;漢朝則規定女子十五歲到三十歲這個年齡段一定要結婚(而且勾踐對於忘年戀啊,黃昏戀啊這種堅決杜絕,一定要求是壯年男女成親),有些朝代甚至喪心病狂地把結婚時間調到了十三歲!也就是說過了十三歲你就已經是成年人,可以考慮結婚了。

那要是還有人不結婚呢?對不起,政府胡蘿蔔給完大棒就掄過來了。

比如說勾踐規定要是兒女單身就責罰父母!(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宋書》有載:「女子十五不嫁,家人坐之。」強調你要是敢不嫁人,那就等著你家人被流放吧!

除了服苦役外還得罰錢(這就是所謂的單身稅),漢惠帝時期就規定「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五算大概是多少呢?「算」是當時人頭稅的一種計量單位,一算大概可以買一百多斤米,五算的話折合成今天最少在1500元以上,這個責罰也不輕啊!

唐太宗剛上臺就頒布了《令有司勸勉庶人婚聘及時詔》,也就是鼓勵廣大的單身漢、窮光棍等去結婚,甚至把當地單身男女的人數作為當地領導幹部政績指標進行考核……也就是說你要是不結婚影響的不僅僅是你的家庭,而且還涉及到了地方政府的政績和國家的國策!那咱們想想要是想當剩男剩女,別說您爸媽不同意,當地政府領導就得和你翻臉啊!

當然了,除了賞、罰之外古代政府還在思想層面對單身男女進行全方位的誘導,比如說即使到咱們現在還深入人心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和「多子多福」,用咱們爸媽的話來說就是「我和你媽都老了,啥時候能看著你結婚/我倆幫你們帶孩子呢?」

看看古代的這些催婚制度咱們是不是可以稍微鬆口氣,畢竟現在頂多只是爸媽的口頭催促,在古代不結婚直接就要罰款、坐牢了……

不過君主在意的只是子民們結婚生子,而對於咱們普通人來說,婚姻卻是人生最重要的選擇,它是兩個人一生一世的承諾,是親密的靈魂伴侶在生活上的和諧與默契,萬萬不能馬虎啊!

最後祝願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Mr.Right!

相關焦點

  • 古代的剩男剩女怎麼稱呼?
    到年紀還不肯結婚,呆在家裡讓父母著急的,大約就是剩男剩女了,現代有很多詞稱呼他們,什麼單身狗、齊天大「剩」、必「剩」客等等,透著那麼些個調皮和調侃,那麼,古時候是不是也這麼調皮,對剩男剩女都會怎麼稱呼呢。
  • 七夕情人節,你被家裡長輩催婚了?瞧瞧古人是如何被催婚的!
    前段時間有一條刷爆朋友圈的話題就是關於父母催婚的套路。歷史君看了看果然是只有自己想不到的,沒有爸媽做不到的。不過歷史君還是想問一下,這些年大家是怎麼躲過父母的催婚大法的?下面我們先來感受一下父母催婚的方式,比如朋友圈暗示,比如金錢暗示……父母也真是操碎了心。
  • 別讓催婚毀了你的幸福!
    在咱們中國有一個很奇特的現象:逢年過節,剩男剩女們都會被家裡的長輩或親戚鄰居催婚。似乎是早就說好了的一般,這種默契程度簡直讓人又畏懼又無奈。或許您只是對這種現象一笑置之,但被催婚的剩男剩女們恐怕是沒那麼雲淡風輕了。
  • 30歲,催婚的「分水嶺」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彭暖暖催婚在中國是一個普遍現象。有趣的是,不少30多歲仍沒趕上「未班車」的人,雖然常常被貼上「剩男剩女」標籤,卻呈現出一種寧缺勿濫的心態,其父母催得好似也沒那麼緊了。古人云「三十而立」,自然而然,30歲便成為催婚的「分水嶺」。在催婚、年齡資本下降、孤獨等社會和自身壓力之下,30歲之前的年輕人很可能降低擇偶標準,為結婚而結婚。30歲以上的年輕人則因度過了「慌亂期」,了解自己想要什麼樣的婚姻,從而寧缺勿濫,同時這也使其父母意識到,孩子的婚姻只有孩子做的了主,放下對孩子婚姻的過度關注。
  • 大齡剩男剩女:誰不想英年早婚?
    大齡剩男剩女們,也許會面臨社會種種惡意與猜測,最讓人受不了的莫過於:來自血濃於水的父母親苦口婆心般的催婚、逼婚了。「你看,你的小學同學翠花她孩子今天都念初中了。你還沒有結婚,甚至連男朋友都沒有。女人啊,年紀越大,越難嫁人啊!
  • 中國式催婚,閨女,2019年你可就要開始上繳「單身稅」了
    每年佳節被催婚!各路「單身汪」們,你們做好準備了沒有?小心回家被虐的很慘!網友:我是單身汪老爸每天在朋友圈曬「單身狗」照片!別提了,最近看我老爸的朋友圈,我都不敢回家了!每天曬我家狗狗的照片!還寫上:我家的,單身狗!
  • 田馥甄回懟催婚,這都什麼年代了還在吐槽剩女?
    這兩天,一條「田馥甄被催婚回懟」 的新聞吸引了小綹子的注意力。   田馥甄並不是娛樂圈裡唯一一個被催婚的女星。去年,有臺灣媒體評選出了四位未婚女星,給她們冠以「新四大黃金剩女」的稱號。   第一個是陳喬恩,快四十歲的她戀情至今還沒有著落。
  • 剩男剩女數量增多,不是因為「眼光挑剔」,而是這三個問題
    現在的男生女生好像都不太想談戀愛了,他們總是間接性想找對象,持續性喜好單身,也就因此產生了一些新的名詞「大齡剩男、大齡剩女」。從數據分析來看,在城市中剩女的比例遠大於剩男,城市越大越差距明顯,而農村則是剩男的比例大於剩女。平時我們可以仔細觀察一下身邊的情況,在城市裡的剩女基本條件中上,學歷偏高,而在農村裡的剩男條件中下,學歷一般。
  • 剩男剩女、空巢青年,現在的年輕人怎麼了?
    01 剩男剩女2019年我國單身成年人口高達2.4億,其中單身男性比女性多3000萬。剩男是鑑於「剩女」一詞產生後而跟著出現的,指那些年齡在30歲以上還未結婚、單身的男性。調查顯示我國剩男人數超過6000萬。剩男往往學歷低,收入低,主要分布在農村和鄉鎮。
  • 「剩男剩女」英語怎麼說
    近日,《中國日報》有關"剩男剩女"的報導,將"剩男剩女"翻譯成leftover women and men,帶有明顯的貶義,那"剩男剩女"到底該怎麼說呢
  • 日本年輕人的焦慮,繳納「單身稅」也不想結婚?
    為了讓日本年輕人能夠早日脫單結婚,「單身稅」的發明可謂是一時之間起到了不少的「恐嚇」作用,被上一輩總結來施壓,看吧,再不結婚可是要向國家繳納單身稅的!然後,「單身稅」真的在年輕人結婚這件事上有什麼作用嗎?
  • 27歲剩女屢遭催婚 漫畫母親催婚六式意外走紅(圖)
    27歲剩女屢遭催婚 漫畫母親催婚六式意外走紅(圖) 2016-02-26 03:14:51  近日,作為「剩女」的溫州女孩「哈茶」在網上走紅。因時常遭遇母親催婚,「哈茶」用漫畫的形式吐槽母親的催婚六式:感化式、對比式、科普式、質疑式……意外的是,漫畫走紅網絡後,甚至有男網友主動「求介紹」。不過徐女士稱近期不會考慮相親。
  • 網友發博建議「剩男」繳稅補貼「剩女」育兒費
    「剩男」繳稅補貼「剩女」?  「網友」徐曙光:兩會代表委員應該提建議幫助「剩女」  「剩鬥士」、「必剩客」、「鬥戰剩佛」、「齊天大剩」。「剩女」招誰惹誰了?被剩下,還要被調侃。  有人看不過去了,開始幫「剩女」想辦法。  網友徐曙光11日在博客發文,弱弱地問了一句:「『剩男』繳稅補貼『剩女』,你怎麼看?」  這位網友好似有些來頭,他在博客中自稱「美國華人」(弱弱地糾正一下,應該是美籍華人吧),並列舉兩大老總頭銜。  且不管其究竟何方神聖,先來看看他都為「剩女」們想了哪些辦法。
  • 「單身稅」要來了?真相是這樣的!
    婚!難!網友們所擔心的:「單身或將繳納更多個稅」究竟怎麼回事?數據來源:民政部 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除了「不想婚」的,「不想生」的也不少。比如,開始試點婚姻消費補貼:「全國婚補基金太原試點成果大會暨山西省2018婚補基金啟動儀式」在太原舉行。這也標誌著山西省將全面啟動婚姻消費補貼制度。據估計,山西省2018年補貼金額將高達9500萬元。
  • 32歲剩女被「騙」看心理醫生
    「都32歲了,怎麼還不找男朋友?是不是性取向有問題?」春節期間,老黃夫婦見從上海回來過年的女兒黃潔(化名)還沒有交男朋友,心裡嘀咕著。為了解開心裡「疙瘩」,幾天前,老黃夫婦「巧妙」安排黃潔到醫院看心理醫生。記者調查得知,黃潔的遭遇並非個例。
  • 在古代女孩適齡不出嫁,家裡人都要跟著坐牢
    如果你是一位嚮往古代生活的「光棍」,如果你看多了古裝劇、穿越劇,覺得古代的帥哥美女一大把,一心想回到古代找對象,你會發現,你面對的是「幾多歡喜幾多愁」。 女孩適齡不出嫁,家裡人都要跟著坐牢登登-登登!你「嗖」地一下就穿越了,一不小心這個穿越弧有點長,你很不幸地穿到了到處打打殺殺的春秋時期。
  • 社會學家解疑釋惑:三大原因導致"剩男剩女"多
    社會學家解讀剩男剩女緣何多   6月27日,由本報(信息日報)組織的萬人相親大會,入場相親的人數近萬人。  儘管如此,社會學專家王明美認為,當今社會出現如此多的「剩男剩女」是正常的,這說明了社會在進步,人們在追求自己的婚姻愛情時更為慎重、更為理性。  三大原因導致「剩男剩女」多  江西省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分析,大齡青年擇偶難的問題,折射出我們這個轉型社會的矛盾。
  • 一位剩女的相親總結:三年相親100次,我發現了剩男單身的3大原因
    現實生活中,很多大齡單身男性都對剩女比較挑剔,尤其在相親的時候,表現得更為強烈。在他們心裡,似乎形成了潛意識,認為剩女就是有問題的,容不得剩女提條件。如果不是父母催婚,她寧可就這樣單身下去,她說,真的被愛情傷了,男人在感情裡有時真的不負責任,她都不敢再談戀愛。從2017年年底開始,一直到現在,她都在家裡的安排下相親,幾年時間,相親百次,卻沒有一次成功的。比如有一次,前同事和一個男的相親。
  • 上學時不允許談戀愛,畢業就催婚‖中國式孩子的無奈
    在我們的中學記憶中,男生和女生不能過於靠近,容易被老師叫去談話;同桌沒有異性,不能跟異性同行,容易被同學造謠,最後還要被老師叫去談話;每個夜晚,校長總會帶著手電筒在校園每個角落巡邏,抓住早戀的同學要停課,叫家長。
  • 剩男剩女相親時不會聊天?那就來看看以下幾點吧
    剩男剩女相親時不會聊天?那就來看看以下幾點吧原創 | 憶君猶未看花回,圖片 | 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到了一定的年紀,如果還沒有結婚的話,那麼逢年過節的回家,就要吃苦了,家裡面的長輩和親戚,就會開始催婚了,相信現在的剩男剩女們都會遇到這樣的事情,那麼回家過年究竟要說什麼吶,家裡面組織相親第一次見面要說什麼吶,下面小編就教大家幾個小技巧。